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 MB
  • 2021-06-09 发布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五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件 人教版

  • 4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五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对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考查 , 题型相对固定 , 主要有选择题、简答题和微写作三种形式。备考时要做到通读文本整体感知 , 整散结合备考解题。首先要尊重原著 , 立足文本 , 要扎扎实实地通读几遍文本 , 保证能从整体上对相关内容进行识记、理解和梳理等 ; 然后在此基础上 , 结合常规题型 , 从具体考点要求出发 , 对文本进行分解细化 , 由整入散 , 整散结合 , 保证能从细节上对相关内容进行赏析、探究和表达等。如此 , 即便有新的题型出现 , 也可运用已掌握的整本书的相关内容和相应题型的常规解题技巧来解题了。 - 3 - 学案一   了解整本书阅读的目标与内容 必备知识 · 归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如下: (1)在阅读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重视学习前人的阅读经验,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读懂文本,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 - 4 - (2) 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通读全书 , 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从自己最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 , 反复阅读品味 , 深入探究 , 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 , 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 , 理清人物关系 , 感受、分析人物形象 , 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 , 体会小说的主旨 , 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 (3) 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 , 勾画圈点 , 争取读懂 ; 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 , 做出全书内容提要 ; 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 , 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 , 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 - 5 - (4) 利用书中的目录、序跋、注释等 , 学习检索作者信息、作品背景、相关评价等资料 , 深入研读作家作品。 (5) 联系个人经验 , 深入理解作品 ; 享受读书的愉悦 , 从作品中汲取营养 ,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自己的语言撰写全书梗概或提要、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介 , 通过口头、书面形式或其他媒介与他人分享。 具体篇目如下 : 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中 , 整本书阅读篇目如下 :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 斯诺的《毛泽东自传》 , 曹雪芹的《红楼梦》 ,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 陈忠实的《白鹿原》等。 - 6 - 《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篇目如下 : 文化经典著作 , 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史记》等。 诗歌 , 如毛泽东诗词 , 郭沫若、戴望舒、艾青、臧克家、贺敬之、郭小川等的作品 ; 海涅、普希金、惠特曼、泰戈尔等的作品。 小说 , 如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吴敬梓《儒林外史》、鲁迅《呐喊》和《彷徨》、茅盾《子夜》、巴金《家》、老舍《四世同堂》、沈从文《边城》、周立波《暴风骤雨》、路遥《平凡的世界》 ;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悲惨世界》、巴尔扎克《欧也妮 · 葛朗台》、狄更斯《大卫 · 科波菲尔》、列夫 ·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罗曼 · 罗兰《约翰 · 克利斯朵夫》、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 · 亨利短篇小说等。 - 7 - 散文 , 如鲁迅杂文、朱自清散文、叶圣陶散文等。 剧本 , 如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郭沫若《屈原》、曹禺《雷雨》、老舍《茶馆》、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等。 语言文学理论著作 , 如吕叔湘《语文常谈》、朱光潜《谈美书简》、爱克曼《歌德谈话录》等。 - 8 - 关键能力 · 提升 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 ? 方法一,“连滚带爬地读”。 这是温儒敏先生的说法。“连滚带爬”有两层含义,一是读得开心,二是不必苛求字字落实,句句较真,可以浏览、快读、猜读、跳读。特别是在时间有限、备考紧张的当前。 