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93 K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58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配伍选择题 (总题数:3,score:25 分)
• 【A】风痛药酒与二甲双胍
• 【B】牛黄解毒片与利福平
• 【C】银杏胶囊与地高辛
• 【D】大山楂丸与阿司匹林
• 【E】补中益气丸与环磷酰胺
【score:10 分】
(1).影响吸收的是【score:2.50】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影响分布的是【score:2.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影响代谢的是【score:2.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4).影响排泄的是【score:2.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 【A】麝香保心丸
• 【B】六味地黄丸
• 【C】人参鹿茸丸
• 【D】银杏叶制剂
• 【E】柴胡舒肝丸
【score:7.50】
(1).老年人服用地高辛时不宜同时服用的中成药是
【score:2.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老年人服用法莫替丁时不宜同时服用的中成药是
【score:2.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老年人服用二甲双胍时不宜同时服用的中成药是
【score:2.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老年人合理应用中药
的原则,对于老年人应用中药时,首先要熟悉品种,
恰当选择应用。
• 【A】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头痛、头晕、精
神恍惚、牙关紧闭
• 【B】头晕、头痛、烦躁不安、面部肌肉紧张、
吞咽困难,伸肌与屈肌同时收缩
• 【C】咽喉干痛、烧灼感,口中金属味、流涎、
腹疼腹泻,出现各种出血症状,黄疸
• 【D】胸闷,心悸,心律不齐,四肢厥冷,血压
下降,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
• 【E】严重脱水,低蛋白血症,水肿,精神错
乱,幻觉,癫痫样发作
【score:7.50】
(1).马钱子中毒的主要表现为【score:2.50】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雄黄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score:2.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蟾蜍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score:2.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考
查。特别是医疗用毒性中药乌头类药物和含乌头类药
物的中成药、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蟾酥及含
蟾酥的中成药、雄黄及含雄黄的中成药、朱砂及含朱
砂、轻粉及含红粉的中成药等中毒表现。
二、综合分析题 (总题数:6,score:50 分)
患者见面色红,语声高亢,多言不休,烦躁多动,舌
红苔黄,脉数大有力。根据阴阳学说,请说明:
【score:7.50】
(1).该患者病理应属【score:2.50】
【A】阳损及阴
【B】阳胜则热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阴虚则热
【D】阴胜则寒
【E】阳虚则寒
本题思路:
(2).针对该病应采用的治法为【score:2.50】
【A】寒者热之
【B】阳病治阴
【C】热者寒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E】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本题思路:
(3).以上治法是运用阴阳的哪种相互关系而确立
【score:2.50】
【A】对立制约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互藏交感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阴阳学说临床运用的
认识。
由于阳以热、动、燥为特点,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出现
阳邪偏胜,机能亢奋,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属阳胜
而阴未虚的实热证。患者出现面红、语声高亢、多
言、烦躁多动、舌红、苔黄、脉数大有力等热象,属
“阳胜则热”。因为阴阳属性相反,相互制约,依据
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实热证的治疗宜用寒凉药以治
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
张某,女,84 岁,有咳喘史 30 年,现症见气短,气
喘,动则喘甚而汗出,呼多吸少,面虚浮,舌淡苔
薄,脉细弱。按照藏象理论:【score:7.50】
(1).该患者病变所影响的脏腑主要是【score:2.50】
【A】.心
【B】.肝
【C】.脾
【D】.胆
【E】.肾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该病应属哪项脏腑功能失常所致【score:2.50】
【A】肝主疏泄
【B】肺主气司呼吸
【C】心主血脉
【D】肾主纳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脾主升清
本题思路:
(3).与人体呼吸运动相关的脏腑有【score:2.50】
【A】脾肺
【B】肝肾
【C】肺肾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肝肺
【E】心肾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肾主纳气功能的认
识。
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保持吸气
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人体的呼吸功能,虽
为肺所主,但吸入之气必须由肾摄纳,才能使人体的
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因此,肾主纳气,对人体的呼
吸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肾的精气充沛,摄纳正常,才
能保证呼吸均匀和调。
某女,56 岁,小便点滴而下,量极少而短赤灼热,
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渴不欲饮,大便不畅。舌质
红,苔黄腻,脉滑数。【score:10 分】
(1).中医诊断是【score:2.50】
【A】痹证
【B】虚劳
【C】淋证
【D】癃闭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郁证
本题思路:
(2).中医辨证是【score:2.50】
【A】肾阳衰惫
【B】膀胱湿热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肾虚亏虚
【D】脾肾气虚
【E】肝气郁结
本题思路:
(3).治疗宜选用的方剂是【score:2.50】
【A】八正散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代抵当丸
【C】济生肾气丸
【D】参苓白术散
【E】逍遥散
本题思路:
(4).治疗宜选用的中成药是【score:2.50】
【A】三金片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归脾丸
【C】逍遥丸
【D】右归丸
【E】丹蒌片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癃闭辨证论治的掌
握。
癃闭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
主症的一种病证。
癃闭膀胱湿热证症见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
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
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方剂选用八正散加
减;中成药选用三金片、热淋清颗粒、复方金钱草颗
粒。
不同性质或不同炮制品的中药饮片,在贮藏时有不同
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具体饮片。回答以下问题:
【score:10 分】
(1).含淀粉多的葛根、山药应置:【score:2.50】
【A】通风干燥处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阴凉干燥处
【C】密封干燥处
【D】空气流通处
【E】石灰缸内处
本题思路:
(2).含挥发油多的当归、川芎应置:【score:2.50】
【A】通风干燥处
【B】阴凉干燥处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密闭容器中
【D】空气流通处
【E】石灰缸贮藏
本题思路:
(3).醋制、酒制饮片的芫花、大黄应置:
【score:2.50】
【A】冷处
【B】阴凉处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凉暗处
【D】通风处
【E】凉爽处
本题思路:
(4).蜜制的甘草、款冬花应置:【score:2.50】
【A】通风干燥处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阴凉干燥处
【C】密封干燥处
【D】贮石灰缸内
【E】应专柜贮藏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不同性质或不同炮制
品的中药饮片,在贮藏中,对含淀粉多的饮片、含挥
发油的饮片、醋制的饮片、酒制的饮片、蜜制的饮片
