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6.19 KB
- 2021-07-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长春外国语学校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
化学试卷(理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 页。考试结束后,将答
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Zn—65 I —127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错误的是( )
A.次氯酸的电子式为
B. 有 a 个电子、b 个中子,R 的原子符号为
C.用电子式表示 CaCl2 的形成过程为
D.Na+的结构示意图为
2.2019 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 150 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
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 9 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
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In 是第五周期第ⅢA 族元素 B.11549In 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 17
C.原子半径:In>Al D.碱性:In(OH)3>RbOH
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
A.HCl MgCl2 NH4Cl B.H2O Na2O CO2
C.CaCl2 NaOH H2O D.NH3 H2O CO2
4.下列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原子半径:S>Cl
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还原性:I﹣>Br﹣
D.酸性:H2SO4>H3PO4
2+R a+b+2
a+2 R
5.短周期元素 X、Y、Z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 三种元素中,X 的非金属性最强
B.X 单质的熔点比 Z 的低
C.Y 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 价
D.Y 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 Z 的氢化物弱
6.碘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Ⅰ)I2(g)+H2(g) 2HI(g) ΔH=-9.48 kJ·mol-1
(Ⅱ)I2(s)+H2(g) 2HI(g) ΔH=+26.48 kJ·mol-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将 2 g H2(g)通入 254 g I2(g)中,该过程放出的热量为 9.48 kJ
B.1 mol 固态碘与 1 mol 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 17.00 kJ
C.反应(Ⅰ)的产物比反应(Ⅱ)的产物稳定
D.物质的量相同时,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高
7.利用含碳化合物合成燃料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方法,已知
CO(g)+2H2(g) CH3OH(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曲线Ⅰ和
曲线Ⅱ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 ΔH=+91 kJ·mol-1
B.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 ΔH 变小
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 CH3OH,则 ΔH 增大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
反应
C.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D.因为石墨变成金刚石吸热,所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9.已知 101kPa 时的辛烷(C8H18)的燃烧热为 5518kJ/mol,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反
应时的中和热为 57.3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①C8H18(l)+ 25/2O2(g)= 8CO2(g)+ 9H2O(l); △H = +5 518kJ/mol
②C8H18(l)+ 25/2O2(g)= 8CO2(g)+ 9H2O(l); △H = -5518kJ/mol
③H+(aq)+ OH-(aq)= H2O(l); △H = -57.3kJ/mol
④1/2H2SO4(aq) + NaOH(aq) =1/2Na2SO4(aq) + H2O(l); △H = +57.3kJ/mol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②
10.X、Y、Z、M、N 代表五种金属,有以下反应:
① Y 与 M 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M 上冒气泡;
X
Y
Z
② M、N 为电极,与 N 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子从 M 极流出,经过外电路,
流入 N 极;
③ Z+2H2O(冷水)=Z(OH)2+H2↑;
④ 水溶液中,X+Y2+=X2++Y。
则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Z>X>Y>M>N B.Z>Y>X>M>N
C.Z>X>Y>N>M D.X>Y>M>N>Z
11.碱性锌锰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n 作负极,失去电子
B.电池工作时,MnO2 得电子被还原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理论上,锌的质量减小 6.5g,通过外电路的电子为 0.2mol
12.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
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
列“水” 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每生成 1 mol Na2Mn5O10 转移 2 mol 电子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AgCl 是还原产物
13.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关于该燃料电池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H2 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子从 a 电极经外电路流向 b 电极
C.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 + O2 == 2H2O
D.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 100%
14.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 2SO2+O2 2SO3 的化学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反应
进行得最快的是( )
A.v (SO3)=4mol/(L·min) B.v (O2)=6mol/(L·min)
C.v (SO2)=8mol/(L·min) D.v (O2)=3mol/(L·min)
15.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 M、N 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 N
B.t2 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 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 时 N 的浓度是 M 浓度的 2 倍
16.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N2(g)+3H2(g) 2NH3(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NH3 生成的速率和 NH3 分解的速率相等
B.N2、H2、NH3 的浓度相等
C.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N2,同时生成 3n mol H2
D.N2、H2、NH3 的分子数之比为 1:3:2
