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1.00 KB
  • 2021-06-08 发布

辽宁省丹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辽宁省丹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 一、思辨性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新时代对史学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史学研究要有更大作为、发挥更大作用。‎ 何为史学、史学何为?史学的重大使命是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真正的史学家都从认识人类的命运作为自己学术活动的出发点,总结出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 经世致用是当代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述往事,思来者”,是中国当代老一辈史学大家的史学追求,也是当下和今后史学研究者应该追求的目标。20世纪以来,我国涌现出一批宣传和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服务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家,如郭沫若、胡绳、侯外庐、范文澜、夏鼐、尚钺等。郭沫若先生以求真、求是和经世为宗旨,怀着“清算过往社会的要求”,创造性地把古文字学和古代史研究结合起来,写成《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开辟了中国史学研究的新天地,成为我国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的开拓者。范文澜先生在延安窑洞里,克服种种困难,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完成了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叙述中国历史的著作《中国通史简编》。毛泽东同志对此给予高度评价:“我们党在延安又做了一件大事……我们共产党对于自己国家几千年的历史,不仅有我们的看法……也写出了科学的著作了。”白寿彝先生有感于中国缺少一部全面阐述中国历史的大规模历史著作,召集全国史学研究者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用20余年时间完成了一套12卷、22分册、约1400万字的《中国通史》,充分反映了20世纪中国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被称为“积一代之智慧”的巨著。这些重要史学成果的取得表明,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中国国情,始终是当代中国史学最鲜明的特征。‎ - 25 -‎ 当前,我国史学研究主流积极健康,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出现了一些碎片化、片面化、表面化现象,漠视对历史规律的探索,缺乏对现实社会的关怀。更有甚者,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思潮,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这些错误思潮是对历史的扭曲,是对史学经世致用的滥用。我们要从历史中获得什么?我们所倚重的历史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历史研究者不能做时代潮流的冷眼旁观者,更不能逆流而动,而应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近些年兴起的环境史、灾荒史、医疗史、乡村史、城市史等研究,有很多成果就是史学研究对社会关怀的体现,也是史学经世致用的表现。‎ ‎( )。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反观人类历史,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从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才能发挥史学传承文明、启迪未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解决时代面临的历史问题,才能回答历史之问和时代之问,才能开创新时代中国史学发展新局面。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要以习近平同志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努力推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研究成果,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努力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史学智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史学研究不能缺席,也不会缺席,必将有更大作为。‎ ‎(摘编自高翔《新时代史学研究要有更大作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述往事,思来者”是中国当代老一辈史学大家的史学追求,也是现今和未来史学研究者追求的唯一目标。‎ B.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盛行,严重扭曲了历史,与史学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 C. 范文澜在延安完成了著作《中国通史简编》,在整个过程中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因此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D. 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占有一席之地,发挥更大的作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论证了新时代史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B. 文章开篇引用梁启超的话,论证了中华民族具有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的优良传统。‎ C. 文章列举郭沫若、范文澜、白寿彝等人的史学成果,旨在与当前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 D. 文章最后一段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其发展方向。‎ - 25 -‎ ‎3.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史学肩负着传承文明、启迪未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使命,不容忽视。‎ B. 20世纪以来,中国史学界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完全归功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运用。‎ C. 