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40 K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12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配伍选择题 (总题数:8,score:70 分)
• 【A】增强活血通络作用
• 【B】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 【C】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 【D】增强和胃止呕作用
• 【E】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score:10 分】
(1).蜜炙作用为【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姜炙作用为【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盐炙作用为【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4).醋炙作用为【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5).酒炙作用为【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酒炙的目的:①改变药性,引药
上行;②增强活血通络作用;③矫臭去腥。醋炙的主
要目的:①降低毒性,缓和药性;②引药入肝,增强
活血止痛作用;③矫臭矫味。盐炙的主要目的:①引
药下行,增强疗效;②缓和药物辛燥之性;③增强滋
阴降火作用。姜炙的目的:①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
呕作用;②缓和副作用,增强疗效。蜜炙的主要目
的:①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②增强补脾益气的作
用;③缓和药性;④矫味和消除副作用。
• 【A】何首乌
• 【B】大黄
• 【C】雄黄
• 【D】石膏
• 【E】槐米
【score:10 分】
(1).炮制后二酮衍生物含量下降【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炮制后二苯乙烯苷含量下降【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3).炮制后水溶出的无机元素含量下降【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4).炮制后三氧化二砷含量下降【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5).炮制后槲皮素含量增加【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大黄中含游离型和结合型蒽醌类
衍生物,还含鞣质类、二苯乙烯苷类、苯酚苷类和苯
丁酮类成分等。大黄经酒炒、蒸、炖后其结合型蒽醌
类衍生物减少,炒炭后,其结合型大黄酸被大量破
坏,番泻苷已不存在。何首乌蒸制过程中,外表颜色
加深,总蒽醌、结合蒽醌含量随着蒸制时间延长而减
少,游离蒽醌逐渐增加,使致泻作用减弱。制首乌的
磷脂类成分和糖的含量增加,使补益作用更加突出。
二苯乙烯苷含量随蒸制时间增加而降低。雄黄,主含
二硫化二砷。石膏,主要含含水硫酸钙。
• 【A】酒炙
• 【B】盐炙
• 【C】蒸炙
• 【D】煮制
• 【E】醋炙
【score:10 分】
(1).黄芩、黄连、川芎炮制的适宜方法为【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山茱萸、何首乌、黄精炮制的适宜方法为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大黄、当归、乌梢蛇炮制的适宜方法为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4).杜仲、泽泻、知母炮制的适宜方法为【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5).甘遂、香附、白芍炮制的适宜方法为【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酒炙的目的:①改变药性,引药
上行。如大黄、黄连、黄柏等。②增强活血通络作
用。如当归、川芎、桑枝等。③矫臭去腥。如乌梢
蛇、蕲蛇、紫河车等。醋炙的主要目的:①降低毒
性,缓和药性。如甘遂、京大戟、芫花、商陆等。②
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如乳香、没药、三
棱、莪术等。③矫臭矫味。如乳香、没药、五灵脂
等。盐炙的主要目的:①引药下行,增强疗效。如杜
仲、小茴香、车前子、益智仁、知母、黄柏等。②缓
和药物辛燥之性。如补骨脂、益智仁等。③增强滋阴
降火作用。如知母、黄柏等。姜炙的目的:①制其寒
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如黄连、竹茹等。②缓和副
作用,增强疗效。如厚朴等。蜜炙的主要目的:①增
强润肺止咳的作用。如百部、款冬花、紫菀等。②增
强补脾益气的作用。如黄芪、甘草、党参等。③缓和
药性。如麻黄等。④矫味和消除副作用。如马兜铃
等。
• 【A】蜜甘草
• 【B】甘草
• 【C】蜜黄芪
• 【D】炙淫羊藿
• 【E】蜜麻黄
【score:8 分】
(1).能解毒的是【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抗心律失常作用强的是【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3).发汗作用显著降低的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4).具有明显促进性功能作用的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淫羊藿苷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
