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50 KB
- 2021-10-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宁化县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 年 级 语 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小桥流水人家, 。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
(4)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朱自清《春》)
(5)《观沧海》中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的气概诗句是 , 。
, 。(曹操《观沧海》)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汉语中常见些敬辞与谦辞。对他人的女儿敬称为“令爱”,对自己的父亲谦称为“家父”。
B.《散文》和《秋天的怀念》有着不同的感情基调。《散文》的感情基调是感伤、压抑的,《秋天的怀念》的感情基调是清新、愉悦的。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其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D.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 甲 (A. 光临B. 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 乙 (A.访问B.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sè(A.啬 B.穑 )了。它既不倾盆瓢泼(A.piáo bō.B.piáopō),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使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
(1)根据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①处 ②处
(2)从文中甲、乙 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 乙
(3)文中画横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原句: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使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
修改句: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品读本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既写景又点明时令。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
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2)下车引之 引
(3)相委而去 委 (4)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令
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君/与家君/期日中 B. 恐其/自食其言也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分)
(2)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2分)
9.甲文和乙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2分)
青松的情怀(半日闲谭)
洪振秋
①在植物的国度里,青松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树种。中华大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比比皆是松的踪影。但青松却有一种其它植物无以比拟的气质。那一树树、一丛丛“公”字形的绿色树冠,使得江南江北尽显朝气蓬勃、浑厚华茂的青松气象。
②我长期生活于江南徽州山区,耳目之所接,尽是满山遍野的晴翠,这晴翠就是青葱满目、生机勃勃的青松林。大地有了它们,从此变得有了魂,有了魂就不同凡响。只要你细心观察,还可以发现,山峦之巅,怪石之上,有许许多多参差不齐的黄山松,植物学家称它们为“天海矮松”
。尽管长得矮小,却让人感受到它们的挺拔苍劲。它们生于深岩石罅中,永无肥壅,风雪不停摧残,然其貌俊美,细鬣攒针,婆娑于茫茫云海之中。一株株瘦小的黄山松,正撑着一把把雪花小伞,漂浮于云海,再现着唐诗宋词的绝美意境。此时,你觉得它弱小吗?风雪也好,骤雨也罢,它还是那样的坚韧、勇敢,恣意摇曳,低吟浅唱。
③青松的岁月大都是风霜雨雪,因而练成它铁骨傲霜冰、清气满乾坤的气质,造就它摩天抚云的胸怀。它永远是那么绿意葱茏、生机盎然,是世间永恒的绿色使者,所以,人们都喜欢称它为劲松、翠松。墨色的枝丫纵横交错,虽经磨历劫、伤痕累累,却依然顽强地支撑着一顶顶“公”字的松毛帽子,或大或小,一直保持着一种正色庄重的模样。松涛似海浪一般奔腾,根根条条的龙鳞虬枝铮铮作响,发出一波又一波极有韵律的声音。松下的淙淙清泉也变得充满诗意,吟诵着《诗经》《楚辞》中的名句,“山有乔松”“如松茂也”……或浪漫或豪迈,或婉约或旷达,氤氲其间,令人心旷神怡。
④青松即使燃烧,化作烟尘,依然芬芳于人间。古人早已把它的烟尘制成一片片幽香的墨锭,黑中透亮,能在宣纸上化作行云流水的墨迹。因为它的墨痕,让后人领略到唐诗宋词的飘逸,元曲的苍凉,明清小说之意蕴。因为它的墨韵,又让后人见到烟云万状的湖光山色,《清明上河图》的古雅,《富春山居图》之流韵……此乃万载存真的松烟墨之所为。
