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0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考点16 散文阅读
一、(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浣花草堂
黄 裳
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朱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历代经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
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拜谒的地方。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
- 48 -
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宁静的气韵。
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了。
穿过花径,走到工部祠去。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布着几株用石坛围起的大树。洁净无尘。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下来,穿过翠柏的枝叶,留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
走进祠里去看,厅内一排三龛,当中塑着杜甫的像。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旁边两座龛里是陆游和黄庭坚两位宋代诗人的塑像。好像是怕他独居寂寞,所以才陪了一起在这里排排坐的。黄、陆都有石刻像,都比泥塑高明得多。在这间厅堂背后的墙上,还嵌着两块更旧的杜甫石刻画像碑。
草堂后身是一座小小的土山,一道溪水从草堂的右侧绕了出去。前面有回廊曲槛,可以凭栏欣赏池里的圆荷。草堂简朴却也不失规模,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的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这个新修缮的草堂,和几百年前重修的原样相去不远,在最外面一进过厅墙上有一块石刻旧图,看那里勾勒出来的轮廓,和今天是十分相近的。像这种地方,不用说,大红大绿的建筑,大屋顶之类的铺陈,都是完全不合适的。
这里还新修了一个文物陈列室。在外面的柱子上,看到郭沫若先生所题的一副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 48 -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是一副出色的对联,它概括了诗人伟大成就的主要方面。人们一直非常喜欢杜甫,说他的作品是“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留给他一个最光辉的席位——诗圣。
坐在水槛上休息。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仿佛看到了在晓雾里沾湿了露水的笼竹,呢喃的定巢燕子,冉冉发出幽香的红蕖,往还追逐的蝴蝶,相并相亲的白鸥,随风的柳絮,逐水的桃花,袅袅有如少女腰肢的垂柳,轻得只禁受得起两三个人的野渡,柴门月色,江路梅香……
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他从不放过一切刻画现实的机会。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风物的描写。因为这一切都出现在祖国的土地上,也都是诗人所挚爱的。杜甫写出了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爱的和平环境!可有人提到杜甫描写自然的草堂诗,总不免有些惴惴然,仿佛这些诗里的“人民性”总看不大清楚,这恰恰把诗人的伟大处缩小了。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成都
(选自《黄裳散文选集》,有删改)
1.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4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解答该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内容”上要考虑“杜诗”和“杜甫”的关系,还要考虑“杜诗”的内容和作者之间的关系,给作者的感受;“结构”
- 48 -
上主要考虑文章开头的作用,比如引出下文,统领全文等。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答案:①符合浣花草堂主人杜甫的诗人身份。②杜诗中那些描写山川风物的诗,引发了作者更为新鲜的感受,以此统领全文。③引出浣花草堂。
【评分标准】第①个要点1分;第②个要点2分,其中“统领全文”1分,具体分析1分;第③个要点1分,答“引出下文”也给1分。
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2分)
答:
(2)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2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句子的含意包括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理解句子的含意关键是理解句子的深层意义,这就要抓住句子的关键词和表达技巧(效果)来分析。第(1)句要抓住“却”“没有”“不能不说”等体现作者态度的关键词。第(2)句要重点抓住“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以及比喻的修辞手法,从理解作者感受的角度来分析。
答案:(1)①塑像虽然艺术水平一般,但还是清疏的,没有把杜甫仙化,②能够表现诗人本色,这是值得肯定的。
(2)①作者将自己复诵草堂诗比喻成“梦游”,写出了作者沉迷于草堂诗意境中的情态,②凸现了杜诗中描写自然风物诗歌的意境之美,表现作者对杜诗的新感受。
- 48 -
【评分标准】一个小题2分,其中一个要点1分。答案表述不必和原文一致,意思对即可。
3.文中作者对杜甫有哪些新的认识?请加以概括。(4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找准答题区间。从“作者对杜甫新的认识”的角度出发,可以确定答题区间在第一段、第九段和最后一段。找准答题区间后,勾画有关词句。第一段: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第九段:“草堂简朴……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的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最后一段:“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写出了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爱的和平环境!可有人提到杜甫描写自然的草堂诗,总不免有些惴惴然,……这恰恰把诗人的伟大处缩小了。”最后据此分条概括即可。
答案:①杜甫有惊人的才华和严肃的创作态度。
②杜甫具有清疏、朴实的精神气质。
③杜甫是一个勤恳的诗人。
④杜甫热爱美好的大自然与安宁和平的生活。
⑤杜甫描写自然风物的诗歌同样具有巨大成就。
(答出其中任意4点即可)
【评分标准】一个要点1分,答出4个即可得满分。答案表述不必和原文一致,意思对即可得分。
4.要全面地认识一个诗人,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6分)
- 48 -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三个信息:“认识一个诗人”“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其中“认识一个诗人”是答题的方向:是认识诗人,而不是认识画家、歌唱家等;“作者的做法”是答题的根据,思考的重点:文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认识杜甫这位诗人的,这一点可从文中概括出;“启示”规定了答案的呈现形式:不能照抄原文词句,而是以原文为依据,对作者的做法进行高度概括。
答案:①反复研读诗人的作品。
②深入了解诗人生活的环境和诗歌所描写的对象。
③不盲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④不片面理解诗人作品,不凭主观随意取舍。
(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
【评分标准】一个要点2分,答出3个即可得满分。答案表述不必和原文一致,意思相近即可酌情给分。
二、(2014·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鹤
陆 蠡
一个初冬的薄暮,弟弟气喘吁吁地从外边跑进来,告诉我邻哥儿捉得一只鸟,长脚尖喙,头有缨冠,羽毛洁白。“大概是白鹤吧。”他说。他的推测是根据书本上和商标上的图画,还掺加一些想象的成分。我们从未见过白鹤,但是对于鹤的品性似乎非常明了:鹤是清高的动物,鹤是长寿的动物,鹤是能唳的动物,鹤是善舞的动物,鹤象征正直,鹤象征淡泊……鹤是隐士的伴侣,
- 48 -
帝王之尊所不能屈的……
当我们看见它的时候,它的脚上系了一条粗绳,被一个孩子牵在手中,翅膀上殷然有一滴血痕,染在白色的羽毛上,他们告诉我这是枪伤。瞧它那种耿介不屈的样子,一任孩子们挑逗,一动也不动,我们立刻便寄予很大的同情。我便请求他们把它交给我们豢养,答应他们随时可以到我家里观看,只要不伤害它。大概他们玩得厌了,便毫不为难地应允了。
我们兴高采烈地把受伤的鸟抱回来,放在院子里。复拿水和饭粒放在它的面前。看它不饮不食,料是惊魂未定,所以便叫跟来的孩子们跑开,让它孤独地留在院子里。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起来观看这成为我们豢养的鸟。它的样子确相当漂亮,瘦长的脚,走起路来大模大样,像个“宰相步”。它的头上有一簇缨毛,略带黄色,尾部很短。只是老是缩着头颈,用金红色的眼睛斜看着人。
昨晚放在盂里的水和饭粒,仍是原封不动。鹤是吃什么的呢?人们都不知道。书本上也不曾提起。“从它的长脚着想,它应当是吃鱼的。”弟弟也赞同我的意见。我们把鱼放在它的前面,看它仍是趑趄踌躇,便捉住它,拿一尾鱼喂进去。看它一直咽下,并没有显出不舒服,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对的了,便高兴得了不得。而更可喜的,是隔了不久以后,它自动到水盂里捞鱼来吃了。
从此我和弟弟的生活便专于捉鱼饲鹤了。它渐渐和我们亲近,见我们进来的时候,便拐着长脚走拢来,向我们乞食。我们时常约邻家的孩子来看我们的白鹤,向他们讲些“鹤乘轩”“梅妻鹤子”的故事。受了父亲过分称誉隐逸者流的影响,羡慕清高的意思是有的,养鹤不过是其一端罢了。
我们始终不曾听到它长唳一声,
- 48 -
不曾看到它做起舞的姿势。它的翅膀虽已痊愈,可是并没有飞扬他去的意思。一天舅父到我家里,在园中看到我们的鹤,他就皱皱眉头说道:
“把这长脚鹭鸶养在这里干什么?”
