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7.50 K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级口腔技士专业专实践能力-12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A1/A2 型题(总题数:40,score:100 分)
1.调拌模型材料时,防止气泡产生的方法中,错误的
是
【score:2.50】
【A】顺时针
【B】逆时针
【C】“八”字形方向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沿一个方向搅拌
【E】有明确的方向
本题思路:
2.灌模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score:2.50】
【A】灌模前必须把印模彻底清洁和灭菌
【B】模型材料必须按说明书配料加工
【C】所有石膏尽量使用真空搅拌机
【D】不同种类的石膏不能混用
【E】藻酸盐和水胶体在正常取出后 3~6 小时内灌
模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3.用弹性印模材料取印模后,应及时灌注,是因为
【score:2.50】
【A】印模材料易失水,体积收缩,影响模型准确
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印模材料易吸水,体积膨胀,影响模型准确
性
【C】石膏失水,体积收缩,影响模型准确性
【D】石膏吸水,体积膨胀,影响模型准确性
【E】石膏凝固时间长
本题思路:
4.修整记录存放研究模型的方法,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score:2.50】
【A】上颌模型的底面与咬合面平行
【B】上颌模型的后壁与模型的底面垂直
【C】将上、下颌模型对合起来,上颌模型的底面
与下颌模型底面平行
【D】上、下颌模型对合后的总高度约等于上颌模
型高度的 2 倍
【E】将下颌模型的前壁磨成尖形,其尖正对中
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5.用目测手绘法画导线时,错误的措施是
【score:2.50】
【A】根据确定就位的原则,目测确定就位道
【B】用铅笔代替分析杆
【C】使铅笔与水平面保持垂直
【D】以铅笔芯的轴面接触基牙画出导线
【E】以铅笔的尖端在基牙上画出导线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6.为了使填补倒凹的人造石与模型结合牢固,采取的
正确措施是
【score:2.50】
【A】将模型用清水浸透并保持淋湿状态
【B】模型用清水浸透后取出用毛巾擦干 【此项
为本题正确答案】
【C】模型不要浸泡
【D】模型浸泡时间越长越好
【E】模型越干燥越好
本题思路:
7.下述可卸代型根部形态修整步骤中,正确的是
【score:2.50】
【A】桃形钨钢钻修整→球形钻修整→修整刀修整
【B】球形钻修整→修整刀修整→桃形钨钢钻修整
【C】修整刀修整→桃形钨钢钻修整→球形钻修整
【D】上述方法可反复交替使用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
8.某技师在进行可卸代型的分割制作,取下可卸代型
进行修整后,发现难以复位,下列各项不可能造成这
种现象的是
【score:2.50】
【A】底座钉孔内有异物
【B】代型底部有石膏碎屑
【C】固位钉上有石膏碎屑
【D】模型底部分离剂(凡士林)过厚
【E】钉子末端未加蜡球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
9.制作冠桥修复体时必须要将工作模型制作成可卸代
型,其最主要目的是
A.使工作模型美观
B.确保修复体的颈缘与基牙(患牙)颈缘线密合
C.便于雕刻 面形态
D.便于检查咬合关系
E.便于调整咬合关系
【score:2.50】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score:2.50】
【A】使用振荡器灌注模型可以减少模型气泡
【B】分段灌注时应等到超硬石膏凝固以后再灌注
普通石膏,以防普通石膏流入模型表面,影响修复体
制作工作面的强度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调拌时如果发现模型材料水粉比例不当,不
能够中途加水或者粉剂,而应该弃去材料,重新调拌
【D】灌注模型时可以在孤立牙部位插入竹签或者
金属钉,加强其强度,以防孤立牙折断
【E】分段灌注法可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本题思路:
11.去除印模中的唾液血和食物残渣的方法是
【score:2.50】
【A】流水冲洗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工具刮除
【C】用 3%H2O2 浸泡
【D】气枪吹除
【E】软毛刷刷净
本题思路:
1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score:2.50】
【A】印模必须清晰、光滑、完整,不与托盘分离
【B】印模内若有其他附件如修理的义齿、金属冠
等不得遗失或者移位
【C】可用流水冲洗印模中的血唾液和食物残渣
【D】印模冲洗干净后要进行灭菌并用气枪吹干
【E】水胶体弹性印模材料要及时灌注模型,以免
印模在空气中吸水而膨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13.提高熟石膏强度的方法,以下不正确的是
【score:2.50】
【A】提高石膏的纯度
【B】用石膏硬化剂代替水进行调和
【C】模型表面直接涂层
【D】加快调拌的速度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严格按照水粉比 2:1 进行调拌
本题思路:
14.灌注石膏模型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score:2.50】
