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0.50 KB
- 2021-07-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3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5分)已知集合A={﹣1,0,1},B={x|﹣1≤x<1},则A∩B=( )
A.{0} B.{﹣1,0} C.{0,1} D.{﹣1,0,1}
2.(5分)设a,b,c∈R,且a>b,则( )
A.ac>bc B. C.a2>b2 D.a3>b3
3.(5分)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的是( )
A.y= B.y=e﹣x C.y=﹣x2+1 D.y=lg|x|
4.(5分)在复平面内,复数i(2﹣i)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5分)在△ABC中,a=3,b=5,sinA=,则sinB=( )
A. B. C. D.1
6.(5分)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
A.1 B. C. D.
7.(5分)双曲线的离心率大于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A. B.m≥1 C.m>1 D.m>2
8.(5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对角线BD1的三等分点,P到各顶点的距离的不同取值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5分)若抛物线y2=2px的焦点坐标为(1,0),则p= ;准线方程为 .
10.(5分)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的体积为 .
11.(5分)若等比数列{an}满足a2+a4=20,a3+a5=40,则公比q= ;前n项和Sn= .
12.(5分)设D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区域D上的点与点(1,0)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
13.(5分)函数f(x)=的值域为 .
14.(5分)已知点A(1,﹣1),B(3,0),C(2,1).若平面区域D由所有满足(1≤λ≤2,0≤μ≤1)的点P组成,则D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13分)已知函数f(x)=(2cos2x﹣1)sin 2x+cos 4x.
(1)求f(x)的最小正周期及最大值;
(2)若α∈(,π),且f(α)=,求α的值.
16.(13分)如图是某市3月1日至14日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空气质量指数小于100表示空气质量优良,空气质量指数大于200表示空气重度污染.某人随机选择3月1日至3月13日中的某一天到达该市,并停留2天.
(Ⅰ)求此人到达当日空气质量优良的概率;
(Ⅱ)求此人在该市停留期间只有1天空气重度污染的概率;
(Ⅲ)由图判断从哪天开始连续三天的空气质量指数方差最大?(结论不要求证明)
17.(13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AD⊥底面ABCD,P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
(Ⅰ)PA⊥底面ABCD;
(Ⅱ)BE∥平面PAD;
(Ⅲ)平面BEF⊥平面PCD.
18.(13分)已知函数f(x)=x2+xsinx+cosx.
(Ⅰ)若曲线y=f(x)在点(a,f(a))处与直线y=b相切,求a与b的值;
(Ⅱ)若曲线y=f(x)与直线y=b有两个不同交点,求b的取值范围.
19.(14分)直线y=kx+m(m≠0)与椭圆相交于A,C两点,O是坐标原点.
(Ⅰ)当点B的坐标为(0,1),且四边形OABC为菱形时,求AC的长;
(Ⅱ)当点B在W上且不是W的顶点时,证明:四边形OABC不可能为菱形.
20.(14分)给定数列a1,a2,…,an.对i=1,2,…,n﹣1,该数列前i项的最大值记为Ai,后n﹣i项ai+1,ai+2,…,an的最小值记为Bi,di=Ai﹣Bi.
(Ⅰ)设数列{an}为3,4,7,1,写出d1,d2,d3的值;
(Ⅱ)设a1,a2,…,an﹣1(n≥4)是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且a1>0.证明:d1,d2,…,dn﹣1是等比数列;
(Ⅲ)设d1,d2,…,dn﹣1是公差大于0的等差数列,且d1>0.证明:a1,a2,…,an﹣1是等差数列.
2013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5分)(2013•北京)已知集合A={﹣1,0,1},B={x|﹣1≤x<1},则A∩B=( )
A.{0} B.{﹣1,0} C.{0,1} D.{﹣1,0,1}
【分析】找出A与B的公共元素,即可确定出两集合的交集.
【解答】解:∵A={﹣1,0,1},B={x|﹣1≤x<1},
∴A∩B={﹣1,0}.
