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50 KB
  • 2021-10-21 发布

2016-2017 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2 月份)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1页(共 25页) 2016-2017 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2 月份)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下列哪种揭示生物共性的生命现象不同于其他三种( ) A.小树长成大树 B.蝌蚪长成青蛙 C.种瓜得瓜 D.蘑菇长大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各种栖息地的特征 B.自然灾害是破坏生物栖息地的最主要因素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D.池塘中鱼的数量过多会造成一些鱼的死亡.这是因为鱼的生活缺少了空气、生存空间、营养物质 等 3.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小林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 影响吗?这属于实验法研究步骤中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定计划 D.得出结论 4.如表为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光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有的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 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你认为下列修改建议正确的是( ) 放置黄粉虫的位置 黄粉虫的数量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20 只 明亮 15℃ 适宜 纸盒右半侧 30 只 阴暗 28℃ 适宜 A.左右两侧的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 B.左右两侧的湿度可以不同 C.左右两侧都应该在阴暗的环境中 D.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 28℃左右 5.如图是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过程中,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操作图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 A. B. C. D. 6 . 如 图 表 示 制 作 人 体 口 腔 上 皮 细 胞 临 时 装 片 的 几 个 步 骤 , 操 作 顺 序 正 确 的 是 ( ) 第 2页(共 25页)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7.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8.橘子呈金黄色,味道甘甜,橘子的颜色和味道主要来自细胞的哪一部分( ) A.细胞膜内 B.细胞质内 C.细胞核内 D.液泡内 9.下列有关人体结构层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C.细胞→组织→器官→人体 D.脑、肝、心、肺等都是器官 10.藻类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生活在水中 B.有根、茎、叶的分化 C.有输导组织 D.靠孢子繁殖后代 11.将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的地上部分,用透明的塑料袋套上并封住袋口,然后将植物放在阳光下, 一段时间后,打开塑料袋,可见袋内壁有水珠生成,这些水珠来自于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扩散作用 D.蒸腾作用 12.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B.根部带土移栽幼苗﹣﹣降低蒸腾作用,有利于成活 C.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 D.园艺工人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腾作用 13.下列有关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只在白天进行 第 3页(共 25页) B.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C.阴雨天移栽植物,可以提高成活率 D.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14.盆栽的大叶观赏植物最好不要放在室内,原因是( ) A.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使室内温度和湿度增加 B.晚上植物的呼吸作用需消耗室内氧气 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人体不利 D.光合作用弱,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都比白天强 15.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无 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C.积极植材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16.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的脊椎动物属于(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17.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鱼的身体呈梭形,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B.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鱗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C.鸟类用气囊完成气体交换,为飞行提供能量 D.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提髙了后代的成活率 18.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下列哪种描述是正确的( ) A.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的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C.鲤鱼身体呈梭型,有利于减少运动时阻力 D.鸟的前肢变成翼,两翼肌肉最为发达 19.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与这句话无关的选项是( ) A.流线型体形 B.卵生 C.双重呼吸 D.胸肌发达 20 . 下 列 有 关 动 物 的 主 要 特 征 说 法 错 误 的 是 ( ) 第 4页(共 25页) A.A 的身体由柔软,是软体动物 B.B 运动的主要方式是游泳 C.C 的外骨骼能防止水分蒸发 D.D 是恒温动物 二、非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60 分) 21 . 如 图 分 别 为 显 微 镜 结 构 和 细 胞 结 构 示 意 图 , 请 据 图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1)显微镜的结构图纸与放大物像有关的结构是 (填序号). (2)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一个污点,移动载玻片和转动转换器后,污点仍然不动,则可判断污点在 [ ] . (3)①用 5×的目镜和 15×的物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放大的倍数是 倍. ②若想观察到较多的细胞,应使用的物镜是 物镜. ③A、B 所示两个细胞的主要不同之处是:A 细胞质含有 ,因而能够制造有机物,而 B 细胞不 能. (4)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 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和 . (5)A、B 所示两个细胞结构中[④] 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 22 . 如 图 是 植 物 个 体 发 育 不 同 时 期 结 构 层 次 , 据 图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1)细胞从图甲到图乙的 a 过程叫做 . (2)[b]过程叫做细胞的 ,所形成图丙所示的四种结构在结构层次上叫做 . (3)图丁所示的植物叶在结构层次上叫做 ,在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绿叶发生的主要生 第 5页(共 25页) 理作用有 . (4)写出图中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 23 . 如 图 所 示 是 几 种 形 态 结 构 和 生 活 环 境 各 异 的 植 物 , 请 分 析 并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 (填字母代号)类植物. (2)乙、丙两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 ,二者最主要不同是乙的种子外面有 包 被. (3)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最早出现于 (填字母代号) 24 . 如 图 是 有 关 脊 椎 动 物 类 群 的 代 表 动 物 , 请 根 据 回 答 有 关 问 题 : (1)B 类动物运动器官是 . (2)图中 C 动物成体用 呼吸,幼体用 呼吸. (3)A 类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 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具有 坚韧的卵壳. (4)D 类动物有的呼吸方式是 . (5)E 类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 25 . 根 据 绿 色 植 物 光 合 作 用 实 验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1)图一表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过程,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按序号 排列): . 