【A】调好的石膏从印模的高处注入流向低处
【B】一般上颌从腭侧灌入,下颌从舌侧灌入
【C】灌入时,应大量灌进去,以防空气排不出而
形成气泡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此过程最好使用振荡器
【E】对于细长而倾斜的牙印模,可在相应的部位
加入竹签以防石膏牙折断
本题思路:
15.前后及左右两侧都有多间隙缺牙时,模型观测应
采取的方法是
【score:2.50】
【A】将模型平放,义齿平行戴入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B】模型向右倾斜,义齿从左向右戴入
【C】模型向左倾斜,义齿从右向左戴入
【D】将模型向前倾斜,义齿由后向前斜向戴入
【E】将模型向后倾斜,义齿由前向后斜向戴入
本题思路:
16.代型制作中,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score:2.50】
【A】模型修整—种钉—灌底座—分割模型—修整
代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种钉—模型修整—灌底座—分割模型—修整
代型
【C】模型修整—种钉—分割模型—灌底座修整代
型
【D】修整代型—模型修整—种钉—分割模型—灌
底座
【E】分割模型—种钉—模型修整—灌底座—修整
代型
本题思路:
17.弯制卡环时的要求与注意事项如下,除外
【score:2.50】
【A】卡环臂应放置在基牙倒凹区
【B】弯制钢丝切忌反复弯直角
【C】钢丝应放在火焰上烘烤,以便于弯制 【此
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卡环臂应与模型基牙牙面密贴
【E】卡环体应在基牙轴面非倒凹区,连接体让开
邻面倒凹
本题思路:
18.弯制支架的原则中错误的是
【score:2.50】
【A】严格按照支架设计要求
【B】支架各部分必须与模型紧密贴合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C】金属丝应避免反复多次弯曲、扭转
【D】选用对金属丝损伤小的器械
【E】不要损伤模型
本题思路:
19.弯制卡环臂应具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弯曲,
其优点如下,除外
【score:2.50】
【A】卡环体位于导线之上,义齿易于就位
【B】卡环臂末端进入倒凹区,有利于义齿固位
【C】卡环臂中段进入导线以下,减少卡环对颊部
的摩擦
【D】卡环体与基牙密合,具有抗摆动的作用
【E】有利其自身强度与抗折能力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0.卡环臂放置在基牙上的正确部位是
【score:2.50】
【A】卡环臂尖放置在基牙的非倒凹区,卡环体放
置在基牙的倒凹区
【B】卡环臂尖和卡环体放置在基牙的倒凹区
【C】卡环臂尖和卡环体放置在基牙的非倒凹区
【D】卡环臂尖放置在基牙的倒凹区,卡环体放置
在基牙的非倒凹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卡环臂和卡环体均放在基牙的观测线上
本题思路:
21.关于弯制卡环,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score:2.50】
【A】卡环臂尖不应顶住邻牙
【B】卡环臂放在基牙的倒凹区
【C】卡环体部不能过高,以免影响咬合
【D】弯制时如不密合,应反复修改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E】卡环连接体不能进入基牙邻面倒凹区
本题思路:
22.关于弯制尖牙卡环的要求,错误的是
【score:2.50】
【A】卡环臂端置于唇面近中,以利用倒凹和利于
美观
【B】卡环臂贴靠牙龈缘,有利于美观和固位
【C】卡环臂端绕过轴面角到达邻面
【D】卡环体部要高,以增加环抱力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E】卡环体部的位置不能影响排牙
本题思路:
23.在进行 A181 区支架连接体的弯制过程中,应注意
使
【score:2.50】
【A】连接体末端进入上前牙缺隙处并超过 A181 咬
合着力点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末端止于缺牙区的腭侧
【C】末端止于缺牙区的唇侧
【D】两侧连接体相接处平行,不进入缺牙区
【E】以上都不是
本题思路:
24.弯制邻间钩前,要在两基牙颊侧邻接点以下刻出
的小凹深度为
【score:2.50】
【A】0.5~1.0mm
【B】1.0~1.5mm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1.6~2.0mm
【D】2.1~2.5mm
【E】以上都不是
本题思路:
25.在弯制卡环处出现支点,引起义齿翘动的处理是
【score:2.50】
【A】去除颊侧卡环臂
【B】调整卡环体的位置
【C】修整基牙相应的颊轴角处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D】缓冲卡环体
【E】游离端基托组织面重衬
本题思路:
26.关于卡环连接体的作用和弯制方法,下列各项错
误的是
【score:2.50】
【A】连接体将卡环与基托连接成一整体
【B】连接体具有加强义齿的作用
【C】连接体应分布合理
【D】卡环的连接体应互相重叠,加强义齿抗折能
力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卡环连接体与支托连接体平行,然后横跨,
形成网状结构
本题思路:
27.若 C78D78 缺失,义齿为混合支持式,舌杆与黏膜
的接触关系应为
【score:2.50】
【A】轻轻接触
【B】离开 0.1~0.4mm
【C】离开 0.5~1.0mm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离开 1.5~2.0mm
【E】离开 2.1~2.5mm
本题思路:
28.在塑料基托中加金属网状物,可以增加基托的坚