故选B
2.(5分)(2013•北京)设a,b,c∈R,且a>b,则( )
A.ac>bc B. C.a2>b2 D.a3>b3
【分析】对于A、B、C可举出反例,对于D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即可判断出.
【解答】解:A、3>2,但是3×(﹣1)<2×(﹣1),故A不正确;
B、1>﹣2,但是,故B不正确;
C、﹣1>﹣2,但是(﹣1)2<(﹣2)2,故C不正确;
D、∵a>b,∴a3>b3,成立,故D正确.
故选:D.
3.(5分)(2013•北京)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的是( )
A.y= B.y=e﹣x C.y=﹣x2+1 D.y=lg|x|
【分析】根据偶函数的定义,可得C,D是偶函数,其中C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D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可得结论.
【解答】解:根据偶函数的定义,可得C,D是偶函数,其中C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D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
故选:C.
4.(5分)(2013•北京)在复平面内,复数i(2﹣i)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分析】首先进行复数的乘法运算,得到复数的代数形式的标准形式,根据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写出对应的点的坐标,看出所在的象限.
【解答】解:∵复数z=i(2﹣i)=﹣i2+2i=1+2i
∴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是(1,2)
这个点在第一象限,
故选A.
5.(5分)(2013•北京)在△ABC中,a=3,b=5,sinA=,则sinB=( )
A. B. C. D.1
【分析】由正弦定理列出关系式,将a,b及sinA的值代入即可求出sinB的值.
【解答】解:∵a=3,b=5,sinA=,
∴由正弦定理得:sinB===.
故选B
6.(5分)(2013•北京)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
A.1 B. C. D.
【分析】从框图赋值入手,先执行一次运算,然后判断运算后的i的值与2的大小,满足判断框中的条件,则跳出循环,否则继续执行循环,直到条件满足为止.
【解答】解:框图首先给变量i和S赋值0和1.
执行,i=0+1=1;
判断1≥2不成立,执行,i=1+1=2;
判断2≥2成立,算法结束,跳出循环,输出S的值为.
故选C.
7.(5分)(2013•北京)双曲线的离心率大于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A. B.m≥1 C.m>1 D.m>2
【分析】根据双曲线的标准形式,可以求出a=1,b=,c=.利用离心率e大于建立不等式,解之可得 m>1,最后利用充要条件的定义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解:双曲线,说明m>0,
∴a=1,b=,可得c=,
∵离心率e>等价于 ⇔m>1,
∴双曲线的离心率大于的充分必要条件是m>1.
故选C.
8.(5分)(2013•北京)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对角线BD1的三等分点,P到各顶点的距离的不同取值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分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正方体的棱长|AB|=3,即可得到各顶点的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正方体的棱长|AB|=3,
则A(3,0,0),B(3,3,0),C(0,3,0),D(0,0,0),A1(3,0,3),B1(3,3,3),C1(0,3,3),D1(0,0,3),
∴=(﹣3,﹣3,3),
设P(x,y,z),
∵=(﹣1,﹣1,1),
∴=(2,2,1).
∴|PA|=|PC|=|PB1|==,
|PD|=|PA1|=|PC1|=,
|PB|=,
|PD1|==.
故P到各顶点的距离的不同取值有,3,,共4个.
故选:B.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5分)(2013•北京)若抛物线y2=2px的焦点坐标为(1,0),则p= 2 ;准线方程为 x=﹣1 .
【分析】由抛物线的性质可知,知=1,可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准线方程.
【解答】解:∵抛物线y2=2px的焦点坐标为(1,0),
∴=1,p=2,
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
∴其标准方程为:x=﹣1,
故答案为:2,x=﹣1.
10.(5分)(2013•北京)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的体积为 3 .
【分析】利用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然后通过三视图的数据求解几何体的体积.
【解答】解:几何体为底面边长为3的正方形,高为1的四棱锥,
所以体积.
故答案为:3.
11.(5分)(2013•北京)若等比数列{an}满足a2+a4=20,a3+a5=40,则公比q= 2 ;前n项和Sn= 2n+1﹣2 .
