• 23.01 KB
  • 2021-06-07 发布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考点5个性解读文本专题演练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考点五 个性解读文本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书香何来 张 炜 文学阅读对于一个民族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总是说要“建立书香社会”。书籍, 真的是有香味的吗? 一般来说,我们年轻的时候,闻到的书香更多也更浓烈一些——许多人还记得好不容易 得到一本书,喜欢得不得了,除了看,还要不断地嗅,觉得它真的是香极了。那时将纸页贴 在鼻子上闻到的美好气息,并不完全是一种错觉。墨和纸张纤维的气息,那来自原野大地的 气质被提留出来,吸进了肺腑,令人兴奋而愉悦。纸和墨都是好东西,是大地上长出来的阳 光下的生命。大地上的植物经过很多环节,最后转化为书,也等于是另一种形式的开花结果。 它的香味藏在了里边,我们一遍遍读书,打开它,也就是在享受它的气息。 眼下我们谈到阅读难免会有一种忧虑,就是读者越来越少,以前那种万人争读的盛况已 经不复存在,好像真的出现了阅读危机。其实,我们尽可以放心,这世上只要有人存在,就 会有这种阅读,读者是永远存在的,人类这个与生俱来的嗜好并没有改变。问题在于其他, 比如说阅读的形式改变了。网络上的小说一个月就能达到几十万、几百万的点击量,杂志、 报纸、书籍的出版也增加到前所未有的数量。一部长篇小说出版后,印数是一两万至十几万 不等,而放到网上,短短的时间内点击量就能达到几十万。这又使我们不免疑虑:纯文学作 品在短时间里会有几十万的阅读量吗? 原来,为数不少的人也就是用鼠标点开看一下,然后就走掉了。他们只是“到此一游” 而已。有深度的阅读少了,浮光掠影的阅读多了。据统计,当下的纯文学印刷量已经比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翻了好几番,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受教育程度的普及与提高,不同程度上 使总的阅读量都较以前大大增加了。看来对文学阅读的忧虑,主要是因为缺少高品质的阅读 者。 现在的阅读大半是闻不到书香的。这除了因为匆促的浏览,不能感受文字深处的蓄藏, 还因为更多是从荧屏上阅读的缘故。比起印刷的书籍,电子技术生成的文字离大地生长的意 义相隔太遥远了。从荧屏上捕捉一些信息还可以,要慢慢揣摩文字就困难了。所以,现在知 道很多消息的人随处可见,而保持了个人思考力的人却不多。大家都在说潮流中传来传去的 见解,并没有多少自己的主意。看来我们从离开了书籍之后,也就从根本上告别了“书香” 这个概念。 不过,当我们真的离开荧屏回到书籍,那又会怎样?现在打开一份杂志,翻阅书店或街 摊上摆放的一些读物,情况也并不美妙。对不少人来说,这些读物里面会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本来是很好的纸印出来的,应该有书的香气,可是由于上面印的是许多不洁的内容,等于藏 纳了污垢,这让我们从哪里去找书香? 一个留恋美好阅读的人,除了自己要苦苦寻觅好书,还要同时忧虑这个世界。他常常想 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忧虑,可是渐渐发现这也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实用主义盛行,到处都 是只问实利,不问手段。他们发现,有许多人为了商业利益,正不断推广文化垃圾,而优秀 之作却没什么影响力。那些适应商品社会游戏规则、沉醉其中的人会名噪一时,而那些深沉 的阅读者,在群众中却显得很不合时宜。急功近利型的写作,让那些对时代对读者对自己都 有承诺的人感到越来越疲惫,因为日复一日的磨损,无论对肉体还是精神,都是严重的消耗。 文明之地不是以金钱多少来界定的,幸福之地也不是这样来界定的。有人说庸俗与否只 是个人的事情,并不妨害别人。其实哪有这样简单?庸俗的人一旦管理了一个社区,他就会 让全社区按他的低级趣味运行,到处散发出庸俗的气味。这样的地方,我们还怎么能闻到“书 香”? 所以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梦想:这辈子能到一个大地绿色蓬勃、人们手不释卷的地方去 生活,那个地方不需要十分富有,但那里的人是能够安静读书、不吵闹别人的。是的,爱读 书的地方一般都是绿色较多,日子也安稳富裕。说到底,书香扑鼻之地,也就是人类生存的 幸福之地。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们年轻的时候嗅觉灵敏,更容易闻到墨和纸张纤维的气息,感觉书“真 的是香极了”。 