方法二,“信笔涂鸦地画”。 如果要让一本书进入我们的精神世界,那就需要进行深度的思考和精细的阅读。在精读的时候,要在书上圈点勾画,写下心得体会。当然不必全书精读,可以精读重要的章节和关键的文段。 - 9 - 方法三 ,“ 挖空心思地用 ” 。 温儒敏先生曾说过 ,“ 处处扣着写作来阅读是很累的 ”, 对于泛读而言 , 确乎如此 ; 但若是精读 , 尝试着将阅读转化为自己的表达资源 ,“ 读以致用 ” 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 用 ” 可以反作用于 “ 读 ”, 阅读可由此走向深入 —— 记得更牢 , 体会更深。 - 10 - 满分解构 研读文本 《必修》下册推荐整本书阅读篇目——《红楼梦》 内容概述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 , 又名《石头记》等 , 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 , 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 , 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 , 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 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 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 , 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 , 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 11 - 《红楼梦》的情节结构 , 在以往传统小说的基础上 , 也有了新的突破。它改变了以往如《水浒传》《西游记》等一类长篇小说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 , 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 , 使众多的人物活动处于同一空间和时间 , 并且使情节的推移也具有整体性 , 表现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才思。 《红楼梦》语言成熟优美。其特点是简洁而纯净 , 准确而传神 , 朴素而多彩 , 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小说中那些写景状物的语言 , 绘声绘色 , 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 12 - 设题分析 《红楼梦》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技巧上都具有自己崭新的面貌 , 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围绕《红楼梦》 , 从整本书阅读的角度 , 既可以命制涉猎全书的客观题、主观题 , 也可以选取其中的片段 , 设计成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试题。 - 13 - 例 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司棋是惜春的贴身丫头,她和大观园里其他小姐的贴身丫头一样,都有一种主子意识。比如她向厨房要鸡蛋时,莲花传话道:“司棋姐姐说了,要碗鸡蛋,炖的嫩嫩的。”这不是主子的口气,但也不是奴才的口气。 B.柳嫂子是大观园内厨房的女佣,柳五儿之母。因想通过芳官把五儿送往怡红院应名,故对怡红院等人格外照应,却因此得罪了丫头司棋等人。玫瑰露失窃事发,她与五儿都受到冤枉。平日和她不合的人又从中挑拨,巴不得撵她们出去。司棋、秦显家的乘机买通周瑞家的,接管了厨房。次日,柳嫂母女俩冤情大白,才又回到内厨房管事。秦显家的只好卷包溜走。 AB - 14 - C. 在《红楼梦》中 , 平儿的善良就像和煦的春风 , 令所有与她相处的人动容。 “ 玫瑰露失窃 ” 案爆发以后 , 她为了顾全大局 , 为了不让探春伤心 , 没有将偷窃人彩云送交凤姐听候发落 , 而是巧用移花接木之法 , 让宝玉承担 “ 罪名 ”, 从而于波澜不惊中避免了一场是非风波 , 也保住了探春的颜面。 D. 尤二姐、尤三姐在《红楼梦》中的地位是重要的 , 她们是《红楼梦》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尤二姐、尤三姐也是悲剧性人物 , 是曹雪芹要描写的 “ 千红一窟 ( 哭 )”“ 万艳同杯 ( 悲 )” 中的人物。 E. 小说第六十三回 , 一群女孩子和宝玉在没有家长约束的情况下 , 通宵夜宴、欢乐、猜拳、饮酒 , 青春少男少女的美、诗才、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 15 - 解析 : 此题考查整本书阅读中的情节与人物。 A 项 , 表述错误 , 司棋是迎春的丫鬟 ;B 项 , 情节错误 , 司棋、秦显家的乘机买通林之孝家的。 - 16 - 例 2 (1)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 是一个重要的情节 , 请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 (6 分 ) 答案示例 : 三月桃花开时 , 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 , 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 , 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 , 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 : 宝玉自比张生 ( 我就是个 “ 多愁多病身 ”), 比黛玉为莺莺 ( 你就是那 “ 倾国倾城貌 ”), 黛玉说宝玉是 “ 银样钅巤枪头 ” 等。 解析 : 此题考查对小说内容进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紧扣第二十三回 “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 的情节 , 重点凸显 “ 共读 ” 情节即可。 - 17 - (2) 选出金陵十二钗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形象 , 并分析她在特定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 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4 分 ) 答案示例 : 林黛玉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 , 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 , 那样城府甚深 , 她对人坦率纯真 , 见之以诚。她是封建叛逆者的形象。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时 , 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注入其中 , 他或用西施、比干等人物的传说烘托、映衬人物外貌特征 , 达到 “ 以形传神 ” 的艺术效果 ; 或用饱含传统文化因子的古代典型文人如屈原、陶渊明等的品格、个性来丰富林黛玉的内在性格 , 使林黛玉的形象内涵丰厚 , 耐人寻味。 解析 : 此题考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和鉴赏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要注意选取人物的范围 “ 金陵十二钗 ”, 答题的重点是分析典型性格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 18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第 1~3 题。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 ① , 早饭后 , 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 ② , 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 , 展开《会真记》 , 从头细玩。正看到 “ 落红成阵 ”, 只见一阵风过 , 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 , 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 , 恐怕脚步践踏了 , 只得兜了那花瓣 , 来至池边 , 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 , 飘飘荡荡 , 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 - 19 - 宝玉正踟蹰间 , 只听背后有人说道 :“ 你在这里作什么 ?” 宝玉一回头 , 却是林黛玉来了 , 肩上担着花锄 , 锄上挂着花囊 , 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 :“ 好 , 好 , 来把这个花扫起来 , 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 ” 林黛玉道 :“ 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 , 只一流出去 , 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 , 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 , 如今把他扫了 , 装在这绢袋里 , 拿土埋上 , 日久不过随土化了 , 岂不干净。 ” - 20 -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 , 笑道 :“ 待我放下书 , 帮你来收拾。 ” 黛玉道 :“ 什么书 ?” 宝玉见问 , 慌的藏之不迭 , 便说道 :“ 不过是《中庸》《大学》。 ” 黛玉笑道 :“ 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 , 好多着呢。 ” 宝玉道 :“ 好妹妹 , 若论你 , 我是不怕的。你看了 , 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 ! 你要看了 , 连饭也不想吃呢。 ” 一面说 , 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 , 接书来瞧 , 从头看去 , 越看越爱看 , 不到一顿饭工夫 , 将十六出俱已看完 , 自觉词藻警人 , 馀香满口。虽看完了书 , 却只管出神 , 心内还默默记诵。 - 21 - 宝玉笑道 :“ 妹妹 , 你说好不好 ?” 林黛玉笑道 :“ 果然有趣。 ” 宝玉笑道 :“ 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 , 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③ 。 ” 林黛玉听了 , 不觉带腮连耳通红 , 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 , 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 , 微腮带怒 , 薄面含嗔 , 指宝玉道 :“ 你这该死的胡说 ! 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 , 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 ” 说到 “ 欺负 ” 两个字上 , 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 , 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 , 向前拦住说道 :“ 好妹妹 , 千万饶我这一遭 , 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 , 明儿我掉在池子里 , 教个癞头鼋吞了去 , 变个大忘八 , 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 , 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 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 , 一面揉着眼睛 , 一面笑道 :“ 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 , 还只管胡说。