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50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9月月考语文能力测试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卷自己保留。
一、课内部分
1. 对下列短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酒盈樽(满) 矫首遐观(举、抬起 ) 西畴(田地) 聊乘化(姑且)
B. 俊采星驰(指人才) 宇文新州之懿范(美好的风范) 耘耔(除草)
C. 息交绝游(断绝) 出岫(山穴,小峰) 披绣闼 (披着) 策抚老(拄着)
D. 北海虽赊(远) 怒而飞 (愤怒)朝菌不知晦朔(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本题把所给选项逐一放回到原文中,就会发现,B项,“耔”的意思应是在植物根上的培土;C项,“披”的意思是打开;D项,“怒的意思是奋起,“朔”的意思是阴历每月初一。故此题答案为A项。
2. 下列加点字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屈贾谊于长沙
A. 襟三江而带五湖 B. 俊采星驰
C. 悦亲戚之情话 D. 德合一君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实词中词类活用词活用类型判断能力。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对于词类活用,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平时注意多积累,总结规律。本题,例句:屈:使动用法,使……屈;
A项,带:名词意动用法,以……衣带;
B项,星:名词作状语,像流星一样;
C项,悦:。意动用法,以……为悦;
D项,合:使动用法,使……投合,使……满意。
故选D。
3. 下列各句中,不都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此小大之辩也
B.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而征一国者
C. 云销雨霁 而莫之夭阏者。
D. 小知不及大知 而御六气之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中通假字含义的能力。
A项,“冥”通“溟”,大海;“辩”通“辨”,差别;
B项,“反”通“返”,返回;“而”通“能”,能力;
C项,“销”通“消”,消散;“而莫之夭阏者”中没有通假字;
D项,“知”通“智”,智慧;“辩”通“变”,变化。
故选C。
4. 与例句加点字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A. 穷且益坚,不附青云之志 B.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C.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把虚词放在句子中,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并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本题例句中的“且”是副词“将要”的意思,A项,“且”,表转折,却;B项,“且”的意思是“姑且”;C项,“且”的意思是尚且;D项,“且”的意思是“将要”,与例句相同。故此题答案为D项。
5. 下列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极娱游于暇日 ③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⑤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⑥彼且恶乎待哉 ⑦《齐谐》者,志怪者也 ⑧农人告余以春及 ⑨乐夫天命复奚疑 ⑩怀帝阍而不见
A. ①②⑧/③⑦/④⑤⑥⑨/⑩ B. ①⑩/②⑧/③⑦/④/⑤⑥⑨
C. ①⑩/②④⑧/③⑤⑦/⑥⑨ D. ①②⑧/③⑤⑦/④⑥⑨/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把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
①被动句。“为”表被动。
②介宾短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暇日极娱游。
③判断句。语意判断。
④为固定句式,奚以……为?
⑤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背负青天,而莫夭阏之。
⑥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彼且待恶哉。
⑦判断句。“……者,……也”判断句标志。
⑧介宾短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农人以春及告余。
⑨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乐夫天命复疑奚。
⑩被动句:语意被动。
故选B。
6. 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B. 《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所著。
D. 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言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答案】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依据平时的积累和语境的提示进行判断。对于文学常识,考生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注意分类记忆。C项,“《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所著”不正确,《庄子》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故此题答案为C项。
二、课外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失语的秋天
符浩勇
天才蒙蒙亮,老黄便起身打点行装。透过窗户,依稀可见小村高矮错落的瓦房升起的袅袅的炊烟,疲惫的脸孔不由掠过一缕悲哀,他感受到一阵迷惘、屈辱和压抑……
两个月前,他作为县农业合作银行的信贷员,被抽调来到四英岭下小村蹲点扶贫。他的目光盯住了村后一片弃荒而又不可多得的红碱土地。年初,他看到一本科技杂志刊载红碱土地培植西洋香菇获高产的经验,他也去函联系购买了少许菌种,意想谋求推广。
他不会忘记他发动大伙儿培植西洋香菇的那个夜晚。低矮剥落的村部小屋,人声嚷嚷,挤着村中的父老兄弟姊妹。
村长姓李,睨着眼,干咳两声,说:“老黄是镇上营业所的,从科技兴农着眼,有心让大家脱贫致富,大家欢迎!”小屋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掌声。
他咧口一笑,从一只衣袋里掏出一把菌种,说:“这是西洋香菌种,一月余一个种植周期,希望大家都种上。五元一斤,不过现在不收钱,等秋天收获后再从菇菜款中扣……”
“那样金贵的西洋香菇,恐怕我们侍养不活。”有人顾虑说。
“种植技术,由我负责,种不活的不收钱。不过有个条件,菇菜收获了,一定卖给我,每公斤十元。”
“哟,每公斤十元。”屋里人吵嚷起来。
“老黄,真能那样,你算是为大伙儿办了件积德事!”