B.作者认为依赖现代传媒(比如网络)的阅读,不利于引发人们的思考,很难建立书香 社会。 C.作者感叹当下社会“实用主义”盛行,产生的只有文化垃圾,严重消耗着人们的肉 体和精神。 D.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人们阅读的现状,表达了作者对创造高质量的精神生 活的忧虑。 【答案】B 【解析】A.曲解文意,文中第 2 段谈到“我们年轻的时候,闻到的书香更多也更浓烈一 些”,指的是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情,作者也并未说“年轻的时候嗅觉灵敏”。C.以偏 概全,结合第 7 段可知,作者是说当下有许多人在不断推广文化垃圾,而优秀之作却没什么 影响力,并非说当下产生的“只有”文化垃圾。D.曲解文意,“表达了作者对创造高质量的 精神生活的忧虑”错误,应为表达了作者对创造高质量的精神生活的期望。 2.通观全文,说说题目中的“书香”包含了哪几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书籍里蕴藏的植物的气息。②书籍里散发的墨和纸张的气味。③读书过程中 读者的思考。④书籍中美好的内容。⑤书中蕴含的作者对时代的关注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解析】本题考查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作答时首先找出该词语出现的区域,得出其表 层含义,然后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挖掘其深层含义。文中第 2 段,“书香”是指书籍中蕴 藏的植物的气息,书籍中墨和纸张散发的味道。第 5 段,“书香”是指阅读过程中的思考。 第 6~7 段“书香”是指书籍中的美好内容。结合全文主旨,可以分析出,“书香”还指书 中蕴含的作者对时代的关注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作者认为,从荧屏上阅读,难以慢慢揣摩文字。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说明你的理 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同意。①匆促的浏览,不能感受文字深处的意蕴。②比起印刷的书籍, 电子技术生成的文字没有温度,缺乏自然气息,距大地生长的意义相隔遥远。③荧屏载体更 适合捕捉一些信息,要慢慢揣摩文字就困难了。 示例二:不同意。①电子屏幕阅读与纸质书籍阅读相比,换的只是形式而已,书籍的本 质内容没有发生改变。②能否揣摩文字深意,关键在于读者是否有一颗能够深入思考的心灵。 ③屏幕阅读便于读者在网络上发表读书评论,上万名读者的点击评论,不同观点的碰撞,也 许会激发读者更深入的思考。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创意的解读的能力。作答时先明确自己的观 点,然后再结合文本,联系现实生活,阐述理由,要能自圆其说。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戈壁听沙 韩少功 ①六十年代末,一小群中学生曾想瞒着父母去新疆参加军垦——其中便有我这个初中 生。那次逃窜未遂的记忆被悠悠岁月洗刷模糊之后,直到去年,我才寻得一机会西出边关。 ②据说我去的不是时候,草原已枯萎,河流已干涸,葡萄园已凋零,肃杀寒风把梦境中 的缤纷五彩淘洗一尽,只留下一片沙海。沙丘,沙河,沙地,沙窟,举目茫茫,大地干净。 不管什么时候在车上醒来,疲乏地探头远眺,看见的很可能仍是一片单调的灰黄,无边无际 又无声无息,让人觉得车子跑了几天却仍留在原地。 ③人们不喜欢沙。其实细想一下,葡萄和哈密瓜适宜在沙土里生长,坎儿井这种特异的 水利工程也是沙漠特产。因为多沙缺水,人们洗手靠铜壶吝惜地浇淋,脏水也被铜盏承接留 备它用,这才有了精湛的铜品工艺。因为尘沙扑面,妇女们都习惯戴轻柔的头巾和面纱—— 而且很可能基于同一原因,她们多有长长的睫毛,这才给戈壁添上了神秘的妩媚。沙的严酷, 使人们更为勤勉和勇敢,于是市场上有了丰富的羊奶、羊皮以及寒光闪闪的英吉沙匕首。沙 的单调,使人们向往热烈,于是荒原上有了更多的彩裙、冬不拉和月下奔放的歌舞。那林立 的清真寺,那显目的油绿色彩和新月图案,也许是对黄沙烈日的补充;而充满着对自然和命 运敬畏感的孤零零的祈祷呼号,也许更易于出现在风暴里和荒凉的沙海之中吧。 ④我想,壮丽的西部文化是不是从我手中这一捧沙砾中流出来的? ⑤西部汉人不少,他们与西部各民族一道,真正开始了对沙的征服。据说当年解放军为 投资军垦,节省军费,每人每年少发一套军服,而且军服都没有衣领和口袋,省下一寸算一 寸。白日汗淋全身,夜晚围炉取暖。中央知道官兵太苦,曾给他们一人补发了几百块钱。