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3 MB
  • 2021-10-22 发布

部编版语文七上初中语文教材介绍与编写说明

  • 1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 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 ——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介绍 新中国教育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 …… 1.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 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 党的十八大 提出“ 立德树人 ” 的根本任务。新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 , 将 构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革命传统教育 、 建设 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融合在整套教材 的设计 之中 , 为学生的人格培养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 1 2 3 4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革命传统 教育 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法制教育 语文学习 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 1.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 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 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2. 遵循 课标 要求,坚持课改方向 ,守正创新。 新教材努力遵循《课程标准》( 2011 年版)的要求,尊重语文教育基本规律,合理有序地安排学习内容,切实做到“守正”,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2. 遵循 课标 要求,坚持课改方向 ,守正创新。 新教材的编写 也 是对课改的总结与支持,注意吸收课改的经验,如“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基本能力培养等等,并尽可能多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力求达到“创新”。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2. 遵循课要求,坚持课改方向 ,守正创新。 具体做法: 少做题,多读书,勤练笔,注重语文积累和语感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自主阅读 , 自由表达,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课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一条通道,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 “ 三位一体 ” 的阅读教学体系 ; 参与社会实践,获得解决实际生活需要的语文问题的能力。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3. 以 学生 为本,突出“语文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新教材特别注重课程标准提出的 “ 语文素养 ” 理念,力求站在更新的高度和更开阔的视野审视当前的语文教育。 语文素养体现到教材中,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 的培养 , 也 有整体素质 方面 的要求,有 对 学生未来必备品格与核心能力的要求。 因此, 语言 能力 、思维能力 、 审美情趣 、文化品位 等 始终是新教材追求的目标 。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语文素养 学习策略 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 积累 理解 扬弃 积累 口语 写作 整合 探究 文化传承 表达 语言与思维 语文素养 策略方法 诵读 品味 梳理 理解 心得 阅读与鉴赏 1. 双线组织单元,创建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人文主题?文体组元?主题 + 文体? 新教材 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力求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 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课标: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人文主题 + 语文要素 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 阅读:双线组元 四季美景 动物与人 科幻探险 人生之舟 想象之翼 生活哲理 修身正己 至爱亲情 学习生活 群星闪耀 凡人小事 热爱祖国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自我 维度之一:人文主题 阅读:双线组元 朗读 默读 精读 略读 浏览 阅读方法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维度之二: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即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 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 。 