“什么,长脚鹭鸶?”我惊讶地问。
“是的。长脚鹭鸶,书上称为‘白鹭’的。唐诗里‘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白鹭。”
“白鹭!”啊!我的鹤!
到这时候我才想到它怪爱吃鱼的理由,原来是水边的鹭啊!我失望而且懊丧了。我的虚荣心受了欺骗。我的“清高”,我的“风雅”,都随同鹤变成了鹭,成为可笑的题材了。舅父接着说:
“鹭肉怪腥臭,又不好吃。”
懊丧转为恼怒,我于是决定把这骗人的食客逐出,把假充的隐士赶走。我拳足交加地高声逐它。它不解我的感情的突变,徘徊瞻顾,不肯离开。我拿竹帘打它,打在它洁白的羽毛上,它才带飞带跳地逃走。我把它一直赶到很远,到看不见自己的园子的地方为止。
次晨踏进园子的时候,被逐的食客依然宿在原处。好像忘了昨天的鞭挞,见我走近时依然做出亲热样子。这益发触了我的恼怒。我把它捉住,越过溪水,穿过溪水对岸的松林,复渡过松林前面的溪水,把它放在沙滩上,自己迅速回来。心想松林遮断了视线,它一定认不得原路跟踪回来的。果然以后几天内园子内便少了这位贵客了。
几天后路过一个猎人,他的枪杆上挂着一只长脚鸟。我一眼便认得是我们曾经豢养的鹭。这回子弹打中了头颈,
- 48 -
已经死了。它的左翼上赫然有着结痂的创疤。我忽然难受起来,问道:
“你的长脚鹭鸶是哪里打来的?”
“就在那松林前面的溪边上。”
“鹭鸶肉是腥臭的,你打它干什么?”
“我不过玩玩罢了。”
“是飞着打还是站着的时候打的?”
“是走着的时候打的。它看到我的时候,不但不怕,还拍着翅膀向我走近哩。”
“因为我养过它,所以不怕人。”
“真的么?”
“它左翼上还有一个伤疤,我认得的。”
“那末给你好了。”他卸下枪端的鸟。
“不要,我要活的。”
“胡说,死了还会再活么?”他又把它挂回枪头。
我似乎觉得鼻子有点发酸,便回头奔回家去。恍惚中我好像看见那只白鹭,被弃在沙滩上,日日等候它的主人,不忍他去。看见有人来了,迎上前去,但它所接受的不是一尾鱼,而是一颗子弹。
(选自《美丽中国·自然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有删改)
1.“我”为什么会以白鹭为“鹤”?(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在“鹤”的身份大白之前,作者都是以“鹤”来刻画“白鹭”的,答题区域可以确定。文章多处对“白鹭”
- 48 -
有直观的描述,这些特征是导致“我”误判的缘由。分点概括即可。
答案:①外形接近:长脚尖喙,头有缨冠,羽毛洁白;②品性相仿:清高、耿介不屈;③食性相同:喜欢吃鱼(符合“我”的错误猜想)。
【评分标准】共三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第一个要点扣外形,第二个要点扣品性,第三个要点扣食性。
2.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请结合上下文分析。(6分)
①啊!我的鹤! ②“不要,我要活的。”
答: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作品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及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①明知它是白鹭的情况下仍脱口而出“我的鹤”可以理解为惊讶,而“啊”的感叹也透露出“我”的惊讶与失望,结合上文“我”对白鹭的照顾,亦不难看出此时“我”懊恼的情绪,可谓百感交集。②自己曾经豢养的白鹭此时已死在猎人的枪下,话语中包含着“我”的难过与愤怒。
答案:①惊讶、失望、懊恼。惊讶的是从各个方面看它都是“鹤”,实际却是“鹭”;失望的是如此清高耿介的“鹤”竟然不是鹤,期待落空;懊恼的是“我”因为它是“鹤”才对它关爱有加,结果错爱了白鹭。
②难过、责备。“我”鼻子发酸,为想象中白鹭把猎人当作“我”而被杀的凄恻而难过伤心;“我”因为白鹭已死而拒绝了猎人的赠送,明知白鹭已死,却说要活的,当然饱含对猎人残忍做法的谴责。
【评分标准】每个画线处3分,共6分。第一处要扣住惊讶、失望、懊恼,每点1分,不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的不得分。第二处要扣难过、责备,答出一点1分,答出两点3分,不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的不得分。
- 48 -
3.文章为什么不以“白鹭”为标题,而以“鹤”为标题?(6分)
答:
【解析】回答文章标题的作用往往从三个方面来思考:结构上的作用,修辞手法的作用,对内容与主旨的揭示作用。
答案:①对比,产生阅读心理反差的效果;②“鹭”之于“我”一直是“鹤”,“我”对鹤充满着感情,在“我”心中,它一直是鹤;③“白鹭”死在枪下,“鹤”死在心里,深化主旨。
【评分标准】共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要点一要扣对比的修辞,要点二要扣作者的情感,要点三要扣对主旨的作用。
三、(2014·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独木舟之道
[美]西格德·F.奥尔森
①移动的独木舟颇像一叶风中摇曳的芦苇。宁静是它的一部分,还有拍打的水声,树中的鸟语和风声。荡舟之人是独木舟的一部分,从而也与它所熟悉的山水融为一体。从他将船桨浸入水中的那一刻起,他便与它一起漂流,独木舟在他的手下服服帖帖,完全依照他的意愿而行。船桨是他延长的手臂,一如手臂是他身体的器官。划独木舟的感觉与在一片绝好的雪坡上滑雪几近相同,带着那种轻快如飞的惬意,小舟灵活敏捷,任你摆布;划独木舟还有一种与大地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觉。然而,对于一个划独木舟的人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当他荡起船桨时所体验的那种欢乐。
②
- 48 -
掌控独木舟需要平衡,要使小舟与灵活摇摆的身体成为一体。当每次划桨的节律与独木舟本身前进的节律相吻合时,疲劳便被忘却,还有时间来观望天空和岸上的风景,不必费力,也不必去考虑行驶的距离。此时,独木舟随意滑行,划桨就如同呼吸那样毫无意识,悠然自得。倘若你幸而划过一片映照着云影的平静水面,或许还会有悬在天地之间的感觉,仿佛不是在水中而是在天上荡舟。
③如果风起浪涌,你必须破浪前进,则另有一番奋战的乐趣。每一道席卷而来的浪头都成为要被挫败的敌手。顶风破浪的一天——巧妙地躲过一个又一个小岛,沿着狂风肆虐的水域下风处的岸边艰难行进,猛然再冲进激荡的水流和狂风之中,如此这般,周而复始——可以确保你晚上睡得香,做个好梦。在独木舟上,你是独自一人在用自己的体魄、机智和勇气来与狂风暴雨抗争。这就是为什么当经过一天的搏斗之后,终于在能挡风避雨的悬崖的背风处支起帐篷,竖起独木舟晾干,烧着晚饭时,心中会油然升起那种只有划独木舟的人才会有的得意之情。乘风破浪需要的不只是划桨的技巧,而且要凭直觉判断出浪的规模势头,要知道它们在身后如何破碎。荡舟之人不仅要熟悉他的独木舟及其路数,还要懂得身后涌起的波涛意味着什么。在狂野的水路上,乘着万马奔腾般的风浪冲向蓝色的地平线是何等欢快!