但 他们手里的大洋叮当响,就是买不到什么东西。 ⑥一位医院护士还向我说起她以前的一些知青伙伴。她们初入疆时,怕野兽,怕鬼,晚 上不敢上厕所。于是她们只能紧闭着门,一个人哭起来,女伴们就陪着哭一夜。有位女子想 妈妈,实在忍不住了,带着一个提包独身而去,结果迷路在大沙漠中。找到她时,发现她双 腿已经冻坏,只得将大哭大闹的她送往医院,锯掉双腿…… ⑦在乌鲁木齐,在喀什和石河子,我在陌生的人影中默默地寻找,想知道谁是当年那位 锯去双腿的城市姑娘。我甚至想,要是十六年前我来到这里,我会是这人海中的谁呢?是那 位蹲在墙角咬着羊肉串,不时用油光光的袖口抹嘴的大胡子吗? ⑧戈壁滩收纳了太多的血汗和眼泪,但这一切流入疏松沙土,很快就渗漏了,无影无踪 了。一捧捧沙砾,竟全是同样的灰黄色,没有任何痕迹。 ⑨远古时期的戈壁似乎是较为繁荣的,西域早就是中国版图中重要的一部分,考古工作 者还证明,这里存在过石器时代,而东亚很多民族与这石器有着奇妙的关系。一些土家族史 学家认为土家族为伏羲之后,源于甘肃,并以龙山县彭何两姓均自称“陇西堂”为证。研究 古代服装的沈从文先生,认为今天的苗装,可能保留了西部原始民族的服饰特征。王国维的 《读史》诗则开篇就是:“回首西陲势渺茫,东迁种族几星霜?何当踏破双芒鞋,却向昆仑 望故乡。”又说:“自是当年游牧地,有人曾号伏羲来。” ⑩如果这些古代民族曾一度被西部的山川所养育,那戈壁滩真是一个孕生中华民族的巨 大子宫。上下几千年,它输送了一个又一个的种族远去,自己却枯缩了,干瘪了,只剩下一 片静静的黄沙,还有几声似乎沙化了的鸦噪。 ⑪我静静地听着屋外呜呜咽咽的风沙声。那是戈壁在哭泣吧,是思念它孕育的东亚亿万 子孙而哭泣吧——戈壁滩如此干枯,以致没有泪水,只有这呜呜咽咽的哭泣。 ⑫我突然想起,十六年前我鬼使神差地要远赴西域,一定是在睡梦中听到了这哭泣,有 一种孩子对母胎下意识的眷恋和向往。 ⑬我离开新疆时没有坐飞机,目的之一是想更多地看沙和听沙。火车昏昏沉沉地摇晃着, 因为路基多沙,不宜高速。坐在对面的是一位维吾尔族青年,他告诉我,政府正在考虑运用 日本专家在中东治理大沙漠的经验,来绿化戈壁。当然,这需要很多很多的钱。但我们会有 钱的——他笑着说,抽了口烟。 ⑭我点点头。这时,车头长啸了一声,拉着列车掠过张掖,向河西走廊的出口奔去,我 感到我正在从母腹中第二次诞生下来。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之所以用大量的笔墨描述军垦战士和援疆知青,主要是因为童年未实现的军垦 梦。 B.文章追述戈壁源远流长、繁荣灿烂的文化,是为了反衬肃杀、孤寂、单调的戈壁现 状。 C.文末对维吾尔族青年的描述,展现了西部人治沙的信心,表达作者对西部人民精神 的赞美。 D.文章以“沙”为线索,围绕着看沙、听沙、治沙,展开对戈壁文化消亡的审视思考。 【答案】C 【解析】A.“用大量的笔墨描述军垦战士和援疆知青”的原因并不是“童年未实现的军 垦梦”。B.“文章追述戈壁源远流长、繁荣灿烂的文化”,是为了表现戈壁滩在中华民族历 史上的重要地位。D.本文并不是“对戈壁文化消亡的审视思考”。 2.文章题目是“戈壁听沙”,作者从沙中听到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严酷的自然环境。②人们展现出的精神力量。③繁荣、悠久、壮丽的西部文 化。④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展望。 【解析】题干要求概括作者从沙中听到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第②段主要写沙漠的严酷的自然环境,第③段写沙漠人们的精神。第⑤至○10段写西部的文化, 最后两段写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展望。 3.请解释画线句“有一种孩子对母胎下意识的眷恋和向往”的含意,并结合你的阅读 体验或生活经历,谈谈你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含意:“母胎”是孩子的诞生地,正如西部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源头和根脉,“眷 恋和向往”表达作者对本源文化的追寻和怀想,这正是作者文化寻根意识的体现。 感悟(提示):可以从本文或其他作品中挖掘出人们对于曾给予中华民族营养的某种文化 追寻和怀想的深意。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作答时要结合文本的主旨来分析。“母 胎”指孩子的诞生地,正如西部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源头和根脉,“眷恋与向往”则表达作者 对本源文化的追寻和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