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3 MB
  • 2022-03-31 发布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 3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秋词》(其一)刘禹锡《夜雨寄北》李商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潼关》谭嗣同 秋词(其一)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刘禹锡诗文俱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有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有《刘梦得文集》传世。作家作品 写作背景《秋词》选自《刘禹锡集》卷二十六(中华书局1990年版)。此题下共有诗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永贞元年(805),唐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被贬。《秋词(其一)》就是诗人被贬朗州时写的。 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诵读提示 字词疏通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寂寥:冷清萧条春朝:春天碧霄:蓝天排:推开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面对秋天的冷清萧条发出慨叹,我却认为秋天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白鹤冲云而上,把我的诗情也带到了蓝天。诗意理解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飘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古诗赏析 这首诗中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开阔明丽的美景,反映出诗人被贬之后愈挫愈勇的豪壮情怀。主题归纳 夜雨寄北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有《李义山诗集》。作家作品 写作背景《夜雨寄北》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寄北,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诵读提示 字词疏通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巴山:泛指川东一带的山。川东一带古属巴国何时将要回头说,追述寄北: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你问我何时还家,我无法说准归期,巴山夜雨连绵,秋水涨满了池塘。何时将要与你在家中的西窗下剪烛长谈,再说起我独居巴山的客栈中面对夜雨的情景。诗意理解 这是一首抒情诗。开篇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此地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古诗赏析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古诗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现实之境的凄寒和想象之境的温暖,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主题归纳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作家作品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词人。陆游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诗词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代表作有《游山西村》《书愤》《关山月》《示儿》等。 写作背景《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选自《剑南诗稿校注》卷二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此题下共有诗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7岁,虽然年迈,但是爱国热情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当然已不可能实现。就在十一月四日那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诗人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诵读提示 字词疏通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躺卧不起,形容老病守卫边关夜深,夜将尽披着铁甲的战马 我僵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村庄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哀伤,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关。夜将尽(深夜),我躺在床上倾听那风吹雨打的声音,披着铁甲的战马驰过冰河征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我的梦境中来。诗意理解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感人之至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古诗赏析 本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深地表达了诗人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主题归纳 潼关谭嗣同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作品《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作家作品 写作背景谭嗣同写这首诗的时候才14岁,当时随父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的风景所震撼,欣然命笔。 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诵读提示 山入潼关:指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终古:久远簇:簇拥束:拘束字词疏通 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黄河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山峰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诗意理解 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点,南邻华山群峰,东望豫西平原。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自然,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古诗赏析 这首诗反映着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主题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