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0.40 KB
  • 2021-06-07 发布

2020-2021年高考语文读高频考点讲解:论述类文本阅读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 年高考语文五大文本阅读高频考点讲解: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频考点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3.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本讲义板块:典型解析——方法归纳——当堂练习 (2020年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 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 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 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 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 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 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 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 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 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理顺君臣、父 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 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 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 “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 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 “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 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 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 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 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 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 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 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 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A 项,“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原文中没有提到。根据原文第一段“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 ‘礼’之中。从《札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 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和第三段的第一句话可知,并末提到把家庭伦理规 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B 项,“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错误,原 文中并未指出“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D 项,“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错误,根据原文第五段“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 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 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可知,原文只是说某些形式没必要提倡,并非完全否定。 【答案】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A 项“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 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错误。原文第 5 段中说“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 涵也会随之变化”。所以中国古今经典对“孝”的理解诠释不完全一致。 【答案】A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 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C 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错误。根据原文第四段“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 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川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可知,以“亲亲”作为 “孝”的基点并不能说明“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只能说明儒家的“孝”是基于“仁学” 的“爱”不断释放、不断扩大的。此说于文无据。 【答案】C 方法归纳 考点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这类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作答时,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读。速读明旨,标画关键。通读全文,抓住关键性句子,即主旨句、评述句、开头句、过渡句、 结尾句、双重否定句、疑问句等,抓住关键词,即名词术语及具有指代性、隐喻性、逻辑关联性的词语等, 标记重要信息,做到有备无患。 2.审。审清题干,明确考点。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题干是标准,文本是依据,一定要认真阅读 题干,弄清题目的限制与提示,把握设置题目的角度,明确考查的信息,做到胸有成竹。 3.定。圈定文段,筛选信息。先仔细阅读题目中的选项,然后读原文,找出原文中与之相对应的语句, 弄清楚各个选项内容都涉及文中哪些段落,圈定答题所需信息的范围,确定答题有关区间,筛选出与选项 相关的有效信息,做到稳扎稳打。 4.比。比较舁同,鉴别真伪。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的信息与原文之间的异同点,尤其注意选 项在原文基础上出现的修饰、限制、补充成分,如修饰语和限制语“目前”“将”“部分”“全部”“大 概”“也许”“可能”“除……之外”等,有指代意义的词“其”“这”“如此”“与此相反”等,小心 甄别,做到知己知彼。 5.除。排除干扰,复核锁定。确定和选择一个选项的过程,就是排除其他三个选项的过程。要想准确 选答,必须警惕命题陷阱,注意命题人故意将信息扭曲而设置的干扰项。其实,只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 每道题目中设置的干扰项,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来排除。选出答案之后,一定要注意从选文的意图、 题材、内容等方面全面权衡、检验、审核,进一步确认排除干扰项的依据所在,做到胜券在握。 考点 2: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这类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核对行文思路。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论述类文本,一般可根据引论、本论、结论 来厘清行文思路,并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论证方法,确定其论证结构。 2.核对论证方法。对文中使用的论证方法进行梳理。重点是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 论证等。 3.核对论据所对应的分论点。