阅读:双线组元 七年级上册 品味精彩语句 体会思想感情 把握文章大意 理清作者思路 概括文章中心 发挥联想想象 七年级下册 把握人物特征 掌握叙事角度和详略 了解抒情方式 感受文章风格 学有心得 学会思考质疑 阅读 策略 维度之二:语文要素 1. 双线组织单元,创建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两种倾向:强调知识和能力的时代,反复操练,题海战术; 淡化甚至取消知识的时代,教学梯度被打乱。 新教材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 , 细化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 , 努力做到“一课一得” , 建构适合中学 生 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但这是“隐在”的,并不刻意强调,防止过度的操练。 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 2. “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设计,强调向课外阅读的延展。 新教材 特别重视阅读教学,以各单元课文的学习为主(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 ),辅之以“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同构建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并在这方面凸显特色,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倡议。 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 A 教读 B 课内自读 C 课外自读 D 整本书阅读 阅读体系 每单元推荐 3—5 篇 教读课文 2—3 课,自读课文 1—2 课 每册推荐 6 部 由“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课外阅读成为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沟通课内外阅读,强调单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结合。 2. “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设计,强调向课外阅读的延展。 设计目的 ,力图改变以下三种状况:强调由教师引导到由学生自主阅读的转变,改变现在普遍存在的精读、略读不分的状况;强调由单篇文章阅读到更多同类文章或整部作品阅读的拓展,改变过于强调单篇阅读的状况,更好地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强调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改变现在普遍读书太少的状况。 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 3. 选文注重经典性、 审美性、适用性、 多样化,文质兼美。 经典性为主,兼顾时代性 , 让学生接触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中外经典文化有尊严感 ,又 贴近学生生活, 反映时代特点 。 审美性(语文性), 选美文,值得咀嚼、涵泳,激发阅读兴趣,提升审美能力。 曹文轩的主张。 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 3. 选文注重经典性、 审美性、适用性、 多样化,文质兼美。 适用性,以学生为本, 难度适中,适合教学。 有些偏南的文章,希望带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多样性 , 以现代文为主,兼顾古代诗文,外国作品也占一定比重。 另有 科普 文章 、 实用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 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 特别强调: 增加古诗文的阅读量 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 加大文言比重,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七年级文白混编;八年级以后,每册集中安排两个单元。 单元选文、课外古诗词诵读,全套书一共选编古代诗文 130 篇(首),约占总篇目数的5 2 %。此外,每册的综合性学习中有一个专门的传统文化专题。 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 4. 多层次 构建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便于学生使用。 新编教材不只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自学的学本。 新的教学理念 强调 学生为学习主体,教材编写也 特别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从内容到形式,处处为学生考虑,适应学生自学的需要。 比如自读课文、名著导读的设计,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特质。 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 4. 多层次 构建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便于学生使用。 新教材注重建构助学系统,包括单元导语、预习、注释、练习、阅读链接 、 写作技巧的点拨、 综合性学习的引导等。 