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50 KB
  • 2021-06-09 发布

福建省龙岩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福建省龙岩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是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起始称谓,且延用至今。时至今日,仍然看到其可以作为各种人物传记的通称,如人们习惯将成书的传记称作“某某传”。不过,如果从学科归属特别是从当代学术界关于“传记”概念存有争议的角度上看,古代的“传”和后来的“传记”以及“传记文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正如一些研究者对比中西方传记区别时指出的,“史传合一”是中国传记的特征,即“中国的史学是以人物传记为重心”,并且“把传记当历史来写”。可以说,“传”是中国古代史书特别是纪传体史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后人考察前代历史的重要文献和参考依据,这一写作情况决定其只能属于历史学科的范畴。‎ 与“传”相同,“传记”一词也是古已有之。但从其表示记载一个人生平事迹的文字或文章、文体的角度来看,“传记”已涉及史学和文学两个范畴,并具有体裁意义。赋予“传记”概念全新解读、充分展现“传记”现代特征以及“传记文学”一词的顺势出场,则是20世纪的事情了。胡适在1914年9月23日留美期间的日记中最早提出了“传记文学”的概念。后来他在一次讲演中仍以“传记文学”为题,并开宗明义地指出,传记文学是当时最为缺乏的一类文学样式。郁达夫曾分别于1933年、1935年发表了《传记文学》和《什么是传记文学》两篇文章,倡导“一种新的解放的传记文学出现”来代替“刻板的旧式的行传之类”。两位倡导者在提倡“传记文学”的过程中,明显受到西方传记写作经验的影响,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传记书写在走向现代阶段过程中汲取了域外文化资源,现代的传记和传记文学在本质、写法、目的上都与古代的“传”有所区别,应在考察其变化的基础上对其内涵与外延进行重新界定。‎ - 23 -‎ ‎“传记”和“传记文学”是有区别的,且随着当代传记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明显。王成军在《中西传记诗学研究》中结合传记的发展和中西传记区别的基础上指出,传记文学不妨定义为“艺术地叙写真实人物生命旅程的文学形式”。他进一步阐明,“传记”名称,是个种概念,而“传记文学”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文体名称。也就是说,“传记”包括“传记文学”,“传记文学”隶属于“传记”,二者在泛指情况下可以通用;从严格意义上说,将“传记文学”称为“传记”没有任何问题,但将“传记”说成是“传记文学”则需要审慎地考察言说时的语境。‎ 至此,“传记文学”在与“传”“传记”区别的过程中,终于显现出自己的特性:“传记文学”是传统的“传”和“传记”发展到现代的结果,融合了中西方传记写作的经验;“传记文学”以真实性为基础,同样需要经得起历史的、科学的检验,同时还因运用文学的手法而具备文学性、艺术性的特点;“传记文学”是历史和文学的有机结合,兼具历史和文学的特性决定其边界常常呈现难以固定的状态,需要以历史的眼光、具体个案具体分析;“传记文学”就创作本身而言,应当更倾向于文学,但这并不妨碍其在具体应用时有参考、借鉴之用,即含有文献史料的价值。‎ ‎(摘自张立群《传记文学:“牵手”文学又“顾盼”历史》,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是中国传记文学的惯用称谓,但从当代学术界关于“传记”概念存有争议的角度看,古代的“传”有别于后世的“传记”与“传记文学”。‎ B. “传记”一词在古代表示“记载一个人生平事迹的文字或文章、文体”,直到20世纪。才被赋予了全新的概念解读,充分展现出现代特征。‎ C. 胡适在其1914年留美期间的日记中率先提出了“传记文学”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传记文学是当时中国最为缺乏的一类文学样式。‎ D. 王成军在结合传记的发展和中西传记区别的基础上,将“传记文学”定义为一种“艺术地叙写真实人物生命旅程的文学形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古代“传”有别于后来的“传记”以及“传记文学”为论证起点,逐层分析,最后总结出“传记文学”的特性。‎ B. 文章运用对比论证对中西方传记进行区别,指出“史传合一”是中国传记的特征,“传”是中国古代史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C. 文中引述了王成军在《中西传记诗学研究》中的说法,证明“传记”和“传记文学”是有区别的,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文章在剪裁上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全文阐释了传、传记、传记文学三个概念,而以分析传记文学的特点为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的传记往往被当成历史来写,以《项羽本纪》为例,“鸿门宴”不仅展现了项羽、刘邦等人物形象,而且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 - 23 -‎ B. 虽然“传”与“传记”均古已有之,但在学科归属上,前者只属于史学范畴,后者涉及史学和文学两个范畴,二者是截然不同两个概念。‎ C. “传记”与“传记文学”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二者范围大小不同,因此不可通用;具体使用哪个概念,应视言说时的具体语境而定。‎ D. “传记文学”是传统的“传”和“传记”发展到现代的结果,如果一篇传记将历史与文学有机结合,兼具历史和文学的特性,就一定是传记文学。