等不同要求的掌握。
中西药联用得当、合理,可相互为用、取长补短、疗
效增加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根据中西药联用的特
点,回答以下问题:【score:7.50】
(1).为减少剂量和副作用,地西泮宜联用
【score:2.50】
【A】生脉饮
【B】丹参注射液
【C】黄芪注射液
【D】珍菊降压片
【E】苓桂术甘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用呋喃唑酮治疗肾盂肾炎宜联用【score:2.50】
【A】甘草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生石膏
【C】生麦芽
【D】生大黄
【E】野菊花
本题思路:
(3).为协同增效丙谷胺宜配【score:2.50】
【A】白芍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黄连
【C】黄柏
【D】茯苓
【E】姜半夏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西药联用的特点,
其特点是只要应用得当、合理可以协同增效,降低毒
副反应,减少剂量。
毒性中药蟾酥,如应用不当或超剂量用药,易造成临
床用药的不良反应。根据蟾酥临床上不良反应特点,
回答以下问题:【score:7.50】
(1).蟾酥中毒解救宜注射【score:2.50】
【A】抗生素
【B】甘露醇
【C】阿托品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二巯基丙醇
【E】苯巴比妥钠
本题思路:
(2).蟾酥中毒循环系统表现为【score:2.50】
【A】心律不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各种出血
【C】恶心呕吐
【D】传导阻滞
【E】胸闷气短
本题思路:
(3).含蟾酥的中成药是【score:2.50】
【A】白蚀丸
【B】复方青黛丸
【C】雷公藤制剂
【D】壮骨关节丸
【E】麝香保心丸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医疗用毒性中药蟾
酥,如应用不当,易造成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应掌
握蟾酥中毒的中毒表现和解救措施。
三、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10,score:25 分)
1.肾与志液华窍的关系包括
【score:2.50】
【A】在志为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在液为唾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在体为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其华在发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在窍为耳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肾与志、液、体、
华、窍的关系的掌握。
肾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在窍
为耳及二阴。
2.常用的康复疗法有
【score:2.50】
【A】药物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针灸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气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体育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自然康复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常用康复疗法内容的
掌握。
常用康复疗法有:药物康复和康复器械辅助疗法;针
灸推拿气功康复法;体育娱乐康复法;自然康复法。
3.可引起腹痛的病机包括
【score:2.50】
【A】脾胃虚寒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气滞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热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血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食滞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问诊中腹痛临床意义的
分析。
腹痛有虚有实:实证包括寒凝、热结、气滞、血瘀、
食滞、虫积等阻闭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
痛”;虚证常因气血不足,阴精亏损,脏腑经脉失
养,包括气虚、血虚、虚寒等。
4.可导致出血的常见原因有
【score:2.50】
【A】外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气虚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气滞
【D】血虚
【E】血寒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血行失常的病理变化
的认识。
出血是指血液不循常道、流出脉外的病理变化,其原
因有外伤出血、气虚失血、血热妄行等。
5.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法有
【score:2.50】
【A】培土制水法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滋水涵木法
【C】泻南补北法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佐金平木法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抑木扶土法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五行学说相克规律临
床运用的掌握。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法有:抑木扶土法、培土
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等。
6.藜芦不能配用的有
【score:2.50】
【A】细辛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白芍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丹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人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苦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药饮片的用药禁
忌,其中配合禁忌包括“十八反”和“十九畏”。
“十八反”中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苦参、南沙
参、细辛、芍药,是最基础的中药学知识。
7.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有
【score:2.50】
【A】虫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霉变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酸败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挥发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沉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中成药在贮藏中常见的
变异现象,包括虫蛀、霉变、酸败等,《指南》收载
了 5 个方面。变异的现象和特点多与剂型有关,熟悉
各种剂型变异的特点和现象。
8.孕妇忌用、禁用的中成药有
【score:2.50】
【A】三七片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舒筋活血定痛散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少腹逐瘀丸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心宁片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保妇康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9.形状类似而功效不同,不宜放同一药斗中的有
【score:2.50】
【A】知母、玉竹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蛇床子、地肤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玫瑰花、月季花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韭菜子、葱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血余炭、干漆炭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10.川贝枇杷露、通宣理肺丸不宜配用的是
【score:2.50】
【A】天麻丸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尪痹冲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大活络丸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荆防颗粒
【E】桑菊感冒片
本题思路:[解析] 川贝枇杷露、通宣理肺丸因含有
川贝和半夏,忌与含有附子、乌头的中成药联用:如
大活络丸、尪痹冲剂、天麻丸、人参再造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