不只是注重字、词、句 、 段的积累和理解,也 重 视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品味的培养;注意搭建适合学生交流、探究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 5. 强调活动、体验, 重视 在语文综合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 新教材在原来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基础上,新增“活动探究”单元,以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抓手,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等项目,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运用能力 , 培养在特定情境中完成特定任务、解决特定问题 的能力。 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 6. 合理安排 各种 语文知识,随文学习,学以致用。 过分重视知识系统性,或取消知识教学,都是不妥当的。 新教材格外重视程序性知识,诸如阅读策略、写作策略等,目的是让学生能自主建构知识;各单元还安排一些小 补白 ,以简洁易懂 的 方式适当介绍有关语法修辞 、 阅读、写作、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 6. 合理安排 各种 语文知识,随文学习,学以致用。 新教材特别注重语文知识“随文学习”的原则,主要素材来自课文,又很自然体现在各单元习题和相关设计中 ; 避免过分追求系统性所造成的机械与繁琐,又能体现教学的层级和梯度 。 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 补白 语言知识 修辞知识 文学常识 文化知识 词义 词汇 词类 短语 比喻 比拟 排比 关于词 关于律诗 古代戏曲 谦称与敬称 补白:知识补给站 全套教材 6 册,每册 6 单元,由不同的板块综合构成。 阅读与写作构成教材的主体。 阅读着重培养阅读一般文章的能力和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写作相对独立同时又与阅读教学相互配合。 各单元 相机 安排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 名著导读、古诗 词 诵读等内容,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 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 / 口语交际 / 名著导读 / 古诗 词 诵读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一)阅读 单元 1. 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人文主题 + 语文要素 在阅读教学中, 新教材注重 阅读方法 和 阅读策略 两个方面的训练,在不同年级有 不同的要求。 如七年级,阅读方法方面 强调朗读和默读,精读和略读;阅读策略方面,着眼于一般阅读能力的养成,如整体感知、品味语句、概括中心、理清思路等,大致按照难易的先后顺序排布,并注意与阅读方法的配合。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七   上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四时之景 亲情之爱 校园之美 人生之舟 生命之趣 想象之翼   * 朗读一:体会语言之美 * 品味精彩语句 * 朗读二:体会思想情感 * 把握作者的情感 * 默读一:一气呵成 * 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 默读二:圈点勾画 * 理清作者的思路 * 默读三:摘录积累 * 概括文章的中心 * 默读四:快速阅读 * 理解联想和想象   七   下 群星闪耀 祖国之恋 凡人小事 修身正己 哲理之思 科幻探险   * 精读一:字斟句酌 * 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情感 * 精读二:学做批注 * 学习主要抒情方式 * 精读三:熟读精思 * 掌握叙事角度,分清详略 * 略读:确定阅读重点 * 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 比较阅读 * 学习主要描写方法 * 浏览:提取主要信息 * 对内容和表达有所思考和质疑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一)阅读 单元 八、九年级则以文体阅读为核心,力求培养学生某一类文体的阅读能力。八年级以实用性文体为主,如新闻、传记、演讲词、游记等,交叉安排说明性文章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的阅读;九年级集中学习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交叉安排议论性文章的阅读。 八、九年级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性、议论性文章以及实用类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一)阅读 单元 2. 课型的区分: 教读和自读 。 阅读部分 , 每单元一般 4 课,分为教 读 和 自读(以前为 “ 精读 ” 和 “ 略读 ” ,“讲读”和“自读”) 两种课型 , 强调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由教师引导到由学生自主阅读的转变,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阅读方案,形成阅读能力。 精读、略读;讲读,自读;教读,自读。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一)阅读 单元 2. 课型的区分: 教读和自读 。 教读课文,由教师带着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或阅读方案,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达成相应的阅读目标,目的是学“法”。 