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50 K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基础知识-27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A1/A2 型题(总题数:50,score:100 分)
1.中年男性,诊断乙型肝炎后,予抗病毒治疗 1 个月
后,症状消失,再次做 HBV 抗原抗体系列检查,结果
如下:抗 HBs(+),IgG 型抗 HBc(+),HBeAg(-),
HBsAg(-)。请解释此结果最符合下述哪项
【score:2 分】
【A】体内已有免疫力
【B】体内 HBV 停止复制
【C】体内 HBV 仍在复制
【D】痊愈 HBV 停止复制
【E】痊愈,已有免疫力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
2.下列关于突触的描述,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是实现神经元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间信息传
递的功能性接触部位
【B】需要动作电位来传导
【C】由突触前、突触后及突触间隙组成
【D】分为:化学性突触、电突触、混合性突触
【E】哺乳动物几乎所有突触均为电突触 【此项
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哺乳动物几乎所有突触均为化学
性突触,而电突触主要见于鱼类与两栖类。
3.细胞内液绝大部分存在于
【score:2 分】
【A】脂肪组织
【B】骨骼肌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结缔组织
【D】软骨
【E】韧带
本题思路:[解析] 细胞内液绝大部分存在于骨骼肌
群。所以选择 B 答案。
4.电突触的突触前成分不包括
【score:2 分】
【A】粗面内质网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突触前膜
【C】线粒体
【D】骨架纤维
【E】突触囊泡
本题思路:
5.关于长期卧床者呼吸系统的变化描述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呼吸肌肌力下降,肺活量明显下降
【B】肺的顺应性变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通气/血流比值的失调,影响气体交换
【D】纤毛的功能下降,分泌物排出困难
【E】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
本题思路:[解析] 卧床数周后,患者全身肌力减
退,呼吸肌肌力也下降,加之卧位时胸廓外部阻力加
大,弹性阻力增加,不利于胸部扩张,肺的顺应性变
小,肺活量明显下降。所以 B 错误。
6.水分占正常关节软骨总重量的
【score:2 分】
【A】5%~8%
【B】15%~18%
【C】18%~20%
【D】65%~80%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90%
本题思路:[解析] 水分占正常关节软骨总重量的
65%~80%。
7.关于神经递质释放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末梢的去极化是诱发递质释放的关
键因素
• 【B】动作电位出现时,Na+内流造成突触前膜去
极化,突触前膜电压门控性 Ca2+通道开放
• 【C】一定量的细胞外 Ca2+进入突触前膜,其内
流的数量与当时的去极化大小程度成比例
• 【D】进入前膜内的 Ca2+仅仅是一种电荷携带
者,不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
• 【E】Ca2+触发囊泡向前膜靠近,融合以致出现胞
裂外排,将所含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突触前末梢的去极化是诱发递质
释放的关键因素。动作电位出现时,Na + 内流造成
突触前膜去极化,突触前膜电压门控性 Ca 2+ 通道开
放;一定量的细胞外 Ca 2+ 进入突触前膜,其内流的
数量与当时的去极化大小程度成比例;进入前膜内的
Ca 2+ 不仅是一种电荷携带者,本身具有信息传递的
作用;Ca 2+ 触发囊泡向前膜靠近,融合以至出现胞
裂外排,将所含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递质扩散越过
突触间隙直接作用于它的受体引起突触后电位反应或
通过第二信使起作用。
8.以下关于力臂、阻力臂描述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支点到力点的垂直距离为力臂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B】支点到力点的垂直距离为阻力臂
【C】阻力点到力点的垂直距离为阻力臂
【D】支点到阻力点的垂直距离为力臂
【E】力点到阻力点的垂直距离为阻力臂
本题思路:[解析] 支点到力点的垂直距离为力臂,
支点到阻力点的垂直距离为阻力臂。
9.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特点不包括
【score:2 分】
【A】不存在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特化结构
