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50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银川二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说《西游记》乃是一种游戏的小说,但也有人却不这么看。历来多数人认为《西游记》包含了深刻的喻意,比较集中的是这层意思:孙悟空从胡作非为到修成正果,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克服狂荡的心念而回复清静本心、彻悟世界之空性的过程。而对各种具体情节的象征意义的诠释则是各有妙论,五花八门。南怀瑾认为《西游记》“是一本道书,许多修行道理都藏在故事里”。
说《西游记》是游戏小说应该不错,这个不需要很多分析,读起来令人欢喜发笑的地方都是这种游戏特性的发挥;说《西游记》有哲理性的象征喻意也不错,因为作者唯恐人不知,在小说文字中再三作出明确的提示。譬如孙悟空师父菩提祖师的道场,是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是心,方寸是心,斜月三星还是个“心”字!二者矛盾吗?倒也并不;也许可以说,在《西游记》里,游戏也是哲理,哲理也是游戏。
我把《西游记》称为“大小说”。这不是说它规模有多大,而是说它有非常广大的阐释和演绎空间。这种空间如何得来的呢?就是因为作者从来不用固执和单一的立场来看待事物,他的态度机智多变而诙谐有趣,许多在一般人看来是对立而难以相容的因素,在《西游记》里轻松愉快地并存着。你看《西游记》天上地下、佛祖妖魔很神奇是吧,可是不拘什么角色,弄不准一开口就是市井或乡间的俗腔;妖精很可怕吗?谈起恋爱缠绵得很!猪八戒很蠢?只不过诗写得差一点,好多话说出来真叫机趣横生。你如果想用固执的理论去读解《西游记》,很容易上当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就是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是“农民起义”的象征。你看他闯龙宫、扰地府、闹天庭,叫嚷“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差不多是一个革命英雄了。可是他造反失败,并没有高呼口号壮烈栖牲,而是乐不颠地撅着个猴屁股跟随唐僧上西天取经去了,路上遇到麻烦,不是拜佛便是求神,完全和从前的敌人站在了一起。你难道非要说他“背叛革命”才觉得过瘾吗?
- 25 -
因为这个缘故,读《西游记》令人非常快乐,并且深知思想解放之美妙。我看迪斯尼的动画片,不禁长叹:这些玩意儿怎么能跟《西游记》比?随便伶起个小妖翻新出奇,也能演出一台远胜过它们的好戏。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西游记》永远也说不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趣味、人生态度,抓一把跟《西游记》一炒,味道大不相同。只要不是死板地谈什么“证道”,人还有趣,文章自然好看。
(摘编自骆玉明《世道人心说西游(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认为《西游记》是游戏小说,有人并不认可,主流观点是孙悟空的经历表现了人克服狂荡心念回复清静本心、彻悟世界之空性的过程。
B. 认为《西游记》是游戏小说可以,说《西游记》有哲理性象征喻意也可以,二者并不矛盾,在《西游记》里这也许本就是一体的。
C. 作者把《西游记》称为“大小说”,主要是认为这部小说有非常广大的阐释和演绎空间,而并不是说它规模有多庞大。
D. 过去曾有人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是“农民起义”的象征,作者也表示认同,例如《西游记》里描写孙悟空的种种作为和革命英雄很相似。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首先点出鲁迅认为《西游记》是游戏小说的观点,一方面自然引出其他观点,更重要的也为后文亮明自己的观点巧设铺垫。
B. 之所以可以说《西游记》有哲理性的象征喻意,是因为作者在小说中不断作出明确的提示,譬如“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之类。
C. 《西游记》的作者不用固执和单一的立场来看待事物,以及他的机智多变而诙谐有趣的态度使得《西游记》拥有了广大的阐释和演绎空间。
D. 作者认为迪斯尼的动画片远不能与《西游记》相提并论,主要是因为东西方在生活经验、艺术趣味、人生态度等方面有所不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是游戏小说的论断应该可以成立,无需过多分析,小说中那些读起来令人欢喜发笑的地方,都可以看作是这种游戏特性的发挥。
B. 《西游记》中佛祖妖魔没准会说市井或乡间的俗腔,有的妖精也会谈缠绵的恋爱,由这些笔墨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机智多变且诙谐有趣。
C. 猪八戒很愚蠢,诗也写得比较差,不过说出来的话多是机趣横生,所以我们不能用固执的理论去读解《西游记》,否则很容易上当。
D. 如果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趣味、人生态度来解读《西游记》,多能读出独特的味道,其实没必要去死板地谈什么“证道”之类。
- 25 -
【答案】1. D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D项,“作者也表示认同”曲解原文,分析错误。原文的表述为:“差不多是一个革命英雄了。可是……”,由“差不多”“可是”可看出,作者并不认同孙悟空的形象是“农民起义”的象征的观点。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主要是因为东西方在生活经验、艺术趣味、人生态度等方面有所不同”分析错误,归因有误。原文表述为:“我看迪斯尼的动画片,不禁长叹:这些玩意儿怎么能跟《西游记》比?随便拎起个小妖翻新出奇,也能演出一台远胜过它们的好戏。”可见《西游记》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情节设计等方面,要比迪斯尼动画片精彩。
故选D。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C项,“猪八戒很愚蠢”分析有误,原文是反问,表示作者并不认为猪八戒很愚蠢。
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
(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 25 -
(2)主次颠倒。把次要说成主要的。
(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