生品淫羊藿无促进性功能作用,而炮制品经用甘温的
羊脂油炮制后,性由寒转温,有明显的促进性功能作
用。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
止痛,调和诸药的功能。炙甘草甘温,以补脾和胃、
益气复脉力胜。常用于脾胃虚弱,心气不足,脘腹疼
痛,筋脉挛急,脉结代。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
作用缓和,以宣肺平喘力胜。多用于表证较轻,而肺
气壅闭,咳嗽气喘较重的患者。炙黄芪甘温而偏润,
长于益气补中。多用于脾肺气虚,食少便溏,气短乏
力或兼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子宫下垂以及气虚不能
摄血的便血、崩漏等出血症,也可用于气虚便秘。
• 【A】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 【B】引药入肾,增强滋阴降火
• 【C】引药入肾,增强补肝肾,强筋骨
• 【D】泻热利尿不伤阴,益肝明目
• 【E】引药入肾,增强补肾纳气
【score:8 分】
(1).盐炙车前子【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炙杜仲【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盐炙知母【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4).盐泽泻【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盐杜仲引药入肾,直达下焦,温
而不燥,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作用增强。常用于
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和高血
压。盐泽泻引药下行,并能增强泻热作用,利尿而不
伤阴。小剂量于补方中,可泻肾降浊,并能防止补药
之滋腻,可用于阴虚火旺,利水清热养阴,如治疗水
热互结,小便不利,腰痛重者。盐车前子泻热利尿而
不伤阴,并引药下行,增强在肾经的作用,用于肾虚
脚肿,眼目昏暗,虚劳梦泄。盐泽泻引药下行,并能
增强泻热作用,利尿而不伤阴。小剂量于补方中,可
泻肾降浊,并能防止补药之滋腻,可用于阴虚火旺,
利水清热养阴,如治疗水热互结,小便不利,腰痛重
者。
• 【A】泻下作用峻烈
• 【B】泻下作用极微,并能止血
• 【C】泻下作用缓和,且能清上焦实热
• 【D】泻下缓和,减轻腹痛,并增强活血祛瘀
• 【E】缓泻而不伤气,逐瘀而不败正
【score:8 分】
(1).酒大黄【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熟大黄【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生大黄【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4).清宁片【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①生大黄苦寒沉降,气味重浊,
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具有攻积导
滞、泻火解毒的功能。用于实热便秘,高热,谵语,
发狂,吐血,衄血,湿热黄疸,跌打瘀肿,血瘀经
闭,产后瘀阻腹痛,痈肿疔毒;外治烧烫伤。②酒炙
大黄其苦寒泻下作用稍缓,并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
行,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
③熟大黄经酒蒸后,泻下作用缓和,腹痛之副作用减
轻,并能增强活血祛瘀之功。④大黄炭泻下作用极
微,并有凉血化瘀止血作用。用于血热有瘀出血。⑤
醋大黄泻下作用减弱,以消积化瘀为主,用于食积痞
满,产后瘀停,为瘢瘕癖积。⑥清宁片泻下作用缓
和,具缓泻而不伤气,逐瘀而不败正之功。用于饮食
停滞,口燥舌干,大便秘结之年老、体弱者及久病患
者,可单用。
• 【A】酒
• 【B】醋
• 【C】食盐水
• 【D】蜜
• 【E】姜汁
【score:8 分】
(1).具发表散寒,温中止呕作用的辅料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具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作用的辅料是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3).具甘缓益脾,润肺止咳作用的辅料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4).具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作用
的辅料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食盐味咸性寒,有清热凉血,软
坚散结,润燥的作用,故盐炙法多用于补肾固精、疗
疝、利尿和泻相火的药物。米醋味酸、苦,性温。主
入肝经血分,具有收敛、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的作
用。故醋炙法多用于疏肝解郁、散瘀止痛、攻下逐水
的药物。黄酒味甘、辛,性大热。气味芳香,能升能
散,宣行药势,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矫臭去腥
的作用,故酒炙法多用于活血散瘀药、祛风通络药及
动物类中药。蜂蜜味甘性平,有甘缓益脾、润肺止
咳、矫味等作用,因此,蜜炙法多用于止咳平喘、补
脾益气的药物。生姜辛温,能温中止呕,化疾止咳,
故姜炙法多用于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的药物。