‎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 C项,“1914年留美期间的日记中……并进一步指出传记文学是当时中国最为缺乏的一类文学样式”,时间错误。原文说“后来他在一次讲演中仍以‘传记文学’为题,并开宗明义地指出,传记文学是当时最为缺乏的一类文学样式”。这是后来的事情。‎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文章……部分”曲解文意,对中西方传记进行对比区别的是“一些研究者”的观点,非文章的观点。文中说:正如一些研究者对比中西方传记区别时指出的,“史传合一”是中国传记的特征。‎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B项,“截然不同”说法有误,二者在学科归属方面均与史学范畴相关,并非全然不同;‎ C - 23 -‎ 项,“不可通用”理解错误。“传记文学”隶属于“传记”,二者在泛指情况下可以通用;即便从严格意义上说,将“传记文学”称为“传记”也没有问题;‎ D项,“如果……就……”的表述过于绝对。原文说:需要以历史的眼光、具体个案具体分析。并非二者具备就一定是传记文学。‎ 故选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一片瓦都遮风挡雨,‎ 林延军 台风过后,小院里零星洒落着破碎的红瓦,一片狼藉。父亲只穿着裤衩,光着肩膀,先是爬上铁大门,再攀上铁大门上面的门檐水泥板平台,父亲站在门檐,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瓦片、瓦刀、绳子和已经搅拌均匀的水泥浆桶。只见父亲用绳子一头绑在水桶两端的耳朵,绳子另一端则远远地抛向屋顶,就在这个时候,父亲像猴子一样利索,爬上了屋顶,直到将水泥浆桶等工具全部吊上屋顶,朝着屋顶修补的位置,一步一步挪过去。那时候已是深秋,天气转凉。‎ 母亲回到屋里,我也跟着回屋。母亲站在屋里漏水或破瓦的位置,用竹竿对准屋顶轻轻敲一敲,再报坐标,欲通过这样的方式里外呼应,告诉屋顶上面的父亲,捅到的位置需要修补瓦片。父亲只能“闻声寻瓦”进行定位,但是,父亲几乎是凭感觉和之前在屋内数过大概的坐标来找位置,最终在目标位置多铺几块瓦片。‎ 南方的瓦屋铺瓦,有“仰铺式”和“俯仰式”两种,我家老屋屋顶瓦片是采用后者铺设,两列瓦中间的缝隙,再用简瓦作俯瓦多铺一列压缝。四季轮回,周而复始,屋顶终究还是会漏雨。补瓦时,父亲在两列简瓦之间再铺一层新瓦片,凹面朝上,一片叠压着一片,瓦片两端再用水泥泥缝儿,这样“补瓦”才算完成,这时,补瓦用到的是“仰铺式”。‎ 此刻,屋顶就像菜畦,瓦片就像生长在菜畦里的青菜,等待父亲挥刀动瓦“除虫”。“除虫”后的屋顶,新瓦盖旧瓦,远远望去,像一条天然大裤衩,补丁这里一块,那里一片,又像武侠电视剧丐帮长老衣服的“袋子”。‎ 南方的天气捉摸不定,刮台风、打雷、暴风雨隔三岔五,记忆中,父亲“补瓦片”也自然多了起来。有一次,父亲带上屋顶的瓦片不够,便在屋顶上呼喊母亲再递传几块瓦片上去,也不知道母亲是慢了还是不及时,父亲在屋顶上大发雷霆。我只是隐约地记得,那时候是凛冽的冬天,朝屋顶上看,只看到父亲的背,披着一件作为“工衣”的白衬衫。我站在小院里,虽然穿着厚厚的衣服,但是感觉阵阵发抖,风吹得更猛了。‎ - 23 -‎ 只要来台风,屋顶就会漏雨、滴水,父亲又要爬上屋顶补瓦,每一次补瓦,父亲都会朝母亲发脾气。每次台风,老屋都会元气大伤,我无法忘记父亲补瓦片的姿势,也忘不了父亲在屋顶朝母亲发脾气的画面。这座屋顶补了又补的三间瓦房,便是我小时候居住过的老屋,似乎瓦片陪着我一起长大。‎ 三间瓦屋在我的村庄,随处可见,家家户户都有。像这种乡间的瓦,最平凡不过了,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一起找来具有凹槽的简瓦造“小船”,用一根棍子卡在简瓦里,再用绳子绑住棍子做牵引,简瓦前后没有做任何封闭就直接放在小池塘里,以为会浮起来,谁知道一放进池塘就立马沉了下去,后来只能拖着它在水里划来划去。现在想想,玩着不会浮水的“小船”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 后来,父母做起小生意,我们家从农村搬到圩镇上居住,搬离了老屋。在城镇,抬头便是洋楼,基本很少看到瓦屋。从此,老屋开始变得空荡荡的,像被遗弃的孺妇,孤零零地待在村庄里。那年除夕,我们又回到老屋,只见小院里杂草丛生,长势逼人,最高的杂草已高过父亲的身高。当父亲和弟弟纷纷挥起锄头锄杂草时,我看到劳作时父亲的背,只是这次父亲的背已没有当年魁梧了。而瓦屋屋檐下悬挂着破瓦,瓦片在大门前也洒落一地,或长满青苔,或堆积厚厚的一层污垢,我忽然警醒,这是岁月的涤荡,是印痕,是沧桑,是衰老。‎ 许多年后,我看过城市古典园林的绿瓦,看过乡村古屋的灰瓦,看过首都巍巍故宫的琉璃瓦,它们或风情万种,或残缺不堪,或庄严气派,从泥土的根脉里来,到绚丽的色彩里去。我读过唐朝诗人李商隐“一春梦雨常飘瓦”关于瓦如梦似幻的描绘,看过当代作家王剑冰《乡间的瓦》,领悟其对瓦的情憾。但是,我依然念念不忘家乡的瓦,是雷州半岛特有的红土煅烧而成的瓦。‎ 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我走在乡镇的路上,路旁有几个满头大汗的农夫在盖房,两个人在搬运着瓦片。我心想,现在乡镇建房不都是建洋楼了吗,怎么还有用到瓦的地方?走近一问,原来是建猪舍,此刻,我又想起当年母亲向父亲传递瓦片的情景。‎ 其实,在瓦的世界里,它似乎有自己生存的方式,每一片瓦都归于尘土,每一片瓦都雨露均沾,每一片瓦都遮风挡雨,每一片瓦都肩负使命,与生活共舞,与岁月同行。多年以后,我发现父亲母亲的背就像老屋的瓦片,遮挡的是风雨,留给我的却是温暖。‎ ‎(节选自《散文选利·下半月》2019年3期,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写到父亲每次补瓦都朝母亲发脾气,这是因为生活的贫困导致父亲脾气大,也说明父母亲的感情不太和谐。‎ - 23 -‎ B. 作者搬离农村后很少看到瓦屋,有一年除夕回老屋,父亲在老屋锄草时苍老的背影,令作者感受到了岁月的涤荡与变迁。‎ C. 文章以“我”的视角,叙写瓦屋的沧桑变化,串联起父母补瓦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情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D. 