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3.80 KB
  • 2021-10-22 发布

初中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一、教材分析: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张中行写的一篇回忆性文章,出自他的作品《谈文论语 集》。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谨严自律、 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本文处于统编教 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单元的阅读主题是“修身正己”,所选课文,有着丰 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课文所写人物身上,也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 德。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 达有自己的心得。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通过略读把握文章主 要内容,又要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 想情感,更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的特点,生发出自己的体会,获得对人 生有益的启示。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写人记事的散文并不陌生,他们能抓住关键词句概述文 章内容,也能基本把握文章中人物特点及写作手法。同时,这一学段的孩子仍具 有较强的好奇心,价值观也在形成过程中,应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语文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应引导学生在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打开思维,领悟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 自主阅读,以批注的形式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根据学生阅读初体验确定教 学内容。 3. 补充助学材料《怀念圣陶先生》(吕淑汀),与本文进行对比阅读,根据文章内 容对叶圣陶先生做出评价,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以批注的形式写下阅读感受,根据学生阅读初体验确定教 学内容。 2. 与《怀念圣陶先生》进行对比阅读,根据文章内容对叶圣陶先生做出评价。 五、教学难点: 与《怀念圣陶先生》进行对比阅读,根据文章内容对叶圣陶先生做出评价。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 在之前教学中向学生讲解如何写批注。 2. 准备《怀念圣陶先生》的学习资料。 3. 收集并分析学生批注,确定教学内容。 【学生准备】 自读课文,以批注的形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七、教学时数:1 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他本名绍钧,却多次改名。他 12 岁入小学时,请 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 之钧’,取‘秉臣’为字好。”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 地名人伟业。1911 年 10 月 15 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绍钧又找到章伯 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 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 这样绍钧满意而去。1914 年 6 月 10 日,绍钧在《小说丛报》第 2 期发表文言 小说《玻璃窗内之画象》,署名“圣陶”。以后他又把姓“叶”与笔名“圣陶”连 了起来,成为著名于世的笔名。几次改名,先生之为人可见一斑。