“只怕嘴说不算,等种出菇菜,你不收,一拍屁股走了,怎么办?”
他手一挥,说:“大家不要担心,种了菇菜,我哪有不收之理?告诉大家,菇菜收后还要经过加工、消毒……最后出口外销。为了慎重,我们还是订个合同吧。到时,我还怕你们不卖给我呢!”
“不卖给你卖给谁?我们不懂得消毒,如何脱手?”村长抢过话,笑开了怀,“你放心,有我在,菇菜一定能卖给你,不过履行手续,订下合同也好!”
之后,他从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一万元,亲自跑了一趟省城,买回了八百斤菌种。他跑东家、走西舍、去南院,订合同、核亩数,指导播种、点粪、浇水、遮阳、开光……
月把一过,红碱土地长出了白花花的香菇菜,映照在一张张喜悦的脸上。
收获季节到了,他估算了一下全村的菇菜收成,又跑了趟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十万元用来收购菇菜。
他刚回小村,就踏进村长的家,说:“村长,你没白忙。你种香菇收成有四百公斤,可赚四千元呀。”
村长却眨了眨眼说:“老黄,把这香菇每公斤十元卖给你,你转卖给别人每公斤多少元?”
“村长,不瞒你说,我同别人订了合同,每公斤卖十二元!”
“十二元?一公斤赚两元,全村有万余公斤,你就赚了两万多元,好轻松呀。”村长打着哈哈说。
“没有这么多,村长你也知道,我收了香菇,还要同别人联营过滤、消毒,除去贷款本息、过滤成本、货运杂费……能有三两千元就不错了。”
“老黄,不是我作难你。我同大伙儿说了,香菇菜,我们自己联系自己卖,卖了后,菌种钱,我们给。待到你蹲点走时,我们再好好聚一餐……”村长盯着他像一个陌路人。
“村长你怎能这样?我们订了合同的呀!”
“订了合同有屁用,你上告,也没有人理。”
村长嗓门提上来,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老黄知道拗不过村长,他跑东家,他走西舍,他去南院……
他没有想到,大伙儿支支吾吾,都是同样的回答。
转眼,香菇菜收获完了,村长派人外出联系,销路一直没有着落。
等到有一天,村长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找上门来。老黄跑去一看,愣住了:原先白花花的西洋香菇变质、长霉、褪色了,失去了销售的价值,他顿感一阵悲哀。
一万余公斤的西洋香菇报废了,菌种的钱自然也收不上。他赔去了一万元贷款本息不算,没有想到,竟有人怨起他领着大伙蛮干了一番,毫无结果。
昨天,镇政府来人,找他谈话,语重心长地说,农民脱贫致富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蛮干,一下子就想富起来……未了,调整他到别个村庄去。
天渐渐地亮了。他拎起了行李,走出门去。门外,站了一却憨厚朴实的农民,呼地围了上来,嘘寒问暖,他们仿佛欠了什么重债,负疚、惭愧、不安……
他心头一热,大步流星,离开了小村……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采用了倒叙的形式,从蹲点扶贫的老黄离开小村写起,然后讲述了他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叙事起伏有波澜。
B. 在培植西洋香菇的动员会上,村民们兴致勃勃,但也流露出心中的顾虑和对老黄的不信任,这为后面村民的违约做了铺垫。
C. 村民看到白花花的香菇菜时的喜悦,与不愿将之卖给老黄时的冷漠形成反差,突出了村民们的自私冷酷、贪得无厌。
D. “失语的秋天”中的“失语”一词,意蕴丰富,既表现了老黄经历风波后的无奈,更表现了村民们事后的感动。
8. 请简要梳理小说中“老黄”的心理变化过程。
9. “村主任”在小说中有哪些主要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7. A 8. ①引进种植西洋香菇,帮助大家脱贫致富时的积极热心;②村民违约后,面对西洋香菇报废,贷款无法收回时的悲哀;③事后被人埋怨,被调整到其他村庄时的迷茫、屈辱和压抑;④离开村庄时,为村民的憨厚朴实而感动。