④
- 48 -
急流也是一种挑战。尽管它们充满险情,变化多端,无法预测,但凡是熟悉独木舟水路的人都喜爱它们的怒吼和激流。人们可以在大船、驳船、橡皮船及木筏上冲过急流,然而,只有在独木舟上,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河流及其力量。当独木舟冲向一泻千里、奔腾咆哮的急流边缘,继而被它那看不见的力量所掌控时,在全神贯注之中是否也会有隐隐的不安?起初,并无速度的感觉,但是,陡然间你便成为急流的一部分,被卷入吐着白沫、水花四溅的岩石之中。当你明白已经无法掌控命运,没有任何选择时,便如同以往所有那些荡舟人一样高喊着冲入激流,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当小舟完全处于河流的掌控之中时,荡舟人便知道了超然的含义。当他凭借着技巧或运气穿过河中的沉树、突出的岩石和掀起的巨浪时,他没必要得到别的奖赏,只要他体验到那种欢乐就足矣。
⑤印第安人说,只有傻子才在急流中荡舟。然而,我却知道只要有眼里闪烁着探险的目光,心中怀有触摸荒野之愿望的年轻人,就会有人在急流中荡舟。体验大自然的风雨及风险是可怕而又奇妙的,尽管我也悲叹年轻人的鲁莽,可是也疑惑倘若没有它,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我知道这种鲁莽不对,可是我赞成年轻人敢想敢做的精神。我赞许他们所知道的那种荣耀。
⑥然而,比冲过白浪、迎战飓风或躲过它们更重要的是那种感性认识,即只要水路之间有可以连接的陆路,就没有你去不了的地方。独木舟所给予的是无边无际的水域和自由,是毫无约束的漂流和探索,那种感觉是大船永远无法体验的。帆船、划艇、汽艇和游艇无不因其重量和规模而受制于所航行的水域。但独木舟全无这种限制。它如同风一般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地到达任何心驰神往的地方。
⑦只要有水路的地方,就有连接水路之间的小路。尽管路上长满了荒草,有时难以被发现,但它们总是在那里。当你背着行囊穿过这些小路时,你与历史上曾走过这里的无数旅者结伴而行。荡舟人喜欢划桨的声音及它在水中移动的感觉,其原因之一便是这使他与传统联系在一起。在人类实施机械化运输和学会使用舵轮之前很多年,古人便划着小木舟、兽皮制作的打猎小舟和独木舟在大地的水路上运行。荡舟人随着桨的划动和小舟的前行而摇荡时,便沉浸于忘却已久的回忆之中,并在潜意识中激起了深深的沧桑感。
⑧
- 48 -
当他荡舟漂流多日,远离自己的家园时;当他查看外出的行囊,知道那是他的全部家当并将靠着它旅行到任何他想去的新天地时,就会感到自己终于可以直接面对真实的生活本质。以前他在一些烦琐小事中花费了过多的精力,如今才回到一种古老明智的生活惯例之中。不知何故,生活突然间变得简单圆满;他的欲望所剩无几,迷茫与困惑全无,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幸福和满足。
⑨划桨和荡舟的感觉中有魔力,那是一种由距离、探险、孤独和宁静融合在一起的魔力。当你与自己的独木舟融为一体时,便与独木舟所经过的山水密不可分。
(选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低吟的荒野》,有删节)
1.根据③④两段内容,分别概括在不同情境下划独木舟的乐趣。(4分)
顶风破浪:
冲过急流: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本题的答题重点,应该根据题目要求,从文章相关段落中找出符合要求的词句,回答问题。根据③段内容“在独木舟上,你是独自一人在用自己的体魄、机智和勇气来与狂风暴雨抗争”可以得出“奋战抗争”;根据③段内容“这就是为什么当经过一天的搏斗之后,终于在能挡风避雨的悬崖的背风处支起帐篷,竖起独木舟晾干,烧着晚饭时,心中会油然升起那种只有划独木舟的人才会有的得意之情”可以得出“欢乐得意”。根据④段内容“急流也是一种挑战。尽管它们充满险情,变化多端,无法预测,但凡是熟悉独木舟水路的人都喜爱它们的怒吼和激流”可以得到“挑战风险”;根据④段内容“当你明白已经无法掌控命运,没有任何选择时,便如同以往所有那些荡舟人一样高喊着冲入激流,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可以得到“超然生死”。
- 48 -
答案:顶风破浪:奋战抗争,欢乐得意。冲过急流:挑战风险,超然生死。
【评分标准】本题4分,每一个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
2.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船桨是他延长的手臂,一如手臂是他身体的器官。
答: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做题的重点是联系上下文,从文章中找出体现句子含意内容,加以概括即可。本题的答案在下面的句子中“小舟灵活敏捷,任你摆布;划独木舟还有一种与大地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觉”。此句正是对画线句子的解释,写出了“荡舟人划桨灵活自如,得心应手”和“船桨犹如荡舟人身体的一部分,融为一体”两个特点,对句子进行概括,即可得到答案。
答案:荡舟人划桨灵活自如,得心应手,船桨犹如荡舟人身体的一部分,融为一体。
【评分标准】本题3分,灵活自如,得心应手和犹如荡舟人身体的一部分,融为一体。每一个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
(2)当你背着行囊穿过这些小路时,你与历史上曾走过这里的无数旅者结伴而行。
答: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本题做题的重点是联系上下文,从文章中找出体现句子含意内容,加以概括即可。根据下文内容“荡舟人喜欢划桨的声音及它在水中移动的感觉,其原因之一便是这使他与传统联系在一起”可以得出“是通向历史,连接传统的路”;根据“荡舟人随着桨的划动和小舟的前行而摇荡时,便沉浸于忘却已久的回忆之中,并在潜意识中激起了深深的沧桑感”可以得出“
- 48 -
荡舟人走过时,便与往昔旅者心灵相通,并从他们那里得到精神的鼓舞”。
答案:长满荒草的小路,是通向历史,连接传统的路;荡舟人走过时,便与往昔旅者心灵相通,并从他们那里得到精神的鼓舞。
【评分标准】本题3分,本题两点。第一个点1分。第二个点“便与往昔旅者心灵相通,并从他们那里得到精神的鼓舞”,每个分句1分,意思符合即可。
3.有人认为第⑤段在文中作用不大,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这一段有重要作用,不可删去。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具体理由。(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要能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套语要慎用,关键是要用对,用得准确,与具体内容结合。
可以答不可删去。原因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结构上要考虑上下文关系,第⑤段承接上文对急流中荡舟之乐的描写,并转入下文对独木舟之道的阐发,因此,具有过渡作用。内容上,第⑤段重点强调敢想敢做的探险精神,对于文章主旨是深化。
也可以答可以删去。原因也是联系上下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结构上,删去⑤段,⑥段首句可以承接④段;内容上,⑤段意在强调独木舟体现的探险精神,删去不影响文章内涵。
答案:(1)不可删,结构上,⑤段承接上文对急流中荡舟之乐的描写,并转入下文对独木舟之道的阐发,衔接顺畅自然;内容上,⑤段所强调的敢想敢做的探险精神,是独木舟之道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上文内容的深化。
(2)可删,结构上,⑥段首句可以承接④段,删去⑤段,上下文联系更加紧密。内容上,⑤
- 48 -
段意在强调独木舟体现的探险精神,而此意已蕴含在上文关于荡舟之乐的描写之中,删去不影响文章内涵,且使文章意味蕴藉。
【评分标准】本题6分,不可删或可删,1分;结构分析,2分;内容分析,3分。
4.在本文中,“独木舟之道”不仅指独木舟行驶的水路与划独木舟的技巧,更指由荡舟引发的诸多感悟。请结合文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8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是对独木舟之道蕴含的人生哲理的探讨,只要观点鲜明并言之成理即可,但答案内容必须从文本出发,不能脱离文本胡乱发挥。从文本实际内容看,从独木舟之道蕴含的作者感悟切入,理由的陈说可能要更容易些。作者的感悟首先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文章中第③段关于荡舟和晚上休息的内容的介绍,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之美——与大地和睦相处,感受荡舟的过程之乐,欣赏自然之美。文章中第①段告诉我们:能直面生活的本质,懂得简单就是幸福,从而获得精神的充实与内心的宁静。文章中第④⑤段表现了作者崇尚敢想敢做的挑战精神,这是敢于挑战的感悟,表现了作者对于摆脱羁绊的自由境界的追求!