(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需要认真甄别。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梁父吟(节选)
白先勇
翁朴园进到书房里,便径自走到茶几旁边一张紫檀木太师椅上坐了下来。书房内的陈设十分古雅,一壁上挂着一幅中堂,是明人山水,文徵明画的寒林渔隐图。两旁的对子却是郑板桥的真迹,写得十分苍劲雄浑: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另一壁也悬了一副对联,联语录的是《国父遗嘱》: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你们老师———”朴公坐下后,沉思良久,才开言道。“是的,朴公。”朴公说了一句,没有接下去,雷委员便答腔道。
“‘狂狷’二字是你老师的好处,可是他一辈子吃亏,也就是这个上头。孟养———他的性子是太刚了些。”朴公点着头叹了一口气。
“恩师的为人,实在是叫人景仰的。”雷委员说道。
“你们老师,和我相处,前后总有五十多年了———”朴公顿了一顿才又说道,“他的为人,我知道得太清楚。”
“是的,朴公,”雷委员答道,“恩师和朴公的厚谊我们都知道。朴公讲给我们晚辈听听,日后替恩师作传,也好有个根据。”
“唔———”朴公吟哦了一下,“说起来,那还是辛亥年间的事情呢,仲默和他夫人杨蕴秀,刚从日本回来,他们在那边参加了同盟会,回来是带了使命的:在四川召集武备学堂的革命分子,去援助武汉那边大举起义。我们几个人碰巧归成一组,自称是‘敢死队’,提出的口号是‘革命倒满·倒满革命’。仲默的夫人杨蕴秀到底不愧是个有胆识的女子!”朴公说着不禁赞佩地点了几下头。“仲公的夫人确实是位巾帼英雄。”雷委员也附和着称赞道。
- 25 -
“你知道吗?那天运军火进武昌,就是由杨蕴秀扮新娘。炸弹都藏在她的花轿里。孟养和我呢,就打了红包头扮抬轿夫,仲默却是一身长袍马褂骑在马上做新郎官。那天夜晚,也真好像天意有知一般,竟是满城月色,景象十分悲肃。我们几个人都换上了短打,连杨蕴秀也改了男装。大家几杯烧酒一下肚,高谈国家兴亡,都禁不住万分慷慨起来。你老师最是激昂,我还记得,他喝得一脸血红,把马刀往桌上一拍,拉起我和仲默两个人,便效那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在院子里歃血为盟,对天起誓:‘不杀满奴,誓不生还。’那时倒真是都抱了必死之心的,三个人连姓名生辰都留下了。算起来,我是老大,仲默居二,你老师年纪最小。是老幺。他那时才不过二十岁———”
“哦?”雷委员惊讶地插话道,“我倒不曾知道,原来恩师和朴公、仲公,还有这么一段渊源呢!”
“你哪里能得知?”朴公捋了一下他胸前的银髯,笑道,“那段过往,确实是我们三个人的秘密。那晚我们才等到十时左右,城东工程营那边便突然间枪声震响起来了。几个人正还犹疑,你老师便跳了起来,喊道:‘外面都动了兵器了,我们还在这里等死吗?’说着便抢了几枚炸弹,拖起马刀往外面冲去,我们也纷纷拥了出去。混战了一夜,黎明的光景,大势已定,武昌城内,到处都飘满了我们革命军的白旗了。于是我们一队人便走向蛇山楚望台去集合,经过黄鹤楼的时候,你老师突然兴致大发,一下子跑到了上面去,脱下了一件血迹斑斑的白布褂子,用竹竿挑起,插到了楼檐上去。然后,他站到黄鹤楼的栏杆上,挥着一柄马刀,朝了我们呼喊道:‘革命英雄———王孟养在此。’他那时那股豪狂的劲道,我总还记得。”朴公又微微地笑了一下,停下来喝了一口铁观音。
“要不是朴公今天提起,恩师那些事迹竟埋没了,”雷委员说道,“这些都该写入传里去的。”
“可以写,”朴公点首赞许道,“那次起义,虽然事出仓猝,由几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闯成了革命,可是也就是那么一闯,却把个民国给闯了出来呢。不过,平心而论,讲到才略机智,我要首推你们老师———”朴公竖起了一双寿眉,举起了大拇指说道。
“恩师的才智实在是令人钦服的,”雷委员说道,“只可惜还没能展尽就是了。”
“他倒真是做过了一番事业的。不过这不能怨天尤人,还是要怪他自己的性格。孟养———”朴公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他确实太刚烈了。”
说完朴公和雷委员对坐着,各自又默默地沉思起来,隔了一刻工夫,雷委员才轻轻地喟叹了一声说道:
“不过———今天的公祭总算是风光了。难为人到得那么齐全,连王钦公、李贤公、赵冕公竟也亲自来了。”
- 25 -
“哦———”朴公若有所思地说道,“我也有多少年没有见着他们了。他们几个送来的挽联,挂在灵堂里,我倒看到了。虽然王钦之和你老师有过一段恩怨,可见他对你老师也还是十分推重的。”
“是的,朴公。”雷委员赶忙应道。
“还有一句话,是你老师临终时留下来的:日后回大陆,无论如何要把他的灵柩移回家乡去。你去告诉他的那些后人,一定要保留一套孟养常穿的军礼服,他的那些勋章也要存起来,日后移灵,他的衣裳佩挂是要紧的。”
“是的,朴公,我一定照办。”
送走雷委员,朴公回到院子里的时候,冬日的暮风已经起来了,满院里那些紫竹都骚然地抖响起来。西天的一抹落照,血红一般,冷凝在那里。他又想起了半个世纪以前,辛亥年间,一些早已淡忘了的佚事来……
(选自《台北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冬日落晖中凭吊战友的朴公是一位老将军。黄昏是一天之暮,冬季是一年之暮,年迈是人生之暮:“迟暮”意象的并用,渲染了浓浓的颓败之气。
B. 以物托人,以景衬人。书房中悬挂的文徵明的寒林渔隐图、郑板桥的对联,以及满院的紫竹,这些摆设与布置烘托出朴公的铮铮傲骨、儒将风范。
C. 小说远离“现在”而走进“过去”,构设有明暗交替的两条情节线索,让代表“现在”与“过去”的生者与死者交替亮相,刻画其性格,塑造其形象。
D. 小说以作者的全知视角来写人物的对话,把第一人称的半知视角纳入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之中;让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活动,让性格在叙述中凸显。
5. 请结合文本,分析王孟养等人在参与辛亥革命时的形象特征。
6. 请结合文本,分析蕴含在文中的家国情怀。
【答案】4. A 5. ①义:抱定死心,有民族大义;效桃园结义,有兄弟情义。②智:秘藏炸弹,乔装进城。③勇:勇携武器,参与革命,跃上名楼,挥刀狂呼。
6. ①故土情结。王孟养的临终遗愿,体现出了故国之思、怀土恋乡之情。②文化情怀。书房古雅的布置既能反映出中国传统特色,又可见人物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与固守。③报国之志。不惧牺牲踊跃参与革命,矢志不渝承继中山先生遗志,这是报效国家的表现。④家国同构。小说立足历史价值,来描述人物的丰功伟绩,把个人经历和民族、国家的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
【解析】
