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00 KB
  • 2021-06-08 发布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高三毕业班5月模拟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4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来而不往非礼也”“人有德于我,虽小不可忘也”,是乡土中国礼尚往来的朴素观念,在一些地方却异化成一种________的“人情礼”,发人深省。‎ 人情味是甜的,弥足珍贵。据记载,在南北朝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偶遇信使北去,于是托付他将花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带去,留下了千古名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故事。今天,礼尚往来成为人们相互之间的一种交往方式,婚丧嫁娶、添丁增口、上梁搬家……寻常日子里的每一次起伏,亲朋好友都会相聚一堂。推杯换盏中,品味的不是酒肉,而是难以________的人情。‎ 然而,人情债却是苦的、咸的、辣的、怪的。人们习惯以“我”为中心,涟漪般一圈一圈按照距离远近划分亲疏。而变味的人情交往,则仿佛这种以“我”为中心的“人情漩涡”,甚至变成一种敛财手段、简单化成一种价格,使这种“人情漩涡”越漩越大、越漩越快。“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一边渴望人间温情、一边抱怨人情寡淡,这样的现象恰恰在呼唤人情味的回归。‎ 要有人情味,别背人情债,关键就是在传统礼俗和________间划出一条线,在社会上形成一个鲜明导向,反对天价人情、天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化俗不易,贵在因民。”让人情债失去市场,才能让人情味重新回归。让我们走出人情的围城,摆脱人情债的束缚,在新时代的风尚中________。‎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甚嚣尘上 磨灭 清规戒律 健步如飞 B. 甚嚣尘上 泯灭 陈规陋习 奋勇前行 C. 愈演愈烈 泯灭 清规戒律 奋勇前行 D. 愈演愈烈 磨灭 陈规陋习 健步如飞 ‎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南北朝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将花托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成就了“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千古名句,留下了一段人情往来的故事。‎ B. 在南北朝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将花托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留下了千古名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佳话。‎ C. 南北朝诗人陆凯在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托付他将花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成就了千古名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留下了一段人情往来的故事。‎ D. 南北朝诗人陆凯在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托付他将花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留下了“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千古名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佳话。‎ ‎3. 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出自《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专集,与《诗》《书》《礼》《易》《春秋》合称“六艺”。‎ B. 桑丘·潘沙、拉斯蒂涅、弗罗洛是依次出现在世界文学名著《堂吉诃德》《高老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文学形象。这些名著的作者依次为塞万提斯、巴尔扎克、狄更斯。‎ C.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对《红楼梦》创作甘苦的自我感叹。《红楼梦》以“情重愈斟情”的感伤和“忽喇喇似大厦倾” 的末世感提高了它的艺术容量。‎ D. “青衫不逢湓浦客,红袖漫插曹纲手”这两句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典故,“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这副对联盛赞的人物是柳宗元。‎ ‎【答案】1. D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愈演愈烈:指事情、情况等越加恶化、严重。结合“异化”分析,选用“愈演愈烈”。磨灭:是动词,它的意思是经过一定的时间被动地渐渐消失。泯灭:意思是灭绝,消失。修饰“人情”,选用“磨灭”。清规戒律:借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陈规陋习:指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结合“关键就是在传统礼俗和________间划出一条线”分析,主要讲在传统礼俗和不合理的习惯之间做出区分,选用“陈规陋习”。健步如飞:形容脚步快而有力。奋勇前行:鼓起勇气,一直向前。结合“我们走出人情的围城,摆脱人情债的束缚”分析,主语为“我们”,走出围城,摆脱束缚,选用“健步如飞”。‎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A项,“在南北朝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滥用介词,造成主语缺失;应删掉“在……时”,“陆凯”应作“偶遇”的主语;“成就了‘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千古名句,留下了一段人情往来的故事”语序不当,应为“留下了……名句”“成就了……佳话”。‎ B项,“在南北朝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滥用介词,造成主语缺失;应删掉“在……时”,“陆凯”应作“偶遇”的主语;‎ C项,语序不当,应为“留下了……名句”“成就了……佳话”。‎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A项,“六艺”不包括《论语》,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 B项,弗罗洛是《巴黎圣母院》中的文学形象,而《大卫•科波菲尔》中出现的文学形象是大卫•科波菲尔。‎ D项,“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这副对联盛赞的人物是韩愈。‎ 故选C。‎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历史,常常于无声处照亮未来。