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 MB
  • 2021-06-07 发布

2020版高中语文庄子1无端崖之辞课件新人教版先秦诸子

  • 3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无端崖之辞 【 基础自测 】 一、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字形或读音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 苍岩山一绝“桥楼殿” , 桥凌驾于百仞峭壁之间 , 俯 首万丈深渊 , 令人怵 (shù) 然心惊。 ﹒ ﹒ ﹒ B.《 道德经 》 中的“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 (dùn) 未开时的状况 ; 而“有” , 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 命名。 C. 棋战实则心战。心静如水者 , 讲究攻守平衡 , 环环相 扣 , 令对手逡 (qūn) 巡难前 , 无从下手。 ﹒ ﹒ ﹒ D. 经历过岁寒或斧 斫 (zhuó ), 草木就会失去翠叶 , 失去 青柯 , 只剩下一截树桩、一笼根块。 【 明确 】 选 A 。“怵”应读 chù 。 ﹒ 二、积累熟语 , 并判断词语使用的正误。 1. 运斤成风 : 挥动斧头呼呼生风 ( 速度极快 ) 。比喻手法熟练 , 技艺高超。 2. 汗流至踵 : 汗出得多 , 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3. 涸辙之鲋 : 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鲫鱼 , 比喻处于极度窘困境地、急待救援的人。 【 运用 】 ( 判断下列加点词语运用的 正误 ) 1. 项羽故里存放着的 300 斤的霸王戟 , 据说项羽运斤成 风 , 可以单手舞动 , 在我们现代人看来 , 简直就是天方 夜 谭。 ( ) × 。“运斤成风”是说技艺高超 , 而语境是说 项羽力气大。望文生义。 ﹒ ﹒ ﹒ ﹒ 2. 近日 , 前 NBA 球员麦迪发布了一段在健身房训练的视 频 , 视频中这位深受中国球迷喜爱的明星球员汗流至踵 , 展现了积极的竞技状态。 ( ) 3. 那一年他做生意失败 , 家里债台高筑 , 妻子也离他而 去 , 他如同涸辙之鲋 , 状况极其糟糕。 ( ) × 。“汗流至踵”是形容极 度恐惧或惭愧 , 这里望文生义 , 应该用“汗流浃背”。 √ ﹒ ﹒ ﹒ ﹒ ﹒ ﹒ ﹒ ﹒ 【 文言梳理 】 一、通假字 1. 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 (“___” 通“ ___”) 2. 没而下 (“___” 通“ ___”) 3. 骛扬而奋鬐 (“___” 通“ ___”) 4. 惮赫千里 (“___” 通“ ___”) 恂 瞬 陷 鬐 鳍 惮 怛 5. 苍梧已北 (“___” 通“ ___”) 6. 趣灌渎 (“___” 通“ ___”,___________) 7. 王说之 , 益车百乘 (“___” 通“ ___”) 8. 夫处穷闾阨巷 (“___” 通“ ___”) 已 以 趣 趋 趋向、奔向 说 悦 阨 隘 二、一词多义 三、根据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对词语释义 1. 履危石 , 临百仞之渊 ( 名词作动词 )_________ 2. 离而腊之 ( 名词作动词 )_________ 3. 惠子相梁 ( 名词作动词 )_____ 4. 日凿一窍 ( 名词作状语 )_____ 踩、践踏 做成干肉 做相 每天 ﹒ ﹒ ﹒ ﹒ 5. 上窥青天 , 下潜黄泉 ( 名词作状语 )__________ 6. 揖御寇而进之 (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___________ 7.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 动词的使动用法 )_________ 8. 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 ( 动词的使动用法 )___________ 向上 ; 向下 使 …… 前进 使 …… 活 使 …… 醒悟 ﹒ ﹒ ﹒ ﹒ ﹒ 四、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 虽然 , 臣之 质死久矣 古义 :_________ 今义 : 作连词 , 用在上半句 , 下半句往往有“可是 , 但 是”等呼应 虽是这样 ﹒ ﹒ 2. 背逡巡 , 足二分垂在外 古义 :_____ 今义 : 犹豫不决 , 有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 3. 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 古义 :_______________ 今义 : 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退却 寓言人物的名字 ﹒ ﹒ ﹒ ﹒ 4. 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 古义 :_______________     今义 : 讽刺的话 5. 饰小说以干县令 古义 :_______________   今义 : 一种文学体裁 传说、道听途说 偏颇琐屑的言论 ﹒ ﹒ ﹒ ﹒ 6. 于是鸱得腐鼠 古义 :___________   今义 : 表承接的连词 在这个时候 ﹒ ﹒ 【 文本研读 】 一、阅读文中语段 , 完成 1 、 2 题。 庄周家贫 , 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 :“ 诺 ! 我将得邑金 , 将贷子三百金 , 可乎 ?” 庄周忿然作色曰 :“ 周昨来 , 有中道而呼者。周顾 视车辙中 , 有鲋鱼焉。周问之曰 :‘ 鲋鱼来 ! 子何为者 邪 ?’ 