文章开篇从父亲补瓦的往事写起,联想到见过的绿瓦、灰瓦与琉璃瓦,最后回到家乡的红瓦,以小见大地升华了文章主旨。‎ ‎5. 请赏析文中画线的文段。‎ ‎6. 文中的“瓦”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答案】4. A 5. (1)排比。写出“我”见过的各种瓦片,以及对它们的独到认识;句式整齐,增强语势。‎ ‎(2)引用。引用了李商隐的诗句,使读者对瓦有更特别的认识,增添了文章的意蕴。‎ ‎(3)对比。将“我”见过的各种瓦与故乡的瓦进行对比,突出表达了“我”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 ‎ ‎6. (1)“瓦”实指瓦片,为人们遮风挡雨。‎ ‎(2)“瓦”特指家乡的红瓦,寄寓着“我”对故乡的思念与眷恋。‎ ‎(3)“瓦”像父母的背,体现了父母守护儿女的爱与责任。‎ ‎(4)“瓦”象征着每一个普通人,有着自己的生存方式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样的硬伤即可。‎ A项,“因为生活的贫困导致父亲脾气大,也说明父母亲的感情不太和谐”无中生有。原文说“也不知道母亲是慢了还是不及时”。“我”并未说明父亲发脾气的原因。‎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精彩语句的赏析能力。赏析重要句子,首先要考虑其运用的手法,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还要和文章的中心联系起来作答。‎ ‎“我看过……看过……看过……它们或……或……或……”这是运用排比手法,句式整齐,增强语势,为下文写家乡的瓦做铺垫。‎ - 23 -‎ ‎“一春梦雨常飘瓦”这是引用,引用李商隐的诗句,体现诗句中的瓦如梦如幻的特点,增加了文章的意蕴。‎ 前文写了很多的瓦,用“但是”一转,写到念念不忘的还是家乡的瓦,这是对比手法,写出了对瓦的眷恋与思念,写出家乡的瓦才是最特别的瓦。‎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理解句子或者词语含义,指的是既要说出词句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深层内容。但是作者所附加的情感与应用的写作方法所表现出的深层含义决不可忽视,这也是得分点。对文章中具体词语含义的理解必须把词语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词语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词语的含义。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词句,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词语,或者需要考生稍微变通一下即可。‎ 从表层看,“瓦”首先是具体的瓦,能够遮风挡雨的瓦。‎ 从深层上看,“我依然念念不忘家乡的瓦,是雷州半岛特有的红土煅烧而成的瓦”瓦主要是指家乡的红瓦,寄托我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文末作者写到“我发现父亲母亲的背就像老屋的瓦片,遮挡的是风雨,留给我的却是温暖”,写“瓦”像父母的背,体现了父母守护儿女的爱与责任。‎ ‎“其实,在瓦的世界里,它似乎有自己生存的方式,每一片瓦都归于尘土,每一片瓦都雨露均沾,每一片瓦都遮风挡雨,每一片瓦都肩负使命,与生活共舞,与岁月同行”,作者表面写瓦,以物喻人,普通人就像瓦一样,肩负使命,承担责任,与生活共舞,与岁月同行。‎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日:“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 23 -‎ 有盗窃发,安抚司遣三班使臣领悍卒来捕,卒凶暴恣行,至以禁物诬民,入其家争斗杀人,且畏罪惊溃,将为乱。民奔诉轼,轼投其书不视,曰:“必不至此。”散卒闻之,少安,徐使人招出戮之。‎ 徙知徐州。河涨不时泄,城将败。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朝廷从之。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孽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属文日数千言 属文:撰写文章 B. 闻者始哗不厌 不厌:不停止 C. 轼访其利害 利害: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 D. 并媒孽所为诗以为讪谤 讪谤:恶意攻击别人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 B. 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 C. 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 D. 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 ‎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冠”指一种礼仪。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身体尚弱未壮,又称为“弱冠”。‎ B. “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主要管理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和接待外宾等;最高长官为尚书。‎ C. “丁母忧”指母亲去世。“丁”原指人丁,此处指儿女;居丧期间儿女不得行做官、婚嫁、庆典之事。‎ D.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臣民向君主呈递的公文奏章的一种名称,用于向君主陈说请求和愿望。