9. ①村长是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村长的狭隘、愚昧导致了老黄脱贫致富项目的失败,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引人深思。③村长这一形象,对“老黄”起到了衬托作用,使“老黄”的形象特点更为鲜明。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要求选出“恰当的”“一项”,立足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
B项,“这为后面村民的违约做了铺垫”中“铺垫”分析错误。“村民的违约”并不是因为“心中的顾虑和对老黄的不信任”,所以前后不构成铺垫关系;
C项,“突出了村民们的自私冷酷、贪得无厌”中“自私冷酷、贪得无厌”分析不妥当,用词的语义太深了;
D项,“更表现了村民们事后的感动”理解错误,应该是“负疚、惭愧、不安”。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比如本题要求简要梳理小说中“老黄”的心理变化过程。然后通读文章,注意根据文章的相应情节概括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本题答题时,注意根据文中的“引进种植西洋香菇,帮助大家脱贫致富”“村民违约后,面对西洋香菇报废,贷款无法收回”事后被人埋怨,被调整到其他村庄”“离开村庄时,村民憨厚朴实的送别”这几个情节,可分析概括出“积极热心”“悲哀”“迷茫、屈辱和压抑”“感动”等心理。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中次要人物作用能力。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题目是小说经常考核的题目,首先分析其形象特征,然后分析和主人公的关系,对主人公的命运或性格特征产生什么影响,然后分析对揭示文章的主旨方面产生的作用。此题注意从推动情节发展、老张与李老汉形成对比、丰富小说思想意蕴的角度分析。本题要求简要分析“村主任”在小说中有哪些主要作用。答题时注意结合小说的情节、人物的塑造以及主旨的表达等角度分析。此题从情节看,村长是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从主旨看,村长的狭隘、愚昧导致了老黄脱贫致富项目的失败,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引人深思;从形象塑造上来看,村长这一形象,对“老黄”起到了衬托作用,使“老黄”的形象特点更为鲜明
【点睛】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题目是小说经常考核的题目,首先分析其形象特征,然后分析和主人公的关系,对主人公的命运或性格特征产生什么影响,然后分析对揭示文章的主旨方面产生的作用。此题从情节、主旨和与主要人物的关系的角度分析。
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赐、兴。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
[注] ①醮(jiào):改嫁。②烝烝(zhēng):热切的样子。③游夏:孔子学生子游、子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B.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C.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D.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密幼年丧父,母亲再嫁,年仅几岁的他热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致忧思成疾。