历史研究者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立足中国,关怀社会,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 D. 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应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史学体系,为国家提供史学智慧。‎ ‎4.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对历史传承和总结,必然受到伟大的时代的重视。‎ B. 伟大的时代必然高度重视对历史的总结和传承。‎ C. 对历史的总结和传承,必然受到伟大的时代的重视。‎ D. 伟大的时代必然高度重视对历史的传承和总结。‎ ‎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真正的史学家都将认识人类的命运作为自己学术活动的出发点,总结出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 B. 真正的史学家都以认识人类的命运作为自己学术活动的出发点,总结出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 C. 真正的史学家都将认识人类的命运作为自己学术活动的出发点,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 D. 真正的史学家都从认识人类的命运作为自己学术活动的出发点,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 ‎【答案】1. D 2. C 3. B 4. B 5.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选“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也是现今和未来史学研究者追求的唯一目标”说法有误。原文中说“‘述往事,思来者’,是中国当代老一辈史学大家的史学追求,也是当下和今后史学研究者应该追求的目标”,并未说是唯一目标。‎ - 25 -‎ B项,“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盛行”说法有误。原文中说“当前,我国史学研究主流积极健康,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更有甚者,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思潮,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盛行”之说曲解文意。‎ C项,强加因果,毛泽东赞扬范文澜的著作,并不因为他克服了重重苦难。‎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选“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旨在与当前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说法有误。根据原文语句“这些重要史学成果的取得表明,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中国国情,始终是当代中国史学最鲜明的特征”可知,旨在得出结论,并非为了对比。‎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这类题目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 B项,“完全归功于”说法有误。原文只是说“这些重要史学成果的取得表明,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中国国情,始终是当代中国史学最鲜明的特征”,而且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正确运用应只是原因之一。‎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做题时要从话题是否统一、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 根据后文语境“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可知,陈述主体应为伟大的时代,据此排除A、C两项;从逻辑顺序上看应先总结再传承,据此排除D项。‎ 故选B。‎ ‎【5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 ‎“总结出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成分残缺,应在“普遍意义”前加上“具有”。排除A、B两项。“从认识人类的命运作为自己学术活动的出发点”中“从……作为”搭配不当。排除D项。‎ 故选C。‎ 二、实用性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如期举办,共有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参展国别和企业数量均超过首届。这不仅让人感受到“要年年办下去”所言不虚,还体现出对“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的充分落实。‎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作为全球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它为世界各国展示国家形象、开展国际贸易提供了开放型的平台。中国举办进博会,是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对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不无裨益。‎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仅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例,世界银行不久前发表的《2020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由46位上升到31位,提升15位。中国已经连续两年入选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这些数据释放的信号再明确不过:中国正致力于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进发展,更好地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摘编自《进博会背后的开放与放开》,《北京青年报》2019年11月6日)‎ 材料二:‎ - 25 -‎ 进博会这个全球最新科技成果的“演武场”,将激发中国制造自主创新的强大动力。举办进博会,将有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工艺、新应用亮相中国,部分产品还是“全球首发、中国首展”,这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例如,瑞典一家公司最新一代精准自适应伽马刀等高端产品在首届进博会上亮相后,已在中国落地应用。