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 MB
  • 2021-10-25 发布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1冀教版

  • 4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春 朱 自 清 感受春的气息 描绘春天的诗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宋 · 朱熹 《 春日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 宋 · 叶绍翁 《 游园不值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宋 · 王安石 《 泊船瓜洲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宋 · 苏轼 《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春 1. 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 美 , 并 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2. 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3 、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4 、课文可分为几部分? 5、 把握朗读的节奏、重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朱自清 (1898 ~ 1948), 原名自华 , 字佩弦 , 号秋实 , 原籍浙江绍兴 , 生于江苏东海 , 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有诗文集 《 踪迹 》 、散文集 《 背影 》《 欧游杂记 》 等。 1948 年 8 月 12 日 , 朱自清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于北平。 毛泽东 高度评价他说: “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 ‘ 救济粮 ’ 。 …… 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 作者生平馆 学习目标 1 、听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感受春的活力。 2 、学习字词、了解作者。 3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春草图和春花图。 。 重点字词 朗 润 蓑 衣 烘 托 ◆ ◆ ◆ ◆ ◆ 抖 擞 黄 晕 水 涨  酝 酿 ◆ ◆ ◆ ◆ ◆ ◆ 应 和 捉迷藏  薄 烟 巢 ◆ ◆ ◆ ◆ lǎng rùn suō hōng tuō dǒu sǒu yùn zhǎng hè cáng bó yùn niàng cháo 润湿: 应和: 寻常: 逼眼: 抖擞: 健壮: ( 土壤、空气等 ) 潮湿而润泽。 本课指声音相呼应。 平常,普通。 引人注目,醒目。 振作。 强健。 本文语言特点: 文中句式以短句为主,短句节奏明快,适合描写春天的旋律;运用大量叠字,如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的、软绵绵的;大量运用轻声、儿化,轻盈优美;排比句和 “ 了 ” 字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味和节奏感。 品析探究苑 本文可以分成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请指出它们的起讫。 从开头到 “ 春天的脚步近了。 ” 从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到 “ 有的是希望。 ” 从 “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 到完。 ⑴ 盼春: ⑵ 绘春: ⑶ 赞春: 绘春这一部分描绘了几幅画面 ? 描绘了 春 草 图 、 春 花 图 、 春 风 图 、 春 雨 图 、 迎春 图 等五幅画面。 这三个部分,按怎样的思路写的 ? 这三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春天尚未来临,热切的盼望她的到来;待到她降临人间之后,则尽情的欣赏这美好的大地回春的景象;最后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颂扬春天,深化题旨。 春草图 春风图 春雨图 春花图 整体把握 春 第一部分:  春 第二部分: 春 第三部分: 春 春的总轮廓 春  图    春图 春  图 春  图 春  图 总分总结构 : 首尾呼应,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1) (2 — 7) (8 — 10) (2) (3) (4) (5) (6) (7) 草 花 风 雨 迎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 . . . . 急切、喜悦的心情。 第一段写盼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 ⑴ “ 盼望着,盼望着 ” 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⑵ “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把物当作人来写。叫拟人。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 . . . . 总 起 “ 一切 ……” 这个自然段是怎么写春天的 ? 这个自然段是宏观勾勒春天。先写 “ 一切 ” 画出春的轮廓。用 “ 朗润 ” 写春山光泽;用 “ 涨 ” 写春水涣涣;用 “ 红 ” 写春日暖人。这三个 “ 起来了 ” 照应 “ 刚睡醒 ”“ 张开了眼 ” 。 “ 一切 ……” 这个自然段运用的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 二、绘春 1、春的总轮廓 一切 都像 刚睡醒 的样子, 欣欣然 张开了眼。 山 朗润起来了, 水 涨起来了, 太阳 的脸红起来了。 (三个“ 起来了 ”照应“ 刚睡醒 ”,运用 拟人 句和 排比 句,语言简洁,却生动地写出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春的轮廓。)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 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春草图 思考 : 作者怎样描写春草的? ⑴用 “     ”“    ” 写春草的 情态 ; 钻 偷偷 “ 钻 ”字用得好,“ 钻 ”字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 “ 偷偷地 ”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 ⑷用 “          ” 写春草的 长势 。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⑶用 “      ” 写春草的 色泽 ; 绿绿的 “ 嫩嫩的,绿绿的 ”本该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⑵用 “      ” 写春草的 质地 ; 嫩嫩的   写春草为什么又写 “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 ? 通过小孩在草上兴致勃勃的嬉戏侧面衬托春草勃发给人的欢乐。 “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 写了什么 ? 写人在草上的感受,表达喜爱春草的感情。 春草图 坐、躺、滚、踢、跑、捉 —— 人(喜悦) 嫩、绿、满、软 —— 草(生机勃勃) 人与自然的和谐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春花图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野 花图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3、春花图 讨论: 作者抓住了春花的什么特点? 静 : 动 : 花朵多 花色艳 花味甜 蜂飞蝶舞 找出写春花下列情况的句子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颜色 味道 虚的 实的 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树上 仿佛 已经满是 (除了上句以外的所有句子) 由上到下:    树上——花下——遍地。 本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 ⑴ “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 用拟人,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⑵ “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用比喻、排比,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 ⑶ “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用比喻、拟人,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情景。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 “闹”烘托出一片热闹的气氛 , 更加突现出春的生机. 花散 在草丛 “ 散 ” 有 “ 分散 ” 的意思,写出了野花之多。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用 写花色的美,不直接说出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 “雪”作比喻, 比喻 不仅使色彩更鲜明,而且激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力。 ( 叫 ) ( 开 ) “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 如果把 “ 闹 ” 换成 “ 叫 ” 好不好 ? 不好。因为蜜蜂的嗡嗡声音不是从嘴巴里 “ 叫 ” 出来的,而是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所以不能用 “ 叫 ” ;而且用 “ 闹 ” 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一个 “ 闹 ” 字,境界全出。 “ 叫 ” 只能表明 “ 喊叫 ” ,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也不浓。 描写景物要抓住特征,如春草图,抓住春草的情态、质地、色泽、长势来写,如春花图,则抓住春花的多、艳、甜的特征来写。还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描绘景物特点,抒发作者的感情。 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如何学习写景散文了吗? 1、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2、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3、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当堂检测 1、常识填空。 《春》的作者是 朱自清 ,字 佩弦 ,号 秋实 ,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 学者 、 民主战士 。作品有 《 背影 》 、 《 荷塘月色 》 、 《 绿 》 等。 比较下边各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 、 ①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 盼望着,春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① 句表达效果更好。用两个“盼望着”,更好地表达出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 ② 句中“春风”“春天”不如 ① 句中的“东风”“春天”有变化。 3 、 ①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 绿绿的。 ②小草从土里长出来了,嫩的,绿的。 ① 句表达效果好。“偷偷”写春草不知不觉地就长出来,更富于情趣;“钻”比“ 长 ”更能显示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嫩嫩”“绿绿”,用叠词,更能表达对春草的喜爱之情。 4 、课外搜集有关春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