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3.59 K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生物药剂学(一)-1
(总分:5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A 型题(总题数:50,score:50 分)
1.关于主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收部位药物浓度很低时药物吸收符合一级
速度过程
• B.吸收部位药物浓度很高时药物吸收符合零级
速度过程
• C.竞争抑制的原因是载体的数量有限
• D.特定部位才能转运药物是由于载体具有部位
专属性
• E.只要药物浓度增加,吸收速度就会相应增加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各种注射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排序正确的是
• A.水溶液>油溶液>水混悬液>O/W 乳剂>W/O
乳剂>油混悬液
• B.水溶液>水混悬液>油溶液>O/W 乳剂>W/O
乳剂>油混悬液
• C.水溶液>油溶液>水混悬液>O/W 乳剂>油
混悬液>W/O 乳剂
• D.水溶液>油溶液>水混悬液>W/O 乳剂>O/W
乳剂>油混悬液
• E.水溶液>水混悬液>油混悬液>O/W 乳剂>
W/O 乳剂>油溶液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3.药物 A 的血浆蛋白结合率【fu】为 0.02,恒速滴注
达稳态后的血中药物浓度为 2μg/ml。这时合用药物
B,当 A、B 药都达稳态时,药物 A 的 fu 上升倒
0.06,其血中药物总浓度变为 0.67μg/ml,已知药物 A
的药理效应与血中非结合型药物浓度成比例,药物
A、B 之间没有药理学上的相互作用,请预测药物 A 与
B 合用时,药物 A 的药理效应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A.减少至 1/5
• B.减少至 1/3
• C.几乎没有变化
• D.只增加 1/3
• E.只增加 1/5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4.红霉素硬脂酸盐包衣片由健康志愿者服用,下图为
5 种不同条件下
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从图上看,药剂师可以正
确的判断
1 对五种服药方式,其红霉素的血浆峰浓度出现于同
一时刻
2 当服红霉素盐时同服 250ml 水可得到最高血浆红霉
素水平
3 每种处理都得到血药浓度曲线下相等面积
• A.只包括 1
• B.只包括 3
• C.只包括 1 和 2
• D.只包括 2 和 3
• E.1、2 和 3 全部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5.拟定给药方案的设计时,要调整剂量主要调节以下
哪一项
• A.(C∞)max 和(C∞)min
• B.t1/2 和 K
• C.V 和 Cl
• D.X0 和 τ
• E.以上都可以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6.下列有关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 A.胃肠道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胃、小肠和大
肠,而小肠是药物吸收的最主要部分
• B.胃肠道内的 pH 值从胃到大肠逐渐上升,通常
是:胃 pH1-3【空腹偏低,约为 1.2-1.8,进食后
pH 值上升到 3】,十二指肠 pH5-6,空肠 pH6-7,大
肠 pH7-8
• C.pH 值影响被动扩散的吸收
• D.主动转运很少受 pH 值的影响
• E.弱碱性药如麻黄碱、苯丙胺在十二指肠以下
吸收较差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7.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制是
• A.逆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 B.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
的移动过程
• C.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
程
• D.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
侧的移动过程
• E.有竞争装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8.药物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器官是
• A.大肠
• B.胃
• C.肾脏
• D.肝脏
• E.胆囊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9.对注射部位的吸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脂溶性药物可以通过淋巴系统转运
• B.腹腔注射没有吸收过程
• C.分子量小的药物主要通过毛细血管吸收
• D.血流加速,吸收加快
• E.分子量大的药物主要通过淋巴吸收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10.下列有关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叙述错误的
• A.胃肠道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胃、小肠和大
肠,而小肠是药物吸收的最主要部分
• B.胃肠道内的 pH 值从胃到大肠逐渐上升
• C.pH 值影响被动扩散的吸收
• D.主动转运很少受 pH 值的影响
• E.弱碱性药如麻黄碱、苯丙胺在十二脂肠以下
吸收较差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11.药物的灭活和消除速度主要决定
• A.起效的快慢
• B.作用持续时间
• C.最大效应
• D.后遗效应的大小
• E.不良反应的大小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12.下面是关于用线性一室模型解释药物体内动态分
布容积的叙述,哪个组合是正确的
1 分布容积是药物在体内转运的组织真实容积
2 如果药物向组织转运过多,则分布容积的值越小
3 如果药物向组织转运较多,则分布容积的值越大
4 分布容积可用快速静脉给药时的剂量(D)与血药浓
度(C0)的乘积(D*C0)来计算
• A.13
• B.24
• C.12
• D.34
• E.14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13.生物药剂学用于阐明下列何种关系
• A.吸收、分布与消除之间的关系
• B.代谢与排泄之间的关系
• C.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
• D.吸收、分布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 E.剂型因素、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14.不属于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是