【B】不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
【C】神经活性物质的释放部位与效应细胞间距离
至少在 20nm 以上
【D】递质传递时间不大于 1 秒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E】能否发生传递效应取决于效应细胞上有无相
应的受体
本题思路:[解析]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特点:不存
在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特化结构;不存在一对一的
支配关系;神经活性物质的释放部位与效应细胞间距
离至少在 20nm 以上;递质弥散的距离大,传递时间
可大于 1 秒;能否发生传递效应取决于效应细胞上有
无相应的受体。
10.关于韧带的生物力学,描述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棘上韧带起到稳定脊柱活动的作用
【B】棘间韧带不能起到加强脊柱的外在稳定的作
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腰椎前屈时,黄韧带受到拉伸
【D】腰椎后伸可使黄韧带松弛
【E】腰椎间盘退变后,椎间距缩小,使黄韧带松
弛,易使其变肥厚
本题思路:[解析] 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均能起到稳
定脊柱活动的作用,又能加强脊柱的外在稳定。所以
B 答案错误。
11.胰岛素没有下列哪项作用
【score:2 分】
【A】促进糖代谢
【B】促进脂肪代谢
【C】促进糖异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促进蛋白质代谢
【E】调节血糖稳定
本题思路:[解析] 胰岛素的作用是抑制糖异生,促
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它贮存于脂肪组织导致血糖
水平下降。
12.正常血液 pH 保持在
【score:2 分】
【A】5.35~6.45
【B】6.35~7.45
【C】7.35~7.45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7.35~8.45
【E】8.35~8.45
本题思路:[解析] 正常人的体液保持着一定的 H +
浓度或 pH,以维持生理和代谢功能。体液的缓冲系
统、肺的呼吸和肾的调节作用使血液 pH 保持在
7.35~7.45。所以 C 答案正确。
13.小儿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劳,是由于发育不完
全
【score:2 分】
【A】神经细胞
【B】神经树突
【C】神经髓鞘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神经皮质
【E】神经轴突
本题思路:[解析] 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约在 4 岁
左右完成,在此之前,尤其在婴儿期,各种刺激引起
的神经冲动传导缓慢,易于泛化,不易形成大脑局部
兴奋灶,故小儿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疲劳。
14.下列不属于外部感觉的是
【score:2 分】
【A】视觉
【B】听觉
【C】味觉
【D】触觉
【E】运动觉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
觉、味觉和肤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
体觉。
15.当你中途离开电影院时,在强阳光下,反而什么
也看不清,慢慢地才能看清,这是人感觉适应的
【score:2 分】
【A】对比
【B】暗适应
【C】明适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疲劳
【E】联觉
本题思路:[解析]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
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可以
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暗适应便是感
受性提高的表现)。
16.关于视感知发育阶段,精细辨别物体阶段是指
【score:2 分】
【A】出生~2 个月
【B】3~6 个月
【C】7 个月后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2 岁
【E】18 个月后
本题思路:[解析] 视感知发育阶段包括:视觉信息
反馈处理阶段(出生~2 个月);物体辨别阶段(3~6
个月);精细辨别物体阶段(7 个月后)。
17.常规 X 线摄片不能观察到早期的骨质疏松,骨密
度下降多少才能有阳性发现
【score:2 分】
【A】20%
【B】40%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60%
【D】70%
【E】80%
本题思路:[解析] 常规 X 线摄片不能观察到早期的
骨质疏松,骨密度下降 40%时方有阳性发现。
18.味觉发育的关键时期是
【score:2 分】
【A】出生后
【B】4~5 个月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1~2 个月
【D】2~3 个月
【E】3~4 个月
本题思路:[解析] 出生时味觉发育已经很完善,对