• 【A】10~20kg
• 【B】20~30kg
• 【C】2kg
• 【D】10kg
• 【E】25kg
【score:8 分】
(1).蜜炙,一般为每 100kg 药物用炼蜜【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酒炙,一般为每 100kg 药物用黄酒【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3).盐炙,一般为每 100kg 药物用食盐【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4).醋炙,一般为每 100kg 药物用米醋【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生姜的用量:一般为每 100kg 药
物用生姜 10kg。黄酒的用量:一般为每 100kg 药物
用黄酒 10~20kg。蜜的用量:通常为每 100kg 药物
用熟蜜 25kg。盐的用量:通常是每 100kg 药物用食
盐 2kg。醋的用量:一般为每 100kg 药物用米醋 20~
30kg,最多不超过 50kg。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4,score:30 分)
1.醋炙甘遂的炮制目的是
【score:2 分】
【A】增强疗效
【B】降低毒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矫臭矫味
【D】缓和泻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改变药性
本题思路:[解析] 考查醋炙甘遂的炮制目的。醋甘
遂毒性减低,峻泻作用缓和。用于腹水胀满,痰饮积
聚,气逆喘咳,风痰癫痫,二便不利。
2.黄连的炮制品种包括
【score:2 分】
【A】醋黄连
【B】姜黄连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生黄连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萸黄连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酒黄连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考查黄连的常用炮制品。黄连的
主要炮制品有酒黄连、姜黄连、萸黄连。
3.炙法不同于炒法之处是
【score:2 分】
【A】炙法一般用液体辅料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B】要求辅料渗入药材内部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C】炙法一般温度较高
【D】炙法时间较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炙法能增强药物的疗效
本题思路:[解析] 考查炙法的特点。炙法与加辅料
炒法在操作方法上基本相似,但二者又略有区别。加
辅料炒法使用固体辅料,掩埋翻炒使药物受热均匀或
黏附表面共同入药:而炙法则是用液体辅料,拌匀闷
润使辅料渗入药物内部发挥作用。加辅料炒的温度较
高,一般用中火或武火,在锅内翻炒时间较短,药物
表面颜色变黄或加深;炙法所用温度较低,一般用文
火,在锅内翻炒时间稍长,以药物炒干为宜。炙法根
据所用辅料不同,可分为酒炙、醋炙、盐炙、姜炙、
蜜炙、油炙等。
4.多用油炙法炮制的药物有
【score:2 分】
【A】骨碎补
【B】厚朴
【C】大黄
【D】淫羊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蛤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考查油炙法炮制的常用药物。油
炙可增强疗效,如淫羊藿;油炙利于粉碎,便于制剂
和服用,如豹骨、三七、蛤蚧等。
5.盐炙时宜采用先炒药后加辅料的药物是
【score:2 分】
【A】知母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黄柏
【C】车前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乳香
【E】五灵脂
本题思路:[解析] 考查盐炙方法。先炒药后加盐
水。先将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
再喷淋盐水,炒干,取出晾凉。含黏液质较多的药物
一般用此法。含黏液质多的车前子、知母等药物,不
宜先用盐水拌匀。因这类药物遇水容易发黏,盐水不
易渗入,炒时又容易粘锅,所以需先将药物加热炒去
部分水分,并使药物质地变疏松,再喷洒盐水,以利
于盐水渗入。
6.姜炙后能增强降逆止呕作用的药物是
【score:2 分】
【A】山茱萸
【B】竹茹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草果
【D】黄连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半夏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考查姜炙的作用。姜炙可制药物
的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如黄连、竹茹等。
7.用油炙法炮制的药物不包括
【score:2 分】
【A】杜仲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淫羊藿
【C】蛤蚧
【D】三七
【E】肉豆蔻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考查用油炙法炮制的常用品种。
杜仲和肉豆蔻不用油炙法炮制。淫羊藿、豹骨、三
七、蛤蚧等用油炙法炮制。
8.常见的黄柏炮制品有
【score:2 分】
【A】盐炙黄柏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酒炙黄柏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醋炙黄柏
