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0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后作业(七) 李清照词两首
练习1 基础巩固
一、知识积累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瑞脑销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有暗香盈袖(清淡的香气)
B.最难将息(调养,保养)
这次第(光景,状况)
C.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
莫道不销魂(醉酒后轻飘飘的感觉)
D.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独自怎生得黑(怎样、怎么)
[解析] “销魂”在这里形容极度悲愁。
[答案] C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B.莫道不销魂
C.东篱把酒黄昏后
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解析] 次第:文中指光景,状况;今指次序,依次,一个挨一个地。
[答案] A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A.经过/犯错误。B.持/将。C.休息/叹息。D.都是疑问代词,怎么。
[答案] D
4.对《醉花阴》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描述了词人在重阳佳节这一天,从白天”愁”到深夜的情景。“愁”什么?没明说。但从守着香炉挨时光和玉枕独眠,可以体会到词人的孤寂之苦。
B.“暗香盈袖”四个字衬托了词人所处环境的冷清:若是欢快热闹的场面,“暗香”是很难闻到的;唯处孤独冷清之境,才能体会到“暗香”充溢衣袖。
C.由“暗香”而至赏菊(黄花),由赏菊而至观照自身:在风雨中摇曳飘零的菊花啊,花瓣细长而纤弱,实在惹人怜爱,而女子因思念憔悴得比菊花更甚,怎不令人销魂?
D.“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两句从夜间情景入笔,写词人因天气寒凉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解析] 词人难以入眠实是因为内心的凄凉孤寂。
[答案] D
8
5.对《声声慢》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愁惨的氛围,这是词人血和泪的倾吐,也是其后期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消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词人的故乡在北方,而词人此时流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飞,引起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梧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以忍受了。“点点滴滴”写出了“顿挫凄绝”之感。
D.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悲惨遭遇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心理。
[解析] “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心理”理解错误。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没有象征。
[答案] D
6.下列对联分别写的是哪几位作家?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③明月皓无边,安排铁板铜琶,我亦唱大江东去;春风睡正美,迢递珠崖儋耳,谁更怜孤鹤南飞。
④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A.①范仲淹 ②苏轼 ③辛弃疾 ④李清照
B.①范仲淹 ②辛弃疾 ③苏轼 ④李清照
C.①苏轼 ②辛弃疾 ③岳飞 ④李煜
D.①苏轼 ②柳永 ③辛弃疾 ④李煜
[解析] ①“忧乐关乎天下”化用《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继东坡”“冀南宋”写的是辛弃疾;③“铁板铜琶”“珠崖儋耳”与苏轼有关;④上联写李清照的故居,下联写她的作品风格,其中点明了她的作品《漱玉词》及《金石录》。
[答案] B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课文中的这首宋词,回答7~8题。
醉 花 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下列对《醉花阴》相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前两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写的是词人在无聊中的想象之景,同时也透露了词人的内心感受。
B.词人紧紧地抓住重阳时候的气温变化、西风起、菊花盛开等自然现象,突出了秋天的时令特点,反映出词人心境的凄冷。
8
C.词中词人善于以正侧面结合点染之笔来塑造自我形象,词中对人物的容貌、服饰进行了简约的描述,使得一个闺阁佳人的形象呼之欲出。
D.“人比黄花瘦”既写人,又写景。黄花在西风中摇落,词人既惜花,又自怜,此句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解析] A项前两句并非“想象”之景。
[答案] B
8.“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对句意表达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又”字表明词人与丈夫分离已久,已不是第一次在佳节时独守空房了,更写出了分离的痛苦。
[答案] 这一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哀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共用的,可如今自己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9~10题。
声 声 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9.下列对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
C.“梧桐更兼细雨”三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过了。这里是从正面渲染词人的悲苦心情。
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
[解析] D项,这首词主要的写作手法为借景抒情,没有用象征手法。
[答案] D
10.“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的“愁”字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作者是怎样抒发这愁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8
关于这首词的思想情感,可以知人论世,这是词人李清照在丧夫南迁之后所作,所以此时有丧夫之痛,更有亡国之恨;因为是流亡在外,自然有流离之苦,独居于此就是孀居之悲。词人在抒发情感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表达愁情,如开篇处的词语叠用和“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二是借助一些意象和景物描写来间接抒发情感。
[答案] 内容:丧夫之痛,亡国之恨,流离之苦,孀居之悲(或情愁,家愁,国愁)。
直接写愁,直接抒情,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间接写愁,借景抒情,如借“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营造了冷清、凄惨、哀怨的意境,抒发了词人的“家愁国恨”。
三、语言表达
11.我们通过品读经典名篇,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了他们的悲欢离合。请仿照例句,自选两位诗人(词人),续写两个句子。要求:①内容应结合所选诗人的作品意境来表现其内心世界;②句式与例句相似,构成排比。
例句:李清照在梧桐雨的守望中,把盏啜饮,用愁苦涂满了生命的黄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苏东坡在赤壁矶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贬谪的无奈。
12.某班要举行古诗词朗诵比赛。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在下面两首词之间拟写一段串连词,要求紧扣词的特点,语言有感染力,70字左右。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声声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苍凉悲壮,诵出了一位爱国将领的壮志豪情,让我们荡气回肠。接下来的一曲《声声慢》缠绵哀婉,凄苦欲绝,定会让你肝肠寸断。(写出两首词的风格特点,转换要自然)
1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依据词的意境,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人物的对话。
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人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卷帘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人又纠正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词人问:)海棠花怎么样了?
