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8.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单选题
1.观察下图,成为中国 20 世纪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 B.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C.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D.沿海经济开发带形成
2.我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少有的一个工业体系完备的大国。奠定我国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纪录片《复兴之路》在描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化建设时讲道:“共和国几乎每一天
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
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等”。其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三大改造的进行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行
4.1953 年至 1957 年,我国生产资料在进口中所占比重年均达到 92.36%,高于经济恢复时
期年均 84.7%的水平;消费资料所占比重仅为 7.64%,较经济恢复时期的 15.3%有较大下降。
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济发展加大消费资料供给
B.经济建设深受外来模式影响
C.生产关系变革减少进口需求
D.西方国家经济封锁已经打破
5.1986 年,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在中国独资新建浓缩汁厂,但当时的中国尚不允许外商独资。
中方代表提出,先由可口可乐公司兴建一个浓缩汁厂和一个汽水厂,再由美方把汽水厂送给
中方;然后,这两个厂组成一个联合董事会。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这一事件说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开始突破计划经济束缚
C.对外开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D.初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6.《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书中指出:“从 1953—1956 年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实
现了对全社会各种行业的国有化或称作集体化运动,公有制经济得以确立。”这里的“国有
化”或“集体化运动”是指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7.六集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反映了自 1840 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
全片分别以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为主题线索,
其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应该在
A.千年巨变 B.中国新生
C.伟大转折 D.世纪跨越
8.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有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③进行三大改造④恢复国民经济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9.“1992 年初,邓小平乘车南下…视察…途中,就社会主义的本质, ,改革开放、
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做了深刻阐发。”人民版
课本的这段叙述中,空缺的应是
A.科学发展观 B.“三个代表”论
C.“一国两制”论 D.计划、市场和社会主义论
10.1985 年 5 月 12 日《解放日报》发下表篇题为《乡镇工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
温州 33 万人从事家庭工业》的报道,并提出“温州模式”的概念。“温州模式”能够出现
的前提是
A.国有企业经营困难 B.城市基本实现工业化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D.人民公社体制的变革
11.1956 年某县人均分配口粮 401.6 斤,现金 42.85 元,1963 年人均分配口粮 85.6 斤,现
金 13.15 元。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计划经济体制下严格控制生活资料
B.农业生产出现大倒退,经济比例失调
C.人口生育高峰造成人口急剧膨胀
D.“大锅饭”浪费了大量的粮食和其他财物
12.到 2013 年底,我国民营经济在 GDP 中的比例已经超过 60%,税收超过 50%,民间投资占
固定资产的比重达到 62%,解决了 80%的城乡就业人口和 90%的新增就业人口。这说明我国
A.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发生改变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
C.市场经济发展推进国企改革 D.民间资本占据经济主导地位
13.据学者统计,在 1949-1956 年期间《人民日报》曾出现少量的招聘、招工广告,但 1956
年后这类广告基本消失。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工业化成就突出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城市化进程缓慢 D.生活水平的提高
14.下图是 1984 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时的题词,据此可知,深圳是我国
A.对内改革的突破口 B.“一国两制”的试点
C.对外开放的窗口 D.新时期外交的关键点
15.到 1956 年底,全国共建立了 75.6 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达 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
基本实现。这是由于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三大改造的推行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16.1984 年 3 月 24 日,福建省 55 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
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在当
时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扩大公有制企业经营自主权
C.允许建立非公有制企业
D.将公有制企业改为私营企业
17.票证是鲜活的历史。下图能反映出当时中国
A.社会上崇尚勤俭节约 B.食品结构合理调整
C.生活必需品供给充分 D.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18.1984 年春天,福建省 55 位厂长和经理敢为天下先,联名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
呼吁信,轰动全国。厂长和经理们“呼吁”的背景是
A.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
B.平均主义分配原则阻碍农业发展
C.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显露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19.1990 年,邓小平与几位中央领导同志谈话说:“比如抓上海,就算一个大措施。上海
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此后把上海搞起来的一个重要决策是
A.把上海列为沿海开放城市
B.开发开放浦东
C.开始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开辟经济开放区
20.1979 年 12 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比利时政府提供的贷款,从而打破了自 1969 年形成的
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这现象发生的背景是
A.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B.经济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
21.下图是《人民日报》刊发的公报,这次会议标志着
A.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左倾错误彻底肃清
C.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改革全面启动
22.下表为 20 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这主要是因为
成分
比例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 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 年 32.2% 53.4% 7.3% 7.1% 0
A.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开展 B.人民公社广泛建立
C.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23.下表为苏南地区 12 个村 1950 年与 1951 年购买力比较表(单位:斤。注:折算为稻米)。
据此表可推知
年度 生产资料 指数 生活资料 指数 购买总值 指数
1950 141976 100 1131454 100 1273430 100
1951 312837 220 1203236 106 1516073 119
A.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基本完成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已初现成效
C.土地改革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 D.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
二、材料分析题
24.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前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早期主要民族企业一览表(部分)
企业名称 地点 资本 雇工 所用机器或产量
继昌隆缫丝厂
广东
南海
l 万
元
700
人
使用蒸汽动力
贻来牟机器磨房 天津
7 万
元
10 人 机器磨面
通久源轧花厂 宁波
5 万
两
400
人
新式轧花机 40 台
宏远堂机器造纸公
司
广州
15 万
两
每周产纸 40 吨
燮昌火柴公司 上海
5 万
两
800
人
日产火柴 50 箱
——摘编自林丙义《中国通史》
材料二 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从制度选择的层面去考察,在世界范围内,无非有两
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从方法或具体路径
选择的层面去考察,按照陈云的说法:“工业化不外三条路:重轻并进,先重后轻,先轻后
重。
——沙健孙《毛泽东思想通论》
材料三
材料四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
力……
——邓小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初期工业化建设的规划。
(3)材料三的粮食产量变化得益于哪一改革措施?该措施对我国农村经济有何影响?
