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86 KB
  • 2021-05-14 发布

记叙文写作指导导学案教师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记叙文写作指导导学案教师版 备课时间:20 19 年 9 月 29 日 总备课第 课时 需课时: 2 课时专 题 教学内容 记叙文写作指导记叙文写作指导 第 2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掌握记叙文立意及结构相关知识; 2.通过对比,掌握自身文章的不足,并学习优秀文章写法。 重点、难点 了解记叙文立意及结构的相关知识,掌握记叙文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讲解与示例相结合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 一、记叙文立意的方法(确定中心) 1、化大为小,以小见大:通过颇具代表性的小事件,来反映当今社会发生 的重大事件,揭示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社会关注的主题。 2、深入挖掘,平中见奇:要透过平常的生活,从平凡小事中挖掘出耐人寻 味的感动。对一件事多想想为什么:他、她、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3、另辟蹊径,凸现个性:对过去写过的、看到过的事例运用逆向思维和求 异思维,避开一般同学的立意,巧妙地从另一个角度去立意,借旧事物翻 出新意,给人以新的启迪和感受。 4、大气磅礴,意高为峰:在文中充分体现你对人生的使命感和对社会的责 任感。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多问“为什么,怎么办”,而后深入思索。 二、记叙文结构(文章的思路:到哪一步写什么内容,哪里运用什么写作 技巧) (1)片断组合法——就是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选择几个生动的、典型 的人物生活片断,或事件情节片断,或景物描写片断,把它们有机地组合 起来,共同表现一个主题。可用小标题式。(众星捧月)片段间的逻辑关系, 有并列、对照、交叉和递进四种。 (2)一线串珠法——选取一个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事物作为贯穿全篇的 线索。 a、所谓“一线串珠法”就是围绕一个观点、一个主旨、一个话题, 选择一个个典型的材料多角度、多方面展开描写记叙,以鲜明的观点突现 主旨、丰富话题的一种作文技法。    b、所谓“线”是文章的线索,是贯穿全文的链条,起联结作用,它 二次备 课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2 可以是一个细节、一个特征、一件物品、一个观点、一幅画面、一个话题、 一句感想…… 记叙文安排线索的几种方法 事物线,以某一贯穿始终的物品为线索来组织材料。如《倚天屠龙》、 《一双绣花鞋》、《项链》、《党员登记表》。 事件线,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 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武二郎醉打蒋门 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人物活动线,以某时某地人物的各种活动为主来贯穿全文。如《雷 雨》、《包身工》、《茶馆》、《荷花淀》。 人物感情线,以人物的情感发展变化为主来组织材料贯穿全文。如《藤 野先生》。又如《荷塘月色》颇不宁静-到底惦着江南等等。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只有一条线索,有的文章是双线并行甚至是 三条线索展开的。主要的线索一般只有一条,叫做主线,其余叫副线。还 有明线和暗线之分,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明线是以时间和空间的变换为 线索:东京——仙台——离开仙台;暗线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c、所谓“珠”,就是能够多角度、多侧面表达主题的一个个材料,可 以是事件发展或情感变化的不同阶段,也可以是一个主题或观点的不同侧 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d、这是一种扩散式作文构思方式,具有“形散神聚”的表达效果。 