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一篇回忆叶圣陶先生的文章《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出示任务】 学生默读文章,勾画关键词句,概括各段内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理清文章思路。 【反馈指导】 思维导图示例 (四)重组文本,体会情感(三)交流批注,深入探究 【出示任务】 学生交流课前所写批注,教师给以整合点拨。 【反馈指导】 批注类别可能会有感想式、质疑式、评价式、鉴赏式、补充式,批注内容可能指 向人物形象、语言、情感、写法等方面。 【示例】 1.有关人物: 先生为吕淑湘描标点、与“我”商议修润文字两件事,写出叶圣陶对人对事的态 度,既谨严认真又诚恳谦逊,教人不由生出敬重的感情。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 先生执意要送客人到门外,“我”拜访先生不遇,先生就深表悔恨,又从地址推 测“我”境遇窘困而感到悲伤难过,如此重情重意,使人感念至深。 先生在写作方面追求写文明白如话、力求简洁,写作方方面面都认真至极,求妥 帖和完美,细微小事表现出先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风范,表现出一名语文教育家 的社会责任感,值得后人细细揣思学习。 2.有关语句含义 第 1 段“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是指作者得知叶圣陶逝 世时恰在除夕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倒传来不幸的消息,本已是哀事,再加乐景 反衬哀情,倍增其哀。 【出示任务】 删除文中作者评论性的句笔和引用的名人名言,将文本进行重组,阅读之后与原 文对照,说说你更喜欢哪个文本及喜欢的理由。 【反馈指导】 【示例】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这句评价对应的是叶 圣陶一定要送客人到门外的生活小事,表现先生德行源于仁心,成于小节,在任 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引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出自《论语》的 经典名句,更能表现先生严于律己的风范。这些评论性的句子更能彰显先生品格, 更能表现作者对先生的景仰追思之情,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 (五)阅读助学材料,丰富对人物的认训 【出示任务】 自读吕淑湘的《怀念圣陶先生》,以批注的形式写下阅读感受,并与本文进行对 照阅读,以短文的形式写出自己从两篇文章中获得的对叶圣陶的认识或评价。 交流。 【反馈指导】 【示例】 《怀念圣陶先生》一文写了叶圣陶先生人人看稿一丝不苟,不仅要改正笔误,理 顺词句,甚至要描清标点;为普通汉语言文字知识和语文教育教学所做的大量工 作;“文革”期间迫于形势不得不应对一些责难和压力,并深切关心朋友们的安 危;给吕叔湘先生送书法作品,并为其女文章题诗,待人诚挚;和吕叔湘先生一起 避暑和视察的情形等等。 本文所叙及和课文一样都表现出叶圣陶先生是一位躬行君子,为人师表,待人温 良,倾全力专注于事业。除此之外,从此文还可以看出叶先生在普及汉语言知识 及语文教育事业中的巨大贡献;对友人的关怀鼓励,充满文人情怀和雅趣;淡泊名 利,不爱无谓的交际应酬,生活追求简朴等等。 【出示任务】 结合两篇文章阅读所得,为叶圣陶先生写一段追思语,150 字左右。然后仔细阅 读文中章第 6、7 两段,看看自己的文字有没有累赘的地方,做些修改。 (六)总结,布置作业。 【作业】 1. 阅读《几件小事——记父亲叶圣陶》,丰富对叶圣陶的认识。 2. 反复阅读文章第 6、7 段,体会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拿出自 己最近写的作文,看看有没有累赘的地方,做些修改。 板书设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 待人宽——文章 生活 律己严——写文 做事 【附】 怀念圣陶先生 吕叔湘 我认识圣陶先生是在成都,1941 年春天的一个细雨濛濛的上午。那时候我在华西 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工作,圣陶先生在四川省教育科学馆工作。教育科学馆计划 出一套供中学语文教师用的参考书。其中有一本《精读指导举隅》和一本《略读 指导举隅》,是由圣陶先生和朱佩弦先生合作编写的。计划里边还有一本讲文法 的书,圣陶先生从顾领刚先生那里知道我曾经在云南大学教过这门课,就来征求我 的意见,能否答应写这样一本书。 我第一次见到圣陶先生,跟我想象中的“文学家”的形象全不一样;一件旧棉袍,一 把油纸雨伞,说话慢言细语,象一位老塾师。他说明来意之后,我答应试试看。又随 便谈了几句关于语文教学的话,他就回去了。那时候圣陶先生从乐山搬来成都不 久,住家和办公都在郊外。