(卷帘人答:)还好,还好,一夜风雨,海棠一点没变样子。
(词人又纠正说:)你再仔细看,应是绿叶鲜绿茂盛,红花残褪变少了吧!
练习2 能力提升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8
历经百年鼎革方有今日恢宏人文气象的清华大学校园,早已跻身全球最美校园之列,这是数代清华人____________、孜孜营建的心血成果。在对清华校园做出卓越贡献的建筑家中,论作品数量之盛、规划筹谋之妙、设计淬冶之精,关肇邺院士的功劳____________。
作为一校文脉之所系,( ),是大学精神的守护者。1982年,清华大学图书馆三期扩建工程启动,这个重担落到了刚刚从美国访学归国的关肇邺的肩上。面对重重考验,关肇邺近乎完美地完成了图书馆三期的设计。建设时间跨度将近百年的清华大学图书馆与庄严肃穆的中央主楼、雄伟壮观的新天文台等众多建筑作品,以令人惊叹的手法精心组成整体群落,____________,突显出清华学术传统的延绵启承与博大精深。
时光的磨洗没有使关肇邺设计的建筑____________,相反,他对清华园空间文化的“结构性创造”与“基因级贡献”被时间擦试得愈加清晰、明亮。关肇邺设计了清华建筑,不单是清华人心灵故乡中一代代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推广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 )
A.千方百计 一枝独秀 相得益彰 黯然失色
B.殚精竭虑 一枝独秀 珠联璧合 相形见绌
C.殚精竭虑 首屈一指 珠联璧合 黯然失色
D.千方百计 首屈一指 相得益彰 相形见绌
[解析]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千方百计:形容想尽或用尽种种方法。句意强调费尽心血,而不是想尽、用尽办法,应选“殚精竭虑”。首屈一指:表示位居第一。一枝独秀:形容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秀。句意是功劳最大的,应选“首屈一指”。珠联璧合: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凑在一起。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自己的好处。句意说各种美的建筑凑在一起,应选“珠联璧合”。黯然失色: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和光彩。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句意没有相比较之意,应选“黯然失色”。
[答案] C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学的图书馆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
B.大学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是图书馆,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
C.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的标志是图书馆,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
D.大学的图书馆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
[解析] 前文“作为一校文脉之所系”,后文的主语应该是“图书馆”,排除B、C,“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与下文“是大学精神的守护者”紧密衔接,应选A。
[答案] A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推广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8
B.关肇邺设计了清华建筑,不单是清华人心灵故乡中一代代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是量度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筑的文化标尺。
C.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是量度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更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
D.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衡量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解析] A.搭配不当,“推广”与“标尺”不搭配。B.搭配不当,可以把“了”改为“的”;语序不当,“一代代”应移到“清华人”前面。C.不合逻辑,后两个句子顺序颠倒。
[答案] D
4.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元旦即将来临,学校团委决定举办一次全校书法作品展。书法作品征集对象为全校学生。书体随意,不超过六尺整张(180 cm×97 cm),一律竖式。所有作品请勿装裱。请一定要在作品背面用铅笔正楷注明:姓名、性别、班别。征集时间:今天起至2019年2月15日止。到时聘请专业教师对征集的书法作品进行评审。希望同学们踊跃交稿。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启事的语言一般要用书面语言,以表示庄重。“随意”“一定要”“今天”“到时”“交稿”都是口语色彩很浓的词语,应改为书面语言。
[答案] (1)“随意”改为“不限” (2)“一定要”改为“务必” (3)“今天”改为“即日” (4)“到时”改为“届时” (5)“交稿”改为“应征”
5.学校筹办2019年10月校庆八十周年的宣传专刊,请为此专刊拟写一个通栏标题。要求:①采用对偶句式,且上下句分别含有“八十华诞”和“迎喜宾”的字样;②每句字数在15~20之间。
(1)上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八十华诞,乘风破浪,金风送爽颂盛世。 三千桃李,果硕花繁,丹桂飘香迎嘉宾。