【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已知即可得出,解出即可得到a1及q,再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解: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
∵a2+a4=20,a3+a5=40,∴,解得.
∴==2n+1﹣2.
故答案为:2,2n+1﹣2.
12.(5分)(2013•北京)设D为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区域D上的点与点(1,0)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作出可行域,欲求区域D上的点与点(1,0)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由其几何意义为点A(1,0)到直线2x﹣y=0距离为所求,代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计算可得答案.
【解答】解:如图可行域为阴影部分,
由其几何意义为点A(1,0)到直线2x﹣y=0距离,即为所求,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d==,
则区域D上的点与点(1,0)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等于 .
故答案为:.
13.(5分)(2013•北京)函数f(x)=的值域为 (﹣∞,2) .
【分析】通过求解对数不等式和指数不等式分别求出分段函数的值域,然后取并集得到原函数的值域.
【解答】解:当x≥1时,f(x)=;
当x<1时,0<f(x)=2x<21=2.
所以函数的值域为(﹣∞,2).
故答案为(﹣∞,2).
14.(5分)(2013•北京)已知点A(1,﹣1),B(3,0),C(2,1).若平面区域D由所有满足(1≤λ≤2,0≤μ≤1)的点P组成,则D的面积为 3 .
【分析】设P的坐标为(x,y),根据,结合向量的坐标运算解出,再由1≤λ≤2、0≤μ≤1得到关于x、y的不等式组,从而得到如图的平行四边形CDEF及其内部,最后根据坐标系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算出平面区域D的面积.
【解答】解:设P的坐标为(x,y),则
=(2,1),=(1,2),=(x﹣1,y+1),∵,
∴,解之得
∵1≤λ≤2,0≤μ≤1,∴点P坐标满足不等式组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得到如图的平行四边形CDEF及其内部
其中C(4,2),D(6,3),E(5,1),F(3,0)
∵|CF|==,
点E(5,1)到直线CF:2x﹣y﹣6=0的距离为d==
∴平行四边形CDEF的面积为S=|CF|×d=×=3,即动点P构成的平面区域D的面积为3
故答案为:3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13分)(2013•北京)已知函数f(x)=(2cos2x﹣1)sin 2x+cos 4x.
(1)求f(x)的最小正周期及最大值;
(2)若α∈(,π),且f(α)=,求α的值.
【分析】(Ⅰ)利用二倍角的正弦函数以及两角和的正弦函数化简函数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通过周期公式求f(x)的最小正周期,利用三角函数的最值求出函数的最大值;
(Ⅱ)通过,且,求出α的正弦值,然后求出角即可.
【解答】解:(Ⅰ)因为
=
=
∴T==,
函数的最大值为:.
(Ⅱ)∵f(x)=,,
所以,
∴,k∈Z,
∴,又∵,
∴.
16.(13分)(2013•北京)如图是某市3月1日至14日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空气质量指数小于100表示空气质量优良,空气质量指数大于200表示空气重度污染.某人随机选择3月1日至3月13日中的某一天到达该市,并停留2天.
(Ⅰ)求此人到达当日空气质量优良的概率;
(Ⅱ)求此人在该市停留期间只有1天空气重度污染的概率;
(Ⅲ)由图判断从哪天开始连续三天的空气质量指数方差最大?(结论不要求证明)
【分析】(Ⅰ)由图查出13天内空气质量指数小于100的天数,直接利用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得到答案;
(Ⅱ)用列举法写出此人在该市停留两天的空气质量指数的所有情况,查出仅有一天是重度污染的情况,然后直接利用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得到答案;
(Ⅲ)因为方差越大,说明三天的空气质量指数越不稳定,由图直接看出答案.
【解答】解:(Ⅰ)由图看出,1日至13日13天的时间内,空气质量优良的是1日、2日、3日、7日、12日、13日共6天.