自读课文,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一)阅读 单元 3. 两类课型:加大课型的区分力度。 现行教材:阅读提示 + 注释 + 研讨与练习。 新教材 两种课型 设置不同的 助读系统, 加大区分力度 ,显示教学差异 。 教读课文: 预习 、 注释 、 思考探究 、 积累拓展 、读读写写、 补白 。 以便于学生把握重点,学习目的性更明确。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 预习 ” 兼有 助读 和 作业 双重功能,或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或调动阅读期待,或与学生的经验、以前所学进行勾连,或提供必要的文本解读需要的背景知识,或照应单元重点提示必要的阅读方法,或指出阅读中需要思考的问题等,目的在于引导、铺垫、提高阅读兴趣等 。 内容、情感、主题、写法、疑难 积累、品味、拓展、延伸,与文本以外的内容建立起广泛的联系 两个层次练习,体现思维的渐进性,由课内到课外延伸拓展,由理解把握文本到积累梳理语言材料、扩大拓展学习资源,举一反三,内化为语文素养。 (一)阅读 单元 3. 两类课型: 加大课型的区分力度 。 自读 课文的助读系统 改革力度最大。 由注释、 旁批、阅读提示、 读读写写 、 补白 等组成。 不再设置课后练习,体现课标要求的独立阅读、自主阅读理念,并将教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于自主阅读实践。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旁批 随文设置,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或 针对课文的关键之处、文笔精华以及写作技法做精要点评, 或以 问题的形式 呈现 ,启发学生思考。 力避结论的直接呈现,强调启发性和引导性。 《 回忆鲁迅先生 》 配合单元重点或选取文章的独到之处进行指导,指向学生的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并尽可能向课外阅读和学生的课外语文生活延伸,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 《 窃读记 》 (一)阅读 单元 4. 读读写写 —— 词语的学习和积累 新教材重视字词的积累,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汉字审美意识。 ◎ 以词语形式体现,词语当中包含着要求掌握的生字;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一)阅读 单元 4. 读读写写 —— 词语的学习和积累 ◎ 这些词语主要是参照课标中的《字表(二)》,用专门设计的软件筛选出来的,避免了以往教材的随意性; ◎ 所有词语是专门邀请国内知名硬笔书法家书写的,从正楷到行楷,落实课标对书写方面的要求,增加审美的因素。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二)写 作 新 教材的写作专题,尽量与各单元阅读的学习重点配合 ,又尽可能自成体系 ,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开始,逐步培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各类文体及游记、书信、小传等实用类文本的写作能力。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二)写 作 七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 , 在此基础上初步培养写人记事的能力 。 八、九年级写作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文体写作,如怎样写消息、撰写演讲稿;二是改编式写作,如仿写、改写、扩写、缩写;三是作文程式学习,如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等。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写作:独立专题 小 活 动 技巧点拨 实例分析 一般写作 要求 思路要清晰 如何突出中心 发挥联想和想象 文从字顺 怎样选材 语言简明 记事写人 能力 学会记事 写人要抓住特点 写出人物的精神 抓住细节 学习抒情 写作指导 写作实践 (二)写 作 1. 各专题的选择力求使学生能一课一得,避免笼统和大而无当。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会记事”,旨在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 重点从 两个 方面进行 指导 :一是要把 事情写清楚、写明白, 二 是要写出感情。这两个要求并不高深,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按照教材要求去做,学生至少能做到一课一得。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二)写 作 2.力求调动学生的兴趣,改变害怕写作的现状。 ◎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专题,比如七上“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就是一节“激趣”课 ; ◎ 在 指导中穿插一些小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激发写作的灵感。 ◎注意与课文的照应和配合,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架起桥梁 。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没有细致的观察,没有对生活的热爱,怎么能了解这些细节呢? 放下畏惧,引发兴趣 (二)写 作 3. 加强写作实践 的灵活性和 指导性。 ◎ 可选择。