- 25 -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A项,“渲染了浓浓的颓败之气”错误。结合文本最后一节内容分析,这样的环境塑造,为下文“他又想起了半个世纪以前,辛亥年间,一些早已淡忘了的佚事来……”渲染氛围,留给人想象的空间,不是为了渲染颓败之气的。故选A。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在四川召集武备学堂的革命分子,去援助武汉那边大举起义。我们几个人碰巧归成一组,自称是‘敢死队’,提出的口号是‘革命倒满•倒满革命’”“他喝得一脸血红,把马刀往桌上一拍,拉起我和仲默两个人,便效那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在院子里歃血为盟,对天起誓:‘不杀满奴,誓不生还。’那时倒真是都抱了必死之心的,三个人连姓名生辰都留下了”分析,王孟养等人在参与辛亥革命时,有民族大义,有兄弟情义;结合“你知道吗?那天运军火进武昌,就是由杨蕴秀扮新娘。炸弹都藏在她的花轿里。孟养和我呢,就打了红包头扮抬轿夫,仲默却是一身长袍马褂骑在马上做新郎官”分析,王孟养等人在参与辛亥革命时充满智慧;结合“你老师便跳了起来,喊道:‘外面都动了兵器了,我们还在这里等死吗?’说着便抢了几枚炸弹,拖起马刀往外面冲去”“他站到黄鹤楼的栏杆上,挥着一柄马刀,朝了我们呼喊道:‘革命英雄——王孟养在此。’他那时那股豪狂的劲道,我总还记得。”分析,王孟养等人在参与辛亥革命时勇敢、爱国等。
【6题详解】
- 25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文中深刻的意蕴是依附于含有一定象征意味的具体事物。可以分析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感情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可以分析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场面细节把握作品内容,从而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日后回大陆,无论如何要把他的灵柩移回家乡去”分析,体现浓浓的故土情结;结合“书房内的陈设十分古雅,一壁上挂着一幅中堂,是明人山水……联,联语录的是《国父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分析,体现中国传统特色,及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与固守;结合“在四川召集武备学堂的革命分子,去援助武汉那边大举起义。我们几个人碰巧归成一组,自称是‘敢死队’,提出的口号是‘革命倒满•倒满革命’”“几个人正还犹疑,你老师便跳了起来,喊道:‘外面都动了兵器了,我们还在这里等死吗?’说着便抢了几枚炸弹,拖起马刀往外面冲去,我们也纷纷拥了出去”“你老师突然兴致大发,一下子跑到了上面去,脱下了一件血迹斑斑的白布褂子,用竹竿挑起,插到了楼檐上去。然后,他站到黄鹤楼的栏杆上,挥着一柄马刀,朝了我们呼喊道:‘革命英雄——王孟养在此。’”“不过——今天的公祭总算是风光了。难为人到得那么齐全,连王钦公、李贤公、赵冕公竞也亲自来了”“他又想起了半个世纪以前,辛亥年间,一些早已淡忘了的佚事来……”等分析可知,这是报效国家的表现,有报国之志,把个人经历和民族、国家的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少笃学,工文辞。宣和三年,上舍登第。累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王云使北还,言金人必欲得三镇。宗尹请弃之以纾祸,言者非之,宗尹罢归。张邦昌僭位,复其职,遣同路允迪诣康王劝进。
建炎元年,李纲拜右仆射,宗尹论其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不报,出知舒州。言者论宗尹尝污伪命,责置鄂州。既,召为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拜参知政事。
吕颐浩罢相,宗尹摄其位。时诸盗据有州县,朝廷力不能制。宗尹言:“太祖收藩镇之权,天下无事百五十年,可谓良法。然国家多难,四方帅守单寡,束手环视,此法之弊。今当稍复藩镇之法,裂河南、江北数十州之地,付以兵权,俾蕃王室。较之弃地夷狄,岂不相远?”上从其言。授宗尹通议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时年三十。近世宰相年少,未有如宗尹者。
初,宗尹廷对,详定官李邦彦特取旨置宗尹乙科,宗尹德之,赠邦彦观文殿大学士。枢密院副都承旨阙,宗尹拟邢焕、蓝公佐、辛道宗三人。焕戚里,公佐管客省,道宗不知兵,人以此咎宗尹。密院计议官王佾结公佐,宗尹请除佾为宗正丞,侍御史张延寿劾之,上罢佾。
- 25 -
绍兴元年二月辛巳,日有黑子,宗尹以辅政无状请免,上不许。魏滂为江东通判,谏官言其贪盗官钱,滂遂罢;李弼孺领营田,谏官言其媚事朱勔,弼孺亦罢:二人皆宗尹所荐。台州守臣晁公为储峙丰备,论者以为扰民,宗尹阴佑之。会公为妻受囚金事觉,上罢公为,宗尹不自安。时明堂①覃恩②,宗尹请举行讨论之事,上手札云:“朕不欲归过君父,敛怨士大夫。”始,宗尹建此议,秦桧力赞之,及见上意坚,反挤宗尹。上亦恶其与辛道宗兄弟往来,遂罢。沈与求奏其罪状,落职。未几,命知温州。退居天台,卒,年三十七。
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节选自《宋史·范宗尹传》)
【注】①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场所。②覃恩:广施恩泽。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B. 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C. 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D. 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8.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登第”指登科,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
B. 本文中的“宣和三年”“建炎元年”都属于年号纪年法。
C. 宋高宗时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宰相。
D. “阙”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枢密院副都承旨阙”中的“阙”是指皇宫。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宗尹年轻有为,勇于进谏。担任过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重要官职,还曾因为自己的直言进谏被贬黜。
B. 范宗尹才智过人,善于借鉴。为扶植地方武装力量抵抗金军,他上奏借鉴藩镇之法,得到皇帝批准,并由此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宰相。
C.