• A.体液循环速度与血管透过性
• B.血浆蛋白结合
• C.血脑屏障与胎盘屏障
• D.组织结合
• E.组织蓄积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15.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包括
• A.给药途径、合并用药
• B.给药剂量和剂型
• C.酶抑或酶促作用
• D.生理因素
• E.以上都是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16.关于口腔吸收错误的叙述是
• A.以被动扩散为主
• B.口腔中不存在主动转运
• C.可以绕过肝首过效应
• D.不受胃肠道 pH 值和酶系统的破坏
• E.与皮肤相比口腔粘膜的通透性更大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17.生物药剂学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手段是
• A.运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及数学的处理方法进
行研究
• B.建立相应的数学关系式
• C.运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及数学的处理方法来
进行研究并建立相应的数学关系式
• D.运用数学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
• E.运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进行研究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18.一般药物吸收的机理是
• A.促进扩散
• B.微孔途径扩散
• C.胞饮
• D.被动扩散
• E.主动转运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19.对肾排泄率叙述正确的是
• A.肾排泄率=滤过率+分泌率+重吸收率
• B.肾排泄率=滤过率-分泌率-重吸收率
• C.肾排泄率=滤过率+重吸收率-分泌率
• D.肾排泄率=重吸收率+分泌率-滤过率
• E.肾排泄率=滤过率+分泌率-重吸收率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0.红霉素的生物有效性可因下述哪种因素而明显增
加
• A.缓释片
• B.肠溶衣
• C.薄膜包衣片
• D.使用红霉素硬脂酸盐
• E.增加颗粒大小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1.生物药剂学中研究的剂型因素广义地包括与剂型
有关的各种因素,主要有
• A.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如酯或盐、复盐等)
• B.药物的组成某些物理性状(如粒径、晶型等)
• C.药物制剂的处方组成
• D.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
• E.以上都是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2.对同一种药物,口服吸收最快的剂型是
• A.胶囊剂
• B.片剂
• C.颗粒剂
• D.溶液剂
• E.混悬剂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3.在口服剂型中,药物的吸收顺序正确的是
• A.水溶液>混悬剂>散剂>胶囊剂>片剂>包
衣片剂
• B.水溶液>散剂>混悬剂>胶囊剂>包衣片剂
• C.混悬剂>散剂>胶囊剂>包衣片剂>片剂
• D.水溶液>混悬剂>散剂>片剂>胶囊剂
• E.混悬剂>散剂>片剂>散剂>包衣片剂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4.200mg 的碳酸锂片含锂 5.4mmol。对肌酐清除率为
100ml/min 的人体口服给予一片该片剂时得到锂的血
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和尿中积累排泄总量的
数据如下:AUC=0.18mmol*min/ml,尿中积累排泄总量
=5.0mmol,另外,锂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其片剂口服给
药后生物利用度为 100%。根据上述资料,下面哪种
说法是可以成立的
• A.锂从肾小管重吸收
• B.锂在肾小管主动分泌
• C.锂不能在肾小球滤过
• D.由于锂主要在尿中排泄,所以其尿中排泄速
度明显受肾血流速度的影响
• E.由于没有静脉给药得数据,所以不能求锂的
全身清除率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5.关于影响胃排空速率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胃内容物体积小、粘度低、渗透压低时,一
般胃排空速率较大
• B.稀的软体食物比稠的或固体食物的胃排空快
• C.混合食物由胃全部排空通常需要 8~10 小时
• D.服用某些抗胆碱药物或抗组织胺药物时胃排
空速率下降
• E.十二指肠溃疡或胃酸过高时比正常人胃排空
快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6.线性药物动力学的药物生物半衰期的重要特点是
• A.主要取决于开始浓度
• B.与首次剂量有关
• C.与给药途径有关
• D.与开始浓度或剂量及给药途径有关
• E.与给药间隔有关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7.如果处方中选用口服硝酸甘油,就应选用较大剂
量,因为
• A.胃肠道吸收差
• B.在肠中水解
• C.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 D.首过效应明显
• E.肠道细菌分解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8.对口腔吸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绕过肝脏的首过作用
• B.以被动扩散为主
• C.与皮肤相比口腔黏膜的通透性更大
• D.不受胃肠道 pH 值和酶系统的破坏
• E.口腔中不存在主动转运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9.下列哪个公式是单室模型静脉注尿药速度法
• A.log【Xu∞-Xu】=-Kt/2.303+logXu∞
• B.logC=-Kt/2.303+logC0
• C.logdXu/dt=-Kt/2.303+logKeX0
• D.log△X0/△t=-Kt/2.303+logKeKaFX0/(Ka-K)
• E.A 和 C 都对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0.下列哪一个方程式符合所给图形
• A.C=KaFX0/[V(Ka-K)](e-Kt-e-Kat)
• B.C=C0e-Kt
• C.C=Ae-Kat+Be-βt
• D.C=X0/(KVτ)(1-e-Kt)
• E.以上都不对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31.药物在胃肠道中最主要的吸收部位是
• A.胃
• B.小肠
• C.结肠
• D.直肠
• E.盲肠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32.表示主动转运药物吸收速度的方程是
• A.Handeson-Hasselbalch 方程