两千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拉开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序幕,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自此“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今天,沿着茶马古道、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故道,“一带一路”倡议正在编织出沿线国家深化交往的全新图景。历史与现实昭示人们,开放是民族成长的催化剂,文明更因交流互鉴而绽放异彩。‎ 丝绸之路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一带一路”建设倡导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吸引了世界的关注和参与。‎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三年来,已有7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积极响应,30多个国家与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2015年,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双边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近150亿美元。“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相关国家和人民带来丰厚福利。‎ ‎“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目前,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正式运营,丝路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等陆续组建;中泰铁路、土耳其东西高铁、匈塞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加快推进。仅以2016年上半年为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达514.5亿美元,同比增长37%。凡此种种,映照着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真诚落实,更彰显出相关合作的巨大潜力。‎ ‎(摘自《人民日报·奏响“一带一路”的时代和声》,2016年7月27日)‎ 材料二:‎ 斯诺普科夫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不仅给白俄罗斯带来了发展机会,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理念和人文精神。‎ 斯诺普科夫表示,中白工业园是目前中白两国最重要的合作项目,它集合了很多创新型的企业,对白俄罗斯经济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说,中白工业园的政策不仅是面对中国的企业而且是面对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企业。中白工业园的优惠政策是前十年免税,后十年的税减半。‎ ‎(摘自央视新闻《斯诺普科夫:“一带一路”拉近欧亚大陆》,2015年7月26日)‎ 材料三:‎ ‎《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综合了包括经济基础、社会风险、政治风险、中国因素、能源因素和环境风险在内的六大维度上的37个具体指标,全面量化评估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的程度。‎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旭在发布会上表示,与2016年的评估相比,2017年,高风险和较高风险的国家均有增多,低风险和较低风险国家则有所减少。‎ 从区域来看,较高风险的投资地区仍在南亚、西亚和北非,投资风险较明显提升的区域是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但是,从整体看,中东欧的投资风险仍然较低。‎ 根据《报告》,这些变化主要归因至三个方面:一是欧元的大幅贬值对中东欧等国的汇率变化产生较大影响,二是欧美对俄罗斯采取的经济制裁产生各种后果,三是国际油价下跌打击了资源国家的经济。‎ ‎(摘自中国证券网《人民大学评估报告:“一带一路”首重能源合作》)‎ ‎4.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介绍的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历史渊源,指出中国以此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 B. 材料二说明的是“一带一路”对白俄罗斯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见他们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是非常支持的。‎ C. 材料三对《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进行了分析,该报告对2016、2017年投资风险进行了比较。‎ D.‎ ‎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一带一路”战略,而且都认为该战略必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中国应该加大与其他各国的经济合作力度。‎ ‎5.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则材料来源不一,时间不同,但都聚焦“一带一路”战略,说明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视。‎ B. 材料一,记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对“一带一路”进行了详细报道,为我们展现了国家战略。‎ C. 材料二,中白工业园作为目前中白两国最重要的合作项目,惠及中白两国,促进了中白两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D. 材料三,《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出自知名学府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团队,带有预测性和前瞻性。‎ ‎6. 对于上述三则材料写法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则材料的来源有纸质媒体,也有网络媒体,它们对“一带一路”报道的侧重有所不同,但对事件的报道都是客观真实的。‎ B. “材料一”属于新闻时评,阐述了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合作、交流理念。字里行间既有热情的赞颂,又有准确的数字说明。‎ C. “材料二”属于新闻访谈或人物专访,引用斯诺普科夫的话,概括了“一带一路”给白俄罗斯带来了发展机会,语言形象、生动。‎ D. “材料三”属于新闻报告,运用对比手法,评估了2017年“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表述严谨、有条理。