- 25 -
范宗尹常徇私情,用人不善。他担任宰相,重人情,轻法度,任用李弼孺、魏滂等贪腐残暴之人,并包庇与自己私交甚好的官员。
D. 范宗尹宦海沉浮,权变不足。他向皇帝提请举行讨论之事,本来已经获得秦桧的赞同,后来反遭秦桧背弃和排挤,最终罢官。
1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当稍复藩镇之法,裂河南、江北数十州之地,付以兵权,俾蕃王室。
(2)会公为妻受囚金事觉,上罢公为,宗尹不自安。
【答案】7. D 8. D 9. C
10. (1)现在应到了稍微恢复建立藩镇的方法,分割河南、江北几十个州的土地,委以兵权,使他们来拱卫皇室。
(2)适逢晁公为的妻子收受囚犯贿金的事情败露,皇帝罢免了晁公为,范宗尹感到很不安。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本句,根据名词“宗尹”“才智”“北敌”“任(职责)”“相位”“帅”“剧盗(大盗)”“援(援兵)”“饷”“镇守”,虚词“之”“以”“其”“且”,“不遣援”和“不通饷”结构相同,虚词“又”前应断开,排除B;“毅然自任”“建议分镇”语意完整,不可断开,排除A和C两项。再结合本句意思:范宗尹有才干智慧,当金军横行的关头,他毅然以抗敌作为自己的职责,建议分割藩镇,由此得到宰相之位。然而,他署任镇帅多授予大盗,又各藩镇之间没有统领隶属的关系,并且不派援兵,不通粮饷,所以各镇守很少能够保存下来。句子可以断开为: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的选拔、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域划分、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与课本注释相关的内容。
D项,“指皇宫”错。“阙”通“缺”,职务空缺的意思。
- 25 -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项,“任用”错。从原文“魏滂为江东通判,谏官言其贪盗官钱,滂遂罢;李弼孺领营田,谏官言其媚事朱勔,弼孺亦罢:二人皆宗尹所荐”可以看出他们两人都是宗尹推荐的,而不是任用的。“轻法度”也缺少事实根据。
故选C。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稍:逐渐;复:恢复;裂:分割;付:给予;俾:使。
(2)会:稍微;受:接受;自安:感到安心。
【点睛】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因为不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就不能理解文意,也就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因此,考生对于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常见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一定要熟悉其用法。
参考译文: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从小专心好学,擅长文辞。宣和三年,考中进士,经多次升迁任侍御史、行谏议大夫。王云出使金国返回,说金人一定要得到三镇。范宗尹建议放弃三镇以避免战祸,谏官反对这样做,范宗尹被罢免官职,返回乡里。张邦昌越礼建立伪国,恢复了宗尹的官职,派他同路允迪去见康王劝说他称帝。
建炎元年,李纲被授任右仆射,范宗尹论奏他名声超过实际才能,有震主之威。不被答复,出京任舒州知州。谏官论奏范宗尹曾接受过伪朝的朝任命,宗尹又被责罚安置到邓州。不久,被召为中书舍人,升任御史中丞,任参知政事。
- 25 -
吕颐浩被罢去相位,范宗尹代理宰相之位。当时盗贼们占据州县,朝廷无力制服他们。宗尹上言道:“太祖收回各藩镇的权力,天下太平有一百五十年,可谓是良策。然而国家多难,四方守帅势力单薄,垂手环视,是此法的弊端所在。现在应到了稍微恢复建立藩镇的方法,分割河南、江北几十个州的土地,委以兵权,使他们来拱卫皇室。与把土地舍弃给夷狄之人相比,难道不是相差很远吗?”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授任范宗尹为通议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当时年仅三十岁。近世的宰相,没有比宗尹年纪更小的。
当初,范宗尹参加廷试,详定官李邦彦特别奏请皇上把宗尹放到乙科,宗尹很感激他,赠李邦彦观文殿大学士。枢密院副都承旨一职空缺,宗尹拟定邢焕、蓝公佐、辛道宗三人,邢焕是他的同乡亲戚,公佐主管客省,而道宗又不懂军事,人们因此指责宗尹。枢密院计议官王佾与公佐结交,宗尹请求授王佾为宗正丞,侍御史张延寿弹劾他,皇上罢免了王佾。
绍兴元年二月辛巳,太阳上出现黑斑,宗尹以辅政没有成绩请求免职,皇上不答应。魏滂担任江东通判,谏官弹劾他贪污盗窃官钱,魏滂于是被罢职;李弼孺管领营田事务,谏官弹劾他谄媚事奉朱勔,弼孺也被罢免:这二人都是宗尹推荐的。台州守臣晁公为日常储备丰富,议论的人认为这是扰民之举,宗尹暗中保护他。正逢公为的妻子收受囚犯的银子被发觉,皇上罢免了公为,宗尹自己也感到不安。当时明堂典礼完成广施恩泽,宗尹请求举行评论功过之事,皇上亲笔书写札子说:“朕不想把过错归于君父,而遭士大夫怨恨。”开始时,宗尹提此建议,秦桧极力赞成他,等见到皇上态度坚决,就反过来排挤宗尹。皇上也厌恶他与辛道宗兄弟来往,就罢免了他的相位。沈与求上奏他的罪状,宗尹被罢官,不久,任命为温州知州。后退居天台,去世,终年三十七岁。
范宗尹有才干智慧,当金军横行的关头,他毅然以抗敌作为自己的职责,建议分割藩镇,由此得到宰相之位。然而他署任镇帅多授予大盗,又各藩镇之间没有统领隶属的关系,并且不派援兵,不通粮饷,所以各镇守很少能够保存下来。等到执政时多怀私心,而多次受到谏官的弹劾。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清明登奉先城楼
唐 罗衮
年来年去只艰危,春半尧山草尚衰。
四海清平耆旧见,五陵寒食小臣悲。
烟销井邑隈楼槛,雪满川原泥酒卮。
拭尽贾生无限泪,一行归雁远参差。
- 25 -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是说新的一年已经到来,旧的一年已经远去,但是不变的是诗人“艰危”的人生境况。
B. 第二句是说奉先城楼所在的尧山,时至清明时,依旧春风不度,弥望的依旧是历冬的衰草。
C. “耆旧”相对“小臣”而言,是指年高望重者,颔联说只有他们才感受过“四海清平”。
D. 颈联表现的是诗人的境况,偎依城楼,喝着美酒,欣赏着远近烟锁雾横、雪满川原的美丽景致。
12.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1. D 12. “贾生”在诗中实指诗人,“拭尽贾生无限泪”暗示诗人屡受挫折、怀才不遇的无限凄凉和拭干泪水、试图达观的努力;“一行归雁远参差”表现了诗人无心仕途的怅然和回归故园的设想。
【解析】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的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D项,“欣赏着远近烟锁雾横、雪满川原的美丽景致”分析错误,“烟销”是说井邑不见炊烟,暗扣寒食节清明节的习俗。“雪满川原”反衬诗人内心的清冷。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诗句含义及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理解诗句含义就是翻译诗句大意;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借“贾生”在诗中实指诗人,用贾生(贾谊)的典故,表达怀才不遇的感情,“拭尽贾生无限泪”暗示诗人屡受挫折、怀才不遇的无限凄凉和拭干泪水;归雁则含有羁旅泊客之情。拭尽贾生无限泪,一行归雁远参差,字面的理解是擦干我壮志未酬的泪水,怅惘在外漂泊颠簸的现状。所以表露的是在外地拼搏并处于失意伤感的状态和回归故园的设想。