• B.Ficks 定律
• C.Michaelis-Menten 方程
• D.Higuchi 方程
• E.Noyes-Whitney 方程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3.下列哪一项是混杂参数
• A.α、β、A、B
• B.K10、K12、K21
• C.Ka、K、α、β
• D.t1/2、Cl、A、B
• E.Cl、V、α、β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34.影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剂型因素包括
• A.药物的解离度、脂溶性等理化性质
• B.药物的溶出速度
• C.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 D.药物的具体剂型,给药途径
• E.以上都是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35.药物消除半衰期(t1/2)指的是下列哪一条
• A.吸收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 B.进入血液循环所需要的时间
• C.与血浆蛋白结合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 D.血药浓度消失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 E.药效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6.药物在体内排泄的主要器官是
• A.结肠
• B.肝脏
• C.肾脏
• D.皮肤
• E.大肠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7.关于胃肠道中药物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胃的吸收面积有限,吸收机制以主动转运为
主
• B.小肠的吸收面积很大,吸收机制以主动转运
为主
• C.直肠下端血管丰富,吸收机制以主动转运为
主
• D.小肠中载体丰富,是一些药物的主动转运部
位
• E.大肠中载体丰富,是一些药物的主动转运部
位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8.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 0.3465h-1,则它
的生物半衰期为
• A.4h
• B.1.5h
• C.2.0h
• D.0.693h
• E.1h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9.关于生物利用度的描述,哪一条是正确的
• A.所有制剂,必须进行生物利用度检查
• B.生物利用度越高越好
• C.生物利用度越低越好
• D.生物利用度应相对固定,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
医疗应用
• E.生物利用度与疗效无关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40.若罗红霉素的剂型拟以片剂改成注射剂,其剂量
应
• A.增加,因为生物有效性降低
• B.增加,因为肝肠循环减低
• C.减少,因为生物有效性更大
• D.减少,因为组织分布更多
• E.维持不变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41.生物药剂学中研究的生物因素包括
• A.种族差异
• B.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
• C.遗传差异
• D.生理与病理条件的差异
• E.以上都是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42.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剂型因素是指
• A.药物的类型【如酯或盐、复盐等】
• B.药物的理化性质【如粒径、晶型等】
• C.处方中所加的各种辅料的性质与用量
• D.药物剂型的种类及用法和制剂的工艺过程、
操作条件等
• E.以上都是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43.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
• A.被动扩散
• B.主动转运
• C.促进扩散
• D.膜孔转运
• E.胞饮和吞噬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44.排泄的主要器官是
• A.肝
• B.肾
• C.胆囊
• D.小肠
• E.胰脏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45.不属于被动扩散的特点是
• A.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成正比
• B.受代谢抑制剂的影响
• C.单纯扩散
• D.扩散过程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
• E.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域顺浓度梯度转运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46.表示药物的溶出速率方程是
• A.Michaelis-Menten 方程
• B.Higuchi 方程
• C.Noyes-Whitney 方程
• D.Handerson-Hasselbalch 方程
• E.Ficks 方程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47.多晶型药物中生物利用度顺序是
• A.亚稳定型>稳定型>无定型
• B.亚稳定型>无定型>稳定型
• C.稳定型>亚稳定型>无定型
• D.无定型>亚稳定型>稳定型
• E.稳定型>无定型>亚稳定型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48.用于比较同一药物两种剂型的生物等效性的药代
动力学参数是
• A.AUC、Vd 和 Cmax
• B.AUC、Vd 和 Tmax
• C.AUC、Vd 和 t1/2
• D.AUC、Cmax 和 Tmax
• E.Cmax、Tmax 和 t1/2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49.在新生儿时期,许多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这是因为
• A.较高的蛋白结合率
• B.微粒体酶的诱发
• C.药物吸收很完全
• D.酶系统发育不全
• E.阻止药物分布全身的屏障发育不全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50.水合作用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A.油脂性基质>W/O 型基质>O/W 型基质>水溶
性基质
• B.油脂性基质>O/W 型基质>W/O 型基质>水溶
性基质
• C.W/O 型基质>O/W 型基质>油脂性基质>水溶
性基质
• D.油脂性基质>水溶性基质>W/O 型基质>O/W
型基质
• E.水溶性基质>O/W 型基质>W/O 型基质>油脂
性基质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