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0.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四单元 第 11 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跟踪检测
|基础达标练|
1.“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
体制的历史性变革。”这场运动( )
A.实现了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
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D.极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选 C 从“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的历史性变革”可以看出是
过渡时期对农业实行改造,建立农业合作社,对农业的改造有力地支持了新中国
的工业建设,故 C 项正确。
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的是(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商业
解析:选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的是重工业,故 A
项正确。
3.右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
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
解析:选 D 迄今,我国尚未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故 A 项排除;图片中
未涉及绿色环保观念,故 B 项排除;C 项的表述与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基础薄
弱的现状不符,故排除;图片中“一五”计划期间,工人们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展
重工业建设的场景体现了工人投身于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热情,故选 D 项。
4.1953 年 12 月开始实行粮食计划收购政策,统购价格由中央规定,对城
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严禁私商自行经营粮食。以上政策的
实施有利于( )
A.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B.提高城乡生活水平
C.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 D.形成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选 D 粮食计划收购政策,严禁私商自行经营粮食,是配合 1953 年
开始的三大改造,这有利于形成计划经济体制,故 D 项正确。
5.1956 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由此可见( )
A.生产资料完全实现公有制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社会主义建设由此起步
解析:选 B 1956 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但非公有制经济仍然占据一定
的比例,故 A 项错误;1956 年底三大改造后,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故 B 项正确;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故排除 C 项;社会主义建设从 1953 年“一五”计划开始起步,
故排除 D 项。
6.1956 年 9 月,中共八大指出“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
和发展生产力,全党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这说明( )
A.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
B.经济冒进思想已开始盛行
C.人民公社体制开始确立
D.正确认识了社会主要矛盾
解析:选 D 1956 年的中共八大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我国
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因此主要任务是发展生
产力,这一判断正确认识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故 D 项正确;1956 年底
三大改造完成,故排除 A 项;中共八大是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故排除 B 项;人民公社体制在 1958 年开始确立,故排除 C 项。
7.1958 年,河北省徐水县大搞“共产主义”试点,并实行了所谓的“全民
供给制”。这一现象( )
A.体现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B.消除了城乡之间的差别
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
解析:选 D 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1958 年”“共产主义”“全民供给
制”,可以推断是 20 世纪 50 年代末因“左”倾错误导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超
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故答案选 D 项。
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有过曲折和失误,其中“用
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去抓经济建设,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指的是
(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解析:选 B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没有造成国
民经济比例失调,故排除 A 项;“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去抓经济建设,造成
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指的是“大跃进”运动,故选 B 项;人民公社化运
动主要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越了生产力水平,不属于大搞群众运动,故排除 C
项;文化大革命不是大搞群众运动抓经济建设,故排除 D 项。
9.1960 年第四季度,毛泽东主席在中央的一次会议上提出“要搞几年慢腾
腾,不要务虚名而遭实祸”,于是出台了“调整、巩固、提高”六字方针。随后,
周恩来总理又加上两个字为( )
A.恢复 B.改造
C.跃进 D.充实
解析:选 D 材料反映的是 1960 年提出的八字方针,八字方针的内容是“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因此周恩来总理又加上的两个字是“充实”,故 D
项正确。
10.新中国建立后一度销声匿迹的集市贸易,1962 年到 1965 年在城镇中重
现。新中国对集市贸易的两种不同政策的共同点是( )
A.国家经济管理方式的调整
B.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C.克服了经济建设中的困难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解析:选 A 无论是新中国建立后禁止集市贸易,还是 1962 年到 1965 年恢
复集市贸易,都是国家经济管理方式的调整,故 A 项正确;新中国建立后禁止
集市贸易,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不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故排
除 B 项;新中国建立后禁止集市贸易和 1962 年到 1965 年恢复集市贸易,没有
克服经济建设中的困难,故排除 C 项;1962 年到 1965 年恢复集市贸易,体现国
家对经济减少了控制,故排除 D 项。
|能力提升练|
11.1953 年后,中共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有偿地把民族资本主义经
济的生产资料逐步收归国有,实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质变”。这一方式( )
A.利于减少对生产的冲击
B.全盘借鉴苏联经济模式
C.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解析:选 A 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实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所有制上
的转变,更能被资本家接受,维持生产的正常进行,即这一方式有利于减少对生
产的冲击,故 A 项正确;苏联没有实行这一方式,故排除 B 项;这一方式属于
三大改造,此前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已经完成,故排除 C 项;这一方式对国民
经济比例没有影响,故排除 D 项。
12.“一五”计划期间,国家财政中来自国外的贷款,只占国家财政总收入