每个专题设计 3 个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可能; ◎ 有趣味。 片段写作和整篇写作结合,前者往往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类似于热身,利于学生更好进入写作状态 ; ◎ 重指导。 写作实践都设计有提示,旨在帮助学生审题,打开思路,并提出方法建议。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发挥联想和想象 (三)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新教材包含 三个序列 ,在世纪初强化综合性学习的基础上做了减法。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综合性学习:三个系列 文学部落 我的语文生活 有朋自远方来 天下国家 少年正是读书时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传统文化 专题 语文生活 专题 综合实践 专题 (三)综合性学习 1. “传统文化” 序列。 围绕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关键词展开活动,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从中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如 七上“有朋自远方来”,七下“天下国家” ,围绕“ 朋友 ” “家国”等 关键词设计专题,引导学生搜集、整理、阅读古代关于 这方面的论述 ,认识 传统文化的价值 , 培养文化认同和自觉传承的美德 。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三)综合性学习 2. “语文生活” 序列。 让语文学习化身为一次次精彩的语文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如七年级上册 “文学部落”专题,指导学生组织文学兴趣小组,定期开展读书写作交流会,布置文学角,并创立班刊。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三)综合性学习 3. “语文综合实践” 序列。 以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为核心,指导学生综合处理各类文本,从中获取并筛选关键信息,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 七 上“ 少年正是读书时 ”专题,引导学生阅读所附资料, 认识读书的重要,了解自己读书状况等,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册 专题 主要活动 能力培养点 类别 七 上 有朋自远方来 专题资料搜集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资料搜集与研读能力;介绍和讲述 传统文化类 少年正是读书时 读书问题讨论会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倾听;比较分析;内省力 综合实践类 文学部落 读书交流会,编辑班刊 交流分享,组织策划;文学阅读与创作的兴趣 语文生活类 七 下 天下国家 故事会、朗诵会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讲述与能力;资料搜集与研读 传统文化类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主题活动:孝亲敬老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组织策划;实用文写作 综合实践类 我的语文生活 调查访问;搜集整理 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梳理探究;当代文化参与 语文生活类 (三)综合性学习 改变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思路 。 以往: 一个活动主题下涵盖数项子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自行设计活动方式,教材并不关注过程。带来的结果就是有些活动天马行空,大而不当,缺乏可操作性;或者每个子活动,各组各行其是,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教师很难协调统一。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三)综合性学习 新 教材把每次综合性学习整合成一个大的活动贯穿始终,在此基础上分出活动步骤,条分缕析。实施中,学生分组,以辅助活动形式分步骤实施,完成各自任务,最终归结到主要活动中来。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古今中外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论述和故事 提示完成活动的步骤、方案 在综合性学习中融入口语交际的要求 (四)口语实践 教材中相对来说非常重视的内容,特别是在强调素养的语境下。 七年级,为了与小学语文较好地衔接,主要融合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一般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等。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四)口语实践 八、九年级以口语交际专题的形式和活动探究单元的形式体现,专题包括讲述、复述、转述、应对、即席讲话、讨论、辩论 等常见的口语交际形式,活动探究单元涉及采访 、演讲、朗诵、表演等。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四)口语实践 “活动探究”单元,以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抓手,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运用能力。其基本设计思路是:文本学习—实践活动—写作。