‎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3 -‎ ‎ 苏轼初露锋芒,才识受到赏识。参加礼部考试,受到欧阳修的极力赞赏,被定为第一名;参加殿试,又中了乙科。‎ B. 苏轼体察民情,减轻繁重徭役。当时徭役繁重,衙吏苦不堪言;苏轼修订衙规,可视情况而输送木筏,使害处减半。‎ C. 苏轼极有谋略,消除作乱隐患。兵卒凶暴横行,杀人后畏罪逃散,并将作乱;苏轼知道后,欲擒故纵,将其绳之以法。‎ D. 苏轼忠于职守,筑城墙讽时事。治理河患,过家不人,又请求朝廷修复旧城;对事关百姓而不便直言之事,借诗讽喻。‎ ‎11.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2)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 ‎【答案】7. C 8. A 9. C 10. A ‎ ‎11. (1)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总是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2)他们把苏轼逮捕进御史台监狱,想处以死罪,罗织罪名,过了很久还不能判决。‎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代入法、排除法。‎ C项,句意为苏轼访查它的祸害。利害,偏义复词,此处指祸害。‎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本题,这段话的意思是:欧阳修因他才能识见都好,举荐他进秘阁。考试作策论六篇,过去人们应试不起草,所以文章多数写得不好。苏轼开始起草,文理就很清晰。‎ ‎“荐之秘阁”省略句,应为“荐之于秘阁”,意为把他推荐到秘阁。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两项。“文义”的意思是“文章的义理”,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项。‎ 故选A。‎ ‎【9题详解】‎ - 23 -‎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丁原指人丁,此处指儿女”,解释错误。“丁”在这里是“遭遇”的意思,“丁母忧”为遭遇母亲的丧事。‎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被定为第一名”错误。原文说“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只是给了第二名,并非第一名。‎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基本上做到字子对译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注意:(1)书:名词用作动词,读书。辄:总是。语:说出。要:要害。‎ ‎(2)死:形容词作名词,死罪。锻炼:酷吏故意加罪于人,罗织罪名。久之:过了很久。决:判决。‎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 23 -‎ 苏轼字叫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 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当时文章晦涩怪异的弊习很重,主考官欧阳修想加以改正,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想定他为进士第一名,但怀疑是自己的门客曾巩写的,便放在了第二名;又以《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殿试中乙科。后来凭推荐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让这个人出人头地了。”听到的人开始哗然不服,时间久了就信服此语。服母丧。嘉祐五年,调任福昌主簿。欧阳修因他才能识见都好,举荐他进秘阁。考试作策论六篇,过去人们应试不起草,所以文章多数写得不好。苏轼开始起草,文理就很清晰。又笔答制策,被列入第三等。从宋初以来,制策被列入第三等的,只有吴育和苏轼而已。‎ 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叛官。关中自从元昊叛乱后,百姓贫困差役繁重,岐山下每年输送到南山的木筏,从渭河进入黄河,经过砥柱的险处,衙前役人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到其利弊所在,为他们修订衙规,让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进送或停止,从此害处被减少了一半。‎ 有强盗作案,安抚司派三班武官带领骄悍的兵卒来捕捉,兵卒凶暴横行,至于诬陷百姓藏有宫禁之物,进入人家争斗杀人,而后又畏罪逃散,将要作乱。百姓奔走告诉苏轼,苏轼把控诉书扔在地上不看,说:“一定不至于这样。”逃散的兵卒听说了这件事,稍为安心,苏轼慢慢地派人招引他们出来杀掉。‎ 调任徐州知州。水位上涨如不及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浸坏。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又用木头筑堤岸,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调任湖州知州,上表谢恩。又因为有些事对百姓不利而不敢说,用诗来讽刺,以求有益于国家。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摘取他章表中的话,并且引申附会他所作的诗说是诽谤皇上,逮捕进御史台监狱,想处以死罪,罗织罪名很久不能判决。神宗独自怜惜他,把他作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苏轼与农夫老翁,一起在溪谷山林间生活,在东坡建造房屋,自称“东坡居士。”