【点睛】
- 25 -
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6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秦国统治者浪费无度,毫不珍惜从六国搜刮过来的珍宝的情景。
(2)《登岳阳楼》一诗中,表现诗人到处流浪、没有书信,只有孤舟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3)韦庄的《菩萨蛮(其二)》中,描写江南美好景色、体现江南美好生活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夜归鹿门歌》中描写鹿门山清幽、静雅的环境以及诗人沉浸其中,忘情山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阿房宫占地面积之广,建筑物之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阿房宫赋》中,作者以史为鉴,直接道出是秦国统治者自身的原因导致亡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鼎铛玉石 (2). 金块珠砾 (3). 亲朋无一字 (4). 老病有孤舟 (5). 春水碧于天 (6). 画船听雨眠 (7). 鹿门月照开烟树 (8). 忽到庞公栖隐处 (9). 覆压三百余里 (10). 隔离天日 (11). 族秦者秦也 (12). 非天下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本题中的鼎铛、砾、画、庞、栖、覆、族等词,都要格外留意。
- 25 -
(四)课内基础知识(14-19题每题2分,共12分)
14.下列加点词的注意,正确的一项是( )
A. 肯綮(qìng) 缦(màn)回 发于硎(yán) 刈旗(yì)
B. 砉(huò)然 妃嫔媵(yìng)嫱 鼎铛(chēng) 被十余创(chuàng)
C. 锱铢(zī zhū) 剽掠其人(biāo) 田父(fù) 批大郤(xì)
D. 架梁之椽(chuán) 直栏横槛(jiàn) 仓庾(yǔ) 訇(hōng)然
【答案】D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中容易出错的有字形相近的形声字,这些字读音可能相同也可能相近,当然也可能完全不同,如,掇,啜,缀;菅和管。因此做题时要格外留心,看清字形。最重要的是平时要做个有心人,认真识记、做练习、做笔记。
A项,发于硎,“硎”应读“xíng”
B项,砉然,“砉”应读“huā”;被十余创,“创”应读“chuāng”。
C项,剽掠其人,“剽”应读“piāo”;田父,“父”应读“fǔ”。
故选D。
15.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A. 左,乃陷大泽中 B. 六王毕,四海一
C.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D. 燕赵之收藏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词类活用现象。考生要能准确判断各种词类活用现象。常见的类型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例句中“辇”,名词作状语,乘辇车。A项,左,方位名词作动词,向左跑;B项,一,数词作动词,统一;C项,名词用作状语,向东;D项,收藏,动词作名词,收藏的奇珍。故选C。
16. 下列加横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吴楚东南坼坼:分裂,引申为划分
- 25 -
B. 亲朋无一字字:文字,指书信
C. 老病有孤舟 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
D. 戎马关山北 关山:关口山岳,指北方边关
【答案】C
【解析】
老病:年老且生病。
17.指出下列加划横线的词语,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③江东虽小,地方千里④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⑥千里逢迎,高朋满座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⑧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
A. ①③⑤ B. ②④⑦ C. ④⑤⑧ D. ③⑤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中古今异义词理解判断能力。所谓古今异义词,指形式上与现代汉语一致,但意思不同。古今异义词往往是双音节词,所以看到这种词,就要仔细区分,一般可以用逐字组词的方式来区分,因为古汉语主要是单音节词。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平时注意多积累。本题要求选出“加划横线的词语,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①钩心斗角:古义,指宫室建筑精巧。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②气候:古义,天气冷暖(一说文中指向情形气氛之意)。今义,一定地区内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状况;
③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地点、处所;
④败北:古义今义均为“失败”之意;
⑤骄固:古义今义均为“骄横而顽固”之意;
⑥逢迎:古义,迎接,接待。今义,多含贬义,为“迎合”之意;
⑦可怜:古义,可惜。今义,怜悯,同情;
⑧未尝:古义今义均为“未曾”之意。
故选C。
18.下面句子,句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25 -
①臣之所好者道也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③秦人不暇自哀④戍卒叫,函谷举⑤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⑥汉骑追者数千人⑦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⑧骑能属者百余人耳⑨技经肯綮之未尝⑩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A. ①⑤|②④|③⑨|⑥⑧|⑦⑩ B. ①⑤|②④|③⑦|⑥⑨|⑧⑩
C. ①⑧|②④|③⑨|⑥⑩|⑤⑦ D. ①⑤|②⑧|③⑥|④⑨|⑦⑩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句式掌握和判断能力。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于文言文几种特殊句式的标识能记忆并运用。判断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依据意思和各种句式的特殊标识。本题,