⑤青松虽然声震山野,誉满寰中,却韬曜含光,从不张扬。许多树林中杂木颇多,青松处于硕大强悍的树种之旁,时时被挤压,被侵占。杉树、榧林、樟树、皂荚树、枫树、银杏树……它们似乎都威武霸气,在青松四周疯长、攀比。青松从来不恼也不怒,即使被挤到了涧底,依然能够低垂着头顽强地生长。青松有一种以径寸之苗,长出遮盖百尺之气势。所以,青翠如泻,让山脊次第织染着凝翠,从而获得四季常青的好口碑。青松这种胸襟和境界,足以让那些形形色色的邻居们揣摩和评判了。
⑥松也开花,笑意盈盈。松花美丽易逝,却能够一直在唐诗宋词中绽放。花期来临,它们一刻也不敢怠慢。松花盛开,盈润饱满,姿色艳丽,看上去,像是镶嵌在树枝上金灿灿的小风铃。花纷纷坠落时,一地斑斓,地上便生出了一朵朵如伞一样的野松菇,或粉红、或玫瑰红、或珊瑚红,还有少量的蓝绿色。它们或羞涩地打着小伞,或相拥而抱,一团团,一簇簇,姹紫嫣红,是美的盛宴。它们不断引来川流不息的人群,还有左窜右钻的野兔、松鼠们,热闹非凡。
⑦写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陈毅元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诗句,那松涛奔腾的意境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一棵棵高洁的青松,不怕风吹雪压,一丛丛、一片片地簇拥着,处处迸发出宁折不弯的刚直和豪迈气概,傲然挺立着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伟岸形象。
⑧“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这是青松在寒冷的冬日里,给我们的昂扬自信。
选文来自《人民日报》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的开头概要的抒写了青松的气质,总领全文。结尾简明扼要。
B.本文语言生动活泼,运用各种修辞描绘青松的美好形象,富有感染力。
C.第自然段赞美墨痕、墨韵,感怀中华文化的博大,与本文所表达主旨不一致。
D.文章多数段落既有写到松树的形象,又有赞美松树的品质,形散神不散。
11.文章的第自然段作者写到“青松这种胸襟和境界,足以让那些形形色色的邻居们揣摩和评判密 封 线(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
了”。形形色色的的“邻居们”指的是什么?需要揣摩和评判的是什么?(3分)
1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6分)
(1)第自然段:它们或羞涩地打着小伞,或相拥而抱,一团团,一簇簇,姹紫嫣红,是美的盛宴。(赏析句子)
(2)第自然段:风雪也好,骤雨也罢,它还是那样的坚韧、勇敢,恣意摇曳,低吟浅唱 。(赏析加点词)
13.文章的末尾用诗句来结尾,有什么作用?(4分)
14.文章的标题是“青松的情怀”,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概括青松有哪些情怀?对你有什么启发?(6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12分)
人工智能如何打开未来(域外听风)
李洪兴
《 人民日报 》( 2017年03月02日 05 版)
①“来!试试这杯机器人的手冲咖啡。”从下单到取咖啡只需十秒左右,在美国旧金山,一款咖啡机器人近期受到媒体广泛关注。不少体验者认为,机器的手冲咖啡可媲美人工制作。无论是咖啡师、厨师,还是服务员、保洁员,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似乎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
②电影《摩根》的预告片出自人工智能之手,新闻消息由机器人完成,谷歌机器人在围棋的人机对战中屡尝胜果……拥抱人工智能,是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红利。20世纪50年代,十位科学家在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60多年来,原本存于科幻故事里的主角,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从无人汽车到农牧自动化作业,从医疗看护到育婴保姆,人工智能早已见惯不怪,对劳动力的解放也显而易见。但面对人工智能,人类并未变得更加从容,对其了解越深入越觉得担忧,每一波人工智能的升级,都伴有焦虑和恐惧。在好莱坞电影中,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后“造反”的桥段不胜枚举。如何与人工智能和平相处?答案依然在探索之中。
③今年1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预测,人类工作有一半可能在2055年实现自动化。对技术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 封 线(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
乐观派而言,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为发展更新了“发动机”。埃森哲咨询公司在研究了美国、英国等12个发达国家后认为,人工智能预计在2035年能将这些国家的生产率提高40%左右。然而,在另一部分人看来,人工智能或许是一个随时可能“张开獠牙”的影子。正如霍金所言,“人类由于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机器竞争,并会被取代。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从“类人类”到掌握人类思维,科学家们的提醒,揭示了潜在危险所具有的巨大能量。