‎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赠从弟 刘桢(东汉)‎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 23 -‎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刘桢,东汉名士。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 ‎12. 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开笔写挺耸而起的山上亭亭之松,先写主体,后写背景,使描写对象有“突兀撑青穹”的气象。‎ B. 第三句用“一何”写出谷风的猛烈声势,一“盛”字,似要横扫万木,衬托松柏“其奈我何”的苍劲。‎ C. 本诗写风霜冰雪之重,一“正”字凸出非滴水成冰、万木凋零的严冬,不足以烘托松柏的常年端然挺立。‎ D. 本诗继承《诗经》比兴的手法,从谷风写起,引出对松柏的描写;结尾一问一答,吐语沉着,戛然收笔。‎ ‎13. 本诗以“松柏”为主要意象表达情思,松柏有何含义?本诗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试结合诗句作分析。‎ ‎【答案】12. D 13. 松柏的“本性”是坚贞自守、坚韧不拔(不畏严寒)。‎ 写作意图:勉励从弟,以松柏之抗凝寒为喻,勉励堂弟坚贞自守、坚韧不拔,不能因处境艰难而改变本性。也是自我勉励,用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松柏象征坚贞志节,表达身处于乱世的人格追求。‎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比兴的手法,从谷风写起,引出对松柏的描写”分析错误。并非从“谷风”写起,第一句就写到了“松”,当然也不是比兴手法。‎ 故选D。‎ ‎【13题详解】‎ - 23 -‎ 本题考查意象和写作意图。意象要根据物象本身的特性和诗歌内容把握物象所要表达的情感。对诗歌写作意图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写作意图。‎ 第一问:“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写出了松树不畏劲风的坚韧,“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尽管冰霜正寒,但是松树却长年保持高洁,写出了松树不畏严寒的坚韧与坚贞。最后一句“松柏有本性”更是写出松柏的坚贞自守。‎ 第二问:结合第一问意象的含义,以及题目“赠从弟”可以判断,诗人是以松柏来勉励从弟,希望他能够像松柏一样坚贞自守,坚韧不拔。诗歌属于托物言志,应该也是一种自我勉励,希望自己也能有松柏一样的气节。这样,综合意象、题目、表现手法,不难发现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名篇名句默写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虽诉说自己因追求高尚德行而遭贬黜,但仍表示“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男主人公初次求婚未成,女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解释了原因。‎ ‎(3)《赤壁赋》冲通过侧面描写表现箫声萧瑟悲凉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与听觉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习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亦余心之所善兮, (2). 虽九死其犹未悔 (3). 匪我愆期 (4). 子无良媒 (5). 舞幽壑之潜蛟 (6). 泣孤舟之嫠妇 (7). 马作的卢飞快 (8). 弓如霹雳弦惊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善、兮、匪、愆、壑、蛟、嫠、霹、雳 - 23 -‎ 三、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悠悠千百年,巍巍太行与愚公移山结下不解之缘,上个世纪中期,又诞生了“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蜿蜒盘旋,灌溉了渴望的庄稼,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染绿苍黄的山林,干涸的土地变成沃野良田。我每每探访红旗渠,灵魂都受到_________的震撼,我仿佛看到了漫山遍野红旗招展,听到了千万人声响彻寰宇。‎ 这是一条英雄筑就的渠,这是英雄缔造的奇迹。是什么让人民迸发出__________的豪迈勇气?是中原文化的兼容并包、三晋文化的务实求新、燕赵文化的慷慨豪气,在南太行激荡交融;是鲜明的文化基因和地方特质,( )。红旗渠精神与这种精神__________。‎ 更值得钦佩的是,当地人民没有止步不前,而是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节拍,再出发,再奋斗。我看到了一支支建筑大军走出大山扮靓了大城市、富裕了小家庭,看到了红旗渠、大峡谷变成了金山银山。他们为红旗渠精神注入了永远在路上、_________的活的灵魂。让我们以奋斗者的姿态,向红旗渠精神致敬!‎ ‎15.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熟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难以言喻 气冲斗牛 相得益彰 敢为天下先 B. 不言而喻 气壮山河 相得益彰 众人拾柴火焰高 C. 难以言喻 气壮山河 一脉相承 敢为天下先 D. 不言而喻 气冲斗牛 一脉相承 众人拾柴火焰高 ‎16.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蜿蜒盘旋的红旗渠,使渴望的庄稼得到润泽,干涸的土地变成沃野良田,使苍黄的山林变绿了,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 B. 