答案:(1)独木舟之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划独木舟有一种与大地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觉。荡舟的过程既能够感受荡舟之乐,欣赏自然之美,也能从自然中获得启迪。
- 48 -
(2)独木舟之道即生存之道,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活哲学。荡舟人背着行囊,远离家园,漂流荒野,就能直面生活的本质,懂得简单就是幸福,从而获得精神的充实与内心的宁静。
(3)独木舟之道即探险之道,就是崇尚一种敢想敢做的挑战精神。狂风暴雨和激流中,充满着变化多端、无法预测的险情,荡舟其中,能够真正感受自然的力量,激发出置生死于度外、抗争命运的勇气与豪情。
(4)独木舟之道即自由之道,就是追求一种超越限制、摆脱羁绊的自由境界。不受水域限制,荡舟人可以到达任何心驰神往的地方,充分享受划独木舟带来的自在与乐趣,体验到无拘无束的心灵自由。
【评分标准】本题8分,每一点4分,包括“独木舟之道”的概括,2分;分析,2分。合情合理,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四、(2014·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祖 屋
农 人
祖屋,是我内心深处最鲜活的那一处,秘不示人,只怕她遭了风雨的侵蚀,抑或因晾在空气下而变质。在我心中,她由高大到矮小,由缤纷到简单,由喧嚣到沉寂,到后来一直缩进我的梦里,晶莹成了枕边的一颗泪珠。
在很长的时间里,祖屋是我的整个世界。或许是自第一次睁开眼睛,我便开始了探寻祖屋的秘密。接下来,便用小小的身躯,摸爬丈量着这个宅院……
祖屋的大门朝东南。所谓的大门,只是一个枝条编成的柴扉而已,柴扉上钉着小扣,上着一把几乎锈透了的老锁,其实只是做做样子。主屋是三间西屋,石头砌垒的底层墙上,土坯一直到顶,其上是用厚厚的黄草拍成的蓑衣似的草屋脊。正屋用细泥糊就的外墙面,被风雨侵蚀,一条条的细槽沟和窄缝遍布其上,斑驳着岁月的手艺。
- 48 -
祖屋中,正正当当四平八稳地摆着一张八仙桌。记事起,就觉得爷爷除去到院里纳凉、到地里干活之外,从来没有离开过这桌子右边——也被我们称为“上首”——他那把椅子。每年除夕夜,总是这样一幅场景:爷爷稳坐上首,爸爸、叔叔、哥哥、我和堂弟则围桌而坐,相互让菜、敬酒、劝酒,奶奶则带着她的儿媳们张罗忙活。
大桌子的旁边,是在农村被称为“憋来气”的土炉子,也是我印象里最暖的所在。冬天里,往炉边一凑,仿佛冻透了的手脚、冻得通红的鼻头和接近透明的耳朵瞬间被暖了过来,有时接过奶奶递来的煎饼,贴在炉壁上一烤,一股香气便悄悄弥漫开来。那被土炉子烙得焦黄的煎饼,至今烙在我的脑海里,抠都抠不掉……
呼吸着祖屋院子里几代人呼吸过的空气,踩着院子里叠了无数摞的几代人的脚印,我渐渐长大。祖屋却总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看起来同样一成不变的,是屋檐下的那个燕子窝。小学时,有一次放学回来,我同忙碌着的燕子有过一次对话,刚刚北归的它,身上还附着南方的暖意。我对燕子说,“佐罗先生,你好”,燕子瞅着我发愣,看来这家伙健忘,过了个冬天就把老朋友给忘了,“它不是你那只燕子了,这是它孩子,我认得”,奶奶在一旁边喂着鸡边对我说。噢,原来也是在变的。
那时候,无论上学还是上班,在外面游荡累了,总要回祖屋住上几天。每到清晨,爷爷奶奶便会在院子里说起话来。有时是催我们起床,有时则是云彩啦天气啦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原来他们只是需要一个话头来打破这农家院的寂静罢了。早上飘荡在祖屋院里或高或低的说话声,或许是我所有关于故乡的记忆中最难割舍的情愫。
- 48 -
后来,没有了人气养着的祖屋,再也打不起一点点精神来。就像当年我的祖父,坐在他那把咯吱作响的躺椅上,到最后老得连眼皮都不愿眨一下。没有悬念,一切都抵御不了岁月的磨洗。我的祖屋,虽然拼命挣扎着力图站直身子,拼命挣扎着不被风雨剥去最后一层外衣,拼命挣扎着给这个院落和世界留下最后一点记忆。但在一个风雨之夜,最终还是轰然倒下——这当然是父亲后来告诉我的。若干年下来,我觉得那轰然倒下的身影,一直实实在在地压在我心上。
现在,站在已无往日印迹的祖屋的院子里,思绪纷扬。一阵从岁月深处的角落里吹来的风,抚着我的耳朵,轻轻告诉我:“她也经常思念过去。”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年7月13日)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祖屋深藏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担心“她”被侵蚀或变质;祖屋曾是“我”的整个世界,“她”陪伴着“我”长大。
B.“一个枝条编成的柴扉”“石头砌垒的底层墙”“厚厚的黄草拍成的蓑衣似的草屋脊”,写出了祖屋的简朴、雅致与厚重。
C.文中写祖屋里的八仙桌及发生在它周围的生活片段,点明“爷爷”在祖屋中的中心地位,表现了“我”家的和乐融洽。
D.祖屋里的“土炉子”是“我”记忆中最温暖的地方,它既可取暖又可烙饼,用它烙的煎饼,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E.文章生动描绘了祖屋形象,突出“她”的可亲可爱,借此强调“她”是“我”的精神支柱,“她”的倒塌令“我”失魂落魄。
【解析】选BE。本题综合考查分析作品结构、表现手法、概括作品主题,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B项对于祖屋的描写旨在突出其衰朽与破败,而非“雅致”“
- 48 -
厚重”。E项强调“她”是我的精神支柱,“她”的倒塌令“我”“失魂落魄”,属于过度推断,文中并未表现此情感和思想。
【评分标准】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2.文中借“燕子窝”表达了“我”的什么情感?请简要说明。(4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燕子窝”是与文章描写主体“祖屋”息息相关的形象,与老屋一样,承载着作者对于孩提时代的记忆、对于往事和岁月的追忆,对于往日变迁的感慨和思考。从作者与燕子的对话和“原来也是在变的”感想,可看出作者对于祖屋及相关人事的两重情感:怀念与喜爱。
答案:要点:①对祖屋的依恋,对祖屋及其中人与事物的怀念②对祖屋始终如一的挚爱(意思对即可。)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2分。
3.请根据文本,探析“她也经常思念过去”这句话的含意。(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能力。“经常思念过去”的“她”既指老屋,也指作者自己。思念过去,则体现出文章的主旨,即对于过去的岁月里人和事物的思念之情。
答案:要点:①祖屋具有灵性,也经常思念过去的人和事②祖屋的主人,对祖屋与故乡、亲人与亲情充满思念与不舍③人与祖屋息息相通,对逝去的岁月与事物都充满思念(意思对即可。)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2分,只有观点没有分析说明1分。
五、(2014·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 48 -
粮 食
学 群
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
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
猪养大养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一头猪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儿大了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样开心,
- 48 -
两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
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独轮车转动起来,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的木轮来到猪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颤动、晃荡。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响,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时的粮食,一家人的命根。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
“猪娃子耶,回来哟!”
