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0 KB
  • 2021-04-28 发布

地理(心得)之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化解学生学习障碍——高一地理学习障碍的化解对策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地理论文之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化解学生学习障碍——高一地理学习障碍的化解对策 ‎ 地理论文之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化解学生学习障碍——高一地理学习障碍的化解对策 ‎ 地理论文之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化解学生学习障碍——高一地理学习障碍的化解对策 ‎ 地理论文之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化解学生学习障碍——高一地理学习障碍的化解对策 ‎ 地理论文之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化解学生学习障碍——高一地理学习障碍的化解对策 ‎ 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化解学生学习障碍——高一地理学习障碍的化解对策天台平桥中学  许岳兴【摘  要】本文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对高一地理学习面临的诸多困难作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解高一地理学习障碍的主要途径。【关键词】高一地理  学习障碍  对策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和抽象性都很大的学科,不少学生到了高中以后出现了很大的不适应,学生普遍认为高中地理难学(如地理知识点多而分散、地理计算、图象判读、空间定位难度大等),觉得学习无所适从,严重者甚至出现了“恐地症”,为此在地理教学中应采取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的对策,以化解学生的学习障碍。一、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做到教学的系统化学生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初中《社会》、《自然科学》等学科涉及到的一些地理知识,如地球和地图、气候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等掌握得很浅薄,且初中的多数地理知识学生遗忘的差不多了,从而造成高初中地理知识衔接不够,加上高一地理尤其是自然地理知识抽象性强,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知识点多而跨度大,因而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有关地理知识理解的难度。为此在地理教学中,把高中、初中知识作为一个知识系统来把握,适度补充初中知识,完善地理知识结构,是化解学生学习障碍的良策。例如,初中地理学习了“气候”的有关知识,但知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为此在学习高一地理气候知识时,可通过高初中知识的衔接,来完善地理知识结构。①梳理气候分布(见下表)。 气候类型具体分布 气候类型 南北纬10度之间 热带雨林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沿海多雨区 热带季风 南北纬10度~南北回归线之间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度之间 热带沙漠 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部 地中海 南北纬25度~35度大陆东部 亚热带季风,季风性湿润 南北纬40度~60度大陆西部 温带海洋 南北纬35度~50度大陆东部 温带季风 温带大陆内陆 温带大陆性 温带大陆内陆 温带大陆性 北纬50度~60度间大陆 亚寒带针叶林 亚欧、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 苔原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冰原 ②分析气候特点。如“热带雨林气候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从降水量上看,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多雨,全年至少有一个月雨量在60毫米以上,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季交替,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末雨季来临之前。热带沙漠气候最高月平均气温超过30℃以上,常年干旱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大都在1500~2000毫米左右,且集中在夏季,多对流雨,这里的降水和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全年分配比较均匀的情况显然不同。从气温上看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春秋极短,全年高温,最冷月气温一般在18℃以上”。③分析气候成因。例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是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而造成的。例2,地中海气候是由于风带和气压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例3,温带海洋性气候是由于常年受来自海洋的中纬西风以及沿岸的暖流的增温增湿的影响。通过气候知识的梳理和整合,有助于学生对气候知识完整性的认识,同时通过加强对知识的综合整理,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也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思维迁移的灵活性。二、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做到教学的活动化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是一个主动的思维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和灌输的过程,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将会导致学生认知结构的封闭和僵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教学的活动化。(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中要多采用开放式、活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例如,关于洋流知识的教学,就可设计一些思考性问题,让学生讨论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洋流分类有哪些?各种洋流分布在哪里?洋流分布规律是什么?洋流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洋流对等温线、海水盐度有何影响?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参与,不但能掌握洋流知识,而且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二)用好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内容。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几乎每课都安排有“活动”教学内容,其活动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课堂作业类(课堂作业类是指以试题形式出现,要求学生结合本课知识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课堂讨论类(课堂讨论类大多是要求学生以尚无明确意义与答案的开放性热点话题为主题展开讨论与辩论);课外调查类(课外调查类基本上是要求学生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危害,并提出的可行性的改进意见)。教学中可因课制宜,用好“活动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知识的理解、能力的提高。三、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做到教学的规律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思维品质的差异上,而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独创性和敏捷性等思维品质的提高有待于知识的规律化、思维的条理化。例如,日照图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认清学生在课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识点,准确把握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认知矛盾的焦点,针对学生学习障碍,巧设问题情境、增加问题层次、减缓问题坡度、提炼知识规律,以引导学生通过层层深入,逐步求得结果,掌握思维和解答规律,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在解答日照图时,由于不能挖掘图中的隐含条件和信息,不能抓住日照图中的关键点,因而难以找到解题的思路和切入点。在教学中应该围绕总结日照图解题规律来进行教学,只要抓住解答日照图的关键点,就可化解学生的思维障碍。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得出日照图的解答规律:规律1,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所在的经线平分昼半球或夜半球,其地方时为0点或12点。规律2,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赤道的日出时间),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赤道的日落时间)。规律3,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角为90°‎ ‎,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来回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春秋分日直射在赤道上,夏至日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冬至日直射在南回归线上。通过以上规律的总结,不论日照图如何变,学生只要抓住日照图中的关键点,只要掌握了解题的规律,解题难点是容易攻破的。四、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做到教学的图像化在高一地理教学中,应该强调以图带文,并重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从而可以突破学习难点。(一)借助区域地图熟悉空间分布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强化地理空间位置,熟悉并掌握它们的地理原理,通过记忆增加空间想象力,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与定位。例如,在高一人文地理教学时,可借助区域地图,通过一些重要经纬线穿过地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如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来促进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的建立,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概念。(二)借助区域地图找出空间分布规律例如,关于洋流分布规律的教学:1.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找出中低纬、中高纬大洋东西岸的洋流分布:中低纬太平洋西岸为日本暖流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大西洋西岸为墨西哥湾暖流和巴西暖流,印度洋西岸为马达加斯加暖流和莫桑比克暖流;中低纬太平洋东岸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和秘鲁寒流,大西洋东岸为加那利寒流和本格拉寒流。中高纬大洋西岸洋流分布:太平洋西岸为千岛寒流,大西洋西岸为拉布拉多寒流,东岸为太平洋东岸为阿拉斯加暖流,大西洋东岸为北大西洋暖流。根据以上分布,推断出洋流分布的第一条规律:(1)中低纬大洋西岸为暖流,东岸为寒流。(2)中高纬大洋西岸为寒流,东岸为暖流。2.结合世界洋流模式图,找出洋流分布的第二条规律:(1)中低纬洋流呈反气旋型流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2)中高纬洋流呈气旋型流动(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3.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找出洋流分布的第三条规律:北印度洋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通过“世界洋流模式图”与“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应用,既加深了对规律的理解,也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地理学科充满思维理性,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难点多,如果地理教学中能够针对学生的智能水平和知识状况,能够针对学生的思维状况和知识疑惑点进行教学,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困难、障碍和“恐地症”是可以及时消除的。 【参考文献】1.《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施良方2.《地理学科教育学》褚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