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9.00 KB
- 2021-07-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2H5OH+3O2 ===2CO2+3H2O
ΔH=-1 367.0 kJ·mol-1
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
C.S(s)+O2(g) ===SO2(g) ΔH=-269.8 kJ·mol-1
D.2NO(g)+O2(g)===2NO2(g) ΔH=-116.2 kJ
解析:A项未标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B项NaOH和HCl的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D项中ΔH的单位是“ kJ·mol-1”而不是“kJ”。
答案:C
2.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445 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CH4(g)+2O2(g)===CO2(g)+2H2O(g)
ΔH=-890 kJ·mol-1
B.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
C.CH4(g)+2O2(g)= ==CO2(g)+2H2O(l)
ΔH=-890 kJ·mol-1
D.CH4(g)+O2(g)===CO2(g)+H2O(l)
ΔH=-890 kJ·mol-1
解析:A项,水的状态为液态,应标注“l”,错误;B项,该反应放热,焓变的符号应为“-”,错误;D项,焓变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不对应,错误。
答案:C
3.请你写出298 K、101 kPa时,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 mol C与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 CO和1 mol H2,吸热131.5 kJ: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3 mol CO(g)还原1 mol Fe2O3(s),放热24.8 kJ: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 mol HgO(s)分解生成液态汞和氧气,吸热90.7 k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 mol C与1 mol H2O(g)反应生成CO和H2时吸收131.5 kJ热量,则反应的ΔH=+131.5 kJ·mol-1。(2)用CO(g)还原1 mol Fe2O3(s),放热24.8 kJ,则反应的ΔH=-24.8 kJ·mol-1。(3)1 mol HgO(s)分解生成液态汞和O2,吸热90.7 kJ,则反应的ΔH=+90.7 kJ·mol-1。
答案:(1)C(s)+H2O(g)===CO(g)+H2(g) ΔH=+131.5 kJ·mol-1
(2)3CO(g)+Fe2O3(s)===3CO2(g)+2Fe(s) ΔH=-24.8 kJ·mol-1
(3)HgO(s)===Hg(l)+O2(g) ΔH=+90.7 kJ·mol-1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5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
ΔH=+131.3 kJ·mol-1表示( )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
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
C.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吸收热量131.3 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3 kJ
解析:依据反应热的概念,反应热表示按照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物质的量反应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kJ·mol-1,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的热量。特别要指明水的状态。
答案:C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 ΔH1=-571.6 kJ·mol-1,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 ΔH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该反应的ΔH2大于零
C.该反应的ΔH2=-571.6 kJ·mol-1
D.该反应的ΔH2可表示36 g水分解时的热效应
解析: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ΔH2与ΔH1数值相等,符号相反,ΔH2=+571.6 kJ·mol-1可表示36 g液态水分解时的热效应。
答案:B
3.已知1 g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50.405 kJ 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3H8(g)+5O2(g)===3CO2(g)+4H2O(l)
ΔH=-50.405 kJ·mol-1
B.C3H8(g)+5O2(g)===3CO2(g)+4H2O(l)
ΔH=+2 217.82 kJ·mol-1
C.C3H8(g)+5O2(g)===3CO2(g)+4H2O(l)
ΔH=+50.405 kJ·mol-1
D.C3H8(g)+5O2(g)===3CO2(g)+4H2O(l)
ΔH=-2 217.82 kJ·mol-1
解析:1 mol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44×50.405 kJ=2 217.82 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应为:C3H8(g)+5O2(g)== =3CO2(g)+4H2O(l) ΔH=-2 217.82 kJ·mol-1。
答案:D
4.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 ΔH=a kJ·mol-1(a=-297.2),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s)在O2(g)中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S(g)+O2(g)===SO2(g) ΔH=b kJ·mol-1,则a<b
C.1 mol SO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1 mol S(s)与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
D.16 g固体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放出148.6 kJ热量
解析:从所给热化学方程式分析,ΔH<0,故反应放热,A项正确;对比可知B项中硫为气态,由S(s)→S(g)要吸热,故S(g)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故a>b,B项错误;因为S(s)的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1 mol SO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1 mol S(s)与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C项正确;16 g固体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热量148.6 kJ,D项正确。
答案:B
5.为了测量某酸碱反应的中和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 )
①酸的浓度和体积 ②碱的浓度和体积 ③比热容
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 ⑥反应前后温度变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全部
解析:写出在测量并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时用到的公式为:Q=mcΔt,理解各符号表示的物理意义即可:m表示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c表示③比热容,Δt表示⑥反应前后温度变化,C正确。
答案:C
6.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和1 L氟气吸收270 kJ热量
B.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C.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 kJ热量
解析:由题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气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为270 kJ,而从气态的氟化氢转化为液态的氟化氢还要放出热量,所以热量应大于270 kJ,B错误;由于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C正确。
答案:C
7.强酸与强碱的
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分别与0.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与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CH3COOH电离要吸热)。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稀硝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
B.B表示稀醋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
C.b=5.73
D.C表示浓硫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
解析:CH3COOH是弱酸,电离会吸热,浓H2SO4溶解会放出大量的热,这些不属于中和热,所以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分别与
1.0 L 0.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实际放出的热量的大小顺序为浓硫酸(A)>稀硝酸(B)>稀醋酸(C),b点表示生成0.1 mol H2O(l),所以b=5.73。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44分)
8.(22分)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回答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问题:
(1)用0.1 mol Ba(OH)2配成稀溶液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能放出________kJ的能量。
(2)如图所示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测定的中和热的ΔH常常大于-57.3 kJ·mol-1,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解析:(1)根据H+(aq)+OH-(aq)===H2O(l) ΔH=-57.3 kJ·mol知含0.1 mol Ba(OH)2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生成0.2 mol H2O(l),故放出的能量为11.46 kJ。(2)由实验装置知,A为环形玻璃搅拌棒,作用是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B为温度计,
作用是测量溶液的温度;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在测量中和热的实验中,减少热量损失是实验的关键,即在实验中会不可避免有少量热量损失,导致结果常常大于正常值。(4)用氨水代替NaOH溶液,会使测得的数值偏小,因为NH3·H2O是弱电解质,电离时需吸收热量。
答案:(1)11.46 (2)环形玻璃搅拌棒 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 温度计 测量溶液的温度 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实验中不可避免有少量热量损失 (4)偏小
9.(22分)根据下图所示,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1)反应过程(Ⅰ)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过程(Ⅱ)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Q与Q1的关系Q________Q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解析:由图(Ⅰ)可知,A2(g)与B2(g)化合生成C(g)为放热反应,而图(Ⅱ)中C(g)分解生成A2(g)和B2(g)为图(Ⅰ)反应的逆反应,故二者的ΔH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即Q=Q1。
答案:(1)A2(g)+B2(g)===C(g) ΔH=-Q kJ·mol-1
(2)C(g)===A2(g)+B2(g) ΔH=+Q1 kJ·mol-1
(3)等于
相关文档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三章第2021-07-089页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一章检2021-07-0813页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模块综合2021-07-0714页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四章第2021-07-0610页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二章第2021-07-069页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一章章2021-07-055页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三章第2021-07-0510页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二章第2021-07-0310页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专题讲座(2021-07-033页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专题讲座(2021-07-0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