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时空的巧妙联结,使作文的素材更加多样、情感更加充沛、主题更加鲜明。 (3)尺水兴波法——把事情的情节写得得引人入胜、起伏曲折。常用技 巧:“巧设悬念、巧设误会,巧用抑扬、疏密相间、铺垫渲染”等形式, 形成起伏的波澜。 例文一: 拒绝平庸   “咯咯咯……”刚进家门,便被一阵嘹亮的鸡鸣吸引。   中考时我可是个国宝,每周杀一只鸡是少不了的。我走进卫生间,准备看一眼这 个遇难者。   他是一只不普通的鸡。浑身乌亮,却又透着光泽,不似那些灰黄的土鸡。他的尾 翅长而整齐,黑色的羽毛中点缀着些红,像个神气的黑将军,配着红缨,更显英武。 3 不过任他再有能耐,等待他的还是斩首。想到这里,我有些为他惋惜,这只野鸡本该 在森林、草原上过着自由的生活。   他看我进来,安静了会儿,似打量着我,却不同于其它的鸡,只缩着脖子,逆来 顺受之样。   他开始挣扎,尽管双腿被绑,他还是尽力迈开步子、扑着双翅,在卫生间里上蹿 下跳。奋力一跃,前行一大步,想快跑时又被绳子带倒。躺在地上休息一会儿,又起 来,做好冲刺的姿势,准备新一次失败。   黑将军啊黑将军,认命吧!还是和其它的鸡一般,接受现实,庸庸常常地享受一 下生命中最后的安宁吧,何必如此费力不讨好呢?我叹息一声,退出房间。   ……   正看书的我,听到一声凄切的长鸣。我知道妈妈对它下手了,看来它是逃不过此 劫的。却不想传来一句 :“儿子,快帮我逮鸡,它溜掉了。”好家伙,有一手啊!从 没听说过有鸡能逃过这割喉一刀的。我跑向厨房。   黑将军站在厨台上,威风地看着我,腿上绳子早已挣开。他发出得意的鸣叫,高 亢、响亮、清脆,倒有一种虎啸山林之势。但这小小的厨房中,他又能逃向何处呢? 我逼近他。   他挑衅地看我一眼,向着窗户纵身一跃,跳了下去。   果然,他不是一只平庸的鸡。   我俯在窗边,看他黑色的身影,从容、优雅地滑翔,在林立的高楼中这一抹黑显 得格外引人注目。麻雀为自己灰白的羽毛而羞愧,燕子因自己柔弱的身躯而脸红。他 好似雄鹰,华丽地飞翔、降落,悠闲地离开。   妈妈还在催促我下楼去追。而我脑海中却浮现出他此前的身影:出众的外貌,漂 亮的黑羽。他不同于寻常野鸡,临终前,拒绝与同伴一般等待死亡。他选择挣扎,更 不同于麻木的家鸡。厨房中响亮的长鸣,绝美的一跃,为他赢得了生的机会。   他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拼搏,拒绝了平庸,超越了平凡。他属于自然。他本该离 去。   对于他,我只有敬意。 【点评】本文以小见大,通过鸡对命运的抗争来突出主题,有一种生机勃勃 的文学感觉,跳荡在自信而又显得有些幽默的文字中,是一篇“放胆文 章”,也是一篇“智巧文章”。文章情节明快,切入题意独具匠心——在某 种情形下,平庸等于“等死”。于是,文章也“置之死地而后生”,在不同 寻常的取材中,显示了意匠与才思。 启迪: 立意以小见大 4 例文二: 父亲的车子   父亲喜欢车,车子是父亲的朋友。车子的变迁.确能反映父亲生活的历程,甚至 国家的发展变化。   父亲 1983 年参加工作,那时,虽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过,改革开放的 大幕已经拉开,中国迈开了前进的步伐,但是,积贫积弱的局面还没有改变。父亲的 工资也只有 46 元,每月被扣除 15 元伙食费之后,也就只剩下 31 元了。为了补贴家 用,父亲在总工会的职工学校里谋得业余教师的职位。每次上课来回要走十里路.买 辆自行车就显得十分必要了,那时买一辆自行车得 150 多元,也就是父亲积攒半年的 工资才能实现这个理想。父亲性子急,半年是断然不能等的,就“寅吃卯粮”吧,于 是,他分别从三个同事那里借了点钱,凑了 150 元。父亲喜滋滋地去百货公司,可是 人家却冷冷地跟他要“车票”,没办法,父亲只得“望车兴叹”了。可过些日子,学 校的一位老先生通过关系弄了一张“车票”,父亲终于买了一辆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 从此车子成为父亲的朋友,与父亲一起穿梭于热闹的街市,来往于单位和职工学校之 间,方便了出行,还解决了一些经济困难。 +网 Z+X+X+K]   十多年过去了,父亲的车子渐渐地老了,全身没有了光泽,附加的零部件也都脱 落了,车铃也锈迹斑斑,消失了先前那令人心醉的响声,属于它的光鲜时代已经悄然 逝去。