第 6页(共 25页) (2)图一中步骤④的作用是 ,步骤③的名称叫 . (3)图二是探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实验,选择实验装置组合甲和丙,其实验变量是 . (4)图二中选择实验装置组合甲乙为一组对照实验,你提出的问题是: . (5)根据光合作用原理,让玉米高产可采取的措施为 (说出一项措施即可) 第 7页(共 25页) 2016-2017 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2 月 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下列哪种揭示生物共性的生命现象不同于其他三种( ) A.小树长成大树 B.蝌蚪长成青蛙 C.种瓜得瓜 D.蘑菇长大 【考点】41:生物的特征.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 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 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 小树长成大树、B 蝌蚪长成青蛙、D 蘑菇长大都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 种瓜得瓜 属于遗传现象. 故选:C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各种栖息地的特征 B.自然灾害是破坏生物栖息地的最主要因素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D.池塘中鱼的数量过多会造成一些鱼的死亡.这是因为鱼的生活缺少了空气、生存空间、营养物质 等 【考点】L3: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分析】(1)栖息地是生物出现在环境中的空间范围与环境条件的总和.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 了基本条件是一:定的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解答】解:A、地球为生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栖息地,如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等.不 同的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A 正确; B、生物必须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食物、水才能生存;若栖息环境被破坏,生物不能获得食物将 第 8页(共 25页) 无法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 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 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 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 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是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B 错 误; C、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 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 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C 正 确; D、池塘中鱼的数量过多会造成一些鱼的死亡.这是因为鱼的生活缺少了空气、生存空间、营养物质 等,D 正确. 故选:B. 3.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小林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 影响吗?这属于实验法研究步骤中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定计划 D.得出结论 【考点】V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实验法研究的一般过程.实验法的一般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 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 【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 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 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 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 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实验法的一般步骤: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作出假设; (4)设计实验方案; 第 9页(共 25页) (5)实施实验并记录; (6)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 小林同学观察到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这一现象,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 这属于实验法研究步骤中的发现并提出问题. 故选:A. 4.如表为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光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有的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 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你认为下列修改建议正确的是( ) 放置黄粉虫的位置 黄粉虫的数量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20 只 明亮 15℃ 适宜 纸盒右半侧 30 只 阴暗 28℃ 适宜 A.左右两侧的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 B.左右两侧的湿度可以不同 C.左右两侧都应该在阴暗的环境中 D.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 28℃左右 【考点】W2: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分析】此题是一道探究实验题,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大多为对照实验,这就要求实验中探究条件的 变量必须是唯一的,否则实验设计就会不科学合理. 【解答】解: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探 究“光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变量是光,因此在此题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光是唯一的变 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而表格中光不同(明亮、阴暗),温度(15℃,28℃)不同也有两个变量, 不符合对照实验的要求.因此应该为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温度相同环境,只有变量光不同. 故选:D. 5.如图是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过程中,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操作图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 第 10页(共 25页) A. B. C. D. 【考点】1D: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分析】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中,眼睛观察的部位有这样几种:对光时,眼睛看着目镜内,手转反光 镜,直到在目镜中看到明亮的视野;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 为了避免损坏玻片,眼睛要看着物镜;将镜筒降到最低,反方向转到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时,眼睛 看着目镜内寻找物象;找到物象幷调至清晰后,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眼绘图. 【解答】解:显微镜使用包括取镜、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几个步骤.观察时,先将玻片标本放在 载物台上,标本要正对通光孔,让压片夹压住.然后眼睛看着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 至最低,这样避免物镜碰上玻片使两者都受到损伤.最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提升镜筒,直到 看到物像为止. 故选:A 6 . 如 图 表 示 制 作 人 体 口 腔 上 皮 细 胞 临 时 装 片 的 几 个 步 骤 , 操 作 顺 序 正 确 的 是 ( )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考点】1D: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取材: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 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 1~2 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解答】解: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滴→漱→刮→涂→盖→染.图中①滴、 ②刮、③染、④盖,所以正确顺序为①②④③. 第 11页(共 25页) 故选:A. 7.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考点】17: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可以简化记忆:“取、放、对、观”,观 察时先下后上. 【解答】解:图③没有放玻片标本,眼视目镜,因此是对光.该步操作的目的是使光圈、通光孔、物 镜、镜筒、目镜 在同一直线上.图①是放置玻片标本; 进行图②所示操作时,眼注视图示部位的目的是: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图④的操作是反方向转动 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分为: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五步. 