‘呸 , 原来是苗而不秀 , 是个银样镴枪头 ④ 。’ ” 宝玉听了 , 笑道 :“ 你这个呢 ? 我也告诉去。 ” 林黛玉笑道 :“ 你说你会过目成诵 , 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 - 22 - 宝玉一面收书 , 一面笑道 :“ 正经快把花埋了罢 , 别提那个了。 ” 二人便收拾落花 , 正才掩埋妥协 , 只见袭人走来 , 说道 :“ 那里没找到 , 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 , 姑娘们都过去请安 , 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 ” 宝玉听了 , 忙拿了书 , 别了黛玉 , 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 - 23 -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 , 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 , 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 , 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 , 只听墙内笛韵悠扬 , 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因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 , 便不留心 , 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 , 明明白白 , 一字不落 , 唱道是 :“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 林黛玉听了 , 倒也十分感慨缠绵 , 便止住步侧耳细听 , 又听唱道是 :“ 良辰美景奈何天 , 赏心乐事谁家院。 ” 听了这两句 , 不觉点头自叹 , 心下自思道 :“ 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 , 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 ” 想毕 , 又后悔不该胡想 , 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 , 只听唱道 :“ 则为你如花美眷 , 似水流年…… ” 林黛玉听了这两句 , 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 :“ 你在幽闺自怜 ” ⑤ 等句 , 亦发如醉如痴 , 站立不住 , 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 , 细嚼 “ 如花美眷 , 似水流年 ” 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 “ 水流花谢两无情 ” 之句 , 再又有词中有 “ 流水落花春去也 , 天上人间 ” 之句 , 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 “ 花落水流红 , 闲愁万种 ” 之句 , 都一时想起来 , 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 , 不觉心痛神痴 , 眼中落泪。 ( 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 西厢记 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 - 24 - 注 ① 中浣 : 指每月的中旬。 ② 《会真记》 : 唐代元稹作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因文中有 “ 会真 ” 诗三十韵 , 故又称《会真记》。金、元人把其中的故事演为诸宫调和杂剧 , 名为《西厢记》。这里是指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 ③ 倾国倾城貌 : 金批本《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 , 张生称自己是 “ 多愁多病身 ”, 莺莺是 “ 倾国倾城貌 ” 。 ④ “ 苗而不秀 ” 两句 : 中看不中用的意思 , 语出《西厢记》金批本第四本第二折。 ⑤ “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你在幽闺自怜 ” 等句见《牡丹亭 · 惊梦》。 - 25 - 1 . 下列对这篇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鉴赏 , 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宝玉深知《西厢记》是禁书 , 也知道《中庸》《大学》是该读之书 , 可他还是偷偷阅读 , 正表明了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叛和对自由对爱情的向往。 B. 黛玉微腮带怒 , 薄面含嗔 , 转身就走 , 要到贾政和王夫人跟前告状 , 既要躲开口没遮拦的贾宝玉 , 又要避免把这个敏感的话题进行下去。 C.“ 银样镴枪头 ” 是《西厢记》中红娘挖苦张生中看不中用的话 , 黛玉此时以此挖苦宝玉 , 说明黛玉对宝玉的言行非常生气。 D. 从读《西厢记》到赏《牡丹亭》 , 层层推进 , 黛玉对自己命运的认识一步步模糊起来。这于花柳繁华之时唱出的悲歌 , 更令人痛心疾首。 A 解析 : B 项 ,“ 要到贾政和王夫人跟前告状 ” 理解错误 , 从下文情节看 , 是黛玉跟宝玉开玩笑。 C 项 ,“ 黛玉对宝玉的言行非常生气 ” 理解错误 , 黛玉并没有对宝玉生气。 D 项 , 应为黛玉对自己命运的认识一步步清晰起来。 - 26 - 2 . 选文最后一段惟妙惟肖地展示了黛玉的心理变化。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 ① 黛玉不喜戏文 , 便不留心 ; ② 感慨大好春色、美丽青春无人欣赏 ; ③ 感叹自己也是如此 , 能否与宝玉共享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 ④ 眼看着这如花美眷在似水流年中无可奈何地消失 , 不觉心动神摇 ; ⑤ 青春逝去 , 只幽闺自怜 , 如醉如痴 , 站立不住 ; ⑥ 想人生短暂 , 爱情珍贵而不可定 , 愁多情浓 , 心痛落泪。 