过了几天,他让人送来一套正中书局的国文课本,供我写 书取用例句。 大约半年之后,我写完了《中国文法要略》的上卷,送给圣陶先生审阅,那时候他已 经把家搬进城里了。后来开明书店设立成都编译所,就设在圣陶先生家里。圣陶 先生一直在主持《中学生》杂志的编辑工作,后来又跟宋云彬先生合编《国文杂 志》,他邀我给这两个刊物写稿子。我的《文言虚字》、《笔记文选读》、’《中国人 学英文》以及《石榴树》(即《我叫阿拉木》)的译文,或全部,或部分,都是在这两 种刊物上发表的。因为送稿子到圣陶先生那里去,也就常常留下来,一边说着话,一 边看圣陶先生看稿子。圣陶先生看稿子真是当得起“一丝不苟”四个字,不但是 改正作者的笔误,理顺作者的语句,甚至连作者标点不清楚的也用墨笔描清楚。从 此我自己写文稿或者编辑别人的文稿的时候也都竭力学习圣陶先生,但是我知道 我赶不上圣陶先生。 写《中国文法要略》以及《文言虚字》等等,是我对学术工 作的看法有了变化的表现,哪是因哪是果可说不清。原先我认为学术工作的理想 是要专而又专,深而又深,普及工作是第二流的工作。我自己思想中本来就有这个 倾向,我在那里工作的研究所的主持人更是十分强调这一点。可是我现在认识到 普及工作需要做,并且要把它做好也并不容易。回想起来,我确实是受了圣陶先生 的影响。圣陶先生把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编《中学生》,值得吗?非常值得。 现在七十多岁到五十多岁的人里边有很多人曾经是《中学生》的忠实读者,在生 活上和学问上是受过它的教益的。 在这里我想顺便说一个故事。1949 年初,开明书店收到魏建功、萧家霖等几位先 生从北平寄来的编字典的计划,圣陶先生认为这个计划很好,复信说开明可以接受 出版。这就是后来由附设在出版总署内的新华辞书社出版的《新华字典》,那时 候圣陶先生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新华字典》出版之后,新华辞书社并没有解散, 圣陶先生打算让这个班子继续编别的辞书,并且希望建功先生辞去北京大学的职 务,继续领导辞书社的工作。建功先生不肯,态度很坚决。后来有一天圣陶先生跟 我闲谈,谈起这件事,他说:“难道在大学里教课一定比编字典的贡献大吗?”现在 建功先生和圣陶先生都已经作古,我也不需要保密了。 1945 年,抗日战争结束,圣陶先生一家随着开明书店由长江出川回上海,第二年我 也随金陵大学回南京。为写稿的事,也时常有书信往还。1947 年, 圣陶先生约朱 佩弦先生和我参加高中国文读本的编辑工作,我建议把语体文和文言文分开,编成 两套,他们两位都同意。到 1948 年冬天,淮海战役的胜负已成定局,南京城里人心 惶惶,很多人家避居上海,我也扶老携幼投奔开明书店。我在开明书店工作了一年 有余,认识了章锡深、王伯样、顾均正、徐调孚,贾祖璋、周振甫、唐锡光等“开 明人”,也多多少少感染上了那难于具体描写却确确实实存在的“开明作风”。圣 陶先生不久就去香港转道去北京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府成立之后担任出版 总署副署长。第二年我应清华大学之聘也来到北京。虽然住得不近,也还时不时 有机会见面。 1951 年 2 月,我母亲在上海去世,我奔丧回南。回到北京,家里人告 诉我,圣陶先生找过我,说有要紧事儿。我去了才知道是要写一个讲语法的连载,在 《人民日报》上发表,主要是供报刊编辑以及一般干部参考。发起这件事的是胡 乔木同志,他曾经问过语言研究所,语言研究所不愿意承担,才找到圣陶先生,圣陶 先生说可以找吕某人试试。这就是《语法修辞讲话》的由来。这件事在我的生话 中形成又一个转折点。1952 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时候,我被分配到语言研究所, 做语法研究工作,还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兼任一名副总编辑(圣陶先生是社长),照料 语文课本的编辑工作。如果没有《语法修辞讲话》这件事,很有可能我会跟着清 华大学中文系并入北京大学,或者调到别的大学去。 《语法修辞讲话》给我惹出许多事儿。首先是到处邀请做报告,其次是回答纷至 沓来的读者来信。过了几年,好象没事儿了,忽然有一天接到圣陶先生一个电话,说 是某方面的指示,要写一篇批判《语法修辞讲话》的文章,并且点名要圣陶先生写。 圣陶先生在电话里说,这篇文章他不会写,“解铃还是系铃人,还是请你勉为其难吧。 署名当然还是署我的名字。”这可把我难住了。对于《语法修辞讲话》我也不怎 么满意,可是我的不满意跟那位不知道名字的发指示的同志的不满意, 大概不是 一回事。所以这篇文章很难写,既要让考官满意,也得让挨批者不太难堪。好在已 经过多次政治学习,如何发言才算“得体”已经多少有些经验。饶是这样,一千多 字的文章还是写了一个星期,登在《人民日报》上,也不知道命题人是否满意。 《语法修辞讲话》的发表引起了一阵“语法热”,一两年内就出版了十来种语法 书。圣陶先生大概也看过几种,好象都不满意,有一天跟我说:“能不能写一本不用 术语的语法书,容易懂,而且实惠?”