一、取镜与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 7 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即图中的③: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 2 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 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即图中的①.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 玻片标本),即图中的②.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 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即图中的④. 第 12页(共 25页) 四、整理, 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 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所以图示中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②④. 故选:C. 8.橘子呈金黄色,味道甘甜,橘子的颜色和味道主要来自细胞的哪一部分( ) A.细胞膜内 B.细胞质内 C.细胞核内 D.液泡内 【考点】1B: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解答】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1、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4、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5、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6、液泡:内含细胞液,橘子 的颜色和味道主要来自于液泡内的细胞液. 故选:D 9.下列有关人体结构层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C.细胞→组织→器官→人体 D.脑、肝、心、肺等都是器官 【考点】38: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 【分析】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据此解答. 【解答】解:A、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 正确; B、人体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 神经组织等;B 正确; C、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C 错误; D、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如心脏、肝脏、肺、脑 等都是器官;D 正确. 故选:C 第 13页(共 25页) 10.藻类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生活在水中 B.有根、茎、叶的分化 C.有输导组织 D.靠孢子繁殖后代 【考点】LN:蕨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LL: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LM:苔藓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分析】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解答】解:A、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生活在阴湿的陆地,A 错误; B、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的分化,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B 错误; C、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没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C 错误; 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D 正确. 故选:D. 11.将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的地上部分,用透明的塑料袋套上并封住袋口,然后将植物放在阳光下, 一段时间后,打开塑料袋,可见袋内壁有水珠生成,这些水珠来自于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扩散作用 D.蒸腾作用 【考点】X3: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的蒸腾作用.解答时可以从蒸腾作用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体外大气 中的过程.将一盆天竺葵的植株用塑料袋罩起来,土壤中的水分的蒸发不能进入塑料袋内;植物体的 呼吸作用产生的水在细胞中从植物体内散发出来也属于蒸腾作用;植物体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水分.因 此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体的蒸腾作用. 故选:D. 12.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B.根部带土移栽幼苗﹣﹣降低蒸腾作用,有利于成活 C.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 D.园艺工人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腾作用 第 14页(共 25页) 【考点】83: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这一过程 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解答】解:A、植物的根也需要呼吸,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故 A 不符合 题意; B、根部带土移栽幼苗,目的是保护幼根和根毛,B 符合题意 C、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C 不符合 题意; D、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 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下列有关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只在白天进行 B.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C.阴雨天移栽植物,可以提高成活率 D.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考点】8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解答】解:A、蒸腾作用在白天和夜晚都能进行蒸腾作用,A 错误; B、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 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B 正确; C、阴雨天光照不强,不利于气孔的开启,影响水蒸气的外出,降低了蒸腾作用,可以提高成活率,C 正确; D、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D 正确. 故选:A. 14.盆栽的大叶观赏植物最好不要放在室内,原因是( ) A.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使室内温度和湿度增加 第 15页(共 25页) B.晚上植物的呼吸作用需消耗室内氧气 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人体不利 D.光合作用弱,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都比白天强 【考点】9D: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分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解答】解:大叶观赏植物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强,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卧室 内的大量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人的呼吸作用也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样人、植物争氧, 使卧室内的氧气过少,二氧化碳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盆栽的大叶观赏植物最好不要放在室内. 故选:B. 15.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无 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C.积极植材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考点】A3: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分析】垃圾中的有机物在腐生细菌、真菌的作用下,会分解成二氧化碳、无机盐等. 【解答】解: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是利用二氧化碳,二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有利于改善环境,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如果将垃圾焚烧,会直接 生成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如果将垃圾掩埋,腐生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垃圾中的有机物,生成二氧 化碳、无机盐等,二氧化碳也会排放到大气中.因此,该做法不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该项 符合题意. 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该项不符合题意. C、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该项不符合题 意. D、开发水源、太阳能源等新能源,可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该项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第 16页(共 25页) 16.