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 MB
  • 2021-06-08 发布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这一珍贵的瞬间,留下了永恒的画面。‎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这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是60年前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杀人工厂”的所在地,男人、女人、老人、儿童,没有人能逃脱魔爪,就算幸存,也终日守着痛苦的梦魇。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就是——奥斯维辛。‎ ‎《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署名周婷、杨兴实际上是新华社周树春、杨国强、徐兴堂、胥晓婷四位记者的合称,其中,周树春是新华社副总编辑、《参考消息》报社社长。‎ - 12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作者罗森塔尔是美国著名记者,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入美国国籍。1944年进入《纽约时报》,是全权负责该报新闻报道工作的最高负责人。二战结束十几年后,美国记者罗森塔尔对德国法西斯曾制造的奥斯维辛这一人间地狱进行了新闻报道。‎ ‎(1)《别了,“不列颠尼亚”》写于1997年7月1日。也就在那一天的零点,在中国,在香港发生了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那便是香港在这一时刻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使香港离开了祖国,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150多年来,28任港督代表英国对香港进行统治。为了使香港回归,中国共产党人做出了许多努力,终于,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使香港的回归指日可待,百年的漫长等待,亿万中国人失去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当1997年7月1日零时这一庄严时刻到来之时,哪一个中华儿女不热血沸腾呢?《别了,“不列颠尼亚”》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 (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写于1958年8月,当时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有13年,时间已经磨平了战争造成的创伤,但德国法西斯在二战期间残酷地屠杀被占领国人民的集中营还在警醒着世人,法西斯集中营的牢房、毒气室、鞭刑柱、焚尸炉无不向人们诉说着德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本文便是作者目睹了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后有感而写的一篇新闻。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40多座集中营的总称,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又被称为“死亡工厂”。据统计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1947年7月2日,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被辟为殉难者纪念馆。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见证这段历史,每年有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界人士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参观,凭吊那些被德国纳粹分子迫害致死的无辜者。‎ - 12 -‎ ‎1.新闻:是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和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简明、用事实说话。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指新闻机构采写的向社会公众发布的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的总称;狭义的新闻是指消息。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是新闻报道使用最多的一种形式,具有及时、简明、真实的特征。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组成。标题,标明事件的核心内容;导语,概括事件的主要事实;主体,具体介绍要报道的事实;背景,说明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结语,作最后的总结或某些内容的补充。导语内容一般遵循“5W+1H”的原则,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以及结果如何(How)。新闻消息的结构形式是以“倒金字塔式”为主,即把重要的、急于向读者告知的内容放在前面的导语和主体部分。‎ ‎2.新闻媒体 ‎(1)国内主流媒体: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环球时报等,人民日报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2)新华社:全称“新华通讯社”,是国内最大、最权威的新闻发布机构。新华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的重要宣传舆论机构,具有国家喉舌、耳目、智库和信息汇总的作用。‎ ‎(3)世界三大新闻通讯社:美联社[美],路透社[英],法新社[法]。‎ ‎1.识记字音 ‎2.近义词辨析 ‎(1)凝重·庄重 - 12 -‎ ‎(2)邻近·临近 ‎(3)熟悉·熟习 - 12 -‎ 答案 (1)①庄重 ②凝重 (2)临近 邻近 (3)熟习 熟悉 ‎3.成语辨析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并解释相关成语。‎ ‎(1)走进文昌馆,“航瓜mini”“航椒1号”“太空芦笋”“航天紫茄”等新奇好看的航天育种产品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海南航天工程育种研发中心研发的航天果蔬。(  )‎ 解释: ‎ ‎  ‎ ‎ ‎ ‎(2)男孩玩花式控球成网络“红人”,球技高超令人毛骨悚然。(  )‎ 解释: ‎ ‎  ‎ ‎(3)节目嘉宾这句突如其来的脏话,使主持人和观众都目瞪口呆。(  )‎ 解释: ‎ ‎  ‎ ‎(4)青蛙、癞蛤蟆吃害虫,堪称是农作物的“啄木鸟”,立法保护实有必要;对危害野生动物的行为,严格执法,依法惩处也不可思议。(  )‎ 解释: ‎ ‎  ‎ ‎(5)据外媒报道,近日,正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作战的伊拉克士兵在街头用手机拍摄到了一段汽车炸弹爆炸的视频。画面中,炸弹巨大的破坏力让人不寒而栗。(  )‎ 解释: ‎ - 12 -‎ ‎  ‎ 答案 (1)√ “引人注目”指格外令人注意。‎ ‎(2)×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应改为“十分吃惊”。‎ ‎(3)√ “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4)× “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应改为“无可厚非”,意为没有什么值得责备的。