①判断句,“……者……也”表判断;②被动句,“破”指“被攻破”,“服”指“被降服,被征服”;③宾语前置句,“自哀”即“哀自”;④被动句,“举”指“被攻占”;⑤判断句,“……者……也”表判断;⑥定语后置句,“汉骑追者数千人”即“追(之)汉骑数千人”;⑦状语后置句,“新发于硎”即“于硎新发”⑧定语后置句,“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即“能属骑百余人耳”;⑨宾语前置句,“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⑩状语后置句,“多于南亩之农夫”即“于南亩之农夫多”。
①⑤判断句式|②④被动句式|③⑨宾语前置句式|⑥⑧定语后置句式|⑦⑩状语后置句式。
故选A。
19.下面对文章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庖丁解牛》的故事启示我们,技艺的高超并非天生而来,而是长期反复实践的结果。在本文中也形成了流传后世的多个成语,其中有:“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循序渐进”。
B. 《项羽之死》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在“垓下之围”这一部分,项羽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外面唱起了楚歌,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
C. 《阿房宫赋》借写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揭露了秦王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文章的最后一段,先后用四个“后人”来指代唐朝统治者,以起来借古讽今,劝诫当朝的目的。
D. 《夜归鹿门歌》一诗在首联、颔联两句中,分别为读者描绘了山寺钟声、渔梁争渡、世人归家、自归鹿门四副画面,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诗人与世人殊途异志,两种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怡然自得的心情。
【答案】D
【解析】
- 25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下面对文章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
A项,“循序渐进”不是出自《庖丁解牛》,出自《论语·宪问》;
B项,“项羽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外面唱起了楚歌”表述错误,应是刘邦安排手下的人在项羽的军营外唱起楚地的歌;
C项,“先后用四个‘后人’来指代唐朝统治者”说法错误,四个“后人”并不是都指代唐代的统治者。
故选D。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中,百姓自发写诗的热情十分高涨。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当仁不让地彼此打擂;茶客们,则在观看中随心所欲地________优劣。诗让人们自得其乐。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和自已________。而一座有诗歌传统的城市,才能够如花开一般,处处都绽放出诗来。成都的诗的传统,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杜甫如果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却在别的地方盖一座草堂,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诗的传统,其实就是一种__________的文化底蕴。它靠的不是一时的推崇和追捧,而是漫长岁月的浸润,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一如何绍基先生题写在草堂工部祠门前的楹联所述:“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今天的草堂之所以仍是成都人民的文化圣地,( ),并写出了后世我们所见到的“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的诗句,也是因为杜甫自身及其诗歌的人民性,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正是杜甫和他的草堂,让诗与这座城市的人们________。
20.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评点 平起平坐 经久不衰 水乳交融
B. 品味 平起平坐 历久弥新 合而为一
C. 评点 平分秋色 历久弥新 水乳交融
D. 品味 平分秋色 经久不衰 合而为一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杜甫如果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一座草堂,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 25 -
B. 如果杜甫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却在别的地方盖一座草堂,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C. 杜甫如果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反而在别的地方盖一座草堂,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D. 如果杜甫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一座草堂,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22. 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并不是因为杜甫当年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成都这座城市定居多年
B. 不仅是因为杜甫当年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了一间茅屋
C. 并不是因为杜甫当年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了一间茅屋
D. 不仅是因为杜甫当年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成都这座城市定居多年
【答案】20. A 21. D 22. B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空:评点:指批评并圈点(诗文),也指评论指点。品味:指尝试滋味、品尝,也指仔细体会、玩味。这里描述茶客们对“诗”的评析,应选用“评点”;
第二空:平起平坐:指地位或权力平等。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半。这里强调诗和民众的“平等”,应选用“平起平坐”;
第三空:经久不衰:指持续很长时间而不衰减。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更加鲜活,更显价值。这里强调诗歌文化历经岁月的洗礼仍然保有生机,并不衰减,应选用“经久不衰”;