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的脊椎动物属于(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考点】MH: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 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据此答题. 【解答】解:鱼类用鳃呼吸,爬行动物终生用肺呼吸,乳动物用终生肺呼吸,而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 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 皮肤裸露,辅助呼吸,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B 17.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鱼的身体呈梭形,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B.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鱗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C.鸟类用气囊完成气体交换,为飞行提供能量 D.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提髙了后代的成活率 【考点】ME: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M2: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 理特点;MC: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MI: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1)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 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鱼体两侧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 感觉器官. (2)爬行动物的体表覆盖干燥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3)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起,用肺呼 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4)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 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解答】解:A、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是其对水生生活的适应,A 正确; B、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干燥的陆生生活,B 正确; C、鸟类的肺能进行气体交换,气囊只能贮存气体,C 错误; D、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D 正确. 故选:C. 第 17页(共 25页) 18.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下列哪种描述是正确的( ) A.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的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C.鲤鱼身体呈梭型,有利于减少运动时阻力 D.鸟的前肢变成翼,两翼肌肉最为发达 【考点】ME: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M2: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 理特点;M9:蚯蚓的特征;MG:节肢动物 蝗虫的主要特征. 【分析】(1)环节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 (2)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3)鱼类的特征是: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体温不恒定. (4)鸟类的特征: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起,用肺呼吸,有 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解答】解:A、蚯蚓的身体分节,属于环节动物.A 错误; B、昆虫纲动物身体都分头、胸、腹三部分,并不是所有的节肢动物的身体都分头、胸、腹三部分,B 错误; C、鲤鱼的身体呈梭型,能够减少水的阻力.C 正确. D、鸟类的胸肌发达,有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D 错误; 故选:C 19.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与这句话无关的选项是( ) A.流线型体形 B.卵生 C.双重呼吸 D.胸肌发达 【考点】ME: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家鸽的主要特征,首先明确的是家鸽的形态结构特征是和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解答】解:家鸽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 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 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 ﹣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D、卵生与飞 行无直接关系. 第 18页(共 25页) 故选:B 20 . 下 列 有 关 动 物 的 主 要 特 征 说 法 错 误 的 是 ( ) A.A 的身体由柔软,是软体动物 B.B 运动的主要方式是游泳 C.C 的外骨骼能防止水分蒸发 D.D 是恒温动物 【考点】L8:动物的分类. 【分析】(1)线形动物门的动物身体细长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 (2)鱼为鱼类运动器官是鳍,主要运动方式为游泳. (3)节肢动物的身体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4)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用肺呼吸;体温恒定. 【解答】解:A、A 是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 A 错误; B、B 是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运动方式是游泳,B 正确; C、C 是蝗虫,体表有外骨骼,能防止水分蒸发,适于陆地生活,C 正确; D、D 是家兔体表被毛,是恒温动物,D 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60 分) 21 . 如 图 分 别 为 显 微 镜 结 构 和 细 胞 结 构 示 意 图 , 请 据 图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1)显微镜的结构图纸与放大物像有关的结构是 ②④ (填序号). (2)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一个污点,移动载玻片和转动转换器后,污点仍然不动,则可判断污点在 第 19页(共 25页) [ ④ ] 目镜 . (3)①用 5×的目镜和 15×的物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放大的倍数是 75 倍. ②若想观察到较多的细胞,应使用的物镜是 低倍 物镜. ③A、B 所示两个细胞的主要不同之处是:A 细胞质含有 叶绿体 ,因而能够制造有机物,而 B 细 胞不能. (4)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 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清水 和 生理盐水 . (5)A、B 所示两个细胞结构中[④]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 【考点】17: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1F: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分析】1、显微镜的结构:①转换器,②物镜,③遮光器,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 ⑦反光镜. 2、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较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 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 【解答】解:(1)在显微镜中与放大物像有关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 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一个污点,移动玻片和转动物镜后,污点仍然不动,表明污点不在玻片和 物镜上,则污点在目镜上. (3)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放大的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该显微镜的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5×15═75(倍);若想看到较多的细胞,应使用低倍物镜,放大倍 数越小,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数目越多.动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叶绿 体和液泡,其中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制造有机物. (4)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应该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清水;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时,正确的步骤应是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5)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故答案为:(1)②④; (2)④目镜; (3)①75;②低倍;③叶绿体; (4)清水;生理盐水; (5)细胞核. 第 20页(共 25页) 22 . 