由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得,此人到达当日空气质量优良的概率P=;
(Ⅱ)此人在该市停留期间两天的空气质量指数(86,25)、(25,57)、(57,143)、(143,220)、
(220,160)(160,40)、(40,217)、(217,160)、(160,121)、(121,158)、(158,86)、(86,79)、(79,37)共13种情况.
其中只有1天空气重度污染的是(143,220)、(220,160)、(40,217)、(217,160)共4种情况,所以,此人在该市停留期间只有1天空气重度污染的概率P=;
(Ⅲ)因为方差越大,说明三天的空气质量指数越不稳定,由图看出从5日开始连续5、6、7三天的空气质量指数方差最大.
17.(13分)(2013•北京)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AD⊥底面ABCD,P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
(Ⅰ)PA⊥底面ABCD;
(Ⅱ)BE∥平面PAD;
(Ⅲ)平面BEF⊥平面PCD.
【分析】(Ⅰ)根据条件,利用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PA⊥平面ABCD.
(Ⅱ)根据已知条件判断ABED为平行四边形,故有BE∥AD,再利用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得BE∥平面PAD.
(Ⅲ)先证明ABED为矩形,可得BE⊥CD ①.现证CD⊥平面PAD,可得CD⊥PD,再由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得EF∥PD,
从而证得 CD⊥EF ②.结合①②利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CD⊥平面BEF,再由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证得平面BEF⊥平面PCD.
【解答】解:(Ⅰ)∵PA⊥AD,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
平面ABCD=AD,由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PA⊥平面ABCD.
(Ⅱ)∵AB∥CD,AB⊥AD,CD=2AB,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故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故有BE∥AD.
又AD⊂平面PAD,BE不在平面PAD内,故有BE∥平面PAD.
(Ⅲ)平行四边形ABED中,由AB⊥AD可得,ABED为矩形,故有BE⊥CD ①.
由PA⊥平面ABCD,可得PA⊥AB,再由AB⊥AD可得AB⊥平面PAD,
∴CD⊥平面PAD,故有CD⊥PD.
再由E、F分别为CD和PC的中点,可得EF∥PD,
∴CD⊥EF ②.
而EF和BE是平面BEF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故有CD⊥平面BEF.
由于CD⊂平面PCD,∴平面BEF⊥平面PCD.
18.(13分)(2013•北京)已知函数f(x)=x2+xsinx+cosx.
(Ⅰ)若曲线y=f(x)在点(a,f(a))处与直线y=b相切,求a与b的值;
(Ⅱ)若曲线y=f(x)与直线y=b有两个不同交点,求b的取值范围.
【分析】(I)由题意可得f′(a)=0,f(a)=b,联立解出即可;
(II)利用导数得出其单调性与极值即最值,得到值域即可.
【解答】解:(I)f′(x)=2x+xcosx,
∵曲线y=f(x)在点(a,f(a))处与直线y=b相切,
∴f′(a)=0,f(a)=b,
联立,
解得,
故a=0,b=1.
(II)∵f′(x)=x(2+cosx).
于是当x>0时,f′(x)>0,故f(x)单调递增.
当x<0时,f′(x)<0,f(x)单调递减.
∴当x=0时,f(x)取得最小值f(0)=1,
故当b>1时,曲线y=f(x)与直线y=b有两个不同交点.故b的取值范围是(1,+∞).
19.(14分)(2013•北京)直线y=kx+m(m≠0)与椭圆相交于A,C两点,O是坐标原点.
(Ⅰ)当点B的坐标为(0,1),且四边形OABC为菱形时,求AC的长;
(Ⅱ)当点B在W上且不是W的顶点时,证明:四边形OABC不可能为菱形.
【分析】(I)先根据条件得出线段O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从而A、C的坐标为(,),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AC的长;
(II)欲证明四边形OABC不可能为菱形,只须证明若OA=OC,则A、C两点的横坐标相等或互为相反数.设OA=OC=r,则A、C为圆x2+y2=r2与椭圆的交点,从而解得,则A、C两点的横坐标相等或互为相反数.于是结论得证.