甜和酸等不同味道可产生不同反应;4~5 个月对食
物的微小改变已经很敏感,是味觉发育的关键时期。
19.关于补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是一组具有酶促反应活性的脂类物质
【B】具有溶解细胞、促进吞噬的作用,但无炎症
介质效应
【C】对热稳定
【D】无毒素中和作用
【E】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一组球蛋白 【此项
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补体(complement)是存在于人和
脊椎动物血清、组织液中的一组球蛋白,经活化后具
有酶活性,包括三十余种成分,称为补体系统。多对
热敏感。有细胞毒及溶菌、杀菌作用、中和及溶解病
毒作用和炎症介质作用等生物学活性。故选 E。
20.关于电疗的安全技术措施,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电疗室的地面应是木板或地面铺绝缘板
【B】治疗室的电源开关、插座、电源线、地线应
按安全用电要求设计安装
【C】所有电器设备必须接地
【D】操作者手足、皮肤和衣服应保持干燥
【E】患者接受治疗时必须保持安静,可以看书、
报或入睡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1.长期制动对肌肉代谢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肌肉局部血流量的减少
• 【B】运氧能力的降低
• 【C】有氧化活动减弱,无氧酵解活动加强
• 【D】蛋白质合成增加,而分解减少
• 【E】肌浆网对 Ca2+的摄取和释放增加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长期制动肌肉中蛋白质合成减
少,而分解增加,故 D 答案错误。
22.维持人体姿势和产生运动的动力是
【score:2 分】
【A】重力
【B】肌肉收缩产生的主动拉力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C】机械摩擦力
【D】支撑反作用力
【E】以上都不是
本题思路:[解析] 肌肉的收缩产生的主动拉力可以
维持人体姿势和产生运动,所以选择 B 答案。
23.关于中频电疗的说法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电容可储存电荷
【B】容抗的大小与电流的频率和电容成正
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较高频率的电流被较低频率的电流调制时,
被调波主要发生幅度的变化
【D】电流被调制时,被调波主要发生频率的变化
【E】两种不同频率的交流电互相重叠时,合成后
的电流的幅度变化称之为差拍
本题思路:
24.骨骼的哪部分应力最大
【score:2 分】
【A】骨膜
【B】骨髓质
【C】骨皮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软骨
【E】骨小梁
本题思路:[解析] 骨皮质部分接受的应力最大。
25.髋关节后伸时臀大肌是
【score:2 分】
【A】原动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拮抗肌
【C】固定肌
【D】协同肌
【E】联合肌
本题思路:[解析] 控制髋关节伸展动作的主要肌肉
是臀大肌,所以臀大肌是髋关节伸展的原动肌,所以
选 A 答案。
26.温水浴的水温是
【score:2 分】
【A】26~33℃
【B】34~36℃
【C】37~38℃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26℃以下
【E】39℃以上
本题思路:
27.脊柱向前弯曲时
【score:2 分】
【A】椎间盘前方变厚
【B】椎间盘前方变薄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椎间盘无任何变化
【D】椎间盘侧方变薄
【E】椎间盘向前移动
本题思路:[解析] 当脊柱向前弯曲时,椎体与椎体
之间前部的间隙变窄,所以椎间盘前方变薄。
28.运动供能的主要形式是
【score:2 分】
【A】糖酵解
【B】糖异生
【C】脂肪酸氧化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产生酮体
【E】产生乙酰乙酸
本题思路:[解析] 脂肪酸氧化是运动中供能的主要
形式。
29.不属于四种基本情绪的是
【score:2 分】
【A】快乐
【B】忧郁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愤怒
【D】恐惧
【E】悲哀
本题思路:
30.关于椎间盘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
【B】使椎体有一定的活动度
【C】对纵向负荷起缓冲作用
【D】保持椎间孔的大小
【E】不能保持脊柱的高度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解析] 正常椎间盘由胶冻状的髓核和纤
维环组成,其功能有:保持脊柱的高度;连接椎间盘
的上下两椎体,并使椎体有一定的活动度,使椎体表
面承受相同的压力;对纵向负荷起缓冲作用;保持椎
间孔的大小;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所以 E 答案错
误。
31.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