在集中展示国外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同时,进博会还能激发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倒逼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同时,也有助于深化中国企业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产生先进理念、技术、工艺和管理模式的溢出效应,在对标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中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和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的改造步伐,弥补工业基础能力和“卡脖子”短板,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摘编自《激发中国制造自主创新的强大动力》,《光明日报》2019年11月7日)‎ 材料三:‎ 第二届进博会,环球共赢链(天津)食品公司总经理张伟臣早早就报了名:“这机会可是‘手慢无’呀!”张伟臣介绍,公司主要想进口乳制品,参加进博会,就是想找到国外合作伙伴。“中国老百姓对优质乳制品需求很大,我们原计划签约1000吨,如果找到合适的供应商,能签5000吨甚至更多。”‎ ‎“今年我们和奥林巴斯、强生、蔡司等9家医疗企业签约,采购价值7000万元的各类医疗设备和耗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副院长牛晓宇介绍,在进博会上看到了许多最新医疗产品,“比如通用公司的磁共振仪器,它的磁线圈可以折叠,更适合孕产妇和儿童使用。”牛晓宇认为,这些新仪器能够更好地服务中国患者。‎ ‎(摘编自《进博交易团“购物车”满满》,《人民日报》2019年11月9日)‎ 材料四:‎ 进口博览会的吉祥物主体形象为中国的“国宝”大熊猫, (1) ,既有“进口博览会之宝”的涵义,也是“进博”的谐音,还暗含着“招财进宝”的吉祥寓意。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 (2) ,这张名片为中国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进宝”围着一条绣着进口博览会标识的蓝黄色围巾,黄蓝色调体现了进口博览会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紧密联系;手中所持的四叶草,既代表了进口博览会主体建筑的造型, (3) ,寄托了对进博会美好的祝愿。‎ ‎6.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博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它给参展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打造了一个更加开放、广阔的贸易平台。‎ B. 开放,是中国的显著标识,举办进博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充分彰显了我国坚持开放不止步的决心。‎ - 25 -‎ C. 《2020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提升幅度较大,中国已成为具有全球优质营商环境的十大经济体之一。‎ D. 食品公司总经理张伟臣表示,亟待找到合适的供应商解决中国老百姓乳制品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问题。‎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届进博会,参展国别和企业数量均超过首届,说明有水平、有成效的进博会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 B. 中国正致力于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进发展,努力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C. 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高端产品在首届进博会上亮相后,都已在中国落地应用。‎ D. 进博会作为全球最新科技成果的“演武场”,将进一步激发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和动力,推动企业加速转型升级。‎ ‎8.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从不同角度表明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意义,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9. 材料四是对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吉祥物的介绍,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6. A 7. C ‎ ‎8. (1)材料一表明进博会对世界的意义:展示国家形象、开展国际贸易,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2)材料二表明进博会对中国企业的意义:激发中国制造自主创新的强大动力。‎ ‎(3)材料三表明进博会对中国老百姓的意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 ‎9. (1)吉祥物取名为“进宝”。‎ ‎(2)也是中国特有的名片。‎ ‎(3)又具有幸福幸运的象征意义。‎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选“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 25 -‎ B项,“开放,是中国的显著标识”说法有误。原文中说“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选项扩大范围。‎ A项,表述正确。‎ C项,“中国已成为具有全球优质营商环境的十大经济体之一”说法有误。原文中说“中国已经连续两年入选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选项曲解文意。‎ D项,“亟待找到合适的供应商解决中国老百姓乳制品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问题”说法有误。原文中张伟臣介绍说“参加进博会,就是想找到国外合作伙伴。‘中国老百姓对优质乳制品需求很大’”,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回归原文找到选项对应的内容,一一进行比对。本题选的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都已在中国落地应用”说法有误。原文中说“这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例如,瑞典一家公司最新一代精准自适应伽马刀等高端产品在首届进博会上亮相后,已在中国落地应用”,并未说“都已在中国落地应用”。‎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概括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并理解文章内容;然后围绕表述对象,勾画每则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最后进行整理加以概括。‎ 结合关键句“进博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它为世界各国展示国家形象、开展国际贸易提供了开放型的平台”可知,材料一是从世界角度谈意义。结合关键句“进博会这个全球最新科技成果的‘演武场’,将激发中国制造自主创新的强大动力”可知,材料二是从中国企业发展角度谈意义。