如 图 是 植 物 个 体 发 育 不 同 时 期 结 构 层 次 , 据 图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1)细胞从图甲到图乙的 a 过程叫做 细胞分裂 . (2)[b]过程叫做细胞的 分化 ,所形成图丙所示的四种结构在结构层次上叫做 组织 . (3)图丁所示的植物叶在结构层次上叫做 器官 ,在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绿叶发生的主要 生理作用有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 (4)写出图中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 【考点】3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分析】图中的甲表示植物细胞,乙表示细胞的分裂,丙表示形成了不同的组织,丁是叶,戊是植物 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有六大器官:根、 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 【解答】解:(1)细胞从图甲到图乙经历的 a 过程叫做细胞的分裂,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 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 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 态和数目也相同,从而确保新细胞与原细胞内所含的遗传物质一样多. (2)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 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图中 b 的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 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图 中丙表示植物的主要四种组织.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输导组织、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 (3)器官是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绿色开花植物 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图中丁是植物的叶,属于器官,绿叶发生的主要 生理作用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4)植物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故答案为:(1)细胞分裂; (2)分化;组织; (3)器官;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4)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第 21页(共 25页) 23 . 如 图 所 示 是 几 种 形 态 结 构 和 生 活 环 境 各 异 的 植 物 , 请 分 析 并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 丁 (填字母代号)类植物. (2)乙、丙两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 种子 ,二者最主要不同是乙的种子外面有 果皮 包 被. (3)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最早出现于 甲 (填字母代号) 【考点】L7:植物的分类. 【分析】(1)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 物的种子裸露着,没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的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 (2)孢子植物不能不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 类植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但结构都很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 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 (3)图中,甲铁线蕨是蕨类植物,乙是玉米是被子植物,丙是油松是裸子植物,丁是海带是藻类植 物. 【解答】解:(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藻类植物即丁(填字母代号)类植物. (2)乙玉米是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丙油松是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被,因此乙、丙两 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种子,二者最主要不同是乙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3)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最早出现于蕨类植物即甲(填字母代号). 故答案为:(1)丁 (2)种子;果皮 (3)甲 24 . 如 图 是 有 关 脊 椎 动 物 类 群 的 代 表 动 物 , 请 根 据 回 答 有 关 问 题 : (1)B 类动物运动器官是 鳍 . 第 22页(共 25页) (2)图中 C 动物成体用 肺、皮肤辅助 呼吸,幼体用 鳃 呼吸. (3)A 类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 肺 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具有 坚韧的卵壳. (4)D 类动物有的呼吸方式是 双重呼吸 . (5)E 类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胎生哺乳 . 【考点】L8:动物的分类. 【分析】观图可知:A 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B 鱼属于鱼类、C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 麻雀属于鸟类、 E 家兔属于哺乳动物,据此解答. 【解答】解:(1)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2)C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 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具有坚韧的卵壳,生殖发育 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的爬行动物. (4)D 麻雀属于鸟类,鸟类在飞行时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 (5)E 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 故答案为: (1)鳍; (2)用肺、皮肤辅助;鳃; (3)肺; (4)双重呼吸; (5)胎生哺乳. 25 . 根 据 绿 色 植 物 光 合 作 用 实 验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1)图一表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过程,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按序号 第 23页(共 25页) 排列): ④①③② . (2)图一中步骤④的作用是 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步骤③的名称叫 脱色 . (3)图二是探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实验,选择实验装置组合甲和丙,其实验变量是 金鱼藻 . (4)图二中选择实验装置组合甲乙为一组对照实验,你提出的问题是: 绿色植物在光下能产生氧 气吗? . (5)根据光合作用原理,让玉米高产可采取的措施为 合理密植 (说出一项措施即可) 【考点】W7: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 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 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 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 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3)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合理密植,有利 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 【解答】解:(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是④黑罩遮光、选叶遮光、①光照、取下 叶片,去掉黑纸片、③酒精脱色、清水漂洗、②滴加碘液、显色观察.所以图一表示“绿叶在光下制 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④①③②. (2)植物在黑暗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植物的淀粉,所以暗处理的目的 是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酒精能溶解叶绿素.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 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 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图一中步骤③的作用是脱色,即使叶片中含有的 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其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明显. (3)图二是探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实验,选择实验装置组合甲和丙,其实验变量是金鱼藻,目的是 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是不是金鱼藻产生的. (4)图二中选择实验装置组合甲乙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因此可提出的问题是:绿色植物 在光下能产生氧气吗? 图二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 为了使该实验结果在短时间内非常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金鱼藻的数量、增加光照强度等. 第 24页(共 25页) (5)根据光合作用原理让水稻高产可采取的措施有合理密植、增施农家肥等. 故答案为:(1)④①③② (2)耗尽叶片中的淀粉;酒精脱色 (3)金鱼藻 (4)绿色植物在光下能产生氧气吗? (5)合理密植 第 25页(共 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