【score:2 分】
【A】10%
【B】20%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40%
【D】60%
【E】80%
本题思路:[解析] 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 20%。所以
选择 B 答案。
32.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由病毒引起的占
【score:2 分】
【A】90%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70%
【C】50%
【D】30%
【E】10%
本题思路:
33.关于细菌致病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所有细菌都能引起宿主致病
【B】一种致病菌只能引起宿主一种疾病
【C】不同的致病菌其致病能力不同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D】同种细菌的不同菌株其致病能力相同
【E】不同的致病菌其致病能力相同
本题思路:[解析] 凡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统称
为病原菌或致病菌。细菌在人体内寄生,增殖并引起
疾病的特性称为细菌的致病性或病原性。致病性强弱
程度以毒力表示,是量的概念。各种细菌的毒力不
同,并可因宿主种类及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化。同
一种细菌也有强毒、弱毒与无毒菌株之分。病原菌的
致病作用与其毒力、侵入机体的数量、侵入途径及机
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34.希波克拉底提出的四种气质不包括
【score:2 分】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混合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抑郁质
本题思路:
35.小儿出现初步抽象思维的年龄是
【score:2 分】
【A】1 岁
【B】2 岁
【C】3 岁后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4 岁后
【E】5 岁后
本题思路:[解析] 1 岁以后的小儿开始产生思维,3
岁前只有最初级的形象思维,3 岁后开始有初步抽象
思维,之后出现抽象逻辑思维,所以选项为 C。
36.出生时发育已很完善的是
【score:2 分】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味觉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皮肤感觉
本题思路:[解析] 出生时昧觉发育已很完善,对甜
与酸等不同味道可产生不同的反应,4~5 个月对食
物的微小改变已很敏感,是味觉发育的关键期,所以
选项为 D。
37.下列哪项不是医患关系模式
【score:2 分】
【A】主动-被动模式
【B】指导-合作模式
【C】共同参与模式
【D】相互作用模式
【E】指令-执行模式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38.属于神经垂体的结构是
【score:2 分】
【A】远侧部
【B】结节部
【C】漏斗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垂体前叶
【E】中间部
本题思路:[解析] 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大
部分。神经垂体包括神经部、漏斗部和正中隆起三部
分。正确答案 C。
39.关于附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紧贴于睾丸下端
【B】不仅能产生精子,还有分泌功能
【C】不仅能储存精子,还能促进精子继续成
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外形可分底、体、头三部分
【E】是肿瘤好发的部位
本题思路:[解析] 附睾呈新月形,紧贴睾丸的上端
和后缘。上端膨大为附睾头,中部为附睾体,下端为
附睾尾。附睾为暂时储存精子的器官,并分泌附睾液
供精子营养,促使精子进一步成熟。附睾为结核的好
发部位。正确答案 C。
40.以下哪种刺激参数不能使细胞膜局部去极化达到
阈电位
【score:2 分】
【A】基强度
【B】阈值
【C】时值
【D】阈下刺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阈上刺激
本题思路:[解析] 单一细胞只要刺激达到了阈强
度,就可以产生动作电位,除选项 D 外的其他刺激均
达到了阈强度。故选 D。
41.以下哪项不是康复医疗的共性原则
【score:2 分】
【A】因人而异
【B】循序渐进
【C】综合治疗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持之以恒
【E】主动参与
本题思路:
42.下列哪组器官不属于内分泌系统
【score:2 分】
【A】腺垂体及神经垂体
【B】肾上腺及胰岛
【C】松果体和黄体
【D】胰腺和腮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本题思路:[解析]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