④不过,有一点是共识,即机器人与自然人不同,而且要加以区分。近期,欧洲议会就正式向委员会提议,打算设立一套全面的法律来界定人工智能带来的责任和道德问题。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我,机器人》中曾设想“机器人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能在人类受到伤害时袖手旁观。考虑到机器人会在很多领域代替人类工作,比尔·盖茨就提议向机器人征税,此前欧洲议会也对类似法律提案进行过投票。制定法规,是否会造成过度干预,又该如何避免阻碍创新?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人类也在进行着去焦虑化和去危机化的制度探索。
⑤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⑥“要严肃思考如何把今天的智能革命赋予大众,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不管达到临界值、超过人类智力总和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15.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 电影《摩根》出自人工智能之手,新闻消息由机器人完成,谷歌机器人在围棋的人机对战中屡尝胜果。
B. 埃森哲咨询公司研究,认为人工智能预计在2035年能将美国、英国等12个发达国家的生产率提高40%左右。
C. 机器人与自然人不同,而且要加以区分。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人类也在进行着去焦虑化和去危机化的制度探索。
D. 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似乎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机器人的手冲咖啡,谷歌机器人会下围棋。
16.文章第自然段认为“每一波人工智能的升级,都伴有焦虑和恐惧”。人类的“焦虑和恐惧”指什么?(4分)
17.作者认为人工智能到来时代,人类应该思考什么?(5分)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10分)
礼让行人,更要礼让文明(微议录)
【材料一】对斑马线上“车让人”“人让车”的讨论,实际上还是应当回归到路权范畴。无论是对车辆还是行人来说,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才是斑马线上的准绳。
机动车体型庞大,比行人处于较为强势的通行方,更需注意不要挤压行人的出行空间。在斑马线前减速慢行、停车礼让,既是每一个驾驶者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也是道义上适当平衡的结果。但文明出行,同样离不开行人的配合。
说到底,车辆和行人都是拥有路权的主体,享有通行的权利,也意味着要尽礼让的义务。“斑马线礼让行人”的规定,并不意味着任何一方权利的缺位,相反是通过对路权归属的界定,涵养权责明晰的马路文明。从另一方面来说,你上一秒或许是驾驶者,下一个路口可能就化身行人。因此,车主与行人都应学会换位思考,相互礼让才能让斑马线变成安全线。
【材料二】我是一名交警。“斑马线礼让行人”自实施以来,从执勤效果上看,对减少交通事故、规范交通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于交管部门而言,处罚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营造安全文明的交通环境。尽管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通过斑马线的驾驶行为进行过规范,但长期以来,受取证困难等因素影响,一些机动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与行人抢道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新规实施的过程,也是与群众磨合的过程。
当前新规在执行中面临不少新情况。比如“车辆行驶至斑马线100—30米时,应当减速”难以测量,比如突然出现在斑马线“任性”的行人造成机动车措手不及等。对此,交管部门要善于聆听,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细化规则,最终才能达到“路畅车通、人车和谐”的效果。
【材料三】斑马线是城市文明秩序的一个缩影。从表面上看,斑马线界定的是人与车之间的先后次序,但实际上协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构建的是整个城市的文明秩序。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往往和这个城市斑马线上的秩序是成正比的。为何一位88岁老人在斑马线上的鞠躬致意,可以感动无数人?因为这是用最传统的方式,向社会传递出感恩礼让的素养。发生在斑马线上的温情瞬间,彰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尊重,让城市流淌暖心和友善的血液。
城市文明,可以始于斑马线,但不能终于斑马线。无论是在斑马线上还是斑马线外,无论有无摄像头或交警,我们都应做到文明出行、遵纪守法、互相礼让;城市文明要始终“在线”,“在线”于城市的每一条大街小巷,“在线”于每一个人的心中。(选文来自《人民日报》)
18.阅读【材料一】,请概括材料一的观点是什么?(3分)
19.阅读【材料三】,请概括材料二的观点是什么?(4分)
20.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3分)( )
A.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往往和这个城市斑马线上的秩序是成正比的。
B. “车让人”“人让车”,同样离不开行人的配合,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
C. “斑马线礼让行人”,在当前执行中面临不少心情况,要进一步细化规则。
D.城市文明,始于斑马线,也终于斑马线,让城市流淌暖心和友善的血液。
(六)名著阅读,完成21-22题(5分)
2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3分)
