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 MB
  • 2022-03-31 发布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论语十二章》 苏教版(2016) (2)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论语》十二章 读出经典之味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品出经典之雅 孔子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主要思想是“仁”,他被誉为“万世师表”、“至圣”、“千古圣人”。世人尊称孔子为--------“圣人”、“先师”。人们把到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孔子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相传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的是孔子。 孔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yuè),序《周易》,撰(zhuàn)《春秋》。孔子曾任鲁国司寇,治理鲁国三个月,便使强大的齐国畏惧。因身处乱世,他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拜老子为师。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公元前522年,孔子开始收徒讲学。主张“有教无类”:不分贫富,不分贵贱,不分老少,不分国籍,四方弟子云集。庄子的一则寓言里说,孔子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代指教育。关于“杏”有两个不同说法,一指杏红飘香;一指银杏,“多果,象征着弟子满天下。树杆挺拔直立,绝不旁逸斜出,象征弟子们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治病,象征弟子们学成后可以有利于社稷民生。”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合,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孔子还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山东曲阜“三孔”孔林—孔子墓地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二、先秦儒家典籍是《论语》:由孔子门人和再传弟子编纂zuǎn,共二十篇。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人书籍中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说明《论语》对治国安邦,治学修身的作用。“半部《论语》治天下,一本《春秋》传万世”。 “四书”: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 ——《论语》——1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2共二十篇。3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4类型1、语录体2、对话体3、叙事体 悟出经典之道 积余学子,后生可畏,血气方刚、文质彬彬!须知任重道远,岁不我与,一定要当仁不让、发愤忘食、学而不厌、择善而从、见贤思齐;万不可华而不实、患得患失、怨天尤人!一定要努力做到精益求精、有始有终,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心安理得、尽善尽美!浩瀚《论语》,博大精深;研读《论语》,不亦乐乎老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