‎ ‎【答案】4. D 5. C 6. C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这类题目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D项,“而且都认为该战略必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中国应该加大与其他各国的经济合作力度”错误,第三则材料说明的是各国家地区存在的投资风险。‎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检索区间;然后仔细分析对照,从中找到与原文表述有出入的答案,就可以做出正确选择。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加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促进了中自两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说法有误。原文表述为“对白俄罗斯经济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没有说“促进了中自两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写法及结构的分析能力。从题干“写法特点分析”可知,考查的是三则新闻的写法特点。首先,认真阅读选项,明确考查的重点;然后根据理解,看体裁归类是否正确,后面的分析是否准确。本题要求选出“对于上述三则材料写法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语言形象、生动”错误。材料二是新闻访谈,人物选择很典型,引用斯诺普科夫的话说明“一带一路”“对白俄罗斯经济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语言是平实、客观的。‎ 故选C。‎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温疫论》原序 吴又可 昔仲景立《伤寒论》,盖为伤寒设也。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症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求其所谓伤寒者,百无一二。予即按 诸书,咸以为春、夏、秋所发,皆属温病,而伤寒必在冬时。则历年较之,温疫四时皆有,而真伤寒,每在严寒。虽有头疼、身痛、恶寒、无汗、发热之症,每用发散之剂,一汗即解。间有不药亦自愈者,并未尝因失汗,以致发黄、谵语、狂乱等症。此皆感冒肤浅之病,非真伤寒也。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竟感冒居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马攸分,益见伤寒世所绝少。仲景以伤寒为急病,仓卒失治,多致伤生,因立论以济天下万世,用心可谓仁矣。然伤寒与温疫皆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谆谆以告世,况温疫多于伤寒百倍,安忍置之勿论?或谓温疫一症,仲景原别有方论,历年既久,兵火湮没,即《伤寒论》称散亡之余,王叔和补方造论,谬称全书。则温疫之论,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 崇祯辛巳,疫气流行,感者甚多,于五六月益甚,或阖门传染。其于始发之时,每见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有不殆者。或病家误听七日当自愈,不尔,十四日必瘳,因而失治。或遇医家见解不到,以急病用缓药,虽不即受其害,究迁延而致死,比比皆是。感邪之轻者,有获侥幸;感邪之重者,而加以失治,枉死不可胜计。‎ 嗟乎!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笃。病愈急,投医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古册之遗亡也。千载以来,何生民之不幸如此?余虽固陋,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抵之处,与夫传变之体,并平日所用历验方法,详述于下,以俟高明者正之。‎ ‎(节选自吴又可《温疫论》,有删改)‎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鹿马攸分 攸:通“悠”,深,远 B. 未有不殆者 殆:懈怠 C. 十四日必瘳 瘳:痊愈 D. 以俟高明者正之 俟:等待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因立论以济天下万世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B. 然伤寒与温疫皆急病也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C. 况温疫多于伤寒百倍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何生民之不幸如此 夫晋,何厌之有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症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B.‎ ‎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症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C.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症/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D.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症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10. 一名考生在居家隔离期间,翻阅古籍,了解中医文化,对文中加点词语做了如下笔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医学经典,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 B. 按,小篆字形,形声字,本义为用手向下压。成语“按图索骥”和《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中的“按”字与文中意思不同。‎ C. 崇祯辛巳,是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其中,“辛巳”是干支纪年。古人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作为序号。‎ D. 格,文中为“纠正”之意,古文中可表达相似意思的字词还有“匡、稽”等。‎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主要是针对伤寒之病,后世从医者却往往将伤寒与其他病症相互混淆,容易导致患者病情的延误。‎ B. 吴又可从临床症状、病情的急缓、病例的多寡等方面比较了感冒、伤寒、温疫三种疾病的异同,凸显了研究瘟病的紧迫性。‎ C. 崇祯辛巳年间,瘟疫流行,感染者众多。到了五六月份,疫病越来越严重,有的紧闭门户的人家,依旧被传染上了瘟疫。‎ D. 吴又可为人谦逊务实。他潜心梳理了数年来行医经验,研究了疫气从哪里产生,又是如何传染到人的身上,立言救世。‎ ‎1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竟感冒居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之隔。