17.对可逆反应 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 正(O2) = 5v 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 x mol NO 的同时,消耗 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 正(NH3) = 3v 正(H2O)
18.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
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4D 6A+2C
B.反应进行到 1 s 时,v(A)=v(D)
C.反应进行到 6 s 时,B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5 mol·L-1·s-1
D.反应进行到 6 s 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19.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两极材料 Zn 片、石墨 Cu 片、Ag 片 Zn 片、Ag 片 Fe 片、Cu 片
插入溶液 稀硫酸 AgNO3 溶液 蔗糖溶液 稀盐酸
20.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B>C;
② D、E 是非金属元素,它们跟氢化合可生成气态氢化物 HD 和 HE,在室温时,D 的
单质是液体,E 的单质是固体;
③ F 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气体,性质很稳定,是除氢外最轻的气体;
④ G 是除氢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1)A 的名称是_______,B 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
(2)E 单质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
(3)A 元素与 D 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 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 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
(6)在上述七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酸性最强的化学式是________,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7)将 C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投入到 A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是______________。
22.(1)在一定条件下 N2 与 H2 反应生成 NH3,请回答:
① 若反应物的总能量为 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 E2,且 E1>E2,则该反应为__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 已知拆开 1 mol H—H 键、1 mol N—H 键、1 mol N≡N 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 436 kJ、391
kJ、946 kJ,则 N2 与 H2 反应生成 NH3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N2H4 和 H2O2 混合可作火箭推进剂,已知:16 g 液态 N2H4 和足量氧气反应生成
N2(g)和 H2O(l),放出 310.6 kJ 的热量;2H2O2(l) O2(g)+2H2O(l) ΔH=-
196.4 kJ·mol-1。反应 N2H4(l)+O2(g) N2(g)+2H2O(l)的 ΔH=____kJ·mol-1。
N2H4 和 H2O2 反应生成 N2(g)和 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 1L1mol/L 的 NaOH 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浓 H2SO4;②稀硝酸;③稀醋酸,恰
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为△H1、△H2、△H3 , 则三者由小到大顺序为________
(4)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途径Ⅰ:C3H8(g)+5O2(g)=3CO2(g)+4H2O(l) ΔH=-a kJ/mol
途径Ⅱ:C3H8(g)=C3H6(g)+H2(g) ΔH=+b kJ/mol
2C3H6(g)+9O2(g)=6CO2(g)+6H2O(l) ΔH=-c kJ/mol
2H2(g)+O2(g)=2H2O(l) ΔH=-d kJ/mol (a、b、c、d 均为正值)
判断等量的丙烷通过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途径Ⅰ放出的热量 ________(填“大
于 ”、“等于 ” 或“小于 ”)途径Ⅱ放出的热量。
23.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电流表指针_______(填偏转或不偏转),
两极反应式为: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则负极为__________(填 Mg 或Al),
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了一种新型装置,其构造如下图所示:
A、B 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
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在 400mL 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
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 (标准状况) 100 240 464 576 620
① 哪一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______min(填“0~1”“1~2”“2~3”“3~4”或“4~5”),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求 3~4 min 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_____
(设溶液体积不变)。
(2)另一学生为控制反应速率防止反应过快难以测量氢气体积,他事先在盐酸中加入
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以减慢反应速率,你认为不可行的是______ (填字母)。
A.蒸馏水 B.KCl 溶液 C.KNO3 溶液 D.CuSO4 溶液
(3)某温度下在 4 L 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
曲线如图: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填字母)。
A.Y 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B.X、Y 的反应速率比为 3:1
C.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D.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E.生成 1mol Y 的同时消耗 2mol Z
③2 min 内 Y 的转化率为_______。
答案
第Ⅰ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D B B D C C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D B D A A C C B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2 分,共 58 分。
21、1.钠 三 ⅡA 紫黑色 Na+ - 2F2+2H2O===4HF+O2 He NaOH
HBrO4 HF Al(OH)3+OH-===AlO +2H2O
【解析】
由信息①中 A、B、C 的核外电子层数知均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结合原子半径可知 A、B、C
分别为 Na、Mg、Al;由信息②中氢化物的化学式知 D、E 为ⅦA 族元素,在室温时,D 的单
质是液体,E 的单质是固体, 则 D 为溴元素、E 为碘元素;③F 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气体,性
质很稳定,是除氢外最轻的气体,则 F 为 He;④G 是除氢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 G 为
F。(1)A 的名称是钠,B 为镁,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ⅡA 族;(2)E 为碘,单质的颜
色是紫黑色;(3)A 元素与 D 元素形成化合物溴化钠的电子式是 Na+ -;(4)G 的
单质 F2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F2+2H2O=4HF+O2;(5)F 的元素符号是 He;(6)在上
述七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化学式是 NaOH,酸性最强的化学式