B. “周门人方之游夏”“数使吴,有才辩”“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等表现出李密有才干.
C. 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D. 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
12. 翻译文中划线及课内句子。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3)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答案】10. B 11. D
12. (1)(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
(2)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昂首观看远方的青天。
(3)以三江为襟以五湖为带,控制楚地,连接瓯越。
(4)老了应当更有壮志,那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自己的心智;处境艰难意志反而更加坚定,不放弃自己远大崇高的志向。
(5)乘着旋风环旋飞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句,“从事”为官职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弗之劾也”的主语为“司隶”省略,前面应断开,排除A。
本句译为:后来李密做到温令一职,而厌恶从事,经常给别人写“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字句。从事拿着他的这些字向司隶告状,司隶认为李密在县里清廉谨慎,驳回了从事对李密的弹劾。
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归纳文意的能力。
D项,“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有误。李密想入朝为官,并希望得到升迁,但因朝廷中无靠山未能如愿,而被调任汉中太守。他心怀不满,作诗发牢骚。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的能力。
第一句得分点:“暇”,空闲;“师事”,拜某人师或以师礼相待;“方”,比。
第二句得分点:“策”,名词用作动词,拄着拐杖;“流憩”,步游或稍事休息;“矫首”,抬头;“遐”,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时矫首而遐观”,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时矫首而观遐。
第三句得分点:“襟”“带”,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衣襟,以……为带;“控”,控制;“引”,连接。
第四句得分点:“移”,改变;“坠”,放弃;“青云之志”,远大崇高的志向。
第五句得分点:“抟”,回旋而上;“去”,离开;“以”,凭借。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彭山)。他的另一个名字叫虔。他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改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感恋双亲,思念至深,以至忧思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因孝顺和恭敬而闻名。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在祖母身边,夜里不脱衣睡觉。为祖母端饭菜、喂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饮食或服用。(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他年轻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征召他担任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迈,没有人奉养,就没有接受任命。于是上奏章说:
“臣子因命运不好,年幼遭遇不幸……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后也当结草报恩。”
晋武帝读了李密的《陈情表》后,说:“李密这个名士,不是徒有虚名。”于是收回对他的任命。后来祖母刘氏去世,李密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后,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司空张华问李密:“安乐公这人怎样?”李密说:“可以说仅次于齐桓公。”张华问其中的缘故,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诸侯,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与魏国抗衡,任用黄皓却丧了国,由此可知他俩的成败原因是一样的。”张华接着问:“孔明的教诲为什么那么具体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这些水平高的人)相互之间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中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琐碎具体。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能和孔明水平相当的,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要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说得好。
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令,却憎恨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他曾在写给别人的信中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里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很有才能,常希望能调回京城任职,可是他在朝中没有靠山,于是被调任汉中太守,自认为失去了很重要的机会,心怀怨恨。等到在东堂赐宴饯别时,皇上下诏命令李密赋诗,李密在诗的末章说:“人们也都说过这样的话,有因才会有缘。(当官的人)皇宫中如果没有权势的朝臣做靠山,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君主在上,这话怎么能这么说呢!”武帝对此很生气,都官从事等(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了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死在家中。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李赐、一个叫李兴。
(二)古代诗歌阅读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13. 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14. 尾联描写了怎样的一幅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13. 分别是“明”和“出”。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14. 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所炼之字在诗歌中的位置,进而揣摩其在谋篇布局中的作用;其次结合所用手法,分析其所写内容,分析这个字对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最后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分条作答,使答案条理清晰。
