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9 MB
  • 2021-10-22 发布

七年级上语文课件核舟记 (6)_鲁教版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核舟记魏学洢 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 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省嘉兴市) 人。其父亲魏大在明熹宗时做“给 事中”官,因上书弹劾阉党头子魏 忠贤,被逮捕下狱遭暗害。魏学洢 扶柩还乡,晨夕号泣,不久悲愤而 死,只活了30岁。他一生没做过官, 生前好学善文,撰有《茅檐集》。 读准下面红色的字 罔不( ) 贻( ) 有奇( ) 黍( ) 箬篷( )舱( ) 轩( ) 糁( ) 峨冠( ) 髯( ) 辑( ) 椎髻( ) 壬戌( ) 虞山( ) 篆章( ) wǎng yí yòu jī shǔ ruò cāng xuān sǎn guān rán jí chuí jì rénxū yú zhuàn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一  1.我们课前朗读课文和注释多少遍了?我 们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王叔远的雕刻技艺 呢? 2.作者拿出什么例子来说明王叔远的雕刻 技艺的高超的?哪个词最能体现雕刻的 难度?  3.这个“核舟”有多大,雕刻有什么事物, 它能让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用自己的 话来说。 整体感知二  4. 如果你手上有这个核舟——立体的事物,你 会按怎样的空间顺序来向大家解说呢?作者为 什么先介绍船中,而不是先介绍船头呢?  明确:首先,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如 果有高低不平的事物在眼前,人们会先注意到 高而凸起的部分的,看山如此,看船如此,看 一个小小的微雕也是如此。其次,呼应第一段 的“奇巧”。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船头坐三人 中轩敞者 舟尾横卧一楫 其船背稍夷 整体 局部 中间 两边 船背 逻 辑 顺 序 空 间 顺 序 主 — — 次 5.王叔远用核桃中间高而突起的部位雕 刻的船舱,那么这一段的“奇巧”表 现在哪呢?(指名学生朗读第三段) 6.你能结合注释介绍“大苏泛赤壁”这 个宋代文坛上的著名掌故。 第一课时课后作业: 1.阅读《后赤壁赋》和《赤壁赋》 的原文和译文,至少读两遍。 (之前印好,发给学生) 2.网上阅读苏轼和佛印的故事。 3.网上查找核舟的图片和当今我 国民间微雕艺人的高超技艺。 复习导入新课 1.我们课后阅读了《后赤壁赋》和 《赤壁赋》的原文和译文,这两篇文 章有没有说与苏轼在赤壁游玩的人是 谁啊? 2.苏轼《赤壁赋》开头的句子是什么? 而雕刻家王叔元刻在核舟上题名的时 间是那一年?这说明什么?  1.如果“核舟”摆在你面前,你怎么介绍船头 这三个人物,按左中右的顺序吗?为什么作者 不这么写?  作者先提苏东坡,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 坡”,而且描绘他的外貌特征,目的是指出他 的主人地位,紧扣“大苏泛赤壁”的主题。  主要是运用动作和神态,写苏、黄共阅一手卷,用了 “执”“抚”“指”“语”等动词细腻地刻画他们 神情的专注和关系的亲密,描绘他们互相切磋的情 形。写佛印,则用 “袒”“露”“矫” “视”“卧” “诎”“竖” “挂”“倚”等一系列动词,静中有 动,动中有静,活画出一个不拘于世俗礼法、放浪 形骸的和尚形象。表现他们豁达、豪放的胸襟,说 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 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 目的是给观赏者以江上泛舟的实感,与苏轼 《后赤壁赋》中“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 所止而休焉”的意境暗合,从而巧妙表现作品 的主题。采用先总后分,运用对比和想象写了 两个船工的外貌、动作和神态。右边那个“仰 面”“倚木”“攀趾”“呼啸”,动作粗犷, 神态悠闲。刻写左边那个“执扇”“抚 炉”“视端容寂”,都是为写其“听茶声然” 而服务,突出他“听”的专注和神色平静,二 者动静结合。“若啸呼状”和“若听茶声然” 则是作者的想象,人物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 题词和篆章是我国的书画文化,是我国 工艺美术民族风格的标志之一。而且用 了篆章就表示作品所属。此处略写,了 了几笔,交代了题词和篆章,题词和篆 章总共十八个字,“细若蚊足,钩画了 了”,更显雕刻家技艺的精湛。题名色 墨,图章色丹,黑红相称,色彩和谐。  5.首先,文章采用了“总述——分述——总述” 的结构形式。重点是写船体和人物的第二部 分,这部分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有主有次作介 绍。先重点介绍舟的正面,后略写舟的背面。 其次,本文对舟上的物和人的记述都细致入 微,描写生动。  6.记叙之外,还都作了细致入微的描写,生动 形象。  7.借助想象,是虚写。生动的描写来自细 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  8.作者细致地描述了核舟和舟上人物的形 象,表现了核舟的“奇巧”,赞扬了雕刻 家的高超技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 术的卓越成就。  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 1.为字共三十有四 ______ 同 ______ 词义: ______  2.诎右臂支船 ______ 同 ______ 词义: ______  3.左手倚一衡木 ______ 同 ______ 词义:______ 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名词用作动词, 戴着高高的帽子。  箬篷覆之 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竹叶做成 的船篷。  B石青糁之 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 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 名词用作动词,梳 着椎型发髻。 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特殊的,异乎寻 常的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奇怪  D.东坡右手执卷端 端:一头,一方 其人视端容寂 端:端正 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 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 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 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 衣褶里。  3.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 (佛印)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两个人不相 类似。    4.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 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5.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那个人)左手倚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 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 哉! 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来雕刻的。啊! 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 1.背诵课文,诵读《赤壁赋》和《后赤壁 赋》。  2.学了这篇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可以从雕刻家的技艺,作者细致的观察 和生动的描写展开写,也可以从文言知 识积累方面来写成小短文。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