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文本学习,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某一文体的特点,把握其阅读策略,为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课内拓展开去,或实地采访,或模拟演讲,或朗诵鉴赏,或深入揣摩,排演剧本。 活动的落脚点是写作,或者根据活动要求撰写文稿,或者进行文学创作,或者记录活动中的点滴感悟。 (五)名著导读 根据课标的要求, 每 册安排2部名著,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和兴趣。所选名著以课程标准推荐书目为主,并尽量与课内阅读课文配合。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五)名著导读 ◎注重阅读方法的引导 ,意在解决如何读好一本书或某一类书的问题,更好地掌握读书的方法,并增加学生读书的兴趣; ◎ 在主要推荐的篇目以外,另外推荐2部 自主阅读篇目 ,或 与单元阅读方法的主题相契合、或与主要推荐名著类型相似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名著 导读 自主阅读推荐 七 上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 隔膜   林海音《城南旧事》 沈从文《湘行散记》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 李汝珍《镜花缘》 七 下 骆驼祥子:圈点批注   茅盾《林家铺子》 柳青《创业史》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阿西莫夫《基地》 J·K· 罗琳《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如何让名著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 名著简介 读书方法指导 专题探究 精彩选篇 自主阅读推荐 (六)课外古诗词诵读 每册安排2次课外古诗词诵读,每次4首。所选诗词除课程标准推荐的诵读篇目外,另增加若干经典名篇,要求学生能够熟读背诵,培育对传统文化及汉语美感的体认,加强文化积累。 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注释 导读 简明有效 提供背景 精心撰写 提供方法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七上 七下 峨眉山月歌 / 李白 秋词(其一) / 刘禹锡 竹里馆 / 王维 泊秦淮 / 杜牧 江南逢李龟年 / 杜甫 夜雨寄北 / 李商隐 春夜洛城闻笛 / 李白 贾生 / 李商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岑参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 陆游 逢入京使 / 岑参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 杨万里 夜上受降城闻笛 / 李益 潼关 / 谭嗣同 晚春 / 韩愈 约客 / 赵师秀 ●整体意识 ●单元意识 ●开放意识 ●实践意识 ●学生意识 四、教材使用中的五个意识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 解放头脑,让学生能 想 ; 解放眼睛,让学生能 看 ; 解放双手,让学生能 干 ; 解放嘴巴,让学生能 谈 ; 解放空间,让学生能接 触 自然; 解放时间,让学生能学自己 想 的东西。 人民教育出版社 托 起 绿 色 的 希 望 谢谢大家! 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 七年级编写说明 关键词一: 立德树人 关键词二: 语文素养 关键词三: 阅读体系 关键词四: 精打细磨 四个关键词 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 1 2 3 4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革命传统 教育 传统文化 国家主权与 海洋意识 语文学习 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 语文素养 学习策略 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 积累 理解 扬弃 积累 口语 写作 整合 探究 文化传承 表达 语言与思维 语文素养 策略方法 诵读 品味 梳理 理解 心得 阅读与鉴赏 A 教读 B 课内自读 C 课外自读 D 整本书阅读 阅读体系 每单元推荐 3—5 篇 教读课文 2—3 课,自读课文 1—2 课 每册推荐 6 部 由“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课外阅读成为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沟通课内外阅读,强调单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结合。 课内阅读 教读 课文 自读 课文 旁批 阅读提示 预习 课后练习 读读写写 精彩 选篇 课外古诗词 非连续性文本 其他构成 课内 阅读 内容,写法 激趣,启发,准备 思考探究 积累拓展 科学化处理 书法范字 精要指导 延伸阅读 准确有用 指向关键 导向语言 深度思考 语言简明 课外阅读 自主阅读推荐 每册推荐 4 部课外自主阅读名著 自读课本 紧密配合单元课文,精选优秀文本,突出可读性 拓展延伸篇目 每单元至少有一两课提供拓展、延伸篇目 综合性学习 自主搜集资料,进行文本阅读,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精编精校 延续人教版教科书严谨、科学的编写风格,调动各方面力量,精细打磨教材 编辑人员建立统一的编校规范 审查委员以审助编,以审促编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审校(文言、科学等) 邀请一线教师通读教材,确保适切适用 两次大范围试教试用,保证教学适用性 结构体系 读写配合 阅 读:双线组元 写 作:独立专题 