第四空:水乳交融:指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形容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合而为一:指把分离的事物合在一起,并为一体。这里形容“诗与这座城市的人们”的关系之密切,应选用“水乳交融”。
故选A。
【21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要求“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本题,
划线句子“杜甫如果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却在别的地方盖一座草堂,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共有两处语病:第一处,语序不当,“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座草堂”的主语是“杜甫”,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语是“情况”,两者的主语不同,应将“如果”放在“杜甫”的前面,据此排除A、C两项;第二处,搭配不当,关联词“不是”和表示转折的“却”不搭配,应将“却”改为“而是”,据此排除B项。
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仔细阅读括号所在的语段,
结合后文“也是因……”可知,填入括号内的语句应为“不仅……”与“也是……”构成递进复句,据此排除A、C两项;“今天的草堂……圣地”一句的陈述对象是“草堂”,D项在阐述原因时没有涉及“草堂”的相关内容,不合语境,故排除D项。
故选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样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3.学习程度指学习中对知识加工的深浅和掌握的牢固程度。从下列表格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给出两条结论。
学习程度%
学习后间隔不同时长知识保持量
一天
二天
四天
七天
十四天
二十八天
100
20
14
5
2
2
2
- 25 -
150
37
33
27
22
20
19
200
50
40
32
28
25
24
结论一:
结论二:
【答案】一、学习程度越高,知识保持率越高。
二、学习后的时间越长,知识保持率越低。
三、学习后的时间越长,知识保持下降越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和图表中的各个要素,此类题目将数据以直观的柱状图或直方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向答题者介绍或展示某种情况。需认真理解题意,厘清各项关系,然后准确地把握住规律来解答问题。
通过对图表“学习程度%”“学习后间隔不同时长知识保持量”的横向及纵向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学习中对知识加工的深浅和掌握的牢固程度成这样一种趋势:学习程度越高,知识保持率越高;学习后的时间越长,知识保持下降越慢;学习后的时间越长,知识保持率越低。答题时要考虑各种因素,要细心。
【点睛】所谓“图表”,是指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的总称。高考卷中出现的图表类材料有流程图、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这种题型一般是提供一个或多个图或表,然后设置一到两个题目,题目内容或者是描述某种情况,或者是得出一个结论,或者是提出一条建议,等等。
24.阅读下面这段新闻报道,总结美国和中国打贸易战的两个原因。要求语言简洁,表达准确。总共不超过30字。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7年中美进出口贸易差额达到2758亿美元,是1995年的32倍。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也在不断上升。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1月,美国对中国出口额占美国出口总额的7.9%,而对中国进口额占美国进口总额的22.5%。截至今年1月,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 25 -
兴业研究指出从研究与开发绩效来看,中国研发支出已超越欧盟,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研发支出国。中国研发支出占GDP比重(研发支出强度)也在快速增长。2015年中国研发支出强度为2.1%,仅低于美国0.7个百分点。
【答案】原因一:中美贸易地位不平衡(持续扩大)或中美进出口贸易差额增大原因二:美国狙击中国高新科技或限制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或中国在研发支出中的投入比重日益增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以及压缩语段。解答本题考生需要先甚好题,题目要求“总结美国和中国打贸易战的两个原因”,本材料有两段,每段一个重点,即一个原因。考生需要从现象抓住本质,如第一段列举了许多数据,“2017年中美进出口贸易差额达到2758亿美元,是1995年的32倍”旨在说明中美进出口贸易差额增大,或者中美贸易地位不平衡,这是美国和中国打贸易战的原因之一。第二段“中国研发支出已超越欧盟,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研发支出国。中国研发支出占GDP比重(研发支出强度)也在快速增长。2015年中国研发支出强度为2.1%,仅低于美国0.7个百分点”可知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中国在研发支出中的投入比重日益增加成为了美国的威胁。美国和中国打贸易战就是为了狙击中国高新科技或限制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
四.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中美贸易争端中,美方一些人简单粗暴地认为别国的经济增长就是对本国经济利益的损害,其实这就是零和思维的具体表现。所谓零和思维,是指认为博弈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非输即赢,双方利益总和永远为“零”。作为拥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好客精神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豁达思想的中国人来说,是不认同这种思想的。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合作共赢
和平不仅是战争过后的风平浪静,亦是握手言和后达成共识的双赢。
握手具有很多含义。有时是俩人相互认识时的点头之交,企业间达成合约到国家之间握手言和。握手将双方连系在了一起,手指相扣,心意相通。而有时握手却是赢家与输家最后的会晤,是妥协方与提案方草草的收尾,这时的握手,仅是一种认知,一种默许,一种不甘。
- 25 -
人们总说:“世上没有绝对的朋友,有的只是利益一致与否。”抱着这样的心态其实未免太过狭隘,有得利一方则必有失利一方,这样一来双方便玩起了“零和游戏”,总有人要为此失败,也总有人戴上桂冠。在不惜一切手段谋取他人利益的同时,为什么不思考一下,这样做是否能让自己发展长远,而不会之后落败于他人手中呢?