解析 : 此题考查对小说情节的概括分析。在最后一段中 , 黛玉由 “ 不留心 ” 到 “ 感慨 ”“ 自叹 ”, 然后是 “ 心动神摇 ”, 最后 “ 如醉如痴 , 站立不住 ”,“ 心痛神痴 , 眼中落泪 ” 。抓住这些关键词分析即可。 - 27 - 3 . 一样惜花爱花 , 但宝黛二人葬花的方式不同 , 其内在心态自然也不同。请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 ① 方式不同 : 宝玉兜起花瓣 , 放入流水之中 , 而黛玉用花冢葬花 , 让花日久与土相化。 ② 心态不同 : 宝玉认为落花、女儿、流水 , 都洁白无瑕 , 怕落花遭人践踏 , 故以对待女儿的心来对待落花 , 把花放入清澈的水中。以为流水干净 , 不会玷污花瓣 , 不甚关心或没有想落花的归宿。黛玉认为流水眼前虽是清澈 , 可到了有人家的地方 , 仍旧有可能会被糟蹋 ; 且流水还会让落花继续漂泊 , 漂泊之中仍会有一番苦难的历程。泥土才是落花的归宿 , 让落花与泥土一体 , 以此希求落花的洁净 ; 自己就是落花 , 以此希求自身的超脱。 解析 : 解答此题 , 先从文中找到贾宝玉和林黛玉对待落花的对话 , 然后体会其中不同的看法 , 最后从心态、做法等角度分析即可。 - 28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题点四 学案二   把握整本书阅读的考查角度 题点一   把握内容 文学类名著的整本书内容,概而言之就是情节。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是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它是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 对整本书阅读而言,对内容的考查除文学类文本中常考的概括情节内容、分析情节作用、体会情节艺术外,更注重对情节内容的把握与确认。 - 29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题点四 题点一   把握内容 文学类名著的整本书内容,概而言之就是情节。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是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它是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 对整本书阅读而言,对内容的考查除文学类文本中常考的概括情节内容、分析情节作用、体会情节艺术外,更注重对情节内容的把握与确认。 - 30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题点四 满分解构 例题 (2018· 江苏卷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三国演义》中,曹操攻陷徐州后,派遣张辽劝降陷入困境中的关羽,关羽提出了“卸甲”的三个条件,这一情节突出了关羽的忠义形象。 B.《茶馆》中,秦仲义说:“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他说的“那么办”是指通过收回房子、卖掉土地等途径,筹集资金来开办工厂。 C.《风波》中,七斤曾经在喝醉后骂有些遗老臭味的赵七爷是“贱胎”,并在革命后很快剪掉了辫子,这体现了他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农民。 CD - 31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题点四 D. 《老人与海》中 , 老渔夫圣地亚哥奋力捕到的大马林鱼被鲨鱼给毁了 , 回到港口后 , 男孩遗憾地对他说 , 以后他们俩不能一起捕鱼了。 E. 《欧也妮 · 葛朗台》中 , 葛朗台太太的性情极好 , 从不向丈夫要钱 , 她有着天使般的温柔 , 她的善良和忍让反衬了葛朗台的冷漠和贪婪。 - 32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题点四 解析 : 本题考查理解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 C 项 , 七斤是当地著名的见过世面的 “ 出场人物 ”, 甚至受到众人尊敬 , 有相当的待遇。然而他实际上却是一个麻木胆怯、愚昧鄙俗、毫无民主主义觉悟的落后农民的典型。作者通过这样的人物形象地表明辛亥革命后的中国 , 缺乏坚持信仰和殉道精神的民众 , 离革命胜利还很遥远 ; 民众这样不觉悟是辛亥革命及其他一切变革终将失败的根本原因 , 也是类似辫子风波的悲剧不断上演的现实基础。因此 C 项不正确。 D 项 , 《老人与海》通过圣地亚哥的形象 , 作者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孩子准备和老人再度出海 , 他要学会老人的一切 “ 本领 ”, 这象征着人类这种 “ 打不败 ” 的精神将代代相传。所以 D 项不正确。 - 33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题点四 题点二   赏析人物 人物与事件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因素,人物一般是组成艺术形象的主体、核心。叙事性文学作品大多是通过对人物和人物的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和揭示生活意义、展现人生理想的。 就整本书的阅读而言,对名著的人物考查,既可以是概括分析整体形象,也可以是对人物在某一事件(局部情节)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的分析鉴赏。 - 34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题点四 关键能力 · 提升 赏析人物常用的方法 1 .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入手。如外貌、神态、动作描写,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心理描写能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等等。 2 .从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所。