【解答】解:(I)∵点B的坐标为(0,1),当四边形OABC为菱形时,AC⊥OB,而B(0,1),O(0,0),
∴线段OB的垂直平分线为y=,
将y=代入椭圆方程得x=±,
因此A、C的坐标为(,),如图,
于是AC=2.
(II)欲证明四边形OABC不可能为菱形,利用反证法,假设四边形OABC为菱形,则有OA=OC,
设OA=OC=r,则A、C为圆x2+y2=r2与椭圆的交点,
故,x2=(r2﹣1),则A、C两点的横坐标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从而得到点B是W的顶点.这与题设矛盾.
于是结论得证.
20.(14分)(2013•北京)给定数列a1,a2,…,an.对i=1,2,…,n﹣1,该数列前i项的最大值记为Ai,后n﹣i项ai+1,ai+2,…,an的最小值记为Bi,di=Ai﹣Bi.
(Ⅰ)设数列{an}为3,4,7,1,写出d1,d2,d3的值;
(Ⅱ)设a1,a2,…,an﹣1(n≥4)是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且a1>0.证明:d1,d2,…,dn﹣1是等比数列;
(Ⅲ)设d1,d2,…,dn﹣1是公差大于0的等差数列,且d1>0.证明:a1,a2,…,an﹣1是等差数列.
【分析】(Ⅰ)当i=1时,A1=3,B1=1,从而可求得d1,同理可求得d2,d3的值;
(Ⅱ)依题意,可知an=a1qn﹣1(a1>0,q>1),由dk=ak﹣ak+1⇒dk﹣1=ak﹣1﹣ak(k≥2),从而可证(k≥2)为定值.
(Ⅲ)依题意,0<d1<d2<…<dn﹣1,可用反证法证明a1,a2,…,an﹣1是单调递增数列;再证明am为数列{an}中的最小项,从而可求得是ak=dk+am,问题得证.
【解答】解:(Ⅰ)当i=1时,A1=3,B1=1,故d1=A1﹣B1=2,同理可求d2
=3,d3=6;
(Ⅱ)由a1,a2,…,an﹣1(n≥4)是公比q大于1的等比数列,且a1>0,则{an}的通项为:an=a1qn﹣1,且为单调递增的数列.
于是当k=1,2,…n﹣1时,dk=Ak﹣Bk=ak﹣ak+1,
进而当k=2,3,…n﹣1时,===q为定值.
∴d1,d2,…,dn﹣1是等比数列;
(Ⅲ)设d为d1,d2,…,dn﹣1的公差,
对1≤i≤n﹣2,因为Bi≤Bi+1,d>0,
所以Ai+1=Bi+1+di+1≥Bi+di+d>Bi+di=Ai,
又因为Ai+1=max{Ai,ai+1},所以ai+1=Ai+1>Ai≥ai.
从而a1,a2,…,an﹣1为递增数列.
因为Ai=ai(i=1,2,…n﹣1),
又因为B1=A1﹣d1=a1﹣d1<a1,
所以B1<a1<a2<…<an﹣1,
因此an=B1.
所以B1=B2=…=Bn﹣1=an.
所以ai=Ai=Bi+di=an+di,
因此对i=1,2,…,n﹣2都有ai+1﹣ai=di+1﹣di=d,
即a1,a2,…,an﹣1是等差数列.
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sllwyn;qiss;刘长柏;涨停;sxs123;minqi5;沂蒙松;ywg2058;caoqz;wfy814(排名不分先后)
2017年2月3日
相关文档
- 2015年山东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2021-07-0112页
- 2013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2021-07-0125页
- 2013年四川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2021-07-0125页
- 2015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2021-07-0123页
- 2005年陕西省高考数学试卷(文)【附答2021-07-015页
- 2005年广西高考数学试卷Ⅱ(理)【附答2021-07-016页
- 2016年天津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2021-07-0125页
- 2014年重庆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2021-07-0123页
-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2021-07-0128页
- 【2020年高考数学预测题】上海市高2021-07-0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