材料三列举环球共赢链(天津)食品公司、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例子谈进博会对中国老百姓的意义。据此分三点作答即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话题,然后再认真分析空白处与前后句的关系,做到既要前瞻又要后顾,不要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再结合题干要求答题,这样做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 25 -‎ 结合前文关键信息“吉祥物”,抓住后文语境中的关键词句“涵义”“是‘进博’的谐音”“暗含着‘招财进宝’的吉祥寓意”,可知是在介绍吉祥物的名字,确定答案为吉祥物取名为‘进宝’。根据前句“大熊猫是……”,可确定第二处句式为“也是……”;结合后句中“这张名片”可确定其所填内容为“也是中国特有的名片”。根据后句“寄托了对进博会美好的祝愿”的提示可知,第三处应填的是对进博会美好的祝愿,在西方认为能找到四叶草是幸运的表现,所以它是幸福、和平、幸运的象征,据此可确定答案。作答时注意字数限制。‎ 三、文学阅读 ‎(一)小说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四十八样 冯骥才 天津人灵,把药材弄到糖里,好吃又治病,这糖叫作药糖。‎ 天津百姓心里边想的就是生活,好吃好喝好玩和有乐子的事都喜欢,还爱看绝活,这卖药糖的本事就五花八门了。有说段子的,有说快板的,有变戏法的,有献演武功杂耍车技打弹弓子的,连吆喝起来都有腔有调一套一套。‎ 鼓楼前有个卖药糖的叫俞六,宝坻县人,脑瓜好使,两只手特别能干。他和别人不一样,他的功夫不在“卖”上,都在“糖”里边。他在家门口摆摊卖药糖,就在一个桌上摆几排长长的带木框的玻璃盒子,每格里边一种糖。俞六卖药糖不说不唱不吆喝,可是他的糖好——色艳,味厚,有模有样,味道各异。不单有各种药材,还把好吃的水果也掺和进去,(1)比方鸭梨、桃子、李子、柿子、酸枣、西瓜……等等。(2)他的药糖样儿最多、最全,总共四十八样,可是只摆在自家门口,这城里城外能有几个人知道?一提天津卫卖药糖的,瞧不见俞六的影子。‎ 他的一个街坊刘二爷是位老到的人,读过书没当过官,一天碰到俞六便说:“你会做糖却不会卖糖。你不是本地人不知道,天津人认绝活,服绝活。”‎ ‎(3)俞六说:“可这绝活哪找去?刘二爷。”‎ ‎(4)“没处找。”刘二爷说,“绝活一是琢磨出来的,二是练出来的。”‎ ‎“咋学咋练?”俞六还没全明白。‎ 刘二爷笑道:“要我说,琢磨——你就得琢磨使嘛新鲜玩意儿把你这四十八样亮出来;练——你就得琢磨使嘛法子招人来买。”‎ - 25 -‎ 俞六不是木头疙瘩。这两句话点石成金。没多久,俞六恭恭敬敬把刘二爷请到家中后院,刘二爷立马眼前一亮。院中间放一个挑儿,一根扁担,两个桶柜,柜子上是一圈放药糖的小方盒,每个盒里一种糖。盒上边有个盖儿,带合页,可以掀;这一圈小盒总共二十四个,两个桶柜正好四十八样。‎ 桶柜的捯饬前所未见。提梁上边各雕一个龙头,龙面相向,横梁正中一个锃亮的金珠,这叫二龙戏珠。龙头上还伸出两根弹簧,拴着红绒球,为的是挑起来一走,绒球就随着脚步一颠一颤。桶柜漆得油黑锃亮,上边使金漆写着“俞家药糖,四十八样”八个大字。每个糖盒的玻璃盖上还全用红漆写上糖名,玻璃盖下的药糖五颜六色。这样的药糖柜在街上一晃,保管全震!刘二爷看得高兴,夸赞道:“好赛从宫里挑出来的。”‎ 跟着俞六演了一手“卖糖”把式。他左手拿个纸兜,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个小铜勺,上去,绕着两个桶柜各转一圈,顺手用右手的无名指一挑盒盖,小铜勺就从盒里舀出一块糖到纸兜里;挑盒盖麻利无比,舀药糖灵巧至极,比得上变戏法。单看这“卖法”,不吃糖,花点钱也值了。‎ 刘二爷高兴地说:“行了,你可以出山了,四十八样要成名了。”‎ 第二天,俞六挑这挑子走出家门,城里城外,河东水西,宫南宫北,九个租界一转,立时名满津门。他还制了一身好行头,青裤白褂,皂鞋净袜;他挑着这对天下独有的花桶,一走一颤行在街头,还有洋人拿照相盒子给他照相呢。‎ 可俞六没神气多久,就听说河东出现一个担挑卖药糖的,也用两个龙头漆桶,也叫“四十八样”。这一来,他的四十八样可就算不上独门绝技了。他心里发急,去找刘二爷请教。刘二爷说:“你不学人,可挡不住别人学你,你得叫人想学学不去,那才叫绝活。”‎ 三个月后俞六亮出一个新把式,叫“走八字”。他从一个桶左面绕过去,再从另一个桶右面绕回来,桶和人位置一变,两只手的家伙跟手就换。这一改,走八字,两手换“活儿”,把式出了花样,别忘了——还能吃到他俞六四十八样色鲜味正的药糖呢!这点钱谁不想花?‎ 可不久,听说又有人开始练这走八字的把式了。俞六憋了几个晚上,再想出一招,就在每个桶中间加几个糖盒,里边全是半块的糖。他想在四十八样外再奉送半块,这半块由买主自选,人家要哪样,他就上去一掀一舀取出哪样。‎ 他拿着这个新主意去请教刘二爷。‎ 刘二爷听了笑哈哈,说道:“你这法子早晚还得给人学去。我送你一个法子吧。”说完,给他用纸写了几句词,递给俞六说:“你也不用唱,只要背下来,走着八字时把它踩着点儿念出来就行了。”‎ 俞六一看,是六句:‎ - 25 -‎ 天津药糖家家好 四十八样数第一 一色一味块块香 再饶半块随您意 俞家能耐不传女 谁我儿子谁学艺 俞六不是天津人,不懂天津人这几句嘎话里的厉害。他心里有点疑惑。刘二爷看了出来,说:“放心去用,不会再有人敢招你了。”‎ 俞六说:“您开头就帮我,已经多回了。这次成了,我管您一辈子药糖。”‎ 第二天俞六卖糖走八字时,便把刘二爷这六句念一遍,一回生,二回熟,熟能生巧,渐渐跟上步点,走起来挺好看。买糖的人、围观的人听了都笑,有人说:“听你这几句,再没人敢偷艺了。”‎ 自今而后,果然再没有人学他。他感激刘二爷,天天给刘二爷送糖,一天六块,一天换一样,八天一轮,正好四十八样。多少年来一直送下去。‎ 俞六有妻无子,他的手艺绝活后继无人。可到他死后,刘二爷还活着,人说刘二爷长寿,就是因为长年吃俞六的药糖。‎ ‎(选自《俗世奇人》,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1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1) B. (2) C. (3) D. (4)‎ ‎1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本文人物鲜活,故事生动,生活气息浓郁,体现了作家对于保持民族文化传统和民间特色的自觉追求。‎ B. 小说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既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手法正面直接塑造人物形象,又注重人物之间的映衬烘托。‎ C. “他的功夫不在‘卖’上,都在‘糖’里边”,指的是俞六做生意不花心思、不玩花架子,只求糖好,他一直恪守这样的从商之道。‎ D. 小说的结尾既有手艺绝活无法传承的遗憾,也体现了俞六药糖在百姓中的影响,具有曲终人不散的效果。‎ ‎12. 刘二爷的六句“嘎话”把俞六的绝活“立住”了,其厉害之处在于一箭双雕,请简要分析。‎ - 25 -‎ ‎13. 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刘二爷的形象特点。‎ ‎14. 小说占用大量篇幅描写桶柜的样式和“卖糖”把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10. D 11. C ‎ ‎12. ①宣扬了自家药糖的好处,介绍了买糖有“添头”的促销手段。‎ ‎②打趣逗笑,暗含着骂人,堵住了同行偷艺模仿的路。 ‎ ‎13. (1)处事老到:善于“点石成金”,指点余六会做糖更要会卖糖,要有自己的绝活,才能在天津立住脚。‎ ‎(2)机智幽默:俞六被人模仿无计可施,刘二爷仅送他六句“嘎话”就解决了问题。‎ ‎(3)乐于助人:一次次帮助余六让他走出困境。 ‎ ‎14. (1)人物上,桶柜的样式和“卖糖”把式是俞六经过仔细琢磨并勤加练习后的结果,详写这部分内容可以突出俞六肯动脑筋、踏实肯干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2)情节上,照应小说开头,天津人爱看绝活,与众不同的桶柜和“卖糖”手法就是俞六的绝活,也为下文写他名满津门,同行纷纷效仿等情节做了铺垫。‎ ‎(3)主题上,赞美民间传统手工艺人匠心独运、不断创新的精神。‎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熟记常见标点的使用规则,包括逗号、句号、顿号、引号、括号、书名号等。高考试卷对标点符号的考察涉及面广,迄今为止,除着重号外,其余15中常用的标点符号都在高考试题中出现过,一些易混的标点符号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成为考查的热点。作答时审清题干要求,结合内容及标点使用规则仔细判断。本题要求选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 A项,省略号使用错误,省略号和等等不能同时使用。‎ B项,顿号使用错误,“最多”“最全”都是“他的药糖样儿”的谓语,并列谓语之间应该用逗号隔开。‎ C项,问号使用错误,问号是句末标点,应放在整句话,即“刘二爷”后边。‎ D项使用正确。‎ 故选D。‎ ‎【11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选“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 C项,“他一直恪守这样的从商之道”说法错误,俞六后来的成功,是他不断变通、学会“卖糖”的结果。‎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其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指定内容,从关键词句、表现手法、蕴含的情感哲理等角度入手,认真揣摩其丰富含义;最后结合语境,体会其艺术效果和表达作用。‎ 审读本题时注意把握关键点:“刘二爷的六句‘嘎话’把俞六的绝活‘立住’了”,这是说六句话的巨大作用;“其厉害之处在于一箭双雕”,这就提示从两个角度分析这六句话的精妙之处。“天津药糖家家好,四十八样数第一”,这两句不埋没其它家的药糖,又谦虚、自信的宣扬了自家的药糖好;“一色一味块块香”,此句具体指出自家药糖的好处;“再饶半块随您意”,这一句写糖不仅好,还有优惠,可刺激购买者热情;“俞家能耐不传女,谁我儿子谁学艺”,这两句以含蓄幽默的方式,阻止了偷艺之人的模仿之路。据此从俞六和偷艺者两个角度加以分析即可。‎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时先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梳理出文章情节。然后在具体情节中分析形象特点。分析时从文中对人物的正面描写,环境描写,以及作者倾向和他人评价入手,准确全面的赏析人物。作答时注意用词要准确,要结合内容作简洁的分析。‎ 本题要求分析刘二爷的形象。主要事件是指点俞六凭借自己做糖的手艺,在天津立住脚。刘二爷是俞六的街坊,看到俞六会做糖却不会卖糖,就一次一次的提点帮助,最终把俞六的绝活“立住”了。可见他乐于助人。结合文中对刘二爷的描写:“你会做糖却不会卖糖。你不是本地人不知道,天津人认绝活,服绝活”“绝活一是琢磨出来的,二是练出来的”“要我说,琢磨——你就得琢磨使嘛新鲜玩意儿把你这四十八样亮出来;练——你就得琢磨使嘛法子招人来买”…… 可见他处事老到,善于抓住事情的关键,从而“点石成金”。最终刘二爷教给俞六的六句嘎话,不仅彻底解决了问题,更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幽默和智慧。据此分点作答即可。‎ ‎【14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情节内容的好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然后回归原文认真阅读指定内容,并把握其特征;再结合上下文语境,从人物、情节、主题及阅读效果等角度,进行整体思考分析;最后组织语言,分点作答。‎ 俞六在刘二爷提点之后,认真琢磨,精心制作,努力练习,做了以下改进:①设计了能把四十八样药糖亮出来的桶柜;②在桶柜上添加了二龙戏珠及红绒球等装饰;③变戏法般的用小铜勺卖糖的手法;④卖糖时穿青裤白褂、皂鞋净袜的好行头;⑤“走八字”的卖糖法;⑥顾客买糖他免费奉送半块糖。作者用大量篇幅细致描画,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来看,可突出俞六特点,使形象真实而饱满。同时也让读者认识到,这些传统工艺背后浸透着艺人们辛苦的付出,不断创新的精神,和经久不衰的文化价值。从而突出并升华了文章中心。文章开篇便说“天津百姓心里边想的就是生活,好吃好喝好玩和有乐子的事都喜欢,还爱看绝活”,这句话是文章情节展开发展的根基;而且使俞六名满津门的绝活正是桶柜和“卖糖”手法,前后呼应。据此分三点整理作答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徙杜陵。翁归少孤,与季父居。为狱小吏,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当。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诸霍在平阳,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吏不能禁,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 后去吏居家。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功曹以为此吏倨傲不逊,延年曰:“何伤?”遂召上辞问,甚奇其对,除补卒史,便从归府。案事发奸,穷竟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署督邮。‎ 征拜东海太守,拜辞廷尉于定国。定国家在东海,欲属托邑子两人,令坐后堂待见。定国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邑子。既去,定国乃谓邑子曰:“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翁归治东海明察,郡中吏民贤不肖,及奸邪罪名尽知之,县县各有记籍。自听其政,有急令则少缓之,吏民小懈,辄披名籍。县县收取黠吏豪民,案致其罪,高至于死。收取人必于秋冬课吏大会中,及出行县,不以无事时。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东海大豪郯许仲孙为奸猾,乱吏治,郡中苦之。二千石欲捕者,辄以力势变诈自解,终莫能制。翁归至,论弃仲孙市,一郡怖栗,莫敢犯禁。东海大治。‎ - 25 -‎ 翁归为政虽任刑,其在公卿之间清洁自守,语不及私,然温良谦退,不以行能骄人,甚得名誉于朝廷。视事数岁,元康四年病卒。家无余财,天子贤之。‎ ‎(节选自《汉书·尹翁归传》)‎ ‎1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B. 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C. 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D. 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1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徙杜陵 徙署督邮 B. 遂召上辞问 拜辞廷尉于定国 C. 翁归治东海明察 东海大治 D. 县县各有记籍 辄披名籍 ‎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尹翁归文武兼备,既通晓法律,又喜欢击剑,以致霍氏家奴门客不敢犯法作乱。‎ B. 尹翁归不卑不亢,在受到河东太守田延年接见时,表现出众,赢得田延年好感。‎ C. 