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50 KB
- 2021-10-2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感受悲剧的震撼。
在举国哀痛的日子里,找寻坚强的力量。)
一、目标导航
1、朗读课文,感知故事。
2、品味细节,感悟英雄。
二、基础预览---感知英雄
1、给加线的字注音。
拽( )出 无垠( ) 忧心忡忡( )
销蚀( ) 步履( ) 坚持不懈( )
蹒( )跚 凛( )冽 毛骨悚然( )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或解释出词语的意思。
(1)、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
(2)、形容十分恐惧。( )
(3)、话讲的很乱,没有条理。( )
(4)、财物用完。( )
(5)、羸弱------
(6)、风餐露宿------
(7)、姗姗来迟------
(8)、疲惫不堪------
3、理解课文内容。
(1)、设立在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 。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科学探险家--- 人 和 人 。
(2)、这篇课文以 为线索,按 顺序来记叙的。
(3)、“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找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中“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 。
(4)、全文的主旨句是 。
。
4、完善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3): 。
第二部分(4-13):作者描写了南极气候的异常恶劣,探险队员在与严寒搏斗中悲壮牺牲的详情,表现了探险队员 。
第三部分(14-16):英雄牺牲后, 。
完成探究“读文见义5、6”
三、学案导学---感悟英雄
探究(一):
阿蒙森与斯科特你更喜欢哪一个人?为什么?
探究(二):
划出文中让你最难忘、最感动的细节和语言,并动情朗读,说出内心的感受。
如:读到这个细节,你最感动什么?
。
读了这段文字你最想说什么?
。
探究(三):
人性的光辉在冰冷的南极熠熠生辉,在斯科特他们身上你看出了什么可贵的品质?
四、思维发散---感叹英雄
“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怎样理解这句话?失败者也能称英雄吗?
完成探究“含英咀华4、5、6”
五、学以致用---感恩英雄
完成探究“触类旁通1-4”
六、当堂检测
《在沙漠中心》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品味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增加语言积累,并感悟和运用。
2.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并感受作者的心理活动。
3.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人物思路,感受其心理活动;并运用合作的方式,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4.通过课文学习,培养敢于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与品质;学会生存,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乙醚( ) 虫豸( ) 硌( ) 犁铧( )( )
脐带( ) 真谛( ) 噎( ) 筛糠( )( )
2.根据下列的解释,写出相关的词语。
(1)指死亡的期限。( )
(2)虫子。泛指虫类小动物。这里比喻碌碌无为的人。( )
(3)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
(4)比喻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 )
3.本文节选自 ,作者是 (国家)作家 (人名),其代表作有 、 、 等。
4.本文主要记录了作者在被困于沙漠之中一夜之间的所思所想。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是: ,在沙漠中他们遇到了 问题, 问题, 问题,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出主人公 、 的精神品质。
5.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对沙漠描写的优美诗句,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写道“ , ”展现了黄沙莽莽的雄奇瑰丽。而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 ”一诗则表明了将士们戍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学习过程:
一、 导入
二、 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
1. 检查字词及文学知识的预习情况。
2. 完成探究“读文见义5-6”
三、研读探究
1. 完成探究“熟读精思2”
2. “我”在沙漠中是如何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的?
3. 课文中飞行员是如何理解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意义的?
4. 完成探究“熟读精思1、3”
四、语言赏析
1. 阅读课文,找出其中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2. 完成探究“含英咀华4-6”
五、拓展延伸
完成探究“触类旁通1-5”
六、课堂小结
七、当堂检测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中国人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过程。
2、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3、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自主学习]
检查字词
1、生字正音。
峰巅 砭骨 崔巍 滞留 窒息 匍匐 耸立 阴霾 余暇
2、解词。
砭骨: 履践: 崔巍: 阴霾:
侵袭: 寄托: 哀思:
迫不及待: 养精蓄锐:
齐心协力: 勇往直前:
[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标记出来。分别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2、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小组内部交流)
3、有针对性地快速浏览部分章节,小组讨论完成:
(1)登山队登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他们是如何克服的?
4、听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完成探究“读文见义5、6”
[合作探究] (默读后由四人小组讨论,小组开展竞赛,比比哪个小组回答得好。)
1、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景色描写,读一读,想一想这些景色描写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这些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 (“熟读精思2”)
2、文中哪能些部分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熟读精思3”)
3、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语言的生动性?(“熟读精思1”
4、找出文章中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从中可以看出登山运动员的一种什么精神?
5、假如你是文中的刘连满,你会怎么办?从他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拓展提高]探讨探险的意义
1、2002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有五位大学生在攀登西藏希夏邦马西峰时遭遇雪崩,两人遇难,3人失踪。山难发生之后就有很多人开始思考大学生登山的意义。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大学生不具有登山运动员的专业素质,不应该参与这种专业性强的极限运动,他们这是拿生命开玩笑。持赞同意见的人则认为登山运动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应该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参加登山也是未尝不可的。
2、你怎么看?
