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4 MB
- 2021-06-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2
课时
概率、正态分布
考向一 古典概型
(
保分题型考点
)
【题组通关】
1.(2019·
全国卷
Ⅱ)
生物实验室有
5
只兔子
,
其中只有
3
只测量过某项指标
,
若从这
5
只兔子中随机取出
3
只
,
则恰有
2
只测量过该指标的概率为
(
)
【解析】
选
B.
从
5
只兔子中随机取出
3
只
,
总的基本事件
有
10
种
;
又因为只有
3
只测量过某项指标
,
故恰有
2
只测
量过该指标的种数为
6,
则恰有
2
只测量过该指标的概率
为
,
即
.
2.
从甲、乙等
5
名学生中随机选出
2
人
,
则甲被选中的概
率为
(
)
【解析】
选
B.
把
5
名同学依次编号为甲乙丙丁戊
,
基本
事件空间
Ω={
甲乙
,
甲丙
,
甲丁
,
甲戊
,
乙丙
,
乙丁
,
乙戊
,
丙丁
,
丙戊
,
丁戊
},
包含基本事件总数
n=10.
设
A
表示事
件“甲被选中”
,
则
A={
甲乙
,
甲丙
,
甲丁
,
甲戊
},
包含基
本事件数
m=4.
所以概率为
P=
3.
如果
3
个正整数可作为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
,
则称这
3
个数为一组勾股数
.
从
1,2,3,4,5
中任取
3
个不
同的数
,
则这
3
个数构成一组勾股数的概率为
(
)
世纪金榜导学号
【解析】
选
C.
从
5
个数中任取
3
个数
,
有
1,2,3;1,2,4;
1,2,5;1,3,4;1,3,5;1,4,5;2,3,4;2,3,5;2,4,5;3,4,
5
共
10
种取法
,
满足勾股数的有
3,4,5,
共
1
种
,
由古典概
型的概率公式知概率为
.
【题型建模】
简单事件可用列举法求解
较复杂事件可采用分类法
直接求解困难时
,
可考虑对立事件的概率
【拓展提升】
古典概型的概率求解步骤
(1)
判断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
,
只有同时满足有限性和等可能性这两个条件的试验才是古典概型
.
(2)
计算基本事件的总数
n.
(3)
计算事件
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m.
(4)
计算事件
A
的概率
P(A)= .
考向二 几何概型
(
保分题型考点
)
【题组通关】
1.
由不等式组 确定的平面区域记为
Ω
1
,
不
等式组 确定的平面区域记为
Ω
2
,
在
Ω
1
中随
机取一点
,
则该点恰好在
Ω
2
内的概率为
(
)
【解析】
选
D.
如图
,
由题意知平面区域
Ω
1
的面积
=S
△AOM
= ×2×2=2.
Ω
1
与
Ω
2
的公共区域为阴影部分
,
面积
S
阴
= -
S
△ABC
=2-
由几何概型得该点恰好落在
Ω
2
内的概率
P=
2.(2017·
江苏高考
)
记函数
f(x)=
的定义域
为
D.
在区间
[-4,5]
上随机取一个数
x,
则
x∈D
的概率是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
6+x-x
2
≥0,
即
x
2
-x-6≤0,
得
-2≤x≤3,
根据
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
x∈D
的概率是
答案
:
3.
设不等式组 所表示的区域为
M,
函数
y=
的图象与
x
轴所围成的区域为
N,
向
M
内随机投一
个点
,
则该点落在
N
内的概率为
(
)
世纪金榜导学号
【解析】
选
B.
如图
,
不等式组 表示的区域
M
为
△ABC
及其内部
,
函数
y=
的图象与
x
轴所围成的
区域
N
为阴影部分
,
易知区域
M
的面积为
2,
区域
N
的面积
为
,
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知所求概率为
【题型建模】
几何度量为面积
→
可画出图形
→
求面积
【拓展提升】
应用几何概型求概率的方法
建立相应的几何概型
,
将试验构成的总区域和所求事件构成的区域转化为几何图形
,
并加以度量
.
(1)
一个连续变量可建立与长度有关的几何概型
,
只需把这个变量放在数轴上即可
.
(2)
若一个随机事件需要用两个变量来描述
,
则可用这两个变量的有序实数对来表示它的基本事件
,
然后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就能顺利地建立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
.
考向三 相互独立事件与条件概率
(
压轴题型考点
)
【题组通关】
【典例】
(1)
如图所示的电路有
a
,
b
,
c
三个开关,
每
个开关开或关的概率都是 ,且是相互独立的,
①
则
灯泡甲亮的概率为
.________.