综合性学习:三个系列 名著导读:聚焦读书方法 课外古 诗词诵读: 补 白:知识补给站 板块聚焦 读写配合 双线组元 人文 主题 一课一得 记叙 语文 要素 一般写作能力 描写 抒情 阅读 写作 配合 巩固 阅读:双线组元 四季美景 动物与人 科幻探险 人生之舟 想象之翼 生活哲理 修身正己 至爱亲情 学习生活 群星闪耀 凡人小事 热爱祖国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自我 维度之一:人文主题 阅读:双线组元 朗读 默读 精读 略读 浏览 阅读方法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维度之二:语文要素 阅读:双线组元 七年级上册 品味精彩语句 体会思想感情 把握文章大意 理清作者思路 概括文章中心 发挥联想想象 七年级下册 把握人物特征 掌握叙事角度和详略 了解抒情方式 感受文章风格 学有心得 学会思考质疑 阅读 策略 维度之二:语文要素 写作:独立专题 小 活 动 技巧点拨 实例分析 一般写作 要求 思路要清晰 如何突出中心 发挥联想和想象 文从字顺 怎样选材 语言简明 记事写人 能力 学会记事 写人要抓住特点 写出人物的精神 抓住细节 学习抒情 写作指导 写作实践 综合性学习:三个系列 文学部落 我的语文生活 有朋自远方来 天下国家 少年正是读书时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传统文化 专题 语文生活 专题 综合实践 专题 七年级综合性学习细目表 册次 专题 主要活动 能力培养点 口语交际 类别 七上 有朋自远方来 专题资料搜集,讨论会,自我介绍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资料搜集与研读能力;介绍和讲述能力 介绍 传统文化类 少年正是读书时 主题活动:读书问题讨论会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倾听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内省力 倾听 综合实践类 文学部落 读书交流会,编辑班刊 交流分享能力;组织策划能力;文学阅读与创作的兴趣;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发言 语文生活类 七下 天下国家 故事会、朗诵会、展示会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讲述能力;朗诵能力;资料搜集与研读能力 讲述 传统文化类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主题活动:孝亲敬老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实用文写作能力 发言与倾听 综合实践类 我的语文生活 调查访问;搜集整理 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梳理探究能力;当代文化参与 提问与建议 语文生活类 示例: 少年正是读书时 表达交流 语文实践 专题讨论会 - 学会倾听 - 积极发言 信息共享 - 分享个人经验 - 借鉴别人成果 情境写作 问卷调查 - 分析问卷 - 发现问题 - 寻找解决途径 文本阅读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混合文本阅读 阅读方法梳理 调查 分析 阅读 分享 借鉴 写作 比较 名著导读:聚焦阅读方法 专题探究 读书方法指导 精彩选篇 自主阅读推荐 板块构成 名著简介 围绕一部名著,例谈一种读书方法或一类书的阅读策略。结合专题探究和精彩选篇,阅读全书,完成任务。 自主阅读推荐 旨在照顾更多学生的阅读趣味,扩大名著推荐的范围。 学生根据各自兴趣,自行安排阅读。 书目选择考虑两个因素 可读性与经典性相结合 与阅读方法契合,或与主推荐名著类型相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主推荐名著 《 朝花夕拾 》 《 西游记 》 《 骆驼祥子 》 《 海底两万里 》 阅读方法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精读和跳读 圈点批注 快速阅读 自主阅读推荐 《 城南旧事 》 《 湘行散记 》 《 猎人笔记 》 《 镜花缘 》 《 红岩 》 《 创业史 》 《 基地 》 《 哈利 · 波特与死亡圣器 》 注释 导读 简明有效 提供背景 精心撰写 提供方法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七上 七下 峨眉山月歌 / 李白 秋词(其一) / 刘禹锡 竹里馆 / 王维 泊秦淮 / 杜牧 江南逢李龟年 / 杜甫 夜雨寄北 / 李商隐 春夜洛城闻笛 / 李白 贾生 / 李商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岑参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 陆游 逢入京使 / 岑参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 杨万里 夜上受降城闻笛 / 李益 潼关 / 谭嗣同 晚春 / 韩愈 约客 / 赵师秀 补白 语言知识 修辞知识 文学常识 文化知识 词义 词汇 词类 短语 比喻 比拟 排比 关于词 关于律诗 古代戏曲 谦称与敬称 补白:知识补给站 尽量用课文中的例子,以贯彻随文学习的思路;内容不求全面,突出基础性,少用术语;写法上,由具体语言实例导入,采用归纳法,语言力求简洁、生动、好懂。 2 3 4 5 第一单元 四季美景 第二单元 至爱亲情 第三单元 学习生活 第四单元 人生之舟 第五单元 动物与人 学习朗读,品味精彩语句,体会汉语之美 学习朗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把握情感基调 学习默读,一气呵成读文章,把握文章大意 学习默读,学习圈点勾画,理清作者思路 学习默读,学做摘录,把握文章中心 1 6 第六单元 想象之翼 学习默读,快速阅读全文,发挥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艺术世界 单元介绍 第一单元 描写景物的一组优秀诗文,具三美:美景、美情、美言。 