每每和父亲一同出去,它大有自惭形秽的样子,甚至有时闹起情绪来,不愿伴 父亲出门,不是松动链条,就是鼓不了“勇气”。父亲想,它大概是不想见到那些“风 驰电掣”般的电动车、摩托车吧。这时父亲每月的收入也有两三千元了,学校也发展 了,将高三年级从拥挤的城内搬到开阔的郊野,家住老校区,来往上班也有二十里路, 每天来往数次,也太累那只老“飞鸽”了。于是,父亲就花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辆 当时还很流行的重庆嘉陵摩托车,从此,老“飞鸽”就光荣退休了,那是 2000 年的 春天。   “重庆嘉陵”载着父亲,风里来雨里去,或低速慢行在通向送儿女上学的路边, 或高速飞奔在通往新校区的路上。随着车速加快,收入也在不断提高,除工资外,每 月的奖金也有 1000 多元。   父亲经常 写稿,稿费也常常寄来,父亲的日子在嘉陵车轮上转动,忙碌,充实, 愉快……如今,学校的停车场上已经排满了大众朗逸、一汽速腾、通用别克……这辆 嘉陵,也开始与父亲“闹意见”了,特别是天冷了,任父亲脚蹬得生疼,它就硬是不 起火。这时,父亲就会埋怨它:“这性子,怎能追得上中国崛起的脚步!”最近,听 父亲对着“罢工”的嘉陵笑着说:“要是你再不思进取的话,我就要移情‘速腾’, 5 追求中国速度喽!” 【点评】片断组合法。考生锁定“经济、民生”两个方面,表现“中国崛 起”之经济发展、工资提升、生活水平步步高的主题,书写对中国崛起的 赞扬。采用了“大中取小,以小见大”之法,通过父亲由骑自行车到摩托 车,再到酝酿买汽车的变化,让人窥见改革开放以来的民生改善的现状; 同时,因为是亲眼所见,给读者以真实感,同时以真情动人,对生活的领 悟,对父亲的感恩,对生活进步的赞扬,全都融合到写作中,做到了情感 真挚而不张扬。擅长精细的描述,文章显得生动。特别是对“飞鸽”“嘉 陵”的拟人化描写,不仅使得文章富有文采,而且体现了父亲对车的深厚 感情,做到了文情并茂。 例文三: 怀想天空        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的明净。在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写 景简洁,突现神彩!] 麦收时节,中午常是烈日当空。我们勤劳的父母,不得不在烈日下劳动。[起笔 先点出“烈日”两次,重复得好!]因为作为农民,这是他们的义务。[说得多么本 分!]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 们为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 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可怜农家父母心!“搞好”,此词用得妙,传神。] 农家子弟努力学习吧!全力以赴吧!我们敬爱的父母为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他 们埋头在烈日当空的麦田里收割麦子。那种滋味,你们体会过吗?[此处 喊“口号” 了,但听来很顺耳,很入耳。前两节,均说“我们”、“他们”,请品味。] 在即将奔赴高考考场的前两天,我体会到了。又热又累。当时,我唯一的希望就 是快点把麦子割完,到家洗个澡,然后在床上睡五、六个小时。[这里的叙述有变化, 先讲“感受”,具体“描写”滞后,为的是突出割麦之“苦”。] 6 月 5 日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点多钟就起了。他临下地时告诉我说:“你再 睡会吧!六点钟起来做饭,然后洗洗衣服,八点钟到地里给我送饭。”[全是农家父亲 的质朴话语,多情而又实在!有几个家长让孩子在高考前两天劳动的?] 我睡醒后,拿起表一看:5∶50。大概在学校里起早起惯了吧。[一语带出中学生 活]我快速穿上衣服。我把脏衣服泡在铁盆里。然后,我进入厨房做饭。[有板有眼, 一事一句号。] 6 我做好饭,洗好衣服。又把汤盛到饭盆里,拿了 5 个馍,一齐放到篮子里。我赶 紧吃过饭。碗都没涮,便骑车下地了。[又是一板一眼道来,不怕平淡、机械。] 当我到地里时,父亲已割了七八垄了。他脸上很多汗珠,衣服湿透了。他说: “你来,吃过了吗?我割光这一垄,再吃……”[白描。父亲的言语,平淡中见 “浓”!] 大概四、五分钟吧,他割光了。他从篮子里拿出饭盆、馍头,边吃边说:“孩子, 你爸没本事,明天到县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别紧张……”[这就是当农民的 父亲,在田野上,在烈日下,对“后天”考的孩子进行的“临考告诫”!