‎ ‎(2)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笃。‎ ‎(3)余虽固陋,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抵之处,与夫传变之体。‎ ‎13. 吴又可为什么认为瘟疫患者“乃死于古册之遗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C 9. D 10. D 11. C ‎ ‎12. ‎ ‎(1)伤寒、感冒都是风寒病,终究得感冒的人很多,得伤寒的人少有,病症有很大差别。‎ ‎(2)遵守古法就会不契合现在的病情,丢下现在的病情而另外搜寻古籍,这样用药不奏效,病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 ‎(3)我虽然鄙陋,沉静心性,穷尽病理,推究患者感染的邪气、邪气进入的途径、邪气在体内到达的地方和它传染的规律。 ‎ ‎13. 因为据吴又可所知,张仲景的《伤寒论》尚有一部分书稿因战火而散佚。他推测,有关“瘟疫”的解决之道,可能早就存在于这部分散佚的书稿当中。‎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B项,“未有不殆者”是说“没有不危险的”,殆:危险。‎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实词与虚词的用法和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再逐项对比。‎ C项,“况温疫多于伤寒百倍”是说“何况瘟疫患者比伤寒患者多出百倍”,“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说“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两个“于”都是介词,表比较,“比”;‎ A项,“因立论以济天下万世”是说“于是写下论著来挽救天下苍生”,“以”,连词,表目的,“来”;“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是说“请求用舞剑为借口,趁机把沛公击杀在座位上”,“以”,介词,“用”“拿”;‎ B项,“然伤寒与温疫皆急病也”是说“然而伤寒与瘟疫都是急症”,“也”是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和肯定;“其闻道也亦先乎吾”是说“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也”是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 D项,“何生民之不幸如此”是说“为什么百姓这样不幸”,“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晋,何厌之有”是说“那晋国,哪里有什么可以满足呢”,“之”,起提宾作用。‎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判断的时候,可以先找出断句一致的地方,再利用断句规则分辨断句不一致的地方的正误。‎ ‎“嗣后论者纷纷”,是说“以后谈论的人很多”,“嗣后论者”和“纷纷”构成主谓关系的句子,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A和C项;‎ ‎“迨夫临症所见”是说“等面对患者,看到的病症”,“临症”“所见”构成偏正关系的短语,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C项。‎ 此句的完整翻译是“以后谈论的人很多,都用伤寒作为说辞,这本书对于瘟疫的病症论述得很简略。因此医生,记录的东西,背诵的内容,又多又长,都是伤寒。等面对患者,看到的病症,都表现为瘟疫”。‎ 故选D。‎ ‎【10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格,文中为‘纠正’之意”错误,“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抵之处,与夫传变之体”是说“推究患者感染的邪气、邪气进入的途径、邪气在体内到达的地方和它传染的规律”,“格”应作“探究,推究”解。‎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C项,“有的紧闭门户的人家,依旧被传染上了瘟疫”错误,“阖门传染”,是“全家都被传染上瘟疫”的意思。‎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第一句中,“均系”应理解为“都是”;“竟”应理解为“终究”;“希”通“稀”,应理解为“稀少”;“霄壤之隔”应理解为“天壤之别,很大差别”。‎ 第二句中,“不合今病”应理解为“不契合现在的病情”;“别搜”应理解为“另外搜寻”;“投剂”应理解为“用药”;“日笃”应理解为“一天比一天重”。‎ 第三句中,“固陋”应理解为“鄙陋”;“穷理”应理解为“穷尽病理”;“格”应理解为“推究”;“所入之门”应理解为“邪气进入的途径”;“传变之体”,应理解为“传染的规律”。‎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类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根据“或谓温疫一证,仲景原别有方论,历年既久,兵火湮没,即《伤寒论》称散亡之余,王叔和补方造论,辑成全书。则温疫之论,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张仲景原本另外有论著,经历的年代已经很久了,论著埋没在战火之中,也就是《伤寒论》这本书中声称的那样,散佚丢失后的遗稿,经过王叔和补充药方完成论述,编辑成完整版本。那么温疫的论述未必不会从散佚的那部分书稿中得以明晰。张仲景的为《伤寒论》因战火而散佚,里面可能有关于“温疫”的解决之道。‎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过去张仲景创作《伤寒论》,大概是为了伤寒病而设立的。以后谈论的人很多,都用伤寒作为说辞,这本书对于瘟疫的病症论述得很简略。因此医生,记录的东西,背诵的内容,又多又长,都是伤寒。等面对患者,看到的病症,都表现为瘟疫。探求其中所说的伤寒患者,一百个里面也没有一两个。我就查验各本古籍,都认为春季、夏季、秋季发病的,都属于温病,而伤寒一定发生在冬天。然而依次列出年份比对病例,温疫患者四季都有,而真正的伤寒患者,总是病发在深冬严寒之际。虽然有头疼、浑身酸痛、畏寒、无汗、发烧等症状,每次使用驱除邪气的药剂,流一下汗也就痊愈了。偶尔有不服药也能自己康复的患者,并没有因为经常失汗,导致出现黄疸、胡言乱语、神志不清等症状。这都是感冒这样的小病,不是真的伤寒病。伤寒、感冒都是风寒病,终究得感冒的人很多,得伤寒的人少有,病症有很大差别。现在鹿和马分得很清楚了,更能看出伤寒是世人很少得的一种病。张仲景认为伤寒是一种急症,乱世当中失去医治的机会,大多导致损伤生命,于是写下论著来挽救天下苍生,用意可以称得上仁德。然而伤寒与瘟疫都是急症,因为少见的疾病,尚且恳切地告诫世人,何况瘟疫患者比伤寒患者多出百倍,怎会忍心搁置病症不去论述?有的人说瘟疫这一疾病,张仲景原本另外有论著,经历的年代已经很久了,论著埋没在战火之中,也就是《伤寒论》这本书中声称的那样,散佚丢失后的遗稿,经过王叔和补充药方完成论述,编辑成完整版本。那么瘟疫的论述未必不会从散佚的那部分书稿中得以明晰。‎ 崇祯辛巳年间,瘟疫盛行,感染的人很多,到了五六月份更加严重,有的全家被传染。疫情在刚刚发生的时候,每次看到当时的医生错误地用伤寒之法来医治患者,没有不危险的。有的病人家属错误地听信了医生“七天之内将会自己痊愈。不这样,十四日内一定痊愈”的话,因而失去医治的机会。有的人遇到医生见识浅薄,用缓药来救急症,即使不立刻受到药物的损害,终究延误病情而导致死亡,这样的例子到处都是。