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 3 .从分析情节入手。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从情节中引出的结论,分析情节,其实也是分析人物。 4 .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许多作品所写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就能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也能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 - 35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题点四 满分解构 例题 (2018· 江苏卷 )《红楼梦》“散余资贾母明大义,复世职政老沐天恩”一回中,贾母得知府中库藏已空、入不敷出的实情后,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以渡难关。请结合这一情节,分析贾母的形象特点。(6分) 参考答案 : 处变不惊 , 性格坚强 ; 处置果断 , 能力出众 ; 分配得当 , 处事公平 ; 轻财重义 , 顾全大局。 解析 :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能力。根据《红楼梦》中人物的行为分析理解。贾母在得知贾府库藏已空、入不敷出的实情后 , 拿出自己的多年积蓄 , 说明她处变不惊、性格坚强等特点。 - 36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题点四 题点三   概括思想 中心思想是一部作品的灵魂与精髓,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贯穿全文的核心,是提纲挈领的道理,是作者在文章中努力通过各种细节来阐明的中心议题。主要内容是一篇文章重点阐述或叙述的事件或理论,而中心思想是从主要内容中概括提炼出来的,是主要内容里蕴含的道理和内涵。 从整本书的角度看,文学类作品的中心思想可以理解为作品的主题,理论论著的中心思想可以理解为作者的观点态度。 - 37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题点四 关键能力 · 提升 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1 .读通全书,理解内容。知道该书的主要内容是概括中心思想的前提。概括时,先归纳各章节的大意,进而提炼出中心意思,这是最传统、最实在的方法,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2 .把握观点,揣摩意图。想想作者在书中赞扬什么,批评什么;歌颂什么,揭露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抒发了什么感情,阐述了什么道理等。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了,一般来说,也就明确了中心思想。 3 .知人论世,多方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状况,作品的产生背景,都是我们在分析归纳作品的中心意思时所要了解的。这些东西,一般能给文章定色定调,是文章中心思想的“背影”。 - 38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题点四 满分解构 例题 (2018· 北京卷 )《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 子路问 :“ 闻斯 ① 行诸 ?” 子曰 :“ 有父兄在 ,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 冉有问 :“ 闻斯行诸 ?” 子曰 :“ 闻斯行之。 ” 公西华曰 :“ 由也问闻斯行诸 , 子曰 , ‘有父兄在’ ; 求也问闻斯行诸 , 子曰 , ‘闻斯行之’。赤也惑 , 敢问。 ” 子曰 :“ 求也退 , 故进之 ; 由也兼人 ② , 故退之。 ” 注 ① 斯:就。 ② 兼人:勇于作为。 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此则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5分) - 39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题点四 参考答案 : 三次回答 : ① 孔子告诉子路不应听到某种道理就立刻去实行它 , 要先听听父兄的意见。 ② 孔子告诉冉有可以听到某种道理就去实行它。 ③ 孔子认为冉有容易退缩 , 所以鼓励他进取 ; 认为子路勇于作为 , 胆子太大 , 所以要他谨慎些。 思想 : 此则短文生动地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 ( 因人施教 ) 的教育思想。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理解、分析概括以及综合表达的能力。 解答此题 , 首先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由于子路勇于作为 , 做事有时不免轻率 , 所以孔子要他在听到一件该做的事时最好向父兄请教后才去做。而冉有则由于个性谦退 , 遇事往往畏缩 , 因此孔子要他在听到一件该做的事后立刻去做。孔子这样以一进一退来适性教育弟子 , 使他们避免过犹不及的毛病。二者对比 , 反映出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 40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题点四 题点四   体会写法 必备知识 · 归纳 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整本书阅读不仅要注意内容,也要注意表现形式。具体包括如下方面: 1 . 语言特点 语言是赏析文学作品不可避免的重要部分。在艺术特色类题目中,也是重要的答题方向之一。 2 . 结构方式 (1)单线型结构,以一条线索贯穿整个作品,比如:《西游记》。  (2)复线型结构,作品中有两条线索,比如:《安娜·卡列尼娜》。 (3)蛛网型结构,三条以上的线索相互交错,极似蛛网,比如:《红楼梦》。 - 41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题点四 3 . 表现手法 首先是修辞手法,修辞能让作品增色不少,适合的修辞手法还会让作品成为典范;其次是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很多,常见的有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再次是与作品风格相关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 - 42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题点四 关键能力 · 提升 分析作品写法要注意的方面 对作品特色的分析,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字词妙用。某些字词具有明显的特色,比如:《离骚》中的“兮”等词,表现了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 第二,句式特点。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句式的特点非常明显。比如:《诗经》中的诗歌,重章叠句大量出现,创造了一种韵律美。 第三,结构方式。线索的安排、首尾的照应,大团圆结局、欧亨利式结尾,章回体中“章”“回”的安排。比如《红楼梦》前五回在全书中的作用。 第四,表现手法。如,中国古代小说在叙事时间上基本采用连贯叙述,在叙事角度上基本采用全知视角,在叙事结构上基本以情节为结构中心。 - 43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题点四 满分解构 例题 《红楼梦》前几回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等都具有总纲性质,试作出说明。(6分) 参考答案 : “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 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人物 , 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 , 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 “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 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 , 总体介绍了贾府的环境 ; 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所见的人物 , 总体介绍了贾府的人物 , 所以起总纲作用。 “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 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情节 , 总体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 , 明确了贾府的外部环境 , 所以也起总纲作用。 解析 : 此题考查对小说线索和情节的分析。抓住这三回的内容 , 分别指明这三回与后文情节的关系即可。 - 44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题点四 1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第(1)~(2)题。 孔子曰 :“ 益者三友 , 损者三友 : 友直 , 友谅 , 友多闻 , 益矣 ; 友便辟 , 友善柔 , 友便侫 , 损矣。 ” ( 《论语 · 季氏》 ) (1)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请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答案 : (1) 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正直、诚实、博学多闻。 (2) 示例 : 颜回。颜回虽然家境贫寒 , 缺衣少食 , 生活艰苦 , 却能忍受困苦 , 不为物质所累 , 自得其乐 , 始终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宁。以颜回为友 , 能够让自己也拥有一颗淡然的心 , 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 , 快乐地生活。 - 45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题点四 2 .阅读《三国演义》,简述孙策用计向袁术借兵马的情节。孙策开始草创江东基业的过程里最主要的助手有哪几个?   答案 : 示例 情节 : 孙策在父亲死后投奔袁术 , 虽然屡立战功 , 也很受袁术的喜爱 , 但他无法忍受袁术的倨傲。他与朱治、吕范等人商议 , 用父亲孙坚所留的传国玉玺作为抵押 , 以母舅吴景有难为借口 , 向袁术借雄兵数千。助手 : 孙策带领旧将程普、黄盖、韩当等回来途中遇见交情甚密的周瑜 , 周瑜向孙策推荐了江东 “ 二张 ” 即张昭和张纮。这些人帮助孙策打败刘繇 , 扩充了兵力。 - 46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题点四 3 . 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具有 “ 电报式 ” 风格 , 请简要分析这种风格在《老人与海》中有怎样的体现。 答案 : 示例 ① 结构上的单纯性 , 人物少到不能再少 , 情节不蔓不枝 , 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 ② 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 , 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 , 特别是华丽的辞藻。 ③ 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 , 作品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 , 句子简短 , 词汇准确生动。 ④ 着力追求一种简洁、凝练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