A.《朝花夕拾》是1926年鲁迅先生先后撰写的十篇回忆性散文。题目意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 )
B.曹操的诗歌是学习汉乐府的结果,现存22首。曹操的诗歌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诗境开阔辽远,慷慨苍凉,大气磅礴。( )
C.冰心的创作曾经泰戈尔影响,其作品风格与泰戈尔迥异。( )
22. 请简述《五猖会》的主要内容。(2分)
三、写作(60分)
23.根据要求,完成作文。(60分)
请将“中学,这里有我的 ”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篇幅在600字左右。(2)要有真情实感。(3)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200
400
密 封 线(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
600
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随君直到夜郎西。 (2)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百草丰茂。 (4)花枝招展的。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每句1分,有错字漏字该句不得分)
2.(B)(2分)
3.(1)①A ②B (2分)。 (2)甲:B,乙:B (2分)
(3)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2分)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5分)
4. D (3分) 5. 诗句在描绘大江日出的壮美意境中,形象地昭示出新、旧事物更替的客观辩证之理。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6. (1)约定(2)拉,牵拉(3)舍弃(4)派,使 。(共4分,每题1分)
7. A(3分)
8.(1)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2分)
(2)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2分)
9. 为人讲信用,或待人诚恳守信。(3分)。分析:甲文针对“无信”分析,乙文针对“守信”分析。(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2分)
10. C(3分)
11. 形形色色的邻居们指的是树林中杂木。揣摩和评判的是韬曜含光,从不张扬。不恼也不怒,低垂着头顽强地生长。四季常青。(3分)
12. (1)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野松菇长势的各种美好形态呈现给读者,生动形象,可读性强。(3分)
(2)浅唱小声唱歌。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赞美了松树的坚韧、勇敢。(3分)
13. 照应文章开头,画龙点睛。使文章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吸引读者。(4分)
14. 情怀:坚韧、勇敢;铁骨傲霜冰、清气满乾坤;化作烟尘,依然芬芳;韬曜含光,从不张扬;刚直和豪迈;(3分)。启发:自圆其说即可(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12分)
15. A(3分)
16. 无法与机器竞争 (2分) 人类会被取代(2分)
17. 把今天的智能革命赋予大众,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
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5分)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10分)
18. 车主与行人应该相互礼让(3分)
19. 城市文明永无止境,始终“在线”;文明出行,遵规守纪,互相礼让。(4分)
20. D(3分)
(六)名著阅读,完成21-22题(5分)
21. A√ B√ C×(3分)
22.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2分)
三、写作(60分)
23.根据要求,完成作文。(60分)
按中考评判标准执行
相关文档
- 2017-2018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1-10-258页
- 2016-2017 学年人教地理七上第一次2021-10-2517页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0月月考试题2021-10-259页
-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阳市七年级2021-10-259页
- 七年级数学上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2021-10-227页
- 七年级数学上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2021-10-223页
-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邢台市七年级2021-10-225页
-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2021-10-2213页
- 山西省太原市知达常青藤中学2020-22021-10-226页
- 七年级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2021-10-22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