【D】黄柏炒炭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蜜炙黄柏
本题思路:[解析] 考查黄柏的常见炮制品。黄柏的
主要炮制品有盐黄柏、酒黄柏、黄柏炭。
9.酒炙法的炮制目的是
【score:2 分】
【A】缓和药物苦寒之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B】引药上行,清上焦实热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C】增强活血通络作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矫其腥臭,利于服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本题思路:[解析] 考查酒炙的炮制目的。酒炙的目
的:①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如大黄、黄连、黄柏
等;②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如当归、川芎、桑枝等;
③矫臭去腥,如乌梢蛇、蕲蛇、紫河车等。
10.油炙法的炮制目的是
【score:2 分】
【A】增强疗效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利于粉碎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便于制剂、服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缓和药性
【E】降低毒性
本题思路:[解析] 考查油炙法的炮制目的。油炙的
目的:①增强疗效;②利于粉碎,便于制剂和服用。
11.香附常见的炮制方法是
【score:2 分】
【A】麸炒
【B】酒炙香附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醋炙香附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四制香附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炒炭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考查香附常用的炮制方法。香附
的主要炮制品有炙香附、醋香附、四制香附、酒香
附、香附炭。
12.蜜炙的目的是
【score:2 分】
【A】增加有效成分溶出
【B】增加润肺止咳作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增强补脾益气作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缓和药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矫味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考查蜜炙的目的。蜜炙的主要目
的:①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如百部、款冬花、紫菀
等。②增强补脾益气的作用。如黄芪、甘草、党参
等。③缓和药性。如麻黄等。④矫味和消除副作用。
如马兜铃等。
13.炙法中先炒药后加辅料的操作适用的药材类型是
【score:3 分】
【A】树脂类药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根茎类药材
【C】矿石类药材
【D】动物粪便类药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含黏液质较多的药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解析] 考查炙法的操作。先炒药后加
酒:先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加热
至一定程度,再喷洒定量黄酒炒干,取出晾凉。此法
多用于质地疏松的药物,如五灵脂。先炒药后喷醋:
将净选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炒至表面熔化发亮
(树脂类)或炒至表面颜色改变,有腥气逸出(动物粪
便类)时,喷洒定量米醋,炒至微干,取出后继续翻
动,摊开晾干。此法适用于树脂类、动物粪便类药
物,如乳香、没药、五灵脂等。先炒药后加盐水:先
将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再啧淋
盐水,炒干,取出晾凉。含黏液质较多的药物一般用
此法。先炒药后加蜜。先将药物置锅内,用文火炒至
颜色加深时,再加入定量熟蜜,迅速翻动,使蜜与药
物拌匀,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晾,凉后及时收贮。
一般药物都用第一种方法炮制,但有的药物质地致
密,蜜不易被吸收,这时就应采用第二种方法处理,
先除去部分水分,并使质地略变酥脆,则蜜就较易被
吸收。
14.盐炙法的炮制目的是
【score:3 分】
【A】引药入肾,增强补肝肾作用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B】引药下行,增强疗疝止痛作用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C】缓和辛燥,增强补肾固精作用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D】升提药性,增强活血化瘀作用
【E】引药下行,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考查盐炙法的炮制目的。盐炙法
的主要目的:①引药下行,增强疗效;②缓和药物辛
燥之性;③增强滋阴降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