红旗渠蜿蜒盘旋,润泽了渴望的庄稼,使干涸的土地变成沃野良田;染绿了苍黄的山林,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 C. 红旗渠蜿蜒盘旋,灌溉了渴望的庄稼,干涸的土地变成沃野良田,变绿了苍黄的山林,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 D. 蜿蜒盘旋的红旗渠,染绿了苍黄的山林,使干涸的土地变成沃野良田;使渴望的庄稼得到灌溉,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巍巍的南太行孕育了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愚公移山精神。‎ B. 愚公移山精神在巍巍的南太行彰显了艰苦奋斗、百折不挠。‎ - 23 -‎ C. 在巍巍的南太行彰显了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愚公移山精神。‎ D. 愚公移山精神在巍巍的南太行孕育成艰苦奋斗、百折不挠。‎ ‎【答案】15. C 16. B 17. A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难以言喻:指事物、心情找不到恰当的语句或词语形容或表达出来。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这里和道理无关,后文说“震撼”,应当是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表达,故选难以言喻。‎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豪迈,使山河更加壮丽。气冲斗牛:斗、牛,泛指天空。形容怒气之盛可以直冲云霄。这里是“勇气”不是“怒气”,所以,“气壮山河”合适。‎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愚公移山的精神在前,红旗渠的精神在后,用“一脉相承”合适。‎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比喻人多力量大。敢为天下先:敢于做他人未曾做过的事。前文提到改革开放,应强调敢于做他人未曾做过的事情,应选“敢为天下先”。‎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 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 A项,“干涸的土地”偷换了主语;‎ C项,“干涸的土地”同样偷换了主语,且“变绿了山林”搭配不当;‎ - 23 -‎ D项,语序不当。应是“润泽了渴望的庄稼,使干涸的土地变成沃野良田;染绿了苍黄的山林,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 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 B、D两项偷换主语,前文的主语是“他们”,这里偷换成了“精神”。锁定A、C两项由此;从段落第二句“是什么让人民迸发出豪迈勇气”来看,此处要强调的应是鲜明的文化基因与地方特质对愚公移山精神的孕育作用。‎ 故选A。‎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18.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 步余马于兰皋兮 徘徊于斗牛之间 C. 高余冠之岌岌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凌万顷之茫然 有穴窈然 ‎【答案】C - 23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常见虚词。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 A项,两个“其”均为代词,他们;‎ B项,两个均为介词,在;‎ C项,第一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第二个“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D项,两个均为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故选C。‎ ‎19.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长余佩之陆离 A. 渐见愁煎迫 B.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C. 客有吹洞箫者 D. 不吾知其亦已兮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判断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对所有的文言句式类型牢记于心,才能够根据语境判断句式类型。高考明确考查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 例句为定语后置句,句意为:加长我长长的佩带。“陆离”作为定语后置了。‎ A项,被动句,“见”表被动。‎ B项,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是: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C项,定语后置句,“有吹洞箫者”作为“客”的定语后置了。‎ D项,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吾其亦已兮。‎ 故选C。‎ ‎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屈心而抑志兮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 ③顺流而东也 ④雨雪霏霏 ‎⑤齐彭殇为妄作 ⑥时人伤之 ⑦伏清白以死直兮 ⑧足以荣汝身 A. ①⑧/②⑤/③④/⑥⑦ B. ①④⑧/②③/⑥⑦/⑤‎ C. ①④⑧/②/③/⑤⑥/⑦ D. ①④/②③/⑤⑧/⑥⑦‎ ‎【答案】A ‎【解析】‎ - 23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汉语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的能力。