“明”是“明亮”的意思,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别明亮;“出”是“出现”的意思,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这都跟“新晴”有关,河水在雨水过后而更加明亮,山峰在雨水过后而更加青翠,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的特点。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解答此题要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再找出诗中的景物,概括景象的特点。然后描摹诗歌图景,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最后剖析作者的情感,指出精彩巧妙之处。
尾联的大意是“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描绘了一幅农忙图,一方面照应了题目“新晴”,正因为天晴了,所以才“倾家事南亩”;二是增加了画面的动态美,前面都是写景,静态的景,这里加入人的活动,整个画面就活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生动地写出了初夏田间农忙劳动的欢快、活跃的气氛,衬托出原野的无限生机,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点睛】解答炼字题“四看”:一看字词是否传神。所谓“传神”就是要分析词语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凝练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特别要注意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咀嚼。在鉴字赏词中要学会结合语境去揣摩词语的生动形象、凝练传神,进而体会词语在全句或整篇中的表达效果。二看字词是否表情。所谓“表情”就是要分析词语传达出来的情感意愿。诗歌语言既注重凝练生动、形象传神,更注重借助动词、副词来表情达意。要善于结合全诗来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愿。三看字词是否造境。所谓“造境”就是利用词语的凝练与含蓄来营造诗歌的意境。古人写诗很讲究意境,而词的妙用就能给全诗创造美好的意境。四看字词是否显性。所谓“显性”就是词语里能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15. 名篇名句默写
(1)现代人常说放下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的也是这个意思。
(2)《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3)《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着力描绘寒潭之水和傍晚山峦的色彩变幻,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4)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
(5)《逍遥游》中,庄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是真正的逍遥游,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
(6)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描写自己回归田园后在室内酌酒自饮、闲观庭树的自由闲适的生活。
【答案】 (1). 悟已往之不谏 (2). 知来者之可追 (3). 舟遥遥以轻飏 (4). 风飘飘而吹衣 (5). 潦水尽而寒潭清 (6). 烟光凝而暮山紫 (7). 落霞与孤鹜齐飞 (8). 秋水共长天一色 (9). 若夫乘天地之正 (10). 而御六气之辩 (11). 引壶觞以自酌 (12). 眄庭柯以怡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谏,飏,潦,凝,鹜,御,辩,觞,酌,眄,庭。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薜荔”是古诗文中 的意象,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中唐诗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写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晚唐诗人沈彬亦有诗云“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诗中因薜荔而生出凄楚的意味。有趣的是,薜荔也有另外一面,薜荔不 ,在寂寞中生长,延伸着碧绿的藤蔓,任密雨侵,依然绿意盎然,活出自己的精彩。屈原《离骚》中就有“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的诗句,借薜荔这种芳草来表达清高芳洁之意,夏天来了,薜荔更显出一片生机,藤条 ,坚韧地攀缘吸附于墙壁,构成一扇天然的绿壁,任凭风雨雷电轰击,也不能撕扯分离它们。( )。待到挂果时,薜荔藤叶丛里挂满了青果,煞是可爱,初唐宋之问“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描写了蔓生浓绿的路荔、亭亭玉立的桄榔与碧苔相映成趣的景致,令人 。
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司空见惯 同流合污 青云直上 心驰神往
B. 层出不穷 随波逐流 青云直上 爽心悦目
C. 司空见惯 随波逐流 扶摇直上 心驰神住
D. 层出不穷 同流合污 扶摇直上 爽心悦目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古代一些文人仕途不顺,他们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B. 古代文人仕途多困惑或怀才不遇,或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C. 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身处逆境,他们常常为解心愁而借薛荔抒情。
D. 古代文人大多仕途困惑或怀才不遇,他们身处逆境之时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若是睛朗的夏日,远远去仿佛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
B. 若是天气睛朗,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
C. 远远望去,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简直是一片彩霞
D. 远远望去,简直是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