尹翁归不畏强权,东海大豪绅,为人奸猾,扰乱吏治,郡中苦之,翁归判其死刑。‎ D. 尹翁归清廉无私,温良谦让,不以自己的才能而傲视他人,在朝廷中颇有声誉。‎ ‎1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2)二千石欲捕者,辄以力势变诈自解,终莫能制。‎ ‎【答案】15. C 16. D 17. A ‎ ‎18. (1)他是贤明的官吏,你们不能称职,(我)也不能凭私交求他。‎ ‎(2)郡守有想要捕他的,他就凭借势力伪诈逃脱,一直没有人能够制服他。‎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 - 25 -‎ 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司,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別注意。作答时可先忽略选项中停顿一致的地方,分析停顿不一致的地方,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句意为:田延年亲自去跟他们见面,叫他们有文才的站在东边,有武略的站在西边。考察了解了几十个人,轮到尹翁归,只有他伏在地上不肯起身,他对答道:“我文才武略齐备,您只管吩咐。”“令”是动词,“有文者东”作它的宾语,不应拆开,“亲临见”与“令有文者东”是两个行为,所以应在“令”前停顿。排除A、D两项。“阅数十人”动宾结构,“次”是动词,指依次轮到,“翁归”是它的宾语,所以“阅数十人”后断开。排除B项。‎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词语在文言语句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结合语境进行推断。有的词可分析结构辅助推断词义。同时要考虑词类活用现象。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本题要求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 A项,第一个“徙”,动词,迁徙;句意:后来迁徙到杜陵。第二个“徙”,动词,调动官职;句意:调任他做了督邮。‎ B项,第一个“辞”,作动词,设下文辞;句意:于是叫他上堂来,设下文辞提问他。第二个“辞”,辞别;句意:他去拜访辞别廷尉于定国。‎ C项,第一个“治”,动词,治理;句意:尹翁归治理东海郡,明于观察。第二个“治”,形容词,安定、太平;句意:东海郡十分安定太平。‎ D项,两个“籍”都是名词,译为名册、登记册;句意分别为:每个县都登记名册;便把登记册(登记他们的罪行)披露出来。‎ 故选D。‎ ‎【17题详解】‎ - 25 -‎ 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力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以致霍氏家奴门客不敢犯法作乱”说法有误,是强加因果。原文中说的是“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吏不能禁,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题关键点有:‎ ‎(1)此贤将,判断句,他是贤明的官吏;任事,称职、尽职;干,动词,求、求取;干以私,状语后置句,凭私交求(他)。‎ ‎(2)二千石,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欲捕者,想要捕他的人;辄,就;变诈,欺诈;终,一直、始终;莫,没有人。‎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尹翁归字子兄,是河东平阳人,后来迁徙到杜陵。尹翁归小时死了父亲,跟他的叔父住在一起。他担任办理诉讼的小吏,通晓法令条文。喜爱击剑,没有谁能抵挡他。当时大将军霍光主持政事,霍家人住在平阳,家奴门客拿着兵器进入街市殴斗闹事,主管官员无法制止,等到尹翁归做街市的主管官吏,没有谁敢违犯法律。他公正廉洁不接受贿赂,商人们都畏服他。‎ 他后来离职回家。刚好碰上田延年担任河东太守,巡视属县来到平阳,将当地旧吏五六十人全部召集起来,田延年亲自去跟他们见面,叫他们有文才的站在东边,有武略的站在西边。考察了解了几十个人,轮到尹翁归,只有他伏在地上不肯起身,他对答道:“我文才武略齐备,您只管吩咐。”功曹认为这个小吏傲慢不谦逊,田延年说:“这有什么关系?”于是叫他上堂来,设下文辞让他回答,田延年感到他的回答很不一般,授任补职让他做了卒史(官名),于是带他回到郡府。他调查事情揭发坏人,彻底了解事情的底细,田延年十分器重他,田延年自己感到才能比不上尹翁归,调任他做了督邮。‎ - 25 -‎ 朝廷征召他任命他做东海太守,他去拜访辞别廷尉于定国。于定国老家在东海郡,他想将两个同乡后辈托付给尹翁归,请他关照,就让这两个人坐在后堂等着出来见尹翁归。于定国跟尹翁归谈论了一整天,始终不敢让那两个同乡出来拜见尹翁归。尹翁归离开之后,于定国才对同乡后辈说:“他是一个好郡守,你们没有能力在他手下任职,他又是不能用私情去请求的。”  ‎ 尹翁归治理东海郡,明于观察,郡中的官吏百姓,是贤良还是不肖,以及奸邪犯法者的名字,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每个县都登记名籍。他自己亲自处理政事,案子太急时则表面上稍微缓和一些,官吏小民稍有松懈,便把他们的罪行披露出来。每个县都要收捕狡猾的官吏和土豪劣绅,调查审讯他们的罪行,有的人罪行高到甚至被处以死罪。抓捕人一定要在秋冬季节考核官吏政绩大会的时候,他出巡各县,也不在没有事情之时。出去便要有所收捕惩处,以一儆百,官员百姓都愿服从,恐惧他的威严而改过自新。东海大土豪郯县的许仲孙奸邪狡猾,破坏吏治,郡中深受其害。每次二千石官员要逮捕他,他总是依靠势力,使用奸诈伎俩自我解脱,始终没有受到制裁。尹翁归到后,将许仲孙在街市上斩首,全郡的人都震惊慑服,没有人再敢触犯法令,东海郡得到很好的治理。‎ 尹翁归施政虽然以刑罚为主,然而他在公卿中清廉自守,言谈不涉及私事,并且温雅谦虚,不因为自己有能力而看不起别人,在朝廷的名声非常好。任官数年之后,于元康四年病逝。死后家中没有剩余的财产,天子称道他的贤良。‎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商山麻涧①‎ 杜牧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②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注:①麻涧,在商山之中,山涧环绕,宜于种麻,故名麻涧。②鸡埘(shí):鸡儿进窝了。埘,在墙上挖洞而成鸡窝。‎ ‎19. 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描绘春日的美好景象,“岚彩”一词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四面合”三个字将空间扩大,表现了春阳普照山涧的恢宏景象。‎ - 25 -‎ B. 颔联写傍晚时分,野鸡飞奔、獐鹿逃窜、牛进巷、鸡回窝,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动静结合,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平静与祥和。‎ C. 颈联写长眉白发的老翁对酒独酌,红色衫袖的村姑将采摘的野花插在发髻上,展现村人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D. 全诗以清新的笔调将商山麻涧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恬静的农家生活完美结合,充满了浓厚的诗情画意。‎ ‎20. 尾句“惆怅溪边书细沙”,诗人“惆怅”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答案】19. B 20. (1)诗人想到自己四处奔波,风尘仆仆,想到明天又得离开这里,踏上征途,因而惆怅。