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粮食。
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大米、面粉和肉食。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包袋装的食品。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线上,就那么嗞的一下,顷刻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被切割被包装,成为食品流向市场。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吃饭成了工作,成了闲暇,成了友谊,成了角力场,成了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
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
- 48 -
缓缓地咀嚼,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业。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晚餐的情景: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那时候,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但恰恰是这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把我们喂养成人。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后来我们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
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路,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
(选自《散文》,2013年第10期。有删节)
1.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4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以问候语开篇及其作用,对比引出话题及其作用。文本与术语要有机结合。第一自然段先写人们耳熟能详的场面,来自生活,非常亲切自然;然后将“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的人们与乡下种粮食的人做对比,引出话题。
答案:①以人们日常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开篇,亲切自然。②通过对这种问候语不同态度的对比,引出粮食话题,突出其重要性。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2分。要点①要答出问候语及其特点,要点②要答出术语
- 48 -
“对比”及其作用。
2.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涵。(5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要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涵,先锁定“篡改”这个词语所在的区域,结合上下文语境考虑有没有现成的句子可供作答,如果没有,就要求我们对文章进行梳理。在文本中找到第9、第10自然段,与“篡改”这个词语内容有关的句子出现(两段的开头句),再做适当的归纳概括,分点作答。
答案:①机器切断了人与粮食之间的联系,对粮食的处理简单粗暴、毫无情感,颠覆了粮食、吃粮的人与吃本身。②化肥、激素和农药的出现,改写了季节、雨水,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食物因多而贱,人们对食物不再怀有敬意。
【评分标准】要点①2分,要点②3分。要点①要答出人们对粮食的态度;要点②要答出化肥、激素和农药给粮食造成的影响,以及人们对粮食的感情。
3.赏析文中“养猪送猪”的细节。(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第4自然段“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的动作描写,第6自然段“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属于动作描写;第5自然段中“两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属于心理描写;第7自然段“猪娃子耶,回来哟!”属于语言描写;第6自然段中猪肥膘晃荡属于形象描写。找出了关键语句后,再将“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与第9自然段中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的态度进行对比,
- 48 -
可以概括出人们参与粮食生产的完整过程及与粮食的密切联系这个要点,以及爷爷奶奶对猪的感情。
答案:①“养猪送猪”的细节,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为猪搔痒梳毛、垫麻袋的动作描写,“于心不忍”的心理描写,呼唤“猪娃子”的语言描写,以及猪肥膘颤动晃荡的形象描写等,细腻逼真,生动形象。②细节具体而形象地呈现出人们参与粮食生产的完整过程及与粮食的密切联系,表现了爷爷奶奶对猪的深厚感情,与后文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的态度形成对比。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3分。要点①至少要答出动作、心理、语言、形象四种描写当中的三点,要点②要答出人们与粮食生产的联系以及老一辈与当今时代人们对粮食的态度的对比。
【规律方法】
赏析题三要诀——“找、析、联”
首先要学会“找”——找文本,要有文本意识;要学会“析”——析手法,要有手法意识;要学会“联”——联主旨,要有主旨意识。
4.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括作品主题,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文章先从问候语写起,引出粮食这个话题,显示出粮食对人们的重要性;然后以“养猪”这个农村生活场景,表达出珍爱粮食、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再写科技发展的时代,人们对自然的不尊重、对粮食的“篡改”,对食物不再怀有敬意。
答案:①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
- 48 -
并以之与大机器时代粮食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表达了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②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们应该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在黄土上,烈日下,风雨中,农民播种、拔草、收割,一年又一年,腰弯了,背驼了。那一粒粒饱满的粮食里,流淌着农民的汗水、农民的心血。爱惜粮食,是对农民的尊重,对劳动的尊重,更是对自然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敬畏。惜食惜福,从我做起。
【评分标准】要点①2分,要点②4分。要点①要结合文章内容来作答,应概括精当。要点②要联系实际阐述文本观点,有自己的观点,给4分。
六、(2014·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
枣香醉人
洪丽丽
上午接到爷爷的电话,说给我酿了一罐醉枣,让我抽空回老家一趟。
爷爷每年都会在枣子成熟的季节,亲手挑选出一颗颗饱满、红润的大枣,蘸上白酒,密封在玻璃瓶中。瓶口用稀稀的黄泥土封住。静置两三个月后,待枣香、酒香融为一体,合为一物,才有了今天爷爷酿的醉枣。
八十岁的爷爷和八十二岁的奶奶住在离小城六十公里外的乡下老家,固执而孤独地坚守着三间土坯房和一个种着七棵老枣树的大院子。
奶奶告诉我,枣树是她嫁给爷爷的第三天上亲手种下的,到现在已有六十个年头了。
坐小城的公交车到村口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
- 48 -
雪后的乡村,色彩单调得很,所有矮小的植物都被覆盖在白绒毯似的大雪之下。寂静的村庄,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色。汽车没停稳前,模模糊糊地看到偌大的村口只有枣树下伫立着一个人。下车一瞧,原来是奶奶。她正倚靠着一棵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的老枣树,张望着从远处驶来的汽车。
呼呼的北风,依旧是那样寒冷、刺骨,不时地吹拂起她额前几缕花白的头发,但树下的她却像雕塑般一动不动,只有头上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在瑟瑟地抖着。
奶奶的个子似乎又矮了一些,童年印象中的她是个大高个,干活利落,走路飞快。我总要仰着小脑袋看她,一溜小跑地跟在她的后面。只是恍惚间,奶奶竟变成了眼前的模样:个子矮了,佝偻着身子,走路也有些不稳了。
“不是打电话不叫你来接我吗?”我慌忙上前搀住她的胳膊,把她全身的重量都揽在自己身上。
“爷爷的气管炎又犯了吗?”我问。
“没犯,别担心,我们壮实着呢!”奶奶一向报喜不报忧。
走进院子,七棵老枣树挥舞着光秃秃的树枝,像久违的老朋友般无声地迎接着我。这七棵老枣树收藏着我单纯而快乐的童年时光……
“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八岁扎着两根羊角辫的我,蹲在九岁哥哥的后面,一边和奶奶说笑着,一边用两只小手胡乱地划拉着地下被爷爷打落的枣子。
爷爷笑呵呵地站在木梯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长长的打枣竿。一阵疾风暴雨,红通通、圆滚滚的枣子纷纷落下。我和哥哥大呼小叫着,疯跑着,打赌谁先找到今年最大、最红的枣子。五岁的小妹最为老实了,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不时地捡起两颗小枣,放进奶奶的大枣筐里,乖巧、懂事的模样,引逗得爷爷和奶奶哈哈大笑。
时光如箭,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
“奶奶,那棵枣树怎么歪成这样了呢?”我问奶奶。
奶奶抚摸着干枯的树干说:“唉,这棵枣树也老了!”
- 48 -
记忆中这棵枣树结的枣子,即便是刚刚点红,滋味也是酸甜酸甜的,最为解渴、解馋。
虽说是棵枣树,它的意义于我来说却是朝夕相处、不离不弃的童年玩伴。春天,顽皮地在它疙疙瘩瘩的身上攀来爬去;夏天,撑一个木床,在它绿色庇护伞下纳凉;秋天,肆意摘取它的果实;冬天,又把所有积雪堆在它的脚下。它和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构成了我童年美好图画中最不可或缺的记忆。一年又一年,奶奶和爷爷为这个大家庭日夜操劳着,枣树发芽、开花、结出最大最红的枣子;一年又一年,奶奶粗糙的手上布满了淤黑色的老年斑,枣树的树皮翘起甚至开始一块块地脱落;一年又一年,爷爷健壮的身体日渐衰弱,枣树的果实也越来越少。
时间,飞逝的时间,残酷的时间,把所有一切都改变了。
爷爷、奶奶和枣树,却默默承受住了!
家中,爷爷正在烧火,锅台旁摆着早已包好的两帘饺子。
“怎么又包饺子?不怕累着?”我嗔怪奶奶。
“不累,你不是爱吃菜馅的吗?我和你爷爷常包!”