感染邪气较轻的人有的侥幸得救;感染邪气比较重的人,又加上得不到有效医治,白白死去的人数也数不完。‎ 啊呀!遵守古法就会不契合现在的病情,丢下现在的病情而另外搜寻古籍,这样用药不奏效,病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病症越急切,投奔医生越混乱。不是死于病痛,是死于医生之手;不是死于医生之手,是死于对古籍的散佚遗忘。一千年以来,为什么百姓这样不幸?我虽然鄙陋,沉静心性,穷尽病理,推究患者感染的邪气、邪气进入的途径、邪气在体内到达的地方和它传染的规律,归纳平时多次使用的有效方法,详细地叙述在下面,来等待有学识的人指正它。‎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12题,共117分。‎ 四、(26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渔家傲 苏轼 临水纵横回晚鞚①,归来转觉情怀动。梅笛烟中闻几弄。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 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鱼②旌旆拥。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 注:①鞚,有嚼口的马笼头。②金鱼,宋代高级官员的一种佩饰。‎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临水纵横回晚鞚”,词人骑马奔驰于水滨,很晚才踏上归程。此句凸显了词人豪迈英武的气势。‎ B.“归来转……闻几弄”,骑马归来,耳闻暮霭中传来笛奏的乐曲,词人情绪发生转变,若有所悟。‎ C.“尊前舞雪狂歌送”,“舞雪”形容舞姿回旋,这里把物比作人,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 D.“美酒……旌旆拥”,饮酒话别,席前歌舞狂欢;词人腰挎金鱼饰,护卫前呼后拥,场面壮观。‎ ‎(2)“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3)此词结语“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结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1)C ‎(2)描绘了一幅秋天阴暗沉重,西山已见淡雪,浓云也已凝冻的画面。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衬托出词人内心的郁闷。‎ ‎(3)“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表达了词人对权势、名利的轻蔑(或“不为外物所惑,始终保有的一种人生认识和精神追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词人追慕英雄,想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年岁将老、生命短暂的感伤。‎ ‎【解析】‎ ‎【详解】(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C项,“这里把物比作人”错误,将回旋的舞姿比作飞舞的雪花,是把人比作物。C错误。‎ 故选C。‎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解答此题要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再找出诗中的景物,概括景象的特点。然后描摹诗歌图景,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最后剖析作者的情感。‎ ‎“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的意思是:秋天的天气阴暗沉重,西山已见淡雪,浓云也已为之凝冻了。“梅笛烟中闻几弄”,远远听到《梅花落》的笛声吹奏几曲,顿时感到“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一种莫名的压抑感霎时涌上心头。此时此地的词人,他闻笛声而感到“秋阴重”,是很真切自然的。十月的北方,气候转冷,西山已见淡雪,浓云也已为之凝冻了。情景交融,衬托出词人内心的郁闷。‎ ‎(3)本题考查了比较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分析作者的心情;其次根据诗歌的类型,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还要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歌主旨,进行恰当的鉴赏。‎ ‎《渔家傲》中“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鱼旌旆拥”,词人独自身着庄重的朝廷命服,与送行人饮酒话别,席中有佳丽妙女为之歌唱狂舞,自己腰挎金鱼佩饰,有齐整的旌旗卫队前呼后拥,情景显得十分威严壮观。然而,到结语,词情却突然转向滑落:“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而与首句的“临水纵横回晚鞋”形成强烈反差。这些威严和排场又有什么用呢?在词人看来,只能是妆点他的世间虚浮无定的梦境罢了。词人当时沉重异常,心情十分沮丧,还有一生中坎坷挫折经历的深刻教训,时时笼罩着他的头脑,心潮起伏,慨叹人生,理所当然。“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表达了词人不为外物所惑,始终保有的一种人生认识和精神追求 ‎《念奴娇·赤壁怀古》结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消极感伤的情调,产生着极不健康的影响,读时值得注意。同时也应该看到:以酒祭奠江月,这是诗人一种无可奈何的精神苦闷的反映,是有志为国而不能施展怀抱的情绪的流露,这当然是封建统治者迫使他以这样的方式来安慰自己被磨折、被损害的心灵的结果,无疑的,多少隐含着对现实不满的感情在内。“江月”既照应首句,又点明时间,增强了词的优美抒情气氛,使词的情调刚柔相济、浓淡有度。“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词人追慕英雄,想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年岁将老、生命短暂的感伤。‎ ‎【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15.名句名篇默写 ‎(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________________?”阐释竭尽心力去做一件事的重要性。‎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两句写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可以把握。‎ ‎(3)荀子在《劝学》中,从反面比喻论证“学习应当专一”这一观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李白在《蜀道难》中用“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五丁开山而殒命,终于打通艰险蜀道的故事。‎ ‎(5)在《诗经•氓》中,男子在与女子结婚之前,求助神灵,验证良缘的句子是 “尔卜尔筮,_____________”表明婚后一切顺利,与下文人物命运形成巨大反差。‎ ‎(6)李白《蜀道难》中,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答案】 (1). 其孰能讥之乎 (2). 悟已往之不谏 (3). 蟹六跪而二螯 (4).