的 2.7%。在苏联帮助设计和装备的项目中,仍有 20%至 30%的设计工作量和 30%
至 50%的机器设备由我国自己负担。这体现了“一五”计划期间( )
A.国家的财政税收较为充裕
B.国家主要从农业部门获取资金
C.政府仍坚持和强调自力更生
D.苏联对中国的援助相当有限
解析:选 C 材料“来自国外的贷款,只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 2.7%”“20%
至 30%的设计工作量和 30%至 50%的机器设备由我国自己负担”表明“一五”计
划期间,中国仍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故 C 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
错在“充裕”;B 项是苏联经济建设中的做法,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苏联对
中国的援助有限,故 D 项排除。
13.有学者认为,中共八大有许多非凡之举,比如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分
析,对经济发展方针的调整,对改进经济体制的设想。由此可见,中共八大主要
目标是( )
A.如何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调整比例失调的国民经济
D.寻找突破苏联模式的路径
解析:选 B 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故 A 项排除;“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分析,对经济发展方针的调整,对改进经
济体制的设想”反映了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故 B 项正确;C 项是指
1960 年冬提出的“八字方针”,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苏联模式,故 D 项排除。
14.从 1957 年到 1978 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从 704 亿元升至 4 237 亿元,增
长了 5.15 倍,而同期的城镇职工年均工资却从 624 元下降为 615 元,实际工资
则下降了 13.8%。其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下滑 B.“文革”的破坏
C.国家政策影响 D.国际局势动荡
解析:选 C 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为把有限的资源尽可能投入到生产领域,政府对非生产性投资进
行压缩,并在城市实施低工资、低消费的政策,故 C 项正确;经济发展下滑不
是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故 A 项错误;“文革”的破坏只是其中的一个时间段,
不是主要原因,故 B 项错误;此时属于美苏争霸时期,国际局势不是影响材料
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故 D 项错误。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末汉口市面:“汉镇士民,不事田业,惟贸易是视,商船四集,
货物纷华,风景颇称繁庶。”崇祯四年(1631 年)一目击者过汉水口溯汉江而上,
所见“郡城之东为汉口……两岸居民不啻若九牛一毛(指两岸居民多),而万舰千
艘,有如靸者,如革履者,如箕斗者;衔尾络绎,被岸几里许……时余舟逆流排
挤而上,尽费撑持”。
——摘编自范植清《明清时期武汉港
的商业和水上运输》
材料二:张之洞督鄂期间,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从 1890 年到 1909
年,先后创办了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湖北缫丝局、湖北制麻局、
湖北纺纱官局、武昌制革厂、白沙洲造纸厂、湖北毡呢厂、湖北官砖厂、湖北针
钉厂等近代企业,总资本约 1 130 万银两,占同期全国新建官办与官商合办企业
的 24%,为全国之冠。据统计,至 1911 年,武汉有大型的官办、民办企业 28
家,资本额达 124 万元,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居第二位。
——摘编自廖建夏《武汉近代经济地位的
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材料三:1953 年,新中国效仿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武汉在这
一时期的重点工业任务是快速发展机械工业、冶金工业和纺织工业。第一个五年
计划的完成,将武汉一个百废待兴的商业城市转变成了产能较大的内陆重工业基
地。在这 5 年中,国家为武汉市工业领域投资 5.41 亿元,占全部投资的 35.4%,
新建、扩建工厂 160 多个,其中新建企业 32 个,已全部或部分投入生产的 29
个,1957 年全市工业部产值 12.69 亿元,是 1952 年的 2.9 倍,是 1949 年的 4.6
倍。
——摘编自张凯《历史文化视域下的武汉重工业
遗产探究(1890~196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汉口经济发展的特色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武汉工业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期间武汉重工业发展迅
速的原因,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近现代武汉工业发展的影响。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汉镇士民,不事田业,惟贸易是
视,商船四集,货物纷华,风景颇称繁庶”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商贸为主、贸易
中心等方面分析明末汉口经济发展的特色;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位置、
交通、工商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回答其成因。第(2)问,根据材料二“张之洞督鄂
期间,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为全国之冠……武汉有大型的官办、民办企
业 28 家……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居第二位”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官办企业、轻工
业、全国的地位等方面概括晚清时期武汉工业发展的特点。第(3)问,第一小问,
根据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武汉在这一时期的重点工业任务是快速发展
机械工业、冶金工业和纺织工业”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一五”计划、武汉工业
基础、投资建设、资源条件等方面说明“一五”计划期间武汉重工业发展迅速的
原因;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将武汉一个百废待兴的
商业城市转变成了产能较大的内陆重工业基地”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武汉城市化、
中国工业面貌、全国工业发展等方面分析近现代武汉工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1)特色:以商业贸易为主;是重要的贸易中心。
成因:汉口位于长江沿岸,交通便利;当地及周边地区工商业经济发展的促
进。
(2)特点:官办企业发展较快;近代工业以轻工业为主;近代工业发展处于
全国前列。
(3)原因:“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武汉原有工业基础较好;国家对
武汉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武汉有发展重工业的资源条件。
影响:加速了武汉城市化的进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工业落后的
面貌;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工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必修32021-08-266页
- 中原金科大联考2020届高三4月质量2021-08-2612页
-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21-08-2619页
- 湖北省武汉市2020届高三3月线上学2021-08-2612页
- 2019-2020学年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2021-08-2611页
- 【历史】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2021-08-2611页
- 【历史】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08-2616页
- 【历史】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中2021-08-2610页
- 【历史】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1-08-2619页
- 四川省眉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2021-08-26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