灶下烧火的依然是爷爷,抢也抢不过他。他总怕我不会烧这种大灶。爷爷呼呼噜噜的气管和吱吱啦啦的风箱一唱一和的,听得我一阵阵的揪心。
“让你们搬到城里就听话吧,你们这么大岁数了,还住在老家土坯房里,会叫人笑话我们不孝顺的!”我又开始劝奶奶。
“这房子咋了?不能住人?你们不都是在这房子中出生的吗?”耳背的爷爷显然是听到了我的话,像吵架似的嚷嚷着,固执的表情完全是一个三岁小孩子的模样,令我好气又好笑。
“不就图你们有个根,有个老家吗?”奶奶边往锅中下饺子边说。
我正用勺子搅着下到锅中的饺子,听到这儿鼻子一酸。
- 48 -
吃饭时,照例,爷爷、奶奶一个劲儿地劝我多吃。
“别夹了,我都吃饱了,现在都流行减肥,哪有像你们孙女这么胖的!”我夸张地比画着。
“咱可不减,把胃都减坏了!”他几乎是对着我吼了。
我要走了,爷爷让我捎上那一罐醉枣。“这七棵枣树真是老了,今年才结了半筐枣子!”我听到了他喉咙里发出两声似有似无的叹息声,很轻很轻,却只好装作没有听见,低头快步地走出家门。
还是奶奶送我到村口公路上等车,患气管炎的爷爷不常出门,无论是谁回老家,总是奶奶送出屋门、院子、一直送到村口。
一个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爷爷和奶奶就像这院中七棵老枣树的根,铁铸石雕的根,屹立不倒的根。他们用生命培育出的儿女像极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红枣,所以不论我们的外表多鲜亮、滋味多甘甜,依然不能离开这深深扎根地下,已然融入血脉的生命之根——哪怕他们走了一段崎岖难行的人生路,耗尽了全部心血、力气,只剩下了风烛残年的躯壳。
奶奶目送我坐上了公交车,汽车缓缓开动,我慢慢地远离了老家,最后消失在我视线里的是奶奶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
我紧紧地捧着那罐醉枣,不禁陶醉在了那浓浓的枣香和深深的思念之中。
(选文有删改)
1.文中插叙“童年打枣”的场景有什么作用?(4分)
答:
【解析】
- 48 -
回答打枣情节的作用,可从作品强调的重点与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上下文从这两方面回答。这里写回忆童年有趣的打枣一事,表现了儿时在爷爷奶奶身边享受到的快乐,表现爷孙之间浓浓的亲情,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文中写爷爷奶奶“固执而孤独地坚守”,奶奶一个人在枣树下“伫立”着,这些都说明了爷爷奶奶的冷清与寂寞,而下文写了童年有趣的打枣一事,对上文写爷爷奶奶晚年的冷清起了反衬作用。
答案:回忆童年快乐,表现浓浓亲情,增添生活气息。由昔日的热闹,反衬出爷爷奶奶晚年的冷清。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2分。要点①要答出回忆的作用,要点②要答出反衬的内容与意义。
2.“唉,这棵枣树也老了!”这句话表达了奶奶怎样的情感?(3分)
答:
【解析】理解散文重要语句的含意,要从语境出发。奶奶叹惜枣树的老去,是因为“它和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构成了我童年美好图画中最不可或缺的记忆”,是奶奶对自身与世事的感叹,也是对时间逐渐逝去的感叹,回答时必须把握枣树的象征意义,考虑托物言志的作用。
答案:叹惜枣树的老去,体现了奶奶对老树的深厚感情;奶奶借枣树的老去感慨自己的衰老。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要点①要答出叹惜的原因,要点②要答出对枣树的感情,要点③要答出借物抒情。
3.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6分)
答:
【解析】赏析句子可以从修辞、句式特点、句子含意等方面着手。这里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一年又一年”
- 48 -
反复引用,构成排比,伴随着枣树的老去,衬托出奶奶和爷爷的辛苦操劳,粗糙的手上布满了老年斑,爷爷健壮的身体日渐衰弱,从而揭示出枣树与爷爷奶奶之间的联系,表达对爷爷奶奶日夜操劳衰老的感伤,以及晚辈对长辈身体的担心与对世事的感慨。
答案:排比、反复、衬托。句式整齐,语意层进,情感浓烈;借枣树感念爷爷奶奶年复一年的辛勤付出,表达了对他们日益衰老的感叹之情。
【评分标准】第一个要点2分,第二个要点4分。要点①要答出修辞手法;要点②要答出语言的特点与对爷爷奶奶日益衰老的感叹。
4.本文标题为“枣香醉人”,有人认为也能以“根”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4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分析时应注意从结构、主旨与抒发的情感出发。无论认可哪一个标题均可。(1)从全文来看,“枣香”是线索,它起着贯穿全文、连接情节的作用,渲染氛围,使文章主题突出,结构更为严谨;这个标题还暗示出爷爷奶奶对我这个晚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2)“根”本身运用了比喻,点明了“我”对爷爷奶奶为儿女日夜操劳、耗尽自身热情的赞颂,还可以从精神依托的角度展开分析。
答案:观点一:枣香醉人:“枣”是情感寄托物;“枣香醉人”实际是亲情“醉人”,有助于表现文章主题。文章以“醉枣”起,以“醉枣”结,首尾呼应。
观点二:根:“根”是文章的主题思想所在,“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老房、老树、老人构成“我”的生命之根和精神依托。
【评分标准】无论答哪一种观点,每个要点各2分。观点一:扣情感寄托的主题。观点二:扣生命之根,要答出为何喜欢。
- 48 -
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章描写雪后乡村的荒凉寒冷,是为了突出爷爷奶奶坚守老家的可贵品质。
B.奶奶说他们很壮实,经常包饺子,这都是为了不让“我”担心,宽慰“我”而说的。
C.文章结尾再次提到了奶奶“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首尾呼应,表现了“我”对爷爷奶奶的依依不舍之情。
D.爷爷是个固执的倔老头,跟“我”说话像吵架似的,他“吼”的背后是和奶奶一样的对孙辈的关心体贴。
E.文章在塑造爷爷奶奶形象时运用了细节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手法。
【解析】选AE。A项,不是突出坚守乡村的可贵品质,在寒冷中等待“我”的归来,突出表现了爷爷奶奶对“我”的关爱。E项,没有心理描写。
6.《枣香醉人》这篇文章引发我们对广受社会关注的“空巢老人”问题的思考,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限80~100字。(7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结合文本探究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明确“空巢老人”的现状,再结合我们的人生经历,探究其中蕴含的人生道理。解答本题可以联系实际,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空巢老人”存在着很多问题,可以从子女的角度谈谈“常回家看看”的内容,可以从老人自身的角度谈谈改变生活观念,重建人际关系,实现情趣与爱好的转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创建和谐社会等。
答案(示例):孩子外出工作或求学,“空巢老人”
- 48 -
应尽快适应新的形势,减少对子女的依赖,合理安排退休以后的生活,适当地调节生活情趣,培养新的爱好,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评分标准】答出“空巢老人”的现状2分,答出空巢老人合理调节生活2分,答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3分。如果漏了内容则适当扣分。
七、(2014·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废墟之美
“废墟”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跟文化和美学不相干的贬义词,甚至《现代汉语词典》对“废墟”一词的解释也仅仅是“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并没有错;但若用世界知识来衡量,这样的理解就很不够了。在欧洲,“废墟”的含义自近代以来有了明显的丰富和扩充,这个语词被赋予了更为深厚的内涵。
“废墟”的词义变化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早在15世纪,人们从偶然的废墟挖掘中发现了古代希腊、罗马时代那些生机勃勃的壁画、雕塑等绝妙艺术品,受到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于是决心以古代为榜样来复兴文学和艺术。古代那些巍峨的神庙和宫殿,尽管多半都在战火和天灾中沦为废墟了,但它们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不仅引起人们思古的幽情,更激发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从那时起,欧洲人就渐渐养成了对所谓“残缺美”的欣赏习惯。于是各地残破的古建筑遗址越来越成为文学艺术家描写和表现的对象,“文物”的意识也在人们心中萌发了。
废墟的美学价值及其品位的提升,另一个重要进程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工业化运动的弊端已开始显现出来,加上启蒙运动中提出的“返归自然”的主张,
- 48 -
这些都在浪漫主义运动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些浪漫派作家厌恶工业化的喧嚣,缅怀中世纪的田园生活和情调,创作中喜好远古的题材,追求神奇和神秘,爱好废墟的景象。欧洲常见的古堡遗址很符合他们的审美理想。
第三股推动力量是1820年爱琴海米罗岛上的女性雕塑阿弗洛狄忒,即“断臂维纳斯”的发现。这尊被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女性雕塑,多少人想复原她的双臂姿势都以失败告终。“断臂维纳斯”也由此作为残缺美的经典永远定格,为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保护废墟遗址成为一种文化行为。
有位外国作家在观赏希腊卫城废墟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惊叹:“那种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的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我国有作家旅欧时也兴发类似的惊叹:“看到一座古堡废墟耸立在多瑙河畔,就像看到了600年前塞尔维亚人的智慧和力量。”美学家朱光潜说:“年代的久远常常使一种最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一见残破的废墟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重修伟大的长城废墟这一“石头的史诗”,修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这些新长城当作旅游点,吸引游人来看这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殊不知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对那些稍有文物意识的游客来说是倒胃口的。笔者曾多次陪同来自各地的朋友游览长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可不要领我们去看新的长城哦!”一次我陪两对外国夫妇游览司马台长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旧如旧”过的,
- 48 -
以为是被岁月特赦了的。直到走完最后一个完好的岗楼时,眼前突然出现乱石满地的残破的长城遗迹。大家不约而同喊了起来:“长城在这里呢!”不顾一切地攀爬了起来。不难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领悟的是那尽管残破,却带着岁月沧桑,因而能唤起“悟性的陶醉”的伟大长城废墟,而不是任何用钱就能换来的崭新建筑。
联系近年来重修圆明园的呼声,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无数大拆大建事件,不难看出,关于废墟美的意识在有些人那里还是“0”!