【答案】16. C 17. D 18. B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文中指“薜荔”意象在古诗文中常见,用“司空见惯”更恰当。第二处: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根据下文“活出自己的精彩”等可知,用“随波逐流”更恰当。第三处: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前者可用于事物也可用于升职;后者只用于升官又快又高。根据语境。用“扶摇直上”更恰当。第四处: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爽心悦目:指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文中是指诗歌描写生动,不是指眼前景色美好。故用“心驰神往”更恰当。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文中划线句子“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语病主要是不合逻辑,修改的关键是把句子的逻辑关系理顺。AB两项,“身处逆境”包括了“仕途不顺”及“怀才不遇”的情形。不能并提。C项,“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的说法绝对。且“仕途不顺”与“怀才不遇”有交叉,不合逻辑。D项的修改最恰当。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考生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排列。本题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 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题干要求选出“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仔细阅读文中括号上下文内容与四个选项,根据括号所在的上文已经交代“夏天来了”这里就不要再说“夏日”,上文说了“风雨雷电”,这里说“天气晴朗”;先说阳光照射,后说仿佛彩霞,这样更符合逻辑。
故选B。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9. 下面是某校园广播站《名著导读》栏目的一则广播稿,其中有四处表达不得体或出现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哈姆雷特》(西方戏剧),作者系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全剧共分五幕,有二十场之多,全部是围绕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而展开。为提高同学们的阅读鉴赏能力,校广播站将播出专题节目,为大家解读这部戏剧,到时将开通热线,由李华老师为同学们解答相关问题。敬请关注。
【答案】①将“《哈姆雷特》(西方戏剧)”改为“西方戏剧《哈姆雷特》”;②将“系”改为“是”;③将“有二十场之多”改为“有二十场”;④将“全部”改为“都”或者删掉。(“部”有“不”的谐音应去掉,“全”和“全剧”语意重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台、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结合题干“某校园广播站《名著导读》栏目的一则广播稿”分析,“西方戏剧"应该放在《哈姆雷特》前面,这样才能读出来。“系”,不符合广播稿的语言要求,容易引起误听,将“系”改为“是”。“有二十场之多”,表述不简洁,改为”有二十场”。“全部”,“部”和“不”谐音,应去掉,“全”和“全剧”语意重复,改为“都”。
20.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①②两个小题。
2004年,以陈水扁为首的台湾当局变本加厉地进行“台独”分裂活动;2005年春夏之交,应中国共产党及胡锦涛总书记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台湾民众对此高度关注。
台湾民意支持率变动一览表
陈水扁
连战
宋楚瑜
连、宋访问大陆前
44%
31%
29%
连、宋访问大陆后
39%
47%
35%
①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台湾民意支持率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
②从这样的数据变化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
【答案】
(1)连、宋访问大陆后,他们的民意支持率大幅上升。而陈水扁的民意支持率则大幅下降。(2)台湾民众拥护祖国统一,“台独”不得人心。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此类题目,读懂图标内容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1、仔细观察图表;2、看图表中的语言文字。本题注意从表中“连、宋访问大陆后”与”连、宋访问大陆前“的数据变化分析结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四、作文
2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无论是雍容华贵的牡丹,还是毫不起眼的蒲公英;无论是身处优裕温室,还是荒郊野岭;更无论是备受关注,还是少有问津,只要有一线希望,便勇敢地开放出全部的美丽——即使困守冰雪,虬根也春意涌动;即使是一柄孤枝,花蕊也生机盎然。
请以“每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 自拟题目。② 自定立意。③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 文体特征鲜明。
【答案】例文:
每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
谁说惊羡的目光就只能投给“出淤泥而不染,浊清莲而不妖”的莲;谁说赞美的话语就只能传给光芒万丈的太阳;谁说生命的赞歌就不能唱给每一朵想要怒放的鲜花!
《中国达人秀》已经圆满落幕,而我们的心情仍久久无法平静。身残志坚的刘伟用脚趾弹奏出动人心弦的音符,他的那句话久久回荡耳边:“我的面前只摆着两条路,一就是赶快死去;二就是精彩的活着。”好一个精彩活着!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富翁的人生不一定精彩,成功的人生也不一定精彩,尼采曾说:“如果你低估一个水手的能力,那你就祝他一帆风顺吧!”人生的道路有时我们无法选择,但我们把握着主动权,我们在掌舵,那就是勇敢的乘风破浪吧!他们嘶吼着告诉你,这就是精彩!
感动中国的“洗脚妹”,用他那疲惫的肩膀,瘦弱的身躯撑起孩子们希望的蓝天!看着她,听她说话,总会有一股暖流涌入心房。“我失去了读书的机会,我就想看到在我的帮助下有一名大学生走进校门”。她是南国高大的木棉,那微弱的红光不是叹息,是永远不灭的火炬。她渴望看到乡村野花可以在大城市开放,散发幽香,殊不知,她这朵顽强的八零后花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时间流逝,我们总在收获着幸福与感动。当不计其数的选秀活动映入眼帘时,人们开始质疑,这样的活动是否有它存在的意义?人言人殊,各执己见,我们无法判断谁对谁错。或许,我们可以叩问自己:“融入其中,我是否在某个瞬间收获感动?我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小人物也可以拥有大梦想?”我想这样就已经足够了。这朵花已经完全完成了生命的意义!
周瑜曾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气血攻心而亡;一代枭雄曹操承受了千百年的褒贬;司马迁虽受宫刑,却忍辱负重,创造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世说纷纭,然而我们都不能否认: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芬芳。或许,某些花会被我们遗忘,别担心,风会记住每一朵花的香,因为它们都曾为了某个理由而盛开!