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 体无咎言 (6). 剑阁峥嵘而崔嵬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孰”“谏”“螯”“栈”“咎”“嵬”。‎ ‎【点睛】‎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五、(21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穿过岑寂的碎片 朱以撒 那方不毛之地一直为我神往。‎ 我常常会留意典籍上、画册上的一些残破纸片。这些纸片总是令我心弦一颤:该不会又是楼兰的碎片吧?凑近一瞥,十有八九,真是楼兰出土的残破纸片。‎ 楼兰,真是离我太遥远,又太亲近了。‎ 曾经想过,楼兰于我来说,已不是地域上的一个名称了,而是一种精神领域的烙印。一开始我不知它具体的方位,只为那种莽原气象苍凉气息吸引,心想什么时候也走去看看。后来有人告知楼兰在罗布泊附近,不由让我倒吸了一口冷气:天啊!行动的信念顿时萎缩了不少。倘没有天赐的力量,是断断难以进入这神秘领地的。‎ 我分外喜爱楼兰的残纸,从外观上看,边缘都被对光的风霜啃噬得斑驳陆离,犹如一片片洞见筋脉的黄叶。原先,贯穿纸片使其排列有序的细韧皮条,经不过风雨磨洗,不知哪一日清晨呼啦啦分崩离析,这一摞摞记载楼兰心迹的奇纸本霎时如天女散花,散乱而破碎,再也无从整理。有序顿成无序,整饬变成芜杂。一些重要的记载被风吹雨打腐烂去,一些关键的词组也剥蚀风化,神秘的气息开始飞扬,越往后越神秘莫测。这里总是苍凉之至,只是死寂中蕴含无限的饱满。我想会有一些人,面对那无尽荒漠的方位,踮起脚神往地张望。‎ 我们完全可以在精神上还原、再现当年丰饶的场景!‎ 两千多年前的楼兰,何等富庶和滋润呀!这个美丽的绿洲王国有如丰满而妩媚的少妇,林木葱茏,水草丰茂,波光荡漾,百鸟啁啾,真正是一片乐土。它使黄河文化、恒河文学和古希腊文化水乳交融。楼兰以它的消失,使人感到再滋润饱满的生命,也会如流星一般,在瞬间化为虚无。‎ 这些古典的碎片由于没有完整性,它使人们也就看到一个碎片的楼兰,只看到那些舞文弄墨的楼兰人迷蒙的背影。在我把玩到的一些墨迹里,这时的书体,正处在隶楷若即若离的阶段,那种楷有隶意、隶含楷法的驳杂胶着状态,有味品之不厌。这些墨迹和相应时期的魏晋名流风格如隔江海。楼兰残纸墨迹总是那么素朴,淡墨青衫—般天然动人。当然,这些笔画真的没有写好,读起来直让我皱眉头,不像是专门训练过的书手所为。深目高鼻的楼兰人,此时还没有学会含蓄呢。有时用笔恍若马背上挥刀,直通通地就挥了过去。这宛如在纸面上作长枪大戟格斗,咣当作响。我当然不太习惯这种表现方式,觉得太抛筋露骨,只是书写中一如既往地不作态,则是我屡屡赞美的。这时的江南名士,已经能写得一手流畅婉转的好字,楼兰人的字迹却都处在未完成的品相里,似乎等着后人去弥补。可是我感到了字里行间充溢的宗教神秘的气息。佛教进入中原,首先要途经此地,是这里的人过早地皈依了吗?这真是一个饶有深味的问题:有技巧的人足以达到完美,却全然写不出如此韵致,是心灵空间缺少了什么吧?‎ 我觉得没有必要回避斯文赫定这个也许会让人不愉快的名字。20世纪初,这个具有探险血统的人就来到罗布泊附近的荒漠上,发现了遗弃千年的楼兰遗址,挖掘的序幕就此拉开。华尔纳动了点科学的脑筋,发明了一种特殊的胶水,专门用来粘走那些活灵活现的鲜艳壁画;还有一位叫范莱考克的德国人更绝,跑到荒无人烟的高昌故城的柏孜克里克石窟,硬是用犀利的狐尾锯,把壁画连土锯了下来,然后装箱运走。‎ 这类事情在那个时节委实太多。如今风沙越来越沉重地覆盖在楼兰遗址上,终日无绝,漫过基础,漫过墙堞,漫过城楼,着力剥蚀着突兀处,料想在不久,就连高耸的烽燧也要被遮埋,遗址外却将茫然无存。一切绚丽和辉煌,在如许长的岁月中,被黄沙摧残成一片迷蒙。‎ 只余下楼兰残纸了。它们尽管是残片,却必将长存,就像楼兰上空的长风和楼兰身体上的沙丘一样长存。这些碎片有自身的特性,获得朴素的色调和质地,尤其是时日赋予了它们长存的生命力,已不惧怕世俗利侵入了。‎ 我慢慢地走近楼兰,当然是心路历程接近了。楼兰在我心目中破碎万端,和碎片的纸本一个模样。其实,认识一个世界要达到周全是不可能的。面面俱到,反而什么都达不到,什么都肤浅之至。‎ 从史料的完整性要求来衡量,碎片使人怜爱不已,但它的物质价值已抵不上完好者。若从审美价值上说,碎片却具有相当强的象征性,借残象以会意,妙在存残之间,藏显之外。碎片才是历史的真实写照,洗尽了绚丽的色彩,蕴涵着久远的苍烟落照,一身的素朴憨厚,一看就知道穿越了千年岑寂。凝视这些碎片,感伤的潮水还是不由自主地侵袭过来。‎ ‎16. “楼兰,真是离我太遥远,又太亲近了。”这一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7. 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有时用笔恍若马背上挥刀,直通通地就挥了过去。这宛如在纸面上作长枪大戟格斗,咣当作响。‎ ‎18. 作者笔下的“碎片的楼兰”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把它们概括出来。‎ ‎19. 本文以“穿过岑寂的碎片”为题目,有何好处?‎ ‎20. 对本文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散文的立意并不在于为早已消失的楼兰古国立史,而是借助这些历史的残片驰思骋想,从而突显作者的文化关怀和审美情趣。‎ B. 边缘都被时光的风霜啃噬得斑驳陆离,犹如一片片洞见筋脉的黄叶”运用比拟与比喻手法,突出了楼兰纸片的残破与久远。‎ C. 文章运用了时空顺序的结构方式,以精神漫游的方式,在古籍残片上营造出浓浓的历史氛围,从而给人以美感和启迪。‎ D. “楼兰人迷蒙的背景”中“迷蒙”一语用得恰切,既符合楼兰的地域特征,也反映了楼兰的历史久远,并与“楼兰残纸”暗合。‎ E. 文章通过楼兰书法与魏晋名流书法的对比,突出了魏晋书法技巧的完美,并表达了作者对楼兰书法欠缺婉转流畅的惋惜之意。‎ ‎【答案】16. 总领全文,又揭示文章主旨,一方面是楼兰在时间空间上都离我很遥远,而另一方面,在心路历程上我却与它很亲切。 ‎ ‎17.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楼兰人的书写不作态,残纸上的墨迹很朴素。表达了我的赞美之情。 ‎ ‎18. (1)古朴稚拙的破碎,且神秘莫测。(2)记录着楼兰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典文化的见证。(3)记录着我们的羞辱。(4)引发我们对历史的思考。(5)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 ‎19. (1)题目中的“碎片”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点明作者要透视楼兰遗迹及曾经的文明。‎ ‎(2)生动形象,语言优美,引人思索,耐人寻味,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富有寓意,暗含了作者对楼兰文明遭到破坏的思考和感悟 20. CE ‎【解析】‎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句作用,可以从内容和作用两个方面作答。内容上主要解释“遥远”和“亲近”的含意,结构上因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故主要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句话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析出山其喻意,即可正确理解其含意,比喻的表达效果一般是生动形象。‎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的答题区间为“只余下楼兰残纸了……妙在存残之间、藏显之外”。将该段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得出答案要点。