(取材于叶廷芳《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之一是纠正《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废墟”这一语词的错误解释。
B.中国的长城废墟凝聚着岁月沧桑,如同希腊卫城废墟一样,给人以一种“悟性的陶醉”。
C.废墟遗存往往透露着前人的非凡智慧和巨大辛劳,从而带给后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共鸣。
D.对废墟的认知事关国人审美意识的改进,也有利于“修旧如旧”文物保护观念的普及。
E.文章既蕴含着历史感兴,也渗透了现实关怀,表达了作者对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的热望。
【解析】选AD。“《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并没有错;但若用世界知识来衡量,这样的理解就很不够了。”作者不认为词典解释错误,所以A选项错误。第六段中有“……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作者通篇都在说废墟本身的价值,应保持废墟原貌,所以D选项错误。
- 48 -
2.通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表述作者所理解的“废墟”。(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关键词句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立足对全文的感知,抓住有关“废墟”的关键语句,比如“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等,从中提取相关信息,整合即可。
答案:指含有历史文化信息、具有文物价值和美学内涵的建筑遗存。
【评分标准】答出“历史文化信息”得1分,答出“文物、美学价值”得1分,运用“一句话”的形式,得1分。
3.文章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历史节点,请分别概括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抓住标志性词语,梳理出三个重要历史节点,然后概括出不同的审美感悟。“‘废墟’的词义变化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从此处开始,作者很明显将时间段分为三个,只要从这三段时间中提取信息即可。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从废墟中引发了思古的幽情,创造的热情,生成了残缺美意识。
(浪漫主义运动阶段)人们在废墟中寄托了缅怀田园,喜好远古,追求神奇和神秘的审美理想。
(1820年“断臂维纳斯”的发现)使人们深化了对废墟残缺美的认知。
【评分标准】每个历史节点各2分,其中节点1分,审美感悟1分。
4.本文认为,已成废墟的圆明园遗址不应重修,你是否同意这种意见,
- 48 -
说明你的理由。(5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能力。答题时首先要立足文本,亮出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并联系实际适度拓展。“一见残破的废墟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反对圆明园重修的。如果同意,从文中抽取相关语句加以发挥即可。
答案:同意。圆明园凝聚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残缺的圆明园能引起人们痛惜,让人产生心灵的震撼与共鸣,它带着岁月的沧桑,能唤起人们“悟性的陶醉”。重修圆明园是对人们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如果不同意,言之成理即可。)
【评分标准】明确亮出观点,得1分,立足文章加以分析,得2分,联系现实适度拓展,得2分。
八、(2014·大纲版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听 雨
叶延滨
写下这个题目,便不自觉地在心里吟诵起那些熟悉的诗篇,而且大多是古人的句子。雨,大概是古典的。而且常常当人们进入一种诗化的境况,才会从喧嚣的市井声浪里逃出来,逃出来的耳朵才能听雨。听雨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心静而神动,心静者不为市井或朝野的得失荣辱而悲喜,心平如水,不起波澜;神动者,是心神与自然呼应,天地万象,胸中百感,互交互合。第二是独处一室,或书房与书为侣,或山中小亭坐对群峰。第三是有雨。说到这里,话题的主角就出来了,
- 48 -
听雨者,与雨为友,其喜怒哀乐,无不是因雨而起。
我赶走那些如雨脚一般敲击我心窗的诗句,它们虽美,但吟哦的是他人心曲。雨声已经伴千载百代的人,抒发自己的情怀。像永不退场的乐师,耐心地为一个又一个的登台者伴奏,他只是在人们不觉察之中,调动自己的琴弦。“疏雨漏梧桐,春水洗杏花,剑门斜雨细,古城涤尘轻。……”这些都是人们久唱而常新的曲子,它们让我们只能相信,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
这是六月,久旱无雨的京城,下起第一场透雨。雷声沉沉地滚过,把都市里嘈杂的市声驱走,然后是闪电,是风。好风啊,让窗外一排高高的杨树,起舞俯仰地欢迎,满世界都是叶子的笑声!然后急急敲下一排雨脚,如碎玉,如奔马,如瀑布狂泻——
……
我躺在床上,听雨声从窗外跳进屋里来,又沿着白石灰抹的老墙往上爬,爬出一道道渍印。这是我最早的记忆,好像是我们搬进那座南方老城一条叫斌升巷的窄街。那是一个旧公馆,房子是木结构为主的,木框里砌上砖抹上白灰。我们的房子背墙临街,墙的上部有两只小窗,用来通气透光的。小窗很高,又从不开,布一张挂满灰尘的蛛网,让人想到许多故事。故事是雨声送进来的,这是我对这个世界最早的印象:雨夜里两只高墙上的窗,窗上挂着一张蛛网,网不住的雨声和更声漏湿了童年。(前两年我调出这个城市,妻子说我不喜欢这个让雨水锈满青苔的老城。)
……
我有一段让大雨泡着的记忆,那是1966年秋。那年本是我参加高考升大学的日子,“文化大革命”一声炮响,升学成了泡影,父母又先后被“革命群众”
- 48 -
揪了出来,我被派到川滇边界山区农村“搞社教”。正是屋漏偏遇连阴雨的时候,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心里下着雨,外面也是雨,风声雨声,让人心怵。山区搞运动,免不了天天晚上的会。山里人住得分散,一家守一个山头,我这个小工作队员,每天就戴一顶大斗笠,提一盏马灯,风中雨中满山地转悠。田坎又窄又滑,一下雨就变成了鳝鱼背,真不知一天摔多少跤。啊,这也许是我命运的象征:漫天风雨,长夜窄路,一盏孤灯,一张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洗了百遍的脸。(到现在说到“文化大革命”,我的耳边就响起一片暴雨在一只斗笠上踢踏的声浪。)
……
我对雨声的记忆不全是灰色的,有苦味的记忆,也有温馨的时候。那是在陕北,夏天终日在秃山峁劳作的我们,就像在火炉上烘着的红薯,每天都盼望着天上有块能下雨的云。高原的雨少,下一次就真叫恩赐。下雨可以不出工,可以凉凉地躺在炕上,听雨声让高原有了笑语,听苞谷拔节的脆响,让自己干涸的心,也有一个绿草般的梦。(庄稼人听雨能听出的快乐,这种快乐进城后就少了,至少不是那带着土味和草味的快乐了。)
听雨,是听时间的脚步声,只是各人有各人的雨声,这是我刚刚想明白的。
(有删改)
1.文章为什么在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解析】做此题要有文本意识,考虑此句在结构和内容上对文本的作用:结构上要从与题目、上下文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内容上要从写作对象及主旨等方面入手。本文的题目就是“听雨”,再结合第一段“说到这里,话题的主角就出来了,
- 48 -
听雨者,与雨为友,其喜怒哀乐,无不是因雨而起”,结构上的作用即可得出;而内容上的作用要抓住“古典”的含义以及“而且大多是古人的句子”“喧嚣的市井声浪”等语句的暗示。
答案:①从文章结构上说,呼应题目,引出话题;②从文章主题上来说,暗示现代人已经难得有听雨的闲情逸致了。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点给2分。要点①要答出与题目以及与下文的关系,要点②要答出现代人的做法。意思答对即可。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
答:
(2)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
答: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做此题要有文本意识,秉承“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语句代入原文,联系上下文,如(1)句联系“雨声已经伴千载百代的人,抒发自己的情怀”,(2)句联系第七段开头作者的遭遇以及“心里下着雨,外面也是雨,风声雨声,让人心怵”可知,“晴朗的天”有双重含义:既指自然界的晴朗亦指心境。
答案:(1)①就像乐师是演唱的伴奏者一样,雨声也是人们抒发情怀的伴奏者;②人们喜爱雨声,因为雨声能很好地寄托不同的感受与情怀。
(2)①正是连阴雨的时候,山区自然没有几天晴朗的日子;②由于个人与家庭的不幸遭遇,心里下着雨,自然也就感觉不到晴朗的天气了。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点给2分。(1)句要答出“抒发情怀”,(2)句要答出“天”
- 48 -
的双层含义。意思答对即可。
3.文中三个段落末尾的内容为什么用括号作了标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括号里的补充内容以及文本正文内容作答。括号里的内容与文本正文内容在时间上有区别,一是当前现实之事,一是作者的回忆,且是对文本正文内容的补充说明,更加言简意赅。
答案:①将过去的回忆与当下的情思区别开来;②直述其情其事,省去文字过渡;③扩充文章的思想内涵。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点给2分。要点①若只答括号内的内容是回忆内容亦可得分,要点③若答丰富文章内容亦可得分。意思答对即可。
4.“雨”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听雨”让他明白了什么道理?请根据全文进行分析。(8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把握作品主旨的能力。解答此题,抓住关键词“难忘的记忆”联系上下文,抓住有效信息区间确定答题要点。如第一问要抓住有效信息区间:第五至九段。第一问第一个要点要联系第五段中“老墙”“那是一个旧公馆”“布一张挂满灰尘的蛛网,让人想到许多故事”“网不住的雨声和更声漏湿了童年”等语句;第二个要点要联系第七段中“有一段让大雨泡着的记忆,那是1966年秋”以及第九段开头“我对雨声的记忆不全是灰色的,有苦味的记忆,也有温馨的时候”这一承上启下的语句;第三个要点不仅要联系第九段开头的过渡句,还要联系“听雨声让高原有了笑语,听苞谷拔节的脆响,让自己干涸的心,也有一个绿草般的梦”等语句,把“温馨”
- 48 -
具体化。第二问实质上是考查本文的主旨,因此要特别注意特殊位置的语句,而本文的结尾“听雨,是听时间的脚步声,只是各人有各人的雨声,这是我刚刚想明白的”有卒章显志之效,因而只要抓住文章最后一段,第二问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第一问:①南方老城的雨,给他留下了古旧、神秘的童年记忆;②川滇边界山区的雨,给他留下了特殊年代苦味的记忆;③陕北高原的雨,给他留下了农村生活绿草般温馨的记忆。
第二问:听雨就是听一个人的心声,听一个时代发展变化的脚步声。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点给2分。第二问若答“时间的脚步”亦可得分。意思答对即可。