(4)材料四中邓小平阐明了什么观点?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是什么?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机器生产和工业品大量输入的冲击下,江南农村部分传统手工业逐渐
陷入困境,相关的市镇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或被迫转型。……进入 20 世纪前期,亦即
清末至 20 年代,随着近代工商业进一步向内地扩散,江南市镇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变革
进一步展开,部分市镇开始由传统乡村经济中心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
——摘编自陈国灿《论江南农村市镇的近代转型》
材料二 深圳、广东先开放,建设特区吸引了几十万过去。因为当时开始办的产业都
是“三来一补”,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吸引了大批内地农村人口。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在
政策先行优势削弱的情况下,深圳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2015 年 5
月深圳前海自贸区成立以来,借助深圳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优势与经验,大胆改革创
新,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 2016 年 6 月,自贸区累计注册企业超 10 万家,注册资本金达
4.9 万亿元。
——摘编自《深圳前海自贸区创新探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清时期相比,近代江南市镇有何发展,并分析
其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迅速崛起的因素,指出深圳对我国改革开放所起
到的作用。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其元旦社论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报告
国内的一些重要的社会、政治事件。二是号召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实践活动。对于《人
民日报》元旦社论关键词的分析,可清晰勾勒出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轨
迹。
1949~1956 困难、敌人、侵略、美帝国主义、苏联、合作、农业生产、改造、工业
1957~1966 矛盾、五年计划、速度、困难、调整、苏联、帝国主义、全世界、战争
1966~1976 “文化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毛主席万岁、毛泽东思想
1977~2006 改革、经济建设、开放、稳定、文明、现代化、科学、知识、统一
——武建国等《<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多视角历时分析》
选取上述表格中的某一时代元旦社论的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时代特征,并用中国现代史所
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写出关键词,时代特征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答案
1.B2.C 3.A 4.B 5.C 6.A 7.C 8.C 9.D 10.C 11.B 12.B 13.B 14.C
15.C 16.B 17.D 18.C 19.B 20.D 21.C 22.A 23.C
24.(1)特点:主要集中于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地区;投资较少,力
量薄弱。
(2)规划:社会主义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如回答“一五计划”也可酌情给分)
(3)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影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改变了农村
经济形势;改变农村社会面貌。
(4)观点: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5.(1)发展:由传统手工业市镇向以机器大生产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
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机器生产和工业品大量输入的冲击);传统自然经济的解
体;工商业经济发展的推动;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等。
(2)因素:率先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成立自贸区。
作用:深圳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是我国经
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等。
26.例一
关键词:改造 农业生产 工业
时代特征 过渡时期,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1952 年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国家
在统一了财经,控制了物价,稳定了市场的基础上,中心工作是发展生产力,改变落后的农
业国现实,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国家工业化。基于我国是落后农业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
的环境中,国防压力大,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基础薄弱,小农经济大量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落后的国情,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国家制订并多次完善第一个五年计划,
将发展生产力和改造生产关系同时并举,科学处理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关系,协调好
工业化和农业生产关系,调动各行各业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掀起劳动竞赛、技术革命和
工农业合作化、工商业公私合营的热潮,到 1956 年底,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在 1957 年
底,提前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生产和工业建设成绩显著,奠定了国家工业化基础,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总之,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虽然在生产和改造中存在
一些问题,但是,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和成就。
相关文档
- 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跟踪检2021-08-266页
-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021-08-2611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2021-08-2610页
-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教版历史2021-08-267页
- 云南省文山州2021届高三10月教学质2021-08-2616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021-08-2615页
- 2019新创新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质2021-08-267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2021-08-266页
- 2019-2020历史新航标导学人教必修2021-08-267页
- 四川省资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2021-08-2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