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做这种题,要弄清楚词类活用的类型,并根据语境具体判断。‎ ‎①⑧使动用法,分别为使……委屈、使……荣耀。‎ ‎②⑤意动用法,分别为把鱼虾当作伴侣、把长寿和短命看做等同。‎ ‎③④名词作动词,分别为:向东行进、下。‎ ‎⑥⑦为动用法,分别为:为……而感伤、为……而死。‎ 故选A。‎ ‎21.下列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B.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C.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D. 偭规矩而改错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的识记能力。做这种题,要熟悉课文内容,熟记相关知识,要从句意角度判断该词在句中的意思,比较其与现代汉语的异同。‎ A项,所以,此处为“……的原因”,今义表结果。‎ B项,穷困,此处为“困窘,不得志”,今义为“贫困”。‎ C项,非常,此处为“不同寻常的”,今义为表程度的副词,相当于“很”。‎ D项,规矩,此处和今义都是“标准、法则”。‎ 故选D。‎ ‎22.某图书馆服务中心为读者提供书籍数字化服务,可以帮读者把纸质图书扫描并制成电子书。请你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身份,根据以下图示,向前来咨询的读者说明整个服务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语言得体、简明、连贯。‎ - 23 -‎ ‎【答案】首先您要提供需扫描的纸质图书,然后把具体要求告诉我们。接下来我们会扫描图书并制作成电子书。如果检查电子书的质量没有问题,结清费用,您就可以把图书和电子书带走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属于框架图的转化。该题采用图形与文字混合的形式给出一个构思框架,要求写成一段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的语句。答好这样的题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看出所给构思图形的构思特点,二是将所给构思信息按一定规律形成文字,三是注意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首先认真阅读图表,本图表是“书籍数字化服务”流程,分为三个步骤:提供,加工,交接。提供包含两方面内容,是需要用户提供“纸质图书”,一是具体要求,加工步骤为扫描图书并制作成电子书,交接时先检查质量,然后结清费用。考生要注意题干中“你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身份”这一要求,在表述时要注意“语言得体,合理使用敬辞、口语”,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四、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90高龄的徐怀中凭借《牵风记》获得茅盾文学奖。在座谈中,他说道:“早在1962年,我就写了20余万字《牵风记》。不久,因接受其他任务,《牵风记》创作被搁置下来。多年后,书稿被我忍痛付之一炬。过后想想,倒也并不觉得多么可惜,如果当时匆匆忙忙把书出了,也就不会重改一次。现在《牵风记》只有10多万字,我对壁耗费5年,所以称自己是‘爬行者’。我先将整段文字默背下来,输入电脑后又改来改去,哪里还说得上什么进度。明知这种习惯效率不高,但是改不过来。”‎ - 23 -‎ 徐怀中的谈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哪一点使你感受最深?写一篇演讲稿,谈谈自己的看法,并面向全校同学作主题演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沉潜与成功 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沉潜与成功》。‎ 徐怀中搁置文稿,然后对壁耗费5年,重新写出了《牵风记》。看来,沉潜是绚烂前的孕育,沉潜是腾飞前的蓄势。‎ 在被动不利的形势下,采用沉潜的策略,往往能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从而获取成功。从古到今,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无数的事实都为这条哲理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诠释。‎ 沉潜能使人反败为胜。公元前496年的吴越之战,越国败北,勾践请降。吴王夫差以越王质吴为条件,许降撤兵。勾践一如夫差手下忠实的臣子,听凭夫差呼于车前马后。甚至在夫差犯病时,勾践竟愿亲尝夫差粪便,以配合太医用药。三年,夫差为勾践的“忠诚”所动,如勾践所愿,他终于再次回到了越国。于是,他卧薪尝胆,整顿国政,励精图治;招贤礼士,重用能人;发展生产,安富救贫,使越国逐渐走向强盛,十年后,终于像企鹅一样“潜到适当的深度”,公元前475年,越国攻吴,吴国败北,夫差自刎。‎ 沉潜能使人优秀卓越。赖斯,这个名字让无数人艳羡而又嫉妒。是的,一个黑皮肤的女人凭什么登上美利坚合众国国务卿的宝座?她出生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阿拉巴马州伯明翰,但她没有选择屈服,也没有选择武力抗争,而是选择了像企鹅一样沉潜。严酷的种族歧视让她相信这样一条严峻的真理:黑人的孩子只有做得比白人孩子优秀两倍,他们才能平等;优秀三倍,才能超过对方。于是多年之后,她凭借全面优秀的素质、丰富的知识和卓越的能力青云直上,画出“一道完美的”人生“弧线”。