九、 (2014·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郁达夫
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出“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②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它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的景象;若再配上以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
- 48 -
③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若每日吃着,到了后来,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这一种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们可没有听说有厌看的。还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而无论哪一个人,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自然的伟大,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的关系,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了。
④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更有些人,将自然范围限制得很小,以为能如此这般的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
⑤我从前有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唯一的人生乐趣,现在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几百万了,但他唯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假面,回家则翻英国银行的存折。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视若仇敌似的。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⑥自然景物所包含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天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之,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道学先生才办得到。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自然的美感,还是上山水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
⑦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孔夫子到了川上,就觉悟到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塌地,去发愤而著书。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
- 48 -
⑧我曾经到过濑户内海旅行,月夜行舟,四面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后来也登过东海的崂山,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总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所以要想欣赏自然的人,还是先上山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
⑨从前有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拉斯肯以前,对于绘画,犹如瞎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但对于自然美,尤其是山水美的感受,也未必尽然。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香,都市里寄居的小市民的窗槛栽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的一丝表白。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章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学说谈起,意在引出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观点,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
B.第②段有关自然的描述涉及时间、空间、光线、色彩等元素,平常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观流转变幻,姿态万千。
C.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具有陶冶性灵的作用,“清凉散”之喻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
D.本文以吃饭为例表现人类喜新厌旧的特性,以“小市民的窗槛栽花”为例表明凡夫俗子也能欣赏自然美,具有生活气息。
E.本文谈古论今,写人写己,由景物而人生,从山水而艺术,
- 48 -
紧扣自然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解析】选AC。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A项,“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观点”错误,自然山水对人生、艺术有影响,不等于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本文的中心观点是“欣赏自然山水,也就是欣赏人生、艺术”。C项,“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错误,原文实际说的是对利欲熏心的人要服用清凉散。
2.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紧紧抓住“如何”二字来进行思考,答案比较分散,可对原文内容分层概括,抓住关键词。从第②段第一句可以提炼出“留意自然的丰富与变化,做有准备的欣赏者”;从第⑤段可以提炼出“不为世俗所累”的观点,从第⑥⑦⑧段可以提炼出“主动寻访山水佳处”的观点;第⑨段“乡下”“都市里”“天良不泯,本性尚存”等句子说明要“保存美好本性,在生活中欣赏自然”。
答案:①留意自然的丰富与变化,做有准备的欣赏者;②不为世俗所累,主动寻访山水佳处;③保存美好本性,在生活中欣赏自然。
【评分标准】以上三点每点2分,若似是而非,可酌情扣分,甚至不得分。
3.文章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技巧的分析能力。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的作用,可以结合上下文从两个方面思考并概括,一个是内容上的作用,濑户内海风景优美,让作者产生物我两忘、生死全空的感受,
- 48 -
实际说明了好的山水对人的性情有良好的陶冶作用。一个是结构上的作用,上一段写到了孔夫子、太史公游历名山大川的感受,在游览濑户内海后面,作者又谈到了崂山、黄山、雁荡山对他的影响,这其实就是承上启下,使文章不那么单调,有了一些变化。
答案:①生动表现物我两忘的感受,突出自然的伟大;②以个人体验进一步印证山水佳处对心灵的陶冶作用,亲切自然,更具说服力;③上承古人游览经历,下与登临崂山等相呼应,行文详略有致,富于变化。
【评分标准】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的作用每点3分。答出“物我两忘的感受,突出自然的伟大”给2分,答出“印证山水佳处对心灵的陶冶作用”给1分;答出“上承”“与……相呼应”“行文详略有致”给3分。
4.文中说:“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有说服力。(6分)
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郁达夫《故都的秋》)
②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扑人。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意蕴的探究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和所给的材料展开篇幅,不可只讲述大道理,要有例子进行佐证。
- 48 -
答案:示例一:这句话点明了自然山水与艺术、人生的紧密关系。山水以及自然景物,会影响艺术与人生;而对待艺术和人生的态度,同样会使自然山水染上人化的色彩。陶渊明、谢灵运等人,能发现自然的美好,忘却尘世的烦忧,因而写出“悠然见南山”“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清新自然的诗行。郁达夫《故都的秋》中“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却不免有些落寞,自然外物因为点染上他独特的情绪色彩,具有生命的气息。
示例二:欣赏山水自然的心情与欣赏艺术、人生的心情是同一的。因为艺术与人生是山水自然的映照,人对于山水自然的欣赏态度也恰恰是人对于艺术与人生的态度。能认识山水自然之美好、博大与威力的人,对于艺术与人生才能获得超越世俗的认识,才能如孔夫子、太史公那样领悟人生、寻求精神价值的实现,才能像陶渊明、谢灵运、郁达夫那样在山水自然的流连忘返中物我两忘,写出“境与神会,真气扑人”的佳作。
【评分标准】答出“山水以及自然景物影响艺术与人生;对待艺术和人生的态度,同样会影响山水”给3分,结合例子分析给3分。
- 48 -
相关文档
- 广西专用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021-06-0711页
- (散文阅读+鉴赏评价)第03课+解题锦囊2021-06-0712页
- 2020高考语文江苏专用版大二轮讲义2021-06-076页
- 2020高考语文江苏专用版大二轮讲义2021-06-075页
-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专题32021-06-074页
-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现代文2021-06-0718页
-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2021-06-0715页
- 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考点掘金系列金2021-06-0717页
-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2021-06-0717页
- 2017高中语文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2021-06-0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