‎ ‎(5)√ “不寒而栗”形容非常恐惧。‎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京平 一段时间以来,有些人常说中国应该改变历史宣传的角度,不要再搞屈辱史宣传,这种论调十分荒谬。历史是一种客观存在,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根本没有前途可言。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打开历史这本最好的教科书,坚持历史教育,坚持以史为镜,倒是发人深思的重大课题。‎ ‎ 中国的历史是一幅漫漫长卷,有过恢弘灿烂的华章,也有过百余年山河破碎、丧权辱国的痛楚。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复兴大业,正是从这深重苦难中拉开帷幕的。而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整个民族可歌可泣的奋斗史系于一体。不直面曾经动荡屈辱的过往,不正视“千年未有之变局”对这个古老民族的巨大冲击,不了解几代人为救亡图存、强国富民而上下求索、流血流汗的历程,我们就无法真正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就无法真正体悟“道路决定命运”的真理,就无法真正感知爱国情怀惊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说,历史中蕴含的国家盛衰兴败的深刻规律,埋藏的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是一笔永恒的财富,应当时时用以鉴今、用以资政、用以育人,绝不能尘封于时间深处,绝不能淡出我们的记忆。‎ ‎ 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忘却历史的民族没有魂。正所谓“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坚持进行历史教育,重温苦难与辉煌,并不是要沉溺在苦难中唉声叹气、自怨自艾,更不是要沉湎于辉煌中夸耀陶醉、沾沾自喜,而是要在历史的昭示中,不断提醒自己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不断发掘和发扬民族精神,激励国人只争朝夕、跌宕前行的信心和勇气。当下,中国的崛起举世共睹,面临的挑战也空前严峻,如何在大调整、大变革、大发展的世界中确立中国的位置,如何平稳顺利迈过转型期门槛,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需要各个方面的基础,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情感的浸润、信念的支撑。认真学习历史、深深铭记历史,会为我们心中增添很多正能量。‎ ‎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回首过去,对一个民族顽强生长、一个国家沧桑巨变的脉络加以梳理,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所做出的选择,深切体会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来之不易”“弥足珍贵”,从而发自内心地“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苦难走向辉煌……沿着这条令人感慨万千的时空坐标轴认识近现代中国,我们就会明白“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的分量到底有多重,在通往梦想的新征程上,我们也会更多一份责任和担当。‎ 历史是从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其间的教益值得永远汲取。珍视一段段厚重的记忆,将之作为宝贵的压舱石,中华民族的巨轮才能乘风破浪,直济沧海。‎ - 12 -‎ ‎[赏析点评] 这是一篇高屋建瓴的政论文。文章首先从一段时间以来有些人的错误认识入手,提出了新时期、新形势下历史教育的必要性;然后结合我们民族的荣辱史,站在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阐述了铭记历史的重要意义。许多语句精辟透彻,切中肯綮。‎ 一、思维建构 请把方框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别了,“不列颠尼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 12 -‎ 答案 ①主体 ②末任港督离港,英国殖民统治终结 ‎③英国告别仪式 ④中英交接仪式(易帜) ⑤0时40分 ‎①废墟—雏菊花 ②纪念墙(12、13) ③注目深思 ④姑娘的微笑(耐人寻味) ⑤绞刑室(14、15) ⑥窒息跪地祷告 ⑦无祷告之地(“够了”)‎ 二、内容把握 ‎1.《别了,“不列颠尼亚”》这则通讯从客观的角度叙述了        的过程,突出了香港回归祖国这一事件的历义意义——    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抒发了             之情。‎ 答案 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港'英国殖民'中华儿女洗雪百年民族耻辱后的自信、自豪 ‎2.《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通过描述参观残酷无比的德国法西斯奥斯维辛集中营时的难以言状的悲痛和愤怒,强烈地揭露和控诉了        ,表达了对死难者        的感情,启示人们      ,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答案 法西斯对人类犯下的滔天罪行'深切哀悼'永远不要忘记这段血泪史 一、《别了,“不列颠尼亚”》‎ ‎1.“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一标题的句式特点是    ,突出强调    (填标题中的内容)。“不列颠尼亚”是英国皇家游轮名,这里它象征着           。“别了”,用委婉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          。‎ 答案 倒装句(或主谓倒装) “别了” 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英国在此殖民统治的结束 ‎2.体会下面语句的含意。‎ - 12 -‎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我的答案: ‎ ‎  ‎ 答案 既呼应了题目,又暗含讽刺,怎么来的怎么回去。这是一切入侵者的必然结局。‎ ‎3.报道重大历史事件,在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请结合具体的例子,说说课本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我的答案:① ‎ ‎②  ‎ ‎③  ‎ 答案 ①在写港督府告别仪式时,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②在写广场降旗仪式时,插入“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③最后一段,作总结时,插入“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 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题目非常醒目,作者为什么说“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 我的答案: ‎ ‎  ‎ 答案 (1)“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说这里曾经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 ‎(2)“没有什么新闻”是讲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产生同样的感受。