组织构成。内分泌腺是以独立的器官形式存在于体
内,如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和
胸腺等;内分泌组织则以细胞团块形式分散存在于其
他器官内,如胰腺内的胰岛、睾丸内的间质细胞、卵
巢内的卵泡和黄体等。正确答案 D。
43.以下关于骨膜的说法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骨膜是骨表面除关节外所被覆的坚固的结缔
组织包膜
【B】骨膜由两部分构成,外层由胶原纤维紧密结
合而成,富有血管、神经,有营养和感觉作用;内层
也称形成层,其胶原纤维较粗,并含有细胞
【C】在老化的骨膜内细胞数减少,仍具备造骨细
胞的功能,在骨的再生过程中可恢复造骨能力 【此
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网眼也衬着骨内膜
【E】骨膜的内层和骨内膜有分化为成骨细胞和破
骨细胞的能力,对骨的发生、生长、修复等具有重要
意义
本题思路:
44.年轻女性,恶心、呕吐 3 天。1 天前上腹部开始
疼痛,食物的气味可诱发恶心,尿色变深。该患者是
一名服务员,吸烟、嗜酒,在近 3 个月内有 3 个性伙
伴,无输血或静脉滥用药物史。查体发现眼球巩膜黄
染,肝肋下 4cm。血清学检查结果是:抗
HAVIgM(-),HBsAg(+),抗-HBcIgM(+),抗-HBs(-)。
请问该患者是下述哪种情况比较适当
【score:2 分】
【A】急性期体内有病毒复制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B】急性期传染性强
【C】急性期已开始恢复
【D】感染过 HBV,已开始恢复
【E】感染过 HBV,已产生免疫力
本题思路:
45.患者,男,30 岁,因骨髓炎行外科手术治疗,术
后伤口感染,此时配合下列哪种治疗最好
【score:2 分】
【A】超短波疗法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低频电疗法
【C】中频电疗法
【D】磁疗法
【E】超声波疗法
本题思路:[解析] 超短波中小剂量治疗时免疫功能
增强,使吞噬细胞数量增多,吞噬能力增强;血供改
善使抗体、补体、凝集素、调理素增多,使水肿消
散,炎症产物排出,均有利于炎症控制、消散,故选
A。
46.以下关于自由上肢肌肉的描述不当的是
【score:2 分】
【A】形成肩关节屈动作的肌肉有喙肱肌、三角肌
前部纤维、胸大肌锁骨部和肱二头肌短头
【B】形成肩关节伸动作的肌肉有背阔肌、三角肌
后部纤维和肱三头肌长头
【C】形成肩关节旋外动作的肌肉有冈上肌和大圆
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形成肘关节屈动作的肌肉有肱肌、肱二头肌
和肱桡肌
【E】形成肘关节伸动作的肌肉主要有肱三头肌
本题思路:
47.功能性电刺激主要作用于已丧失功能或功能不正
常的器官或肢体,以其产生的即时效应来代替或矫正
器官及肢体已丧失的功能,其治疗作用主要为
【score:2 分】
【A】镇痛
【B】消炎
【C】兴奋神经肌肉
【D】促进血液循环
【E】功能重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基于功能性电刺激(FES)的定义,
其治疗作用主要为:①代替或矫正肢体或器官已丧失
的功能;②功能重建;③运动功能的代偿性“恢复”
或重建。故选 E。
48.脊髓休克可见于
【score:2 分】
【A】脊髓胶质瘤
【B】脊髓蛛网膜粘连
【C】脊髓空洞症
【D】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脊髓后动脉血栓形成
本题思路:[解析] 脊髓休克一般发生于脊髓急性横
贯性损害时;脊髓胶质瘤、脊髓蛛网膜粘连、脊髓空
洞症均起病缓慢,不发生脊髓休克;脊髓后动脉血栓
形成虽然起病较急,但损害以后束为主,皮质脊髓束
损害较轻,故不会发生脊髓休克。
49.下列有关神经节段与椎骨位置的说法不对的是
【score:2 分】
【A】上颈髓大致与同序数椎骨对应
【B】下颈髓和上胸髓较同序数椎骨高 1 节椎骨
【C】下胸髓较同序数椎骨高 2 节椎骨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D】腰髓相当于胸椎 10~12 水平
【E】骶髓和尾髓相当于腰 1 椎骨
本题思路:[解析] 中胸髓(T5~8)较同序数椎骨高 2
节椎骨,下胸髓(T9~12)较同序数椎骨高 3 节椎骨。
50.超声波疗法最基本的作用是
【score:2 分】
【A】温热效应
【B】机械作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化学作用
【D】生物学作用
【E】解痉作用
本题思路:[解析] 超声波是机械波,机械效应是它
的一个最基本作用,热效应和理化效应都是机械作用
而产生的,故选 B。
相关文档
- 医学考试-中医妇科学(绪论)练习试卷12021-05-1721页
- 医学考试-中级主管护师专业实践能2021-05-1731页
- 医学考试-气血津液病证(四)-12021-05-1731页
- 医学考试-心电学技术相关专业知识-2021-05-1726页
- 医学考试-中级口腔医学主管技师专2021-05-1732页
- 医学考试-中医外科学(九)-22021-05-1735页
- 医学考试-中医针灸学综合练习试卷12021-05-1718页
- 医学考试-中医妇科主治医师-332021-05-1723页
- 医学考试-消化内科-82021-05-1721页
- 医学考试-外科主治医师(烧伤外科学)2021-05-17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