学会朗读(重音和停连) 声韵之美;进入情境;体会情感 发挥联想和想象,获得情感体验 揣摩和品味作品语言 感受和品味语言之美 通过品味语言,探情寻意 学习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体会表达效果 不做辞格的辨析 第一单元 课 文 要 点 春 / 朱自清 诵读揣摩,想象画面,体会情味 济南的冬天 / 老舍 温晴、温情、温婉,写景手法(统一基调、层次性、虚实等) 雨的四季 / 刘湛秋 细腻的感受,细致的描摹,浓郁的情味,诗化的语言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 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李白 次北固山下 / 王湾 天净沙 · 秋思 / 马致远 巩固诵读能力,发展理解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情境(设身处地) 第二单元 写人记事的一组诗文。以情为核,情在事中,情在物中。 以亲情为主,但不限于亲情 继续学习朗读 内部心理技能,包括“情景再现”和“把握情感基调” 外部语音技能,包括重音、停连、语气、节奏 把握思想感情 情感显豁明了的 情感深沉含蓄的 第二单元 课 文 要 点 秋天的怀念 / 史铁生 感知平静内敛的叙事语调,领会丰富的情感内蕴 散步 / 莫怀戚 多角度理解文本内涵;小说笔法,精心营构 散文诗二首 金色花 / 泰戈尔 荷叶 · 母亲 / 冰心 比较阅读(语言、形象、情感),教师提供比较的维度作为支架。 《 世说新语 》 二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 言文兼顾:反复诵读,自然疏通;探究核心问题(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咏雪句之高下;元方之方正,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第三单元 一组有关童年学习生活的课文。回忆童年,童真童趣;寻觅旧影,人生感怀。 学习默读,侧重保持感知的完整性 不出声,不分心,不停顿,一气呵成读课文 猜读法和跳读法 把握基本内容,了解课文大意 抓要素 抓关键 第三单元 课 文 要 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鲁迅 乐园之乐与书屋之趣;小鲁迅与大鲁迅;衔接与过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百草园,也有一个充满复杂情绪的三味书屋 再塑生命的人 / 海伦 · 凯勒 感恩莎莉文老师:开启智慧与再塑生命 追寻心路历程,体会作者情感 窃读记 / 林海音 快乐与惧怕交织的矛盾心理,孩子的小心思;好学的精神,人间的关爱;精巧的布局谋篇(悬念、顺叙与插叙、前后对照营造张力) 《 论语 》 十二章 读书求学,修身立德;抓关键字,诵读揣摩 第四单元 关于人生的一组课文。树立榜样,以形象动人;阐释经验,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精神、作者人生经验 。 继续学习默读,侧重圈点勾画 读书“三到” 词句层面、理解层面、结构层面 理清作者思路 整体思路与局部思路 梳理一些文章思路展开的模式 第四单元 课文 要点 纪念白求恩 / 毛泽东 白求恩精神的现代价值;对比手法;品味语言特色;叙 — 论 — 颂的结构 植树的牧羊人 / 让 · 乔诺 多角度理解牧羊人的精神;叙述前后相连的几件事(顺序、衔接、详略);先叙后评 走一步,再走一步 / 莫顿 · 亨特 “迈出第一步”的意义;完整叙述一件事情(顺序、时空转换、伏笔与悬念);事情演进与心理变化同步展开;由一般到普遍 诫子书 / 诸葛亮 当下教育价值;理解深层意蕴;抓住关键词,理解其关系;先立论,再阐发,再正反论述;诵读中积累实词、虚词 第五单元 一组与动物有关的课文,表现人类与动物关系的方方面面。 继续学习默读,侧重摘录 。 文笔精华 关键信息 内涵语句 文本细读,学会把握和概括中心思想 把握段意,抓中心句,关注特异之处 理解作者情感 第五单元 课文 要点 猫 / 郑振铎 得猫 — 养猫 — 失猫,三段经历,结构相同,却层层递进;理解作者的情感;对三只猫的描写 鸟 / 梁实秋 理清作者思路:我爱鸟,爱的是鸟的自然形态,爱鸟的声音,爱鸟的形体,但这个爱是单纯的,不负载文化的信息,爱鸟同时也为鸟而悲。对鸟的细腻描写;典雅精美的语言 动物笑谈 / 康拉德 · 劳伦兹 四个故事;抓关键词“逗笑”;作者科学研究的专注忘我、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幽默风趣的语言 狼 / 蒲松龄 人与动物关系的另一面;梳理交锋的经过;积累实词、虚词;中国狼文化的探究 第六单元 一组富有想象力的作品。有童话、神话、寓言、诗歌,想象是其特质。 学习快速阅读 。 精神高度集中,快速大量摄取信息 线式阅读、面式阅读 学会判断内容主次、摆脱字斟句酌的习惯 每分钟 400 字 调动生活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课文。 体会课文的想象世界 触发想象,拓展延伸 第六单元 课文 要点 皇帝的新装 / 安徒生 成人的两难选择;快速阅读能力培养;课本剧编演 诗二首 天上的街市 / 郭沫若 太阳船 / 吴望尧 体会诗歌想象世界,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理解想象和联想运行的线路;激发想象,发挥创造力 女娲造人 / 袁珂 女娲的神性与人性;演绎与扩充;神话故事的拓展阅读 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 伊索寓言 》 蚊子和狮子 /《 伊索寓言 》 穿井得一人 /《 吕氏春秋 》 杞人忧天 /《 列子 》 寓言文体的特点(故事与寓意;适当夸张变形;以矛盾性营构故事);联系生活,多角度理解寓意;改造文本,产生新寓意 解答一些问题 1. 教材篇目数为什么比现行人教版教材少了? 2. 有些课文与现行教材比,为什么有些地方文本不同了? 3. 有的作者课下有注释,有的没有,是怎么考虑的? 4. 整套教材为什么没有书法教育的内容? 5. 课后“读读写写”栏目为什么不能增加一些空白田字格供学生 练习书写? 6. 有些版式设计与过去不同了,看起来有点不顺眼,能否做一点调整? 7. 课文特别是教读课文,排版上能否留一些空白给学生做笔记用? 8. 七上 34 页小贴士 《 伯牙绝弦 》 中的“锺子期”,为什么用“锺”不用“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