‎ ‎(2)诗人置身恍如仙境的麻涧,面对这怡然自乐的村人,心旷神怡。心中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但自己还要为生计奔波劳累,欣羡之余,更多的是不能享有的失落和无奈。只能一个人坐在溪涧边,在细沙上画来画去。‎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歌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动静结合,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平静与祥和”说法有误。颔联大意是写诗人的车轮辘辘向前,打破了山间的幽静,惊起了栖息在野草丛中的野鸡,纷纷扑棱着翅膀,从车前掠过;胆小的獐鹿竖起双耳,惊恐地逃到远处的草丛里。车子进入村庄时,太阳已经西斜,放牧的牛羊纷纷回栏,觅食的鸡鸭也开始三三两两地回窠了。这里写动景,展现乡村生活的熙熙融融,生机盎然。‎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情感产生原因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然后翻译并理解诗歌内容,结合诗句认真揣摩内容与情感间的联系;最后整理概括答案。‎ - 25 -‎ 本题要求回答诗人“惆怅”的原因,并提示结合全诗进行分析。这首诗是诗人由宣州经江州回长安途中路过商山麻涧时所作。前三联写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一辆风尘仆仆的“征车”进入麻涧谷口,举目遥望,周围群峰耸立,山上白云缭绕,山下雾霭霏微,在阳光的辉映下,折射出炫目的光彩;山风飘拂,山涧逶迤,远处在一片垂柳的掩映下,竟然坐落着一个十余户人家的小村庄。车轮辘辘向前,打破了山间的幽静,惊起了栖息在野草丛中的野鸡,纷纷扑棱着翅膀,从车前掠过;胆小的獐鹿竖起双耳,惊恐地逃到远处的草丛里。车子进入村庄时,太阳已经西斜,放牧的牛羊纷纷回栏,觅食的鸡鸭也开始三三两两地回窠了。小院里那长眉白发的老翁悠然自得地坐在屋前的老树下,身边放了一壶酒;那身着红色衫袖的村姑正将一朵刚刚采撷的野花细心地插在发髻上。诗人以清隽的笔调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这一带优美的自然景色。淳朴、恬静的农家生活和村人怡然自得的意态,充满了浓厚的诗情画意。最后一联抒情。置身这恍如仙境的麻涧,面对这怡然自乐的村人,诗人想到自己千里奔逐,风尘仆仆,想到明天又得离开这里,踏上征途,欣羡之余,所以不禁升起了悠悠怅惘。于是一个人坐在溪涧边,手指不由自由地在细沙上画来画去。所以惆怅是因为向往而不得,是对自己目前生活状态的无奈。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四)名篇名句默写 ‎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指出“质”与“文”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节选)中由草木凋零而引发感慨,勉励君王积极进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4)《谏太宗十思疏》中表明君王应善于选贤纳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质胜文则野 (2). 文胜质则史 (3). 惟草木之零落兮 (4). 恐美人之迟暮 (5). 其险也如此 (6).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7). 简能而任之 (8). 择善而从之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本题是情景默写,作答时注意认真审题,选准所填语句,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比如“惟、兮、暮、哉、简、善”等字。‎ - 25 -‎ ‎【点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学生记忆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王进喜 ‎②这辈子没有虚度,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我无怨无悔!‎ ‎——黄旭华 ‎③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郎平 ‎④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从来没觉得我和祖国分开过,我的归宿在中国。‎ ‎——黄大年 无数时代楷模的生命绽放耀眼的光芒,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从这些时代楷模的身上领悟到了什么呢?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学习时代楷模,点亮生命光彩 艾青有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国是正直善良的人们内心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情感,很多人才有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取舍原则,才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毅然决然。‎ 我们不会忘记,将全部心血投入舰载机研制,舰载机试飞成功后却累倒在返回途中的设计师罗阳;我们不会忘记,带领团队克服诸多施工困难、突破一系列技术难题的“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我们也不会忘记三巡苍穹的航天英雄景海鹏,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程开甲,量子信息研究的创新者潘建伟等。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祖国才能在艰难中奋进,在落后中崛起。‎ 这些时代楷模,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榜样身上难能可贵的崇高品质,让每一个生命都熠熠闪光。‎ - 25 -‎ 我们要学习时代楷模志存高远、为国担当的雄心壮志。王守仁曾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树大志,立远志,把自己的理想同国家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把自己的专业选择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以此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投身祖国建设的洪流。‎ 我们要学习时代楷模愈挫愈坚、愈挫愈勇的坚毅精神。苏轼有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在科学研究上绝对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那些不怕困难和失败,积极总结经验教训的勇敢者才能成功;只有那些有条件前进,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前进的拓荒者才能致远。‎ 我们更要学习时代楷模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的人生态度。原子弹和氢弹试爆成功后,有人问邓稼先得了多少奖金,邓稼先答道:“20元,氢弹10元,原子弹10元。”只有摆脱名利的枷锁,做一个超脱世俗的人,才能在科研事业上有所建树。