‎ 沉潜能使国家走向复兴。当年,邓小平同志根据复杂的国际形势,根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和面临的任务,高瞻远瞩,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国家发展战略,使中国经济走向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可事事都锋芒毕露,甚至以一种“大国主义心态”处理国际问题,热衷于在国际事务中起“带动”和“领导”作用,事事想冲在前面,那样就可能引起本可避免的、不必要的对抗。倘若我们当初不是像企鹅一样奋力沉潜,韬光养晦,能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吗?‎ 沉潜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像昙花一样不懈地蓄积养分;沉潜不是贪图安逸,而是像蝉虫一样默默地磨砺自强;沉潜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像徐怀中一样奋力地蓄势待发。‎ 同学们,把沉潜作为我们人生的策略吧!它可以让我们抵达看似遥不可及的彼岸。‎ - 23 -‎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所给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徐怀中在茅盾文学奖座谈上说的一段话;第二部分是对徐怀中所说话语的总结评价:“徐怀中的谈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青年一代的人生有很大的启示”。从这句话中我们一定要抓住“深刻哲理”和“人生启示”这两个词语,这两个词语告诉你所写的这个观点要具有哲理的辩证性和深刻性以及人生的启发性和开悟性。考生可以依据徐怀中所说的话作为思路的切入点,思考立意。徐怀中的《牵风记》只有10多万字,却对壁耗费5年,由此考生可以从“快与慢”这个辩证主题入手。依据“如果当时匆匆忙忙把书出了,也就不会重改一次。现在《牵风记》只有10多万字,我对壁耗费5年”,考生可以从“精益求精”或“工匠精神”角度去写;从“付之一炬”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否定自我,觉得写《牵风记》时不能静心专注,但是最后又“对壁耗费5年”完成了作品的蜕变,成功地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这说明作者又突破了自我,超越了自我,因此考生可以从否定自我——重新聚势——超越自我这个角度去写。“我先将整段文字默背下来,输入电脑后又改来改去,哪里还说得上什么进度。明知这种习惯效率不高,但是改不过来”,从这段感悟中,考生可以紧紧扣住“习惯”这个词来立意:好习惯成就人生、成功源于好的习惯。‎ 另外写作时一定要注意是演讲稿,注意严格按照演讲稿的格式来来写,有称呼,有问候语,结尾的时候有结束语。‎ 立意:‎ ‎1.快与慢 ‎2.精益求精是一种美德 ‎3.沉潜自我,超越自我 ‎4.好习惯成就人生 素材:‎ ‎1.奥斯特洛夫斯基只念过3年书,10岁开始做工,15岁参加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23岁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在病床上,有时口授,让人记录;有时用硬纸做成一个框子,放在稿纸上,然后用手摸着框子在里面写,他为了抵抗病痛的折磨,有时嘴唇咬出血痕,终于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初稿写成了,不料在寄给出版社的时候却被邮局遗失了,这更是难以承受的打击!但他从头干起,终于完成并出版了这一部用生命写成的世界名著。‎ - 23 -‎ ‎2.公元前496年的吴越之战,越国败北,勾践请降。吴王夫差以越王质吴为条件,许降撤兵。勾践一如夫差手下忠实的臣子,听凭夫差呼于车前马后。甚至在夫差犯病时,勾践竟愿亲尝夫差粪便,以配合太医用药。三年,夫差为勾践的“忠诚”所动,如勾践所愿,他终于再次回到了越国。于是,他卧薪尝胆,整顿国政,励精图治;招贤礼士,重用能人;发展生产,安富救贫,使越国逐渐走向强盛,十年后,终于像企鹅一样“潜到适当的深度”,公元前475年,越国攻吴,吴国败北,夫差自刎。 ‎ ‎3.自古带兵打仗,讲的是“兵贵神速”,可是司马懿却慢慢腾腾地拖啊拖,哪怕是诸葛亮送去妇人的衣服,司马懿也只是微笑着问诸葛亮每天吃多少饭,休息了多少时间。诸葛亮求快胜,司马懿却偏偏慢慢来,最后的结局谁都知道:诸葛亮累死了,司马家的后代得了天下。 ‎ ‎4.一家企业公开招聘管理人才,在应聘者当中,有海外归来的博士,有品牌大学的研究生。但最后总经理却选中了一位在走廊上随手捡起一张废纸的应聘者。后来,有人问这位总经理为什么选中那位不占任何优势的应聘者。这位总经理回答说:一个有好习惯的员工,就是一座金矿,一定可以为公司创造更多的财富。是的,当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的人格魅力便会自然得到提升。‎ 结构层次:‎ ‎《沉潜与成功》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开端引用材料,由徐怀中搁置文稿,然后对壁耗费5年,重新写出了《牵风记》,得出沉潜的重要性。在第二段进行理论说理之后,文章接下来以分论点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对“沉潜的作用”进行论证。文章以勾践、赖斯、邓小平的事例构筑全文,使文章饱满有力。最后,文章强调,沉潜不是消极等待,也不是贪图安逸,更不是忍气吞声,呼吁大家把沉潜作为自己的人生策略。总体上看,文章思路清晰,论证充分,是一篇不错的议论文。‎ ‎【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做本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 ‎ ‎ - 23 -‎ ‎ ‎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