我说:’’不用术语恐怕办不到,少用几个,象`名 词,、`动词’、`主语’、`谓语’等等,也许能够办到。至于实惠,也就是对 说话、作文有帮助,那就更难了。”圣陶先生当然没有叫我试写,我可偷着试过好几 次,都是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我希望有人能满足圣陶先生这个遗愿。 我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照料初中汉语课本的编辑工作,当时的计划是要把汉语和文 学分成两套课本的。实际工作是张志公同志负责,但是我得认真审读,提修改意见。 这套课本仅仅试用两年就不用了,汉语和文学又合流,恢复原先的语文课本的编法。 这时候我已经不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职务,但是圣陶先生叮嘱我好好审读新编的 语文课本。不久,我在语言研究所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的初稿陆续出来.圣陶 生先和朱文叔先生都是审订委员会的委员,也只有他们二位认真提了些修改意见。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彼此不通音问。我听说周总理设法保护文教界的一些 老先生,估计圣陶先生会在内,也就放心了。我自己则由隔离反省而集中学习,而下 干校,又和二十多位同志于 1971 年初提前放回北京,仿佛做了一场希奇古怪的大 梦。这时候虽然仍然受驻机关的军宣队、工宣队管束,已经基本上可以自由行动, 于是有一天我就去访问圣陶先生。大概这个时候圣陶先生那里还是很少有客人来 吧,看见我非常高兴。寒暄几句之后,他睁大眼睛问我——至今我还记得很清楚— —“你是什么罪名?”我说:“反动学术权威加走资派,双料打倒对象。”圣陶先生 叹了口气,半晌不说话。后来互相交换熟人的消息,圣陶先生扳着指头算了会儿说: “我认识的人里边,死了的和下落不明的,十七个。” 圣陶先生和王伯祥先生是幼而同学,长而共事,交情很深。伯祥先生那时候身体不 好,在家里很寂寞,圣陶先生常常去看望他,有时候乘公共汽车,有时候步行。二位老 人的心情是不难理解的。因此,我也过些时候就去看看圣陶先生,尽管没有多少话 要说。 叶圣陶先生不是以书法知名的,可是书以人重,来求墨宝的还是很多。我在上海的 时候曾经得到他一副篆书短联。1976 年有人送我两张高丽棉纸,我拿去请圣陶先 生给我写点什么。他写了两首诗送我,是楷书写的。 华西初访犹如昨,既接清芬四十年。邃密深沈殊弗逮,斌存虚愿欲齐贤。并臻信达 兼今稚谓使用现代语,译事群钦夙擅场。颇冀移栽名说部,`卑因橡笔得深赏。 这里既有溢美之辞,也有勉励的话,希望我翻译外国名著。我又何尝不想在这方面 多做点工作,但是我也跟很多人一样,时间不能完全由自己支配,也就顾不上了。 在这以前,圣陶先生也曾经在我女儿吕霞写的《在抗战中度过的童年》的前边题 过一首《洞仙歌》,那些短篇是原先发表在《开明少年》上,后来剪贴成册的。 华西初访,记见垂髻觑,小试文心不吟絮。叙离乡,辗转汉浦湘奉,更绕道遥傍滇池侨 寓。晨曾摊手稿,开载于今,重读依然赏佳趣。观感本童心,暗喜轻愁带幽默,时时流 露。待掩卷津津味徐甘,却不免追怀西南羁绪。 1977 年 8 月,谢刚主(国祯)先生发起去承德避暑山庄游览,邀请圣陶先生、唐搜同 志和我同去,圣陶先生由至善世兄随侍,唐恻同志和我也都有家属陪同。那时候避 暑山庄还没有正式开放,游人很少。我们住在文津阁楼下,非常清静。早晚在松林 中散步,虽少花香,不乏鸟语。尽管只住了一个星期,但是来去自由,没有多人迎送, 也不要讲话和应酬,圣陶先生心情很舒畅,后来还屡次提到。第二年夏天圣陶先生 参加政协的视察组去四川,路上患病,回到北京去医院检查出来是胆结石,做了手 术,在医院里住了三个多月,健康大受影响。这以后,除 1982 年到烟台作短期旅行 外,就没有再出京了。 我最后一次晤见圣陶先生是 1987 年 9 月 8 日。这一年他的健康情况比较稳定, 那一天正好有新华社的老摄影记者邹健东同志来给圣陶先生拍相片,也给我们两 人拍了一张合影,圣陶先生兴致很好。H 月 17 日上午我去看望圣陶先生,他因为 晚上没睡好,早餐后又睡着了,我没有惊动他。至善有事出去了,我跟满子说说话就 出来了。后来我自己闹病,住了一程子医院,回家休养,一直想去看圣陶先生都因循 未去。有一天张志公同志来看我,说起圣陶先生,他说他也好久没去看望了。我们 相约过几夭去看他老人家。又过了几天,志公在电话里告诉我,圣陶先生又住院了。 最近几年,他常常住院,所以我也没放在心上,打算过些时到医院去看他。二月十六 日早晨,志公同志来电话,说叶老去世了,我后悔没早去医院。第二天我自己患感冒 躺下了,追念往事,做了一副挽联: 交情兼师友,四十八年,立身治事,长仰楷式。 道德寓文章,一千万字,直言曲喻,永溉后生。 也只是在心里念道念道,没有写出来送到民主促进会举行的追思会上去。下联是 天下的公论,上联却是说出我个人的感受,可是我相信,象我这样受过圣陶先生言 谈的影响、行事的感染的真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