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整天围绕名利绞尽脑汁,试问,还有多少精力能用到科学研究上?‎ 历史的航程波澜壮阔,时代的大潮奔腾不息。新时代领路人说:“现在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处在这个时代是我辈青年难得的人生际遇,我们一定要珍惜时代,抓住机遇,做奋斗者,圆人生梦。风雨经多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让我们接过时代楷模手中的接力棒,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激荡青春梦想,书写无悔人生。‎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写作之前必须结合材料准确理解题意,按要求作文。而且学生要清楚审读材料不仅仅是看材料,而应该对材料有分析理解的思维过程。本题材料部分由四则名言组成。可按照多则材料求同存异的方法进行审读。材料中的四个人都是时代楷模,抓住四句话中的关键信息“拼命”“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我的归宿在中国”,便可以体会出时代楷模身上有一个共同之处:无论身处哪个时代,从事怎样的工作,他们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爱国是流淌在他们血液中最澎湃的情感;他们认为为国奋斗、无私奉献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理解到这一点,就可以回答作文要求部分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从这些时代楷模的身上领悟到了什么呢”这一问题了。需要注意写作本文时,除了从这些时代楷模身上体会其生命光芒之外,更要写出作为新时代青年对于国家责任、使命担当、生命价值的思考。本文适合写成议论文。‎ 参考立意:‎ ‎1、学习时代楷模,汲取榜样力量 - 25 -‎ ‎2、让时代楷模引领社会风尚 ‎3、让楷模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4、时代,需要这样的楷模 ‎5、担家国重任,做时代楷模 ‎6、扎根平凡讲奉献,敬业奋斗学楷模 可用素材:‎ ‎1、时代楷模的事迹可钦可敬,可望可及,道出了伟大出于平凡的道理,反映了老百姓崇德向善的追求。时代楷模都拥有高尚的品格,这样的品格体现了助人快乐、奉献心安的幸福观。在他们的人生价值坐标上,利他是一种情怀。学习时代楷模,让高尚的品格成为我们人生的第一追求,可以促使我们在人生中,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这样我们的社会就能够和谐发展,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幸福也会因此属于社会的每一位成员。‎ ‎2、时代楷模朴素平凡,认真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他们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散发出时代的光彩。当我们每个人都从细微处做起,自觉维护社会文明大厦的道德基石,社会总体文明程度才会提升,我们的周围才会亲切、友善、温暖。‎ 在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和成长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职业操守闪耀出的光辉。他们忠于职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所以能在工作中创造一流业绩。学习时代楷模就是要立足本职,扎实工作,爱岗敬业,用出色的工作业绩展现良好品德,用不懈努力,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 ‎3、“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著称于世。”拉近历史的镜头,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史。从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正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让中国人民历磨难而不屈,让中华民族经考验而不衰,汇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 ‎4、时代楷模中有不断创新的科学家,有扎根基层的社区干部,有普通工人、农民和创业者……这些来自基层、充满正能量的榜样人物,在平凡的岗位上和日常生活中,引领着新时代社会文明风尚。把小我融入大我,用行动诠释爱国家。静水深流的爱,有时来得更为浓烈。‎ - 25 -‎ ‎5、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榜样优秀群体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他们像一颗颗种子,带着真善美,带动最大多数的群众见贤思齐、积极向上。他们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引领着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时代楷模”是一个称号,更是一种精神;是一面旗帜,更是一盏明灯。‎ ‎6、时代楷模,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博大襟怀。‎ 一个人若是能着眼于人类社会与宇宙自然的协调发展,落脚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与利益,他便有了为之奋斗的源泉与动力。倘若仅仅着眼于个人的发展,恐怕不能为大众所接受。二战期间德国著名化学家哈雷,发明了人工合成氨的方法而荣获诺奖,但又因其发明了毒气战而遗臭万年;相反,美国核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在听闻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后辞去职务,这份为人类和平着想的气节感动了无数人。由此可见,时代楷模首先值得我们致敬的,应当是他们博大的襟怀。‎ 参考结构:‎ 学习时代楷模,点亮生命光彩 第一部分,紧扣话题,提出中心。首先引艾青的诗,强调爱国精神的可贵。然后列举践行爱国精神的典范——时代楷模的事例,指出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祖国才能在艰难中奋进,在落后中崛起。最后点明中心:这些时代楷模,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榜样身上难能可贵的崇高品质,让生命熠熠闪光。‎ 第二部分,阐释问题,分层论述。具体指出学习时代楷模应该学什么。一、我们要学习时代楷模志存高远、为国担当的雄心壮志。二、我们要学习时代楷模愈挫愈坚、愈挫愈勇的坚毅精神。三、我们更要学习时代楷模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的人生态度。‎ 第三部分,联系现实,指明做法。首先指出,处在伟大时代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要珍惜时代,抓住机遇。然后回扣中心,发出号召:我们要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激荡青春梦想,书写无悔人生。‎ ‎ ‎ - 25 -‎ ‎ ‎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