(2)把一枚硬币任意抛掷三次,事件
A
=“至少一次出
现反面”,事件
B
=“恰有一次出现正面”,
②
则
P(B|A)
=
________.
世纪金榜导学号
【题眼直击】
题目
题眼
思维导引
(1)
①
想到相互独立事件概率公式
(2)
②
事件
B
在事件
A
发生的前提下发生
,
利用条件概率公式求解
【解析】
(1)
灯泡甲亮满足的条件是
a,c
两个开关都闭
合
,b
开关必须断开
,
否则短路
.
设“
a
闭合”为事件
A,
“b
闭合”为事件
B,“c
闭合”为事件
C,
则甲灯亮应为
事件
A C,
且
A,B,C
之间彼此独立
,
且
P(A)=P(B)=P(C)
= ,
由相互独立事件概率公式知
P(A C)=
P(A)P( )P(C)=
答案
:
(2)
由题意知
,P(AB)= ,P(A)=1- ,
所以
P(B|A)=
答案
:
【拓展提升】
1.
相互独立事件概率的求法
(1)
首先要搞清事件间的关系
(
是否彼此互斥、是否相互独立、是否对立
),
正确区分“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
.
当且仅当事件
A
和事件
B
相互独立时
,
才有
P(AB)=P(A)·P(B).
(2)A,B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A∪B.
①
若
A,B
互斥
:P(A∪B)=P(A)+P(B),
否则不成立
.
②
若
A,B
相互独立
(
不互斥
),
则概率的求法
:
方法一
:P(A∪B)=P(AB)+P(A )+P( B);
方法二
:P(A∪B)=P(A)+P(B)-P(AB)
=1-P( )P( ).
(3)
某些事件若含有较多的互斥事件
,
可考虑其对立事件的概率
,
这样可减少运算量
,
提高准确率
.
要注意“至多”“至少”等题型的转化
.
2.
条件概率的求法
(1)
利用定义
,
分别求
P(A)
和
P(AB),
得
P(B|A)= .
注意
:
事件
A
与事件
B
有时是相互独立事件
,
有时不是相
互独立事件
,
要弄清
P(AB)
的求法
.
(2)
当基本事件适合有限性和等可能性时
,
可借助古典
概型概率公式
,
先求事件
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n(A),
再在
事件
A
发生的条件下求事件
B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
即
n(AB),
得
P(B|A)= .
【变式训练】
把一枚硬币连续抛两次
,
记“第一次出现正面”为事件
A,“
第二次出现正面”为事件
B,
则
P(B|A)
等于
(
)
【解析】
选
A.
由古典概型知
P(A)= ,P(AB)= ,
则由
条件概率公式知
P(B|A)=
考向四 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压轴题型考点
)
【典例】
(1)
设两个正态分布
N(μ
1
, )(σ
1
>0)
和
N(μ
2
, )(σ
2
>0)
的正态曲线如图所示
,
则
(
)
A.μ
1
<μ
2
,σ
1
<σ
2
B.μ
1
<μ
2
,σ
1
>σ
2
C.μ
1
>μ
2
,σ
1
<σ
2
D.μ
1
>μ
2
,σ
1
>σ
2
(2)
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中随机投掷
10 000
个点,则落入阴影部分
(
曲线
C
为正态分布
N(0
,
1
②
)
的正态曲线
)
的点的个数的估计值为
(
)
附
:
若
X
~
N(μ,σ
2
),
则
P(μ-σμ+a);
②P(X4)= (
)
A.0.158 8
B.0.158 7
C.0.158 6
D.0.158 5
2.
在某次数学测试中
,
学生成绩
ξ
服从正态分布
N(100,σ
2
)(σ>0),
若
ξ
在
(80,120)
内的概率为
0.8,
则
ξ
在
(0,80)
内的概率为
(
)
A.0.05
B.0.1
C.0.15
D.0.2
【解析】
1.
选
B.
由正态曲线性质知
,
其图象关于直线
x=3
对称
,
所以
P(X>4)= =0.5- ×
0.682 7≈0.158 7.
2.
选
B.
由题意得
,P(80<ξ<100)=P(100<ξ<120)=0.4,
P(0<ξ<100)=0.5,
所以
P(0<ξ<80)=0.1.
相关文档
- 2013-2017高考数学分类汇编-第十二2021-06-1543页
- 【数学】2019届一轮复习苏教版计数2021-06-1521页
- 四川省2020届高三数学理一轮复习典2021-06-1520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训练2021-06-127页
- 湖北省2020届高三数学理一轮复习典2021-06-1124页
- 2021新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统计与概率2021-06-11291页
- 2018届二轮复习规范答题大题突破课2021-06-11103页
- 2020届高考理科数学全优二轮复习训2021-06-116页
- 2019届二轮复习(文)2-6-2-2统计与2021-06-1133页
- 高中数学第五章统计与概率5-1-2数2021-06-10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