是 HBrO4,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化学式是 HF;(7)将 C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铝投
入到 A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l(OH)3+OH-===AlO +
2H2O;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解答时一般要联系元素周期表,结合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然后利用元素“位—构—性”的关系进行综合推断。这就要求考生
要熟悉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2.放热 N2(g)+3H2(g) 2NH3(g) ΔH=-92 kJ·mol-1 -621.2
N2H4(l)+2H2O2(l)===N2(g)+4H2O(l) ΔH=-817.6 kJ·mol-1
△H1<△H2<△H3 相等
【解析】
(1)①反应物的总能量为 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 E2,若 E1>E2,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
案为放热;
②在反应 N2+3H2⇌2NH3 中,断裂 3molH-H 键,1mol N 三 N 键共吸收的能量为:3×
436kJ+946kJ=2254kJ,生成 2mol NH3,共形成 6mol N-H 键,放出的能量为:6×
391kJ=2346kJ,吸收的热量少,放出的热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2346kJ-2254kJ=92kJ;故答案为 N2(g)+3H2(g)=2NH3(g)△H=-92kJ•mol-1;
(2)16g 液态 N2H4 和足量氧气反应生成 N2(g)和 H2O(l),放出 310.6kJ 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
为 N2H4(l)+O2(g)=N2(g)+2H2O(l)△H=-621.2 kJ•mol-1①
2H2O2(l)=2H2O(l)+O2(g)△H=-196.4kJ•mol-1 ②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N2H4(l)+2H2O2(l)=N2(g)+4H2O(l)△H=-817.6kJ•mol-1 ,故答案为
-621.2;N2H4(l)+2H2O2(l)=N2(g)+4H2O(l)△H=-817.6kJ•mol-1 ;
(3)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十 OH-(aq)=H2O△H=一
57.3kJ·mol-1,分别向 1L1mol·L-1 的 NaOH 溶液中加入:①浓 H2SO4;②稀硝酸;③稀醋酸,
醋酸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放出的热量为①>②>③,所以△H1
<△H2<△H3,故答案为:△H1<△H2<△H3;
(4)根据盖斯定律,煤作为燃料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两步完成,反应物和产物的焓值是
一定的,所以两途径的焓变值一样,放出的热量一样;
23、镁逐渐溶解,铝上有气泡冒出 偏转 正极 2H++2e=H2 负极 Mg —2 e-= Mg2+ A
l 2Al +2 NaOH+2H2O = 2NaAlO2+3H2 O2+2H2O+4e-=4OH-
【解析】
【分析】
(1)镁、铝和硫酸溶液构成原电池,镁做负极,铝做正极;
(2)镁、铝和氢氧化钠溶液构成原电池,镁做正极,铝做负极;
(3)氢氧燃料电池,氧气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详解】
(1)若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溶液,则形成原电池,镁做负极,铝做正极,镁逐渐溶解,铝
上有气泡冒出,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指针偏转。铝做正极,是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
子氢气,电极反应为:2H++2e-=H2;镁做负极,镁失去电子生成镁离子,电极反应为 Mg—2e-=
Mg2+;
(2)若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只有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则铝做负极,镁做正极,总反应为
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方程式为:2Al +2 NaOH+2H2O = 2NaAlO2+3H2↑;
(3)氧气做正极,在碱性条件下得到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为:
O2+2H2O+4e-=4OH-;
24.2~3 min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此时温度高,反应速率越大 0.025 mol/(L•min)
CD 3X+Y 2Z AC 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相同条件下,反应速率越大,相同时间内收集的气体越多;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速
率最大的时间段是 2~3 min,原因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②3~4 分钟时间段,收集的氢气体积=(576-464)mL=112mL,n(H2)=0.112L÷22.4L/mol=0.005mol,
根据氢气和 HCl 关系式得消耗的 n(HCl)=2(H2)=2×0.005mol=0.01mol,则
V(HCl)=0.01mol÷(0.4L×1min)=0.025 mol/(L•min);
(2)A.加入蒸馏水,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降低,故 A 不选;
B.加入 KCl 溶液,氢离子浓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故 B 不选;
C.加入 KNO3 溶液,相当于含有硝酸,硝酸和 Zn 反应生成 NO 而不是氢气,故 C 选;
D.加入 CuSO4 溶液,Zn 和铜离子反应生成 Cu,Zn、Cu 和稀盐酸构成原电池而加快反应速
率,故 D 选;
故选:CD;
(3)①根据图知,随着反应进行,X、Y 的物质的量减少而 Z 的物质的量增加,则 X 和 Y 是反
应物而 Z 是生成物,反应达到平衡时,△n(X)=(1.0-0.4)mol=0.6mol、
△n(Y)=(1.0-0.8)mol=0.2mol、△n(Z)=(0.5-0.1)mol=0.4mol。同一可逆反应中,同一段时间内参
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算之比,X、Y、Z 的计量数之比=0.6mol:
0.2mol:0.4mol=3:1:2,则该反应方程式为 3X+Y 2Z;
②A.Y 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说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
态,故 A 正确;
B.X、Y 的反应速率比为 3:1 时,如果反应速率都是指同一方向的反应速率,则该反应不
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 B 错误;
C.反应前后气体压强减小,当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
达到平衡状态,故 C 正确;
D.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一直保持不变,故 D 错误;
E.只要反应发生就有生成 1molY 的同时消耗 2molZ,故 E 错误;
故选:AC;
③Y 的转化率=反应的 n(Y)÷反应初始 n(Y)×100%=(1-0.9)÷1×100%=10%。
相关文档
-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2019-2020学2021-07-0219页
- 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8-2019学年2021-07-0214页
-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2021-07-0210页
-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2021-07-028页
-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2021-07-025页
- 【化学】云南省弥勒市第一中学20192021-07-0214页
-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1-07-029页
- 【化学】辽宁省营口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07-029页
-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2021-07-0211页
- 【化学】湖南省郴州市2019-2020学2021-07-0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