固性,金属网应放置在
【score:2.50】
【A】基托中部
【B】基托最厚区
【C】基托最薄区
【D】基托最窄区
【E】基托应力集中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9.弯制卡环转弯的要点,下列错误的是
【score:2.50】
【A】定点
【B】定位
【C】定向
【D】控制卡环臂进入倒凹的深度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E】控制用力的大小
本题思路:
30.前牙排列对近远中向倾斜的要求错误的是
【score:2.50】
【A】上中切牙长轴与中线平行,或颈部稍向远中
倾斜
【B】上侧切牙颈部向远中倾斜
【C】上尖牙颈部向远中倾斜程度介于上中切牙与
上侧切牙之间
【D】下侧切牙长轴与中线平行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E】下尖牙颈部向远中倾斜
本题思路:
31.如 A5 需雕刻蜡牙时,下列不是雕塑内容的是
A.牙冠牙形
B.牙冠近远中径、颊舌径
C.牙冠的颈线
D.牙根外形
E.牙冠的 面
【score:2.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2.制作颌骨缺损赝复体时,为了保护基牙和软硬组
织,下列不正确的是
A.选择颊舌径较窄人工牙
B.加大 面的排溢沟
C.减小 面的排溢沟
D.少排人工牙
E.咬合接触不可过紧
【score:2.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3.对于远中游离端义齿的制作,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score:2.50】
【A】人工牙减径
【B】人工牙减数
【C】减少与对颌牙咬合面的接触面积
【D】减少基托面积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加大基托面积
本题思路:
34.下颌两个中切牙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下颌
前牙舌侧基托与天然牙及周围组织的接触关系中,正
确的是
【score:2.50】
【A】基托与余留前牙的舌面隆突相密贴 【此项
为本题正确答案】
【B】基托为基牙颊侧卡环臂的对抗部分
【C】避免压迫龈缘
【D】应有一定的静压力
【E】近龈缘区需缓冲
本题思路:
35.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score:2.50】
【A】基托蜡型与天然牙接触的舌侧边缘,为增加
修复体固位稳定应止于余留牙冠的倒凹区
【B】基托蜡型与口内天然牙接触的舌侧边缘,应
达到牙冠最突点以上 2mm
【C】上颌前牙区腭侧基托边缘应该止于龈缘处
【D】唇颊舌腭侧基托边缘要稍厚且圆钝,以获得
良好封闭作用
【E】单纯上前牙缺失,腭侧基托蜡型的厚度可小
于正常厚度,约 1.5mm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36.上颌一侧切牙缺失,对侧同名牙轻度外翻,修复
时该侧切牙的正确排列应该是
【score:2.50】
【A】按缺隙大小排牙
【B】按一般扭转度排牙
【C】对称地将人工牙排成轻度外翻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D】按邻牙弧度排牙
【E】按咬合关系排牙
本题思路:
37.在对健壮男性患者进行前牙排列时,下列各项中
与其个性排牙法不相适合的是
A.选用颜色稍黄的人工牙
B.适当加大人工牙的近远中向和唇舌向斜度
C.选用唇面形态方而平的人工牙
D.选用切角较钝的人工牙
E.各人工牙切缘与 平面的距离之间可形成明显
差别
【score:2.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8.如果对健壮男性患者的前牙采用个性法排列,下
列不正确的是
【score:2.50】
【A】人工牙切角较锐
【B】人工牙颜色稍黄
【C】人工牙的排列宜整齐、对称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D】人工牙唇面形态方而平
【E】人工牙的排列要适当加大近远中向和唇舌向
的倾斜
本题思路:
39.制作隐形义齿,为缓冲义齿下沉对牙龈的压痛,
唇(颊)舌(腭)侧近龈缘及龈乳头填充的范围为
【score:2.50】
【A】0.5~1mm
【B】1~2mm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2~3mm
【D】3~4mm
【E】5mm
本题思路:
40.隐形义齿的排牙,为加强灌注后弹性树脂对人工
牙的包裹和基托的连续,人工牙龈端近远中、盖嵴部
与组织面的空隙至少约
【score:2.50】
【A】0.2~0.3mm
【B】0.3~0.5mm
【C】0.5~1.0mm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1.0~1.2mm
【E】1.2~1.5mm
本题思路:
相关文档
- 【医学考试】初级放射医学技师基础2021-05-1721页
- 医学考试-中医妇科学综合练习试卷72021-05-1718页
- 医学考试-外科主治医师(骨外科学)模2021-05-1714页
- 医学考试-骨科学(四)-12021-05-1750页
- 医学考试-中医内科学(中风)模拟试卷42021-05-1716页
- 医学考试-微生物检验技术-182021-05-1739页
- 【医学考试】眼科学主治医师-82021-05-1720页
- 医学考试-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专2021-05-1740页
- 医学考试-烧伤外科学(五)-22021-05-1745页
- 医学考试-消化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2021-05-17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