对曰 :‘ 我 , 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 我哉 ?’ 周曰 :‘ 诺 ! 我且南游吴越之王 , 激西江之水而 迎子 , 可乎 ?’ 鲋鱼忿然作色曰 :‘ 吾失我常与 , 我无所 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 , 曾不如早索我于 枯鱼之肆 !’” (《 庄子 · 外物 》) 1.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庄子借鲋鱼的故事 , 意在向监河侯强调要同情弱者 , 表达了他悲天悯人的思想。 B. 这则寓言故事揭露了监河侯的伪善面目 , 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惯用的伎俩。 C. 庄子认为人们做事应顺应自然之道 , 违反自然之道 , 必然会遭到人们厌弃。鲋鱼的故事形象地承载了庄子的这一主张。 D. 善于借用寓言说理 , 将枯燥的说教寓于生动活泼的故事之中 , 让人在沉思中受到启迪是 《 庄子 》 语言的一大特色。 【 明确 】 选 A 。“同情弱者”“悲天悯人”的说法错误。 2. 从这则寓言中可得到什么启发 ? 【 明确 】 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 , 立即着手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不能找借口开空头支票 , 这是要害死人的。 二、阅读文中语段 , 完成 3 、 4 题。 惠子相梁 , 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 :“ 庄子来 , 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 ,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 , 曰 :“ 南方有鸟 , 其名为鹓 , 子知 之乎 ? 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 非梧桐不止 , 非练实不 食 , 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 , 鹓 过之 , 仰而视之 曰 :‘ 吓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 庄子 · 秋水 》) 3.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庄子把自己比作“鹓 ” , 这是高贵与圣洁的象 征。 B. 庄子将惠子比作“鸱” , 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 C. 庄子借鹓 “不止”“不食”“不饮” , 暗示要与 惠子绝交。 D. 庄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态度。 【 明确 】 选 C 。“暗示要与惠子绝交”错 , 庄子表明的是自己的高洁志趣和追求。 4. 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怎样的人 ? 【 明确 】 讽刺了像惠子一样的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人。 【 要点探究 】 1. 在寓言故事“不射之射”中 , 前后两次射箭有何不同 ? 它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 【 点拨 】 射箭 区别 启示 有心而射 为射而射 , 因善射而中 有高明的技术 , 若患得患失 , 也会一事无成 无心而射 是 “ 有心而射 ” 的继续 , 只有达到 “ 至人 ” 之境 , 才能出现 “ 不射之射 ” 即 “ 无心而射 ” 的状态 2. 任公子钓鱼的故事有何现实意义 ? 请谈谈你的看法。 【 点拨 】 任公子有大抱负、大才能 , 又耐得住寂寞 , 有恒心、有毅力 , 所以最终有大作为。我们应该像任公子一样 , 树立远大理想 , 持之以恒 , 争取获得最大的成就。 3. 七则小故事突出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 【 点拨 】 (1) 善于借用寓言说理 , 创造出奇特无比的诸多形象。 这些故事很少枯燥说教 , 而是借用生动活泼的寓言形式 , 让人在或开怀或沉思中感悟主旨 , 受到启迪。他把深刻的哲理形象地寄寓于虚妄的故事之中 , 在一种超现实的艺术氛围里巧妙地表现思想。 (2) 想象丰富 , 意境开阔。 如任公子钓鱼一事 , 可谓天外奇谈 ; 匠石运斤成风 , 斫垩不伤 , 亦是无稽之谈。但这些丰富的想象 , 却使文章汪洋恣肆 ,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3) 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的成功运用 , 让寓言故事生动形象 , 摇曳多姿。 如 :① 将权迷心窍的惠子喻为得腐鼠而吓鹓的鸱 , 通俗易懂 ;② 将任公子垂钓与辁才讽说之徒急于钓到大鱼进行对比 , 说明强求必不得 ;③ 能工巧匠并不稀奇 , 胆大如斗的人也不少见 , 但匠石运斤成风则是夸张 , 具有强烈的世俗化色彩。 【 综合性学习活动 】 “ 浑沌七窍”的故事体现了道家怎样的思想 ? 阐发了怎样的道理 ? 带给为政者什么样的警示 ? 【 明确 】 体现了道家 “ 无为而治 ” 的思想。 阐发了一切矫情逆性之举 , 即使自以为充满善意 , 也会因违背自然而遗患无穷的道理。 为政者要想造福于百姓、社会、国家 , 所做的任何决策都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 不能想当然地处理问题 , 要实事求是 , 一切从实际出发。否则 , 即便出发点是好的 , 也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和不可估量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