3、我们听一听别人怎么说:
别因为山难而丧失山鹰的精神
我们不能因为这次事故的发生,就把山鹰社存在的必要性完全抹杀,更不能把他们挑战自然、挑战自我的行动归结为无谓的青春冲动,如果我们因噎废食,那么,我们不但失去了几个优秀的孩子,我们还会失去冒险的勇气、探索的精神和征服的渴望。我们不能失去这些精神财富,就像我们不能失去那些雏鹰一样。
——蔡方华,《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珍惜生命
现在在年轻人当中比较流行户外运动、探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么做,觉得是一种时尚,觉得很刺激,或者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承认。但我希望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更加重视生命,爱惜生命,能够时时刻刻注意到这一点,否则会让你的亲人感到难过。
——王新宇,中央电视台记者
要懂得知难而退
人们往往把登上某某峰顶之类的具体目标看得过分重要,当成了探险的目的本身,于是就和自己过不去了,在制定目标时但求危险最大化,在实现不了目标时也不肯知难而退。探险的最高目的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其前提是要保存生命,因此,对于可预测的危险理应防备,以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牺牲。
——周国平,著名作家
登山要尽量避免危险
登山本来就是危险系数很大的一项活动,任何看似细小的疏忽或错误,都可能酿成悲剧。
热爱登山的人,一定都曾思考过危险甚至死亡的问题。可是,真正的登山者,绝不是轻率对待自己生命的人,相反,他们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危险发生的可能。
——次洛国家登山队教练
《真正的英雄 》学案
学习重难点:
1、加强朗读,把握文章内容,体味文章感情。
2、主动探究,演讲词的主题。
3、培养探索精神
背景资料: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进行美国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行中,发生空中爆炸。这是美国56次载人航天飞行中第一次爆炸事件,也是美国宇航员第一次在飞行中死亡。“挑战者”号的失事,是震撼世界的悲剧,全世界人民为人类航天壮举发生的这一重大挫折和不幸感到悲痛和惋惜。
基础知识:
1、 字词
哀悼( ) 锲而不舍( ) 勋章( ) 锤炼( )阴霾( ) 孜孜不倦( ) 企求( ) 凝聚( )战栗( ) 拓荒( ) 弥补( )不朽( )
2、 词语积累
锲而不舍: 迫不及待:
建树 锤炼:
孜孜不倦: 梦寐以求:。
整体感知;
1、结构梳理:1-4:表达深深的______和对英雄的_________。
5-13: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_____________”。
14-21: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尽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2、感情归纳:完成探究“读文见义4”
3、主题概括:完成探究“读文见义5”
问题研究;
1、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演讲者却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如何理解?
2、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世纪前的开拓者”?“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的疆域”,相对于“今天的荒漠”,“昨天的荒漠”指的是哪里?
3、“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因为我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这是“美国精神”的集中表述,你是如何这种“美国精神”的?
完成探究“熟读精思1、2、3”和含英咀华4、5、6”
拓展延伸:
完成探究“触类旁通1、2、3”
当堂检测:
短文两篇
课型:自读课文 主备: 审核: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八( )班 姓名: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词语。
2、强化诵读,品读关键语句。
3、了解课文内容,贯通理解两篇短文的主题思想。
4、理解神话传说“夸父逐日”、“姮娥奔月”在文中的深意。
教学难点:
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意。
课时安排:1课时
预习导学:
1、 朗读课文。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旸( ) 浸( ) 姮娥( ) 皓月( )
3、 熟悉作者。
巴金,______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情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中长篇小说。
4、 讲将“夸父追日”,“姮娥奔月”等的神话传说。
课堂研讨:
《日》
一、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 让学生朗读课文(个别读,齐读)。
2、 让学生讲述“夸父追日”的故事。
3、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关键性的语句并思考其含义。
(教师提示:“日”,“夸父”,“飞蛾”)
二、合作研讨:
1、 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
2、 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
3、 如何理解“没有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这句话?
《月》
一、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 让学生朗读课文(个别读,齐读)。
2、让学生讲述“姮娥奔月”的故事。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关键性的语句并思考其含义。
(教师提示:“月”,“ 姮娥”)
二、合作研讨:
1、 月亮在这里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语句描写体会出来的?
2、 “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故事?
4、 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同时提到光和热,把两篇短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层的理解?
课堂小结:《日》和《月》,虽然风格不同,但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却是一致的,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旸谷的夸父,还是希望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姮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当堂训练:
1、 写出古诗文中关于“月”的诗句
2、 苏轼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月》一文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
3、 运用象征手法写出下列词语可以寄寓的象征意义。
绿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松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 新人教版7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土地2021-10-2115页
- 人教版7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伤仲永2021-10-216页
- 新人教版7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丑小2021-10-2161页
- 人教版7年级语文下册教案:6黄河颂2021-10-214页
- 人教版7年级语文下册:《猫(郑振铎)》2021-10-215页
- 人教版7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伟大的2021-10-216页
- 人教版7年级语文下册:《斑羚飞渡》2021-10-216页
- 人教版7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学2021-10-215页
- 新人教版7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猫2021-10-2134页
- 人教版7年级语文下册:《土地的誓言2021-10-2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