二、名句名篇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醉花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李清照回忆起她和丈夫对酒赏菊共度佳节的美好情境。
(2)《声声慢》词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之。
[答案] (1)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8
(2)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3)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课外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词,回答7~8题。
添字采桑子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①,不惯起来听。
[注] ①北人:北宋灭亡,李清照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
7.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以问句“窗前谁种芭蕉树”开头,埋怨芭蕉给自己带来愁绪的折磨,直抒胸臆,表达出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
B.上片描述芭蕉树的“形”与“情”。芭蕉树长在窗前,但却能够“阴满中庭”,这就间接地写出了它树干的高大、枝叶的繁茂、树冠的伸展四垂。
C.下片写夜听雨打芭蕉声。由于“余情”是深远绵长的,所以词人直到夜晚卧床时仍处于苦苦的思念之中,使她越思越悲,越想越愁,辗转反侧,无法成眠。
D.词人将“点滴霖霪”,组成叠句,不但从音韵上造成连绵延长的效果,而且有力地烘托了悲凉凄绝的气氛。
[解析] A项,“直抒胸臆”错误,应该是含蓄深沉。
[答案] A
8.作者在这首词里写到“雨”的意象,她的另一首词《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也写到“雨”的意象,这两个“雨”的意象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虽然这首词的雨打在芭蕉上,《声声慢》中的雨打在梧桐上,但是作者借以传递的感情是相同的,书写的都是浓浓的凄苦的愁思。雨点打在梧桐上或者芭蕉上,点点滴滴,滴滴点点,不断重复,凄清悲凉。这雨点虽然是打在叶子上,可在国破家亡、漂泊无依的作者听来却都像是打在自己的心上,让作者不能自抑,倍感伤情。
示例二:不尽相同。《声声慢》中“雨”的意象虽然也包含着忧国伤时的愁思,但抒发的主要是个人和家庭的悲愁;而这首词“雨”的意象虽然包含着个人和家庭的悲愁,但是从“愁损北人”来看,抒发的主要是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词,回答9~10题。
点绛唇·闺思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9.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8
A.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词句开篇点题,并通过“一寸”与“千缕”这一数量上的反差,刻画出词人愁思深重、难忍孤寂的形象。
B.“惜春”一句,直言其愁,后一句则描写出数点花瓣于风中飘零、如雨点落下的情形,表明春天归去,惜春、惜花,也暗示惜青春、惜容颜。
C.词人“倚”字后面缀以“遍”字,活画出一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苦恼;“无情绪”指女子没有了往日的心境,独自一人无所事事。
D.本词借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意绪,将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结合,以景物描写烘托气氛、寄寓情感,从而刻画出一位亟待良人归来的女子形象。
[解析] B项,“数点花瓣于风中飘零、如雨点落下的情形”错误,“几点催花雨”的意思是“几声催花的雨滴”。
[答案] B
10.词尾“连天衰草”一作“连天芳草”,你认为哪种表述更合适?请结合全词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连天衰草”好。女子期盼良人归来,眼前只有一眼望不到边的连绵衰草,烘托了青年女子倚栏眺望的凄凉情景和思念无望的结果。刻画出一个爱情专注执着、情感真挚细腻的深闺思妇的形象。
示例二:“连天芳草”好。芳草萋萋与上文“惜春”呼应,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然而望到尽头,唯见“连天芳草”,不见良人踪影,反衬出浓重的闺怨。
8
相关文档
-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李清2021-06-092页
- 高中语文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声声2021-06-094页
- 高中语文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课件5 2021-06-0826页
- 高中语文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课件6 2021-06-0817页
- 高中语文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课时作2021-06-085页
- 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 专题07 李清照2021-06-0811页
- 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2021-06-089页
- 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 专题07 李清照2021-06-0710页
- 高中语文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醉花2021-06-074页
-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 2-7《李清2021-06-0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