‎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文章题目的含意和分析题目作用的试题。题目的含意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解释其表层意、深层意和象征意等,题目的作用要从结构作用、内容作用和表达作用等几个方面分析。‎ ‎【20题详解】‎ 试题分析:C“时空顺序的结构方式”分析不当;E、掌握了文章的主题,就能判断出“突出了魏晋书法技巧的完美,并表达了作者对楼兰书法欠缺婉转流畅的惋惜之意”是有误的。‎ 点睛:这一类题类似于社科文的理解文意题,但又不完全相同,这类题的内容更丰富,考查的点更多,不仅涉及到内容,还涉及到表达技巧、语言风格、人物形象等,所以考生要区别对待。‎ 六、整本书阅读与语言运用(10分)‎ ‎21.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时谈到“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塑造人物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发展变化,请从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鲁迅先生的评价和作品内容简要阐明你对他(她)的理解。‎ ‎【答案】贾宝玉:随心所欲、率性自然;鄙弃功名富贵、世俗观念;幼稚,不谙世务 林黛玉:才华横溢;敏感细腻,极度自尊:尖刻犀利 薛宝钗:端庄稳重;处事周全;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深 王熙凤;精明干练,有非凡的治家才能;爽朗大度,善于逢迎;心狠手辣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名著阅读考查,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理解上,能力层级多为“识记”。题型多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考生只需要在平时多“识记”基本的名著知识,了解名著的名段名角即可。本题要求分析《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解答此类问题,首先明确题干所问,“结合鲁迅先生的评价”,鲁迅先生的评价主要表达的是“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发展变化”,意思是人物的性格不是单一的,是复杂多变的,考生要从不同角度看一个人物,写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丰富性。然后结合作品内容,根据要求联想名著相关情节进行概述、分析即可。如选贾宝玉,结合他的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概括其性格特点;选林黛玉要结合其身世背景分析;选薛宝钗要结合其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分析;选王熙凤也要结合其身世、在贾府的身份地位分析。‎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7》‎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8》‎ ‎22. 请根据这两则的内容概括孔子关于“孝”的主要观点。‎ ‎23. 请联系实际谈谈孔子孝道的现代价值。‎ ‎【答案】22. 孔子认为,“孝”绝不只是赡养,必须有内在的诚心(敬),又有外在的恭敬的礼节(色),才可以叫做“孝”。 ‎ ‎23. ①联系实际。②指明孔子孝道的现代价值。提醒现代人,孝敬,不仅要满足老人物质生活的需求,更要关心老人精神上、情感上的需求。‎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名著、分析概括主要观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先了解文本大意,再根据题干提示,筛选相关信息,概括作者的观点。题目是请根据这两则的内容概括孔子关于“孝”的主要观点。第一则大意是“孔子说:‘今天许多人把孝单纯理解为赡养父母。狗和马不也有人养吗,如果不尊敬父母,与养狗养马有什么不同呢?’”,可见孔子认为,“孝”绝不只是赡养,必须有内在的“敬”。第二则大意是“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可见孔子认为,子女应当对父母和颜悦色,需要有外在的恭敬的礼节,才可以叫做“孝”。‎ ‎【2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提出自己见解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题目是,请联系实际谈谈孔子孝道的现代价值。此题可先列举现代关于“孝”的正面或反面的事例,然后分析孔子的思想对现代人的启示。比如,正面例子,“经常电话问候父母”“常回家看看”;反面例子,“空巢老人现象”“把父母送到敬老院后不闻不问”等。然后结合孔子的观点分析,要对父母心存感激和敬畏,在满足父母物质需要的同时更要关注父母精神需求等。具体可做如下阐述:现代有一些“空巢老人”,常年与子女聘请的保姆生活在一起。虽然每天也是衣食无忧,但他们的心里却总是空落落的——少了一份子女的陪伴。他们渴望精神上的爱的滋养,若不能让父母感到“敬”与精神上的爱的支持,又怎能说做到孝了呢?由此可见,孔子的孝道在当代仍有价值。‎ ‎【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和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类,答题注意观点+原文例证的方式。‎ 七、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而作为高三学生的你,又迎来另一场特别的考试——天津市2020年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是的,这场考试有着很特别的地方: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 因为特别,你会有特别的应对,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 今后的人生中,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答卷人。‎ 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莫言监考才真诚 疫考自会鉴人心 一场特殊的疫情,让2020变得不再平凡。同时,也让高三的我们体验了一场特别的模拟考试:在家进行,没有考场,也没有监考老师。于是,就有了“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这样的声音。可我,并不这样认为。‎ 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考试结果的真实可信,并不一定需要监考来保证。‎ 诚信考试,早已经深入人心。有多少学校在线下考试的时候,早就尝试过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 我们知道,考试的目的是检验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以后的学习指明方向。考试其实是在帮助大家收获知识。再就是,通过考试暴露出问题,帮助老师掌握教学情况,调整后期的教学计划。从本质上说,考试的目的和我们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一致的,我们实在没有理由去破坏考试的规则。‎ 即便有监考,也不一定能确保考试的真实可信。这个,其实我们在线下考试的时候已经屡见不鲜了,更何况是线上考试。