在当今世界,零和已经为上个世纪的遗物,真正能让世界各国摒弃零和的,是合作,是以一种更加宽广的心态与他人握手,以一颗真心实意提出合作,达成共赢。
孔子曾提出过“为政以德”的观念,在那时便强调以暴制暴的不可取与以德服人的长久性。仁德之心便是告诉我们要以一颗包容之心对待他人,不计较小利小弊,目光长远。方能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宽容的合作姿态,必将带来更多的朋友,而非表面曲意逢迎背后捅刀的敌人。美美与共,合作共赢,每个国家都会在合作中得利,因而也会多付出一份真心,世界方能真正是和平而充满欢笑的的大家庭。
就在昨日,进口博览会于上海开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态度--开放与合作。共赢成为热点话题使人人深思,合作的意义与共赢优于零和的方面;人们震惊于从共赢中所能带来远超于一纸合约的巨大利益,还未从一加一大于二的震惊中缓释过来,便已尝到了合作共赢的甜头。
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将中国比作大海。如大海般广阔,如大海般平静,亦如大海般包容。只有在这样的舞台上,才能上演合作共赢的完美乐章,握手时人们脸上才会洋溢起真正的幸福和笑意。
当今世界早已不再是奴隶和奴隶主的世界,也并非操控者与被控者的监狱与手铐,而是真正起舞的地方;不是一支独舞,而是交谊的圆舞曲弥漫于舞池之上,流淌于人们紧紧相握的双手之间,融化在人们的眼角与嘴角。
【解析】
【详解】审题:
- 25 -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而没有主题的文章则是无根之木。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要使立意深刻高远并非要宏大叙事,而是要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要能用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甚至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次微笑、一个眼神等来揭示重大的思想意义,反映震撼人心的主题,来反映考生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作文”与“做人”相统一,才能提高作文的思想格调与社会价值,才能用笔下的文章启发人、感染人。针对此则材料,我们审题时要关照五个关键词:“中美贸易争端”“利益”“好客精神”“豁达思想”“不认同”。同时要牢记两点:1、论点要扣紧事件来谈,要用材料的关键词来拟论点,谈中国的好客精神、豁达思想等等。2、论点不要随意放大,话题尽量不要脱离中国人的优秀传统精神。可以从合作双赢的角度来写,也可以从大国的责任与义务的角度来写,还可以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写。
参考立意:
(1)双赢的智慧
(2)你好我好大家好
(3)全世界一家亲
(4)中美贸易战引发的思考
可用素材:
(1)近日中美贸易战再次升级,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面临的一次重大挑战和考验,面对美方的咄咄逼人、步步进逼,我们一直有理有节,沉着应对,然而当退无可退时,我们亦无须再忍,直面挑战、以直报怨是唯一的选择。
(2)尽管贸易战的结果虽然往往会是两败俱伤,但美国作为挑起者和全球自由贸易秩序的破坏者,理应受到应得的后果。虽中对美的出口受到限制,但中国身为农业大国,也是消费力极其强盛的国家,作出的反击也必定能够对其造成一定影响。更何况如今“中国制造”正一步步崛起。胜负未知,大局未定。我认为中国能打好这场贸易战,并维护自由贸易秩序,无须退缩,无须低头。
(3)子曰: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中国身为热爱、提倡和平的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面对美方挥舞的关税大棒,我们坚定不移地维护自身利益,强硬回应但不主动挑起事端。和平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虽国家性质不同,也曾在历史上针锋相对,但我认为,中美之间利益的冲突仍能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得以解决。
(4)中国市场的廉价商品,大肆进入美国本土,对当地企业形成了发展上的困扰,扩大再生产,成为问题。美国因为已进入发达国家高级水平,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进入高级阶段,并不需要大量劳动力,高知群体毕竟是少数,在不能满足对内的就业压力的时候,对外转移,通过国家间的民族矛盾,来缓和国内矛盾,是一种选择。历史上的日本、德国即使如此。
(5)战争永远是无奈之举,中国有老话“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说法,老子也讲“夫兵者不祥之器,故有道者不处。”最好是什么,是谈判,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谈,大门敞开;打,亦不惧。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
- 25 -
参考结构: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题目是“合作共赢”。文章娓娓而谈,作者围绕“合作共赢”这个关键词,正文部分开篇点题:“和平不仅是战争过后的风平浪静,亦是握手言和后达成共识的双赢。”文章主体部分结合孔子观点以及进口博览会、习近平的讲话等事例畅谈中国的外交政策,以便证明观点:合作双赢才是主趋势。文章结尾处进行总结:“当今世界早已不再是奴隶和奴隶主的世界,也并非操控者与被控者的监狱与手铐,而是真正起舞的地方;不是一支独舞,而是交谊的圆舞曲弥漫于舞池之上,流淌于人们紧紧相握的双手之间,融化在人们的眼角与嘴角。”文章文笔细腻,语言流畅厚重,文意连贯紧凑。语言犀利中有一股哲理意味,确实是一篇不错的范文。
- 25 -
相关文档
- 2018-2019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2021-06-0827页
- 语文卷·2019届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2021-06-0819页
- 2017-2018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2021-06-0815页
- 西藏林芝市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2021-06-0821页
- 语文(B)卷·2019届北京人大附中高二2021-06-0819页
- 语文卷·2019届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21-06-0817页
- 语文卷·2019届甘肃省临夏中学高二2021-06-0814页
- 语文卷·2019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二上2021-06-0813页
-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2021-06-0815页
- 语文卷·2018届山东省菏泽郓城一中2021-06-08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