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 ‎(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作者还是要写,因为基于一个记者的使命感,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4)这样说也可以吸引读者的兴趣,让读者产生疑问,怀着好奇心阅读。‎ ‎2.如何理解第7自然段中“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一句话的含意?‎ 我的答案: ‎ ‎  ‎ 答案 这里有的是恐怖,无尽的恐怖,连解说员都不忍看,不忍说;用不着导游介绍,参观者只要看一眼就会明白这里曾经发生过怎样惨绝人寰的暴行。‎ ‎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主体部分有哪几个细节描写?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我的答案: ‎ ‎  ‎ 答案 细节1:雏菊花在怒放 细节2: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 细节3:睡觉的盒子 细节4:微笑的姑娘 - 12 -‎ 细节5:跪下的参观者 主体部分按照先整体概述,后局部分说的顺序展开。从参观者见闻的角度,依参观点转换的顺序进行报道,即按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地下室的顺序,择要记录参观者的印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报道与我们常见的新闻报道不同,有些人认为这不符合新闻的写法,但它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你认同作者的这种写法吗?谈谈你的看法。‎ 我的观点:  ‎ ‎  ‎ 答案 观点一:本文和一般新闻的常规写法有所不同,把新闻写得不像新闻,“没有新闻”却硬要写新闻,这正是罗森塔尔的别出心裁之处,也正是它成为“名作”的主要原因。‎ 观点二:“印象性报道”允许记者通过对事实的报道充分抒发自己的感情,写印象,写观感。本文作者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更能感染读者。‎ 观点三:本文是一篇熔报道与抒情于一炉的佳作,记者避免了铺张的写景,而是用自己实实在在的感受来感染读者,使他们也发抖,也感到窒息,这种写法,不可谓不妙。‎ ‎『读写能力』‎ 借景寓意 ‎《别了,“不列颠尼亚”》描写的是香港回归祖国的这一天,以英方活动为主的情景:英国末任港督的告别仪式“在蒙蒙细雨中”进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报道借景寓意,意味深长。语言庄重,在含蓄中又蕴含了言外之意,突出英国在香港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耐人寻味。‎ 通过对某种景物的刻画,来表达一定的内涵和寓意,这种方法一般称为“借景抒情”,也可叫作“景中寓意”。‎ ‎1.景物并不一定要多么雄伟、壮观,我们平时所见的一些景物完全可以用于我们的写作中,如雨景、劳动之景、运动之景、季节的更替,等等。‎ ‎2.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我们要对这些景物的寓意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挖掘,得出深刻的道理。‎ ‎3.它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对所托景物的描写(或叙事或刻画)来含蓄地表达其所蕴含的寓意,所以在揭示寓意之前,须有精致的刻画和描写,通过描写展示其丰姿,然后,辅以精练的抒情或议论揭示所托之物的寓意。‎ ‎4.通常情况下,所托的景物必须要有一定的“寓意”,才能更好地挖掘出这些景物的内涵。‎ - 12 -‎ ‎『针对练笔』‎ 运用借景寓意手法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片段。‎ 答: ‎ ‎  ‎ ‎ ‎ ‎ ‎ 答案 一上香山,漫山遍野的红叶就扑面而来,树影婆娑,层林尽染,仿佛进入了一个超大的染坊,又似乎走进了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我惊喜得脚步都变得轻浮起来,一跑就好像要飞上天空一般,我如痴如醉,忘记了自己姓啥名谁,只有满眼的红色。‎ ‎『直击高考』‎ ‎(2017·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①,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 ①迮:狭窄。‎ 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答: ‎ ‎  ‎ 答案 尾联采用虚写的手法,为想象之景,并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明朝”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报国无门的无奈和苦闷之情。‎ 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诗句赏析题,答题思路是“手法+诗意+情感”。‎ 手法:“明朝”点明所写内容是作者想象,是虚写。“丹枫”表明时令是秋天,照应诗题中的“秋”字。很明显,这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手法。‎ 诗意:“系钓舟”描写的是钓翁的生活,表达的是作者归隐的愿望。‎ 情感:通过想象归隐后的生活,加上前面“空许国”“只生愁”的铺垫,隐隐流露的是作者报国无门的无奈和苦恼。‎ ‎『素材迁移』‎ 灾难对自然和生命的摧残是不能挽回的,对心灵和思想的伤害是永久的。在奥斯维辛这样的地方,应该让黑暗、死亡、阴冷永远安静地矗立,就像罗森塔尔所写的那样,让人一看就浑身发抖,这是对死者最好的纪念,也是对生者最好的警告。‎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要学会在良心的拷问下生活,在忏悔中走向完美。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犹太人的墓碑前下跪,忏悔德意志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使世人相信德意志依然还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让战争的阴霾再次笼罩在我们头上。‎ ‎[运用角度] “忘记与铭记”“善于反思”“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等。‎ - 12 -‎ ‎[运用示例]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任时间长河滚滚不息,他们没有忘记。犹太人没有忘记,因为他们知耻而后勇,于是在诺贝尔奖面前,他们经常是胜利者;德国人没有忘记,因为他们把昨日的罪过当作今日的教训,防止明日的错误;全世界人民都没有忘记,因为和平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渴望。‎ ‎ 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谁都不想让奥斯维辛的哥特式建筑真正打破世界的宁静,但这也不会影响到我们记忆中的伤痕,它只会作为一个和平的标志,以示警钟长鸣。现在的犹太民族早得到了公正的对待,但他们也未曾将自己的历史忘掉,即使那是一段令人不堪回首的记忆。‎ ‎ 古人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犹太人正是凭借这样一股浩然之气,将心中的愤怒转化成复兴民族的决心。‎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