过去舞弊的同学,多是因为羞于暴露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这次线上考试,不上报、不排名。所以,曾经作弊的同学,这次应该也没有太大的动力了。再说了,真有铁了心要舞弊的人,安排这种监考有意义吗?‎ 再有,让所有父母监考,也是不现实的。虽然我们并没有开学,但是很多家长已经复工了。难道还要父母再请假为我们监考,而影响复工复产的大局吗?即便有的家长还没有复工,但也多是在家线上办公了。我们高三的同学都差不多是成年人了,如果这点自觉性都没有,还让父母放下工作,专门为我们监考,于情于理应该都说不过去吧。‎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不监考,你从网上抄答案怎么办?要知道,这次的试卷是专家们精心准备的,题目基本上都是原创,网络上是不太可能马上搜索到原题和答案的。‎ 也许还有人还会说一千种一万种需要监考的理由。在此,我认为,无需一一反驳,有一个无需监考的坚定理由就行了:考试是为了我们自己好。为了解决问题,为了我们真正有实力面对不足百日后的高考。‎ 疫情,成为了我们这场特殊考试中的试金石。我绝对相信,大多数同学是讲诚信的。虽然,我并不否认,监考也确实能阻止一部分作弊事件的发生,但绝不是只有监考才能考出真实成绩的。真不如互信互助,让社会、学校和家长都充分信任我们一回,我们也自然会不负所托,用真实的成绩来面对未来的挑战!‎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从题目来看,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有三个小独立段落组成。第一段,为背景叙述,分大小两个背景。大背景即当下全国人民共同面对的“疫情防控”,小背景就是本次大背景之下每位考生正在参加的这场线上统一测试。两个背景以中心词“特别的考试”建立关联,又用一句话对小背景下线上测试的“特别”进行具体化: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后面的省略号,是考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感受可以补充的内容,当然,这种补充必须是符合语境的、适当的、恰当的,只要符合背景、情境、语境,这种补充都可以视为考生自我体验、自我感受的总结。第二段,紧扣核心词“特别”,从“特别的应对”“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三个层次进行阐发。这三个层次,显然是逐层递进的逻辑。第三段,是整个材料的意义拓展与深化。2019年1月5日,国家领导人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句精辟的论述,意味深长,让人耳目一新。放在这个语境中,“答卷人”一词,可以引发考生就在线测试这一现实事件,去思考“人生”测试这种更高远的精神、生命、成长等待价值和意义层面的内容,产生考场写作的深刻动力。题目要求针对考试是否需要监考,写一篇驳论文。这个写作任务,重点训练的是“驳论”,这既是文体上的要求,写一篇驳论文,也是论证思路的要求,要求用驳论来进行论证说理。批驳的观点很清晰,就两个,一个是“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另一个是“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其实最主要是要考虑清楚两个问题,一个是需不需要监考员的问题,一个是监考与自觉如何看待的问题。考生能够考虑清楚这两个问题,提出批驳的意见,就可以完成好这个写作任务了。写作者的身份在这里没有进行限定,这个就以真实的自我身份进入写作最合适了。‎ 参考立意:‎ ‎1. 人生处处是考试,唯有诚信最动心;‎ ‎2. 若无守信之道,怎得自我人生;‎ ‎3 从小实行无人监考,培养考生诚信度;‎ ‎4. 无人监考,是最高级的考试;‎ ‎5. 自觉自律,是最高级的素养。‎ 参考结构:‎ 标题《莫言监考才真诚 疫考自会鉴人心》‎ 第一部分,引述材料,树立批驳的靶子,提出自己的观点。首先,指出一场特殊的疫情让我们体验了一场特别的模拟考试。然后,引述错误观点: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最后,表明自己看法:可我,并不这样认为。‎ 第二部分,挖掘原因,逐层展开批驳,证明自己的观点。首先,指出自己观点提出的依据:考试结果的真实可信,并不一定需要监考来保证。然后,从诚信考试早已经深入人心,考试的目的,有监考也不一定能确保考试的真实可信,让所有父母监考是不现实的,考试试卷质量这些角度展开批驳。最后,总结前文并提出理由:考试是为了我们自己好。‎ 第三部分,回扣材料,指明正确做法,完成观点的论述。互信互助,不负所托,用真实的成绩来面对未来的挑战!‎ 参考素材:‎ ‎1、这种尊重是要以不公平的竞争为代价的,在无人监考的情况下,部分考生会认为自己作弊不会被人发现,就可以轻易的拿到高分,在这样的情况下,小部分的学生就会积少成多,造成考试的不公平。07 到09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均超过1000万人,假设100人中出现1人考试作弊,那么全国每年就有10万人在考试中作弊,考的公平性将会严重倾斜。‎ ‎2、从小保持无人监考,一部分人会养成诚信考试的好习惯,另一部分人会从小作弊,当诚信考试的人看见作弊拿高分的人后,就会难免产生嫉妒的心理,为了不被中、高考等考试淘汰,他们也会选择作弊,那么社会上将会形成一股作弊风,考试将会变得毫无意义。‎ ‎3、与“线上测试”关联最紧密的问题是学生的诚信问题。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学生自主进行测试,一切靠自觉和诚信,或许这便是这次特殊时期的特别考试给学生上的特殊一课吧。诚信本就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至关重要的方面。线上测试的形式是新颖的,却也必然带来诸如如何防止考生作弊的问题,这不仅仅是给学生的考试,也是给教育界的考试:脱离监管下的学生们,还能守住诚信的底线吗?我以为,从本质上说,线上测试确实特殊,而你今后的人生,还会有许多特殊的考试,而你,执笔你人生答卷的人,选择“诚信”应是最根本的答案。线上测试,是教育界在特殊时期的特别应对,也是面向未来教育的新尝试,是家校面向孩子未来的新尝试,是学生面向自己未来人生的新尝试。‎ ‎4、人的一生会经历无数次考试,从小学到中学,从大学到社会,再到职场打拼,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测验,但并不是每一场考试都有人监考。我们似乎习惯了监考,小时候有父母,上学后有老师,可当自己真正独立后,就不会有人为你充当监考员了。这个时候只有自己做到诚实守信,进行自我监考,才是对自我负责。因此,从现在起养成诚信考试的良好品质,自觉遵守考场规则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5‎ ‎、考试测的不只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它更考验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同学们在家测试,空间独立,缺少监督,这恰恰可以检验你的自觉性、自我约束力、自我专注力到底如何。同时也可以锻炼你安排考试的综合能力,铺垫漫漫人生路上的系列考试,让你学会为自己负责,体面而光彩。诚信,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美好品质,诚信考试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无论考试结果如何,只要你能做到自我约束,本真呈现,那么你在做人上就成了满分赢家。无人监考,更显诚信光芒;无人监考,更造诚信人生。诚信考试,诚信人生,你就是自己人生的监考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