苍天和大地 都在倾听……] 我在烈日下割了五个多小时麦子。[不愧是农民的孩子!没有考前烦躁,没有“营 养品”,没有父母高招“安慰”,只有本本色色的“劳动”!]回到家,我没有吃饭。 洗了个澡,就睡了。[与前文呼应,真是累得瘫了!] 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凉快”二字,极为重要,很沉重!] 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此为一个大 大的“亮点”,全文生辉,一切皆活。“怀想”出来了,“天”出来了,比天还“大” 的农民出来了,比天还“亲”的父亲出来了。一切皆在不言 中……] (文中点评为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所作) 【点评】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 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 的情形,中间还喊了口号。然而,它自然真实,本色纯净,一板一眼写来, 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期间。父亲的话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 述普通,却发自肺腑。最后的亮点“考场很凉快”与麦地很热对比;“当 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 还没有儿子用这样的方式来感激自己的农民父亲,文章用了,显得既机智 又感人! 启迪: 立意平中见奇 例文四: 早      今天又是以凛冽的寒风奏响黎明的。   我蜷缩在暖暖的被窝中,毫不用担心迟到的事,因为妈妈总会在每天早晨的同一 时间将我唤醒。   客厅里只有指针在吃力地轮回转动,这样的回声在这个寒冷的早晨会持续多久 7 呢?   我是醒着的,但我已熟悉了妈妈那低低的呼唤。我就以这样的期待守候着。   “时间快到了吧?”但天色依旧黑沉沉的。又过了一会儿,我开始躺得有些不安 稳了,可窗外那漆黑的幕布给了我足够的安慰。   “也许,时间还早吧!”我没有再多去想,被窝还是暖暖的,连房间里的空气也 是暖暖的。   我又有些耐不住了,今天的时间怎么像是停滞了一般,早晨的呼唤迟迟在这黑雾 中酝酿。[来源:Z|xx|k.Com]   忽然,一声声细碎的脚步声打破了这片沉寂。是她,我故意闭上眼睛。她进来了, 她的呼吸是断断续续的,她来到了我的身旁,可这样之后又是一片寂静,我屏住呼吸 想听到这期盼已久的呼唤。   果然,一会儿就有呼唤,声音是那样熟悉,温柔地流淌在这个早晨的眼眸里。这 一声低浅的呼唤拂去了我所有的睡意,兴奋极了。好想再多听几遍,我假装还在沉睡, 妈一边呼唤着一边用她粗糙的手指轻轻摸着我额前的头发。   我睁开眼睛,她怎么如此憔悴,她的脸没有声音那般温柔,她见我醒来脸上又洋 溢起一股温暖的笑容。   我起床后,她仍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用睡袄半裹着身体,在她身旁有一只 怀表, 那是她与我爸的定情信物,她在这里等待了多久我不知道,但饭桌上的早餐已经备好, 我的棉袄已经放在我的书包旁边,房间里有一种感动在蔓延。   我静静地走动,仿佛看到这十几年的早晨一位母亲忙碌的身影,这样的身影成了 她每天早晨的节奏。   我轻轻合上门,轻轻推开那隔开冰雪的大门,惊讶地站在门口许久,天空中的雪 花在我的眼泪中融化了——一夜的大雪为何却躲在门旁几米远的地方?门前为何有 一条延伸的小路?在这条小路上载着一位母亲那暖暖的爱。   早晨的寒风丝毫侵入不了我那颗暖暖的心,回头,楼上那盏熟悉的灯火融化了这 个早晨所有的寒冷。   【点评】本文叙写一个特定的早晨妈妈早起,为我扫雪,为我做早餐,唤 我起床。这些本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小事,但文章写得情感浓郁真挚,里 面有值得我们认真揣摩的地方。文章以我早起活动过程中的视角转换和情 感发展次第展开三个场景——卧室、客厅、门外,寒暖对照贯穿始终,妈 妈暖暖的爱意,都在她的早起行为中。母子情深,都渗透在这三个场景中, 其中彰显隐藏有节度,情感表现有附着,实为难得。文中像“每天早晨的 节奏”这样有表现力的地方很多,像妈妈的面容、脚步声、呼吸声的描写, 8 “一只怀表”的交代,都是有韵味的。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