是的,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话题作文的方式呈现。所给话题是一个有寓意的句子,对于这类话题作文,可以先解读句子的寓意,再结合材料分析确定最佳立意。
【审题】所给话题是“每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每朵花”,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花都可以,可以是雍容华贵的牡丹,可以是毫不起眼的蒲公英,也可以是满地的油菜花……知名的花可以,不知名的花也可以。联想到人,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可以,可以是伟大的人,也可以平凡的人;可以是位高权重的大人物,也可以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开放”,对于花来说就是盛开、绽放,开得灿烂,开得绚丽,对于人来说,就是能够实现理想,达到目标,体现出了人生价值,获得成功等。“理由”,对于花来说,可以是挑战风雨,展现自己的美丽,使大地充满生机等等;对于人来说,可以是实现梦想,完成目标,保护自己的尊严,迎接挑战,承担责任,等等。
本题可写内容很多,考生可把重点放在“每朵花”上,写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理由,可重点表达认清自我,找准位置,自强自立,自信自尊,普通人也能取得成功等主题;考生也可以把重点放在“理由”上,每一个人的理想不同,成功的方式不同,对待人生的态度不同,据此可以写一写保持个性、坚持自我等主题。
【立意】(1)每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保持个性,成就自我;
(2)每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认清自我,自强自立;
(3)每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相信自己,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等等。
【素材】司马迁虽受宫刑,忍辱负重,创造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无臂钢琴师刘伟及其励志名言“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最美洗脚妹”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那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感动中国。
当风吹皱一池绿水,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当雨打湿满院梧桐,点点滴滴,总是凄凉意。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雪压枝头,都不曾消弭花开遍地。因为,每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这理由,便是希望。花如此,而人,亦如此。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这是辛弃疾豪迈的誓言。积贫积弱的南宋,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也是一个消除英雄的时代。胸怀大志的辛弃疾,投笔从戎,一生被弃用的次数竟多达38次。他不肯让自己的生命之花未绽先亡,每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他的理由就是希望,只要有一线希望,便勇敢地绽放出全部的美丽。你望着眼前这条发源于武夷山的贡江,却认为是行人的眼泪在堆积而成。可是,行路、行路,有谁能渡过淮河,眼前千里江山,尽是颠沛流离之客;胸中万卷诗书,皆为去国毁家之痛。看着金人南侵,践踏中原,弱宋南渡,苟安东南。你消极过,却不曾沉沦,因为你胸中的希望之火,一直照着生命的航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号连营”便是你坚猛性格的最好写照,沉郁顿挫的诗风是你忧国忧民的途径。终于,希望支撑着你,支持着你绽放生命之花——民族魂。
【结构】本题如写议论文,可采用对比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话题和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论述。如此题可围绕“每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相信自己,努力奋斗实现梦想”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先列举无臂钢琴师刘伟等人的事例论证中心论点;然后再列举当今社会一些年轻人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缺乏自信,人生灰暗的事例,前后形成对比,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注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点睛】话题作文,就是围绕某话题写出的文章,具有开放性强的特点,写作中可按以下几个步骤完成:①围绕话题,确定文体。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可将生活中的精彩片段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想象分丰富,擅长编写故事,可写成童话、语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善于推理,可写成一篇论点鲜明,有理有据的议论文;有的同学感情细腻丰富,可写成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②围绕话题、推敲含义。用作话题的词语,无论是表意单一,还是表意丰富,我们都应该准确理解话题的含义,除了理解原意,还应该注意引申义、比喻义,这样才能把握准话题的含义;③围绕话题,明确范围。一般话题作文,多有提示语,提示语在写作范围和内容上是有明确限制的,不可忽视;④围绕话题,慎重拟题。审题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围绕话题,理解提示,拟好题目。要努力使自己的题目准确、凝练、含蓄、新奇,有美感,可运用修辞可发挥想象加引申,可巧设小标题等等。
相关文档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2021-06-0931页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一中2020-2022021-06-0923页
- 吉林省延边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2021-06-0916页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一中2020-2022021-06-0823页
- 山东省枣庄市八中(东校区)2020-20212021-06-0826页
-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西山学校2020-2022021-06-0812页
-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2021-06-0825页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大学附属2021-06-0827页
- 2019-2020学年山西省运城市临猗中2021-06-089页
-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2021-06-08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