对于文本中的举例论证及引用沦证,要结合上下文,确定其论证的究 竟是什么论点。 4.确定选项。对发现的选项中的不吻合之处,进一步核对,以确定最终的符案。 考点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这类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作答时,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比对词语(概念),看它与原文的表述是否一致。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 主要采取了“删”(即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即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 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即改换浏语,曲解文意)、“凑”(即胡乱拼凑、东拉西扯、 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因此,比对的第一层是词语比对,看看选项在改造原句的过程中, 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判断它们与原文感恩是否一致。 2.比对关系(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关系分两步:第 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句子),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有因果、条 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句子)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句 子)之问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是否有强加、倒置因果关系等错误。 3.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 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的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在文中是否有 依据,二看所述结果或结论在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与结果或条件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4.确定选项。根据上述比对,确定最终的答案。 当堂练习 笔墨精神与中国文化 程大利 笔墨不仅是技法,而且是一种精神,一种中国传统的精神。看清代的艺术品会觉得越来越小气,你 们看清东陵的雕刻与明代相比就差远了。中国艺术的传统绝对不止是元明清以来的传统,在这之前的汉、 魏、六朝,以及这之前的先秦,先秦之前的青铜时代、石器时代,艺术都非常的纯朴沉厚。那时候,人是 把艺术与生存放在了一起,艺术上功利色彩不多,仅仅是为了美的需要。人类最初的审美追求就是“天地 恢宏,宇宙无限”,体现了这么一种精神,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博大深厚是传统艺术最本质的精神特征。 由于博大深厚才产生出了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中国艺术的基本观念。由于这种天人合一观把天 地万物作为有生命的景致,到宋人提出“格物穷理”,由“格物穷理”到“物我两忘”,把人完全带入到 了大自然中。 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是两个背景支撑下的艺术现象,两种哲学背景,两种美学背景。欧洲的绘画非 常好,它是一个高峰,中国绘画也是一个高峰,但是这两个高峰只能远远的看着,要想融合起来非常困难。 如果要融合,双方都要从山上走下来,走到山谷才能见面,山谷又是浅层次的东西。这个谷底现象是东西 方文化交流面临的普遍现象。中国的方块字对于外国人来说太难了。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世界,就是一首诗。 中国的汉字和艺术结下了最早的关系,中国汉字的象形是中国艺术最早的发端。西方则没有方块字的概念, 它是由拼音组成的,因而也就没有字可以象形的概念。汉字本身有很多微妙的意义,这种微妙的意义构成 了汉字最本质的东西。汉字组成了诗,但是中国的诗是很难翻译成英文的,比如“关关雎鸠”怎么翻?《诗 经》翻成散文大打折扣。这也是艺术的不可解读性的一个方面,所以阐释学是二十一世纪必须要解决的问 题。 二十世纪在认识论上有一个大误区,就是以经济状况推断文化状况,以经济价值观判断文化价值观。 因此欧美文化中心论就成为外国人看待文化的参照系。老外常常用唐人街的标准来推断中国文化以为中国 到处都是敬财神,拜关公的烟火,到处都是崇金尚银的饰物,到处都是行画,对中国的认识非常肤浅。现 在我们有些人价值判断体系西方化了,把欧洲的文化判断标准搬到中国来。这肯定是不行的,于中西文化 交流毫无益处。中国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独立于欧美文化体系之外的又一个体系。中国的文化观、哲 学观引导中国艺术的发展,形成中国艺术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一整套创作的规律,中国画形成了从哲学到 技法的一整套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本身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其发展的动力就是传统文化的精神。我们不 能推翻和再造,但是我们可以推动它、发展它,用我们新的知识不断地将其补充和完善。我今天没有讲技 法,但是希望大家能从认识论的高度来看待技法,认识多了自然会解决技法的问题,认识论决定方法论。 眼高手才能高,眼高手低是讲不通的,眼低了手不可能高。 ——录自《在北大听讲座》(新世界出版社 2002 年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先秦之前的艺术纯朴沉厚,与生存结合一起,它仅仅是为了美的需要,没有功利色彩,体现为“天 地恢宏,宇宙无限”的艺术追求。 B.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是两种艺术现象,是两种哲学背景和美学背景支撑的高峰,它们互相独立,只 能远远的看着,难以融合起来。 C. 中国艺术最早发端于中国的象形文字,汉字本身有很多微妙的意义,一个汉字往往就能成为一首诗 歌,这是汉字最本质之所在。 D.中国文化独立于欧美文化体系,中国画形成了从哲学到技法的一整套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只能不断 补充和完善,不能推翻和再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段叙述清东陵的雕刻不如明代的事实,意在说明清代的艺术品越来越小气,中国艺术的传统绝 对不止是元明清以来的传统。 B.第二段运用比喻论证,通过“高峰”“山谷”“谷底”等一连串比喻,形象地阐述了中国艺术和西 方艺术只能作浅层次交流的道理。 C.第二段段末举“《诗经》翻成散文大打折扣”的例子,旨在说明汉字有微妙的意义和艺术的不可解 读性,进而说明阐释学的重要。 D.第三段先批评价值判断体系西方化的错误,再阐释对待中国文化应有的态度,最后交代本次演讲只 讲认识论而未讲方法论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天人合一宇宙观为基本观念的中国艺术,视天地万物为有生命的景致,“天地恢宏,宇宙无限”, 但功利色彩势必破坏这种精神特征。。 B.东西方文化只能在浅层次上交流,因为中国的方块字对于外国人来说太难了,西方没有方块字的概 念,也就没有字可以象形的概念。 C.在经济建设领域,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某些手段,但是不能用经济状况来推断文化状况,也不能以 经济价值观来判断文化价值观。 D.认识论决定方法论,中国的文化观、哲学观引导中国艺术的发展,从认识论的高度来看待技法,认 识多了自然会解决技法的问题。 附答案与解析 1.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概念及内容的能力。A 项,过于绝对,“没有功利色彩”与文意不符, 原文是“艺术上功利色彩不多”。B 项,偷换概念,原文为“欧洲的绘画非常好,它是一个高峰,中国绘画 也是一个高峰”,“高峰”是就绘画而言的,不是说的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C 项,曲解文意,原文“一个 汉字……就是一首诗”强调汉字意思的微妙,不是“一个汉字往往就能成为一首诗歌”的意思。 2.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 项,“第二段运用比喻论证”分析错误, 文中的比喻是作为修辞手法出现的,是为了增强语言的生动形象,从论证方法上看,几个比喻涉及的文字 部分事理论证,不是比喻论证。 3.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A 项,强拉因果,东西方文化只能在 浅层次上交流,原因是两者的哲学背景和美学背景,不是文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