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8 MB
- 2021-10-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一地理(上)
地球
地球形状与大小
1
、地球是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
、地球平均半径是
6371
千米;
赤道周长是
4
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
5.1
亿平方米。
3
、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月食
登高望远
麦哲伦环球航行
纬线与经线
纬线: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
纬度与经度
经线(子午线)
纬线
定义
圆弧状况
长度
指示方向
半圆,两条相对应
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
就半球而言,每一条纬线
长度不相等;就全球而言,
纬线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
相等。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经度
纬度
度数起点线
度数划分
代号
半球划分
本初子午线(
0
度经线)
赤道(
0
度纬线)
向东、向西各分作
180
度,
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
以西为西经。
向南、向北各分作
90
度,
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
以南为南纬。
东经“
E”
、西经“
W”
南纬“
S”
、北纬“
N”
西经
20
度、东经
160
度的
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
球的分界线。
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
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
球,以南为南半球。
20
0
W
160
0
E
本初子午线
东半球
西半球
赤道
北冰洋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A
B
请问
A
与
B
一样长吗
?
几条重要的纬线
0
0
是最长的纬线
,
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
30
0
是中低纬的分界线
;
60
0
是中高纬的分界线
;
90
0
为南北极点
;
23.5
0
为回归线
,
是热带、温带的分界线;
66.5
0
为极圈,是温带、寒带的分界线
.
几条特殊经线
0
0
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
20
0
W
、
160
0
E
是东西半球的界线
.
热带
北回归线
23.5
0
N
赤道
0
0
南回归线
23.5
0
S
北极圈
66.5
0
N
有阳光
直射
无极昼极夜
无阳光直射
有极昼极夜
南极圈
66.5
0
S
有极昼极夜
无极昼极夜
无阳光直射
北极
90
0
N
南极
90
0
S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四季分明
终年寒冷
终年寒冷
低纬度
中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高纬度
90
0
N
60
0
N
30
0
N
0
0
30
0
S
60
0
S
90
0
S
低纬度照射的面积小,换句话说,低纬度太阳照射强,相同面积上获得的太阳光热多,气温高,所以,受纬度影响,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30
0
30
70
90
70
90
90 120 150 180 150 120 90
A
B
C
120
0
E
、
70
0
N
120
0
E
、纬度
0
0
120
0
W
、
70
0
S
A
属
半球(东西),
半球(南北),
属
纬度(高中低),属温度带中的
带。
写出
ABC
的地理坐标
东
北
高
北寒
地球运动
1
、自转
自转中心:地轴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周期:一天(
24
小时)
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
2
、公转
公转中心:太阳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一年(
365
天)
地轴是倾斜的
,
且倾斜的方向和角度(
66.5
)保持不变。
公转产生的现象:昼夜长短变化与四季变化
春分:(
3
月
21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
6
月
22
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秋分:(
9
月
23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冬至:(
12
月
22
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
太阳直射在北半球, 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往赤道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
太阳直射在北半球,直射点由赤道往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
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
地 图
1
、
概念
2
、三要素
比例尺
A
、线段式
B
、数字式
C
、文字式
方向
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图例
3
、种类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的范围及内容详略关系
比例尺
=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
北京市地图”的比例尺”比“中国地图”的大,描述的内容比“中国地图”详细,但范围没有“中国地图”大。
略
大
小比例尺
详
小
大比例尺
内容详略
范围
比例尺大小
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及内容详略关系
北
西
A
南
东
A
B
C
北
南
西
东
北
北
南
南
西
西
东
东
北极
海拔与相对高度
等高线
:
海拔相同各点连接形成的线。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的陡缓
等高线稀疏,坡缓
等高线密集,坡陡
根据等高线地形判断地形类型:
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
甲的海拔为1500米,甲乙相对高度为
1
000米。
山顶
;
海拔
268
米
鞍部
山脊
;
等高线往海拔低处凸
山谷
;
等高线往海拔高处凸
缓坡
陡坡
等高距为
10
米
2.
把下列四种地形与其特点搭配组合:
(
1
)丘陵
A
、海拔较高,坡度陡峻,沟谷较深
(
2
)平原
B
、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相对高度不超过
200
米
(
3
)山地
C
、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
(
4
)高原
D
、四周高,中间相对低平
(
5
)盆地
E
、海拔较低,地面平坦辽阔
海陆分布
海陆面积比例
: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地球上共分为七个大洲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
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
白令海峡
太平洋
大
西
洋
印度洋
北冰洋
北冰洋
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纬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
面积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
面积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
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美洲板块
南 极 洲 板 块
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
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二、气候:
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下面哪句话是说天气的,哪句话是说气候的?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昆明四季如春。
3
、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4
、在未来
24
小时内,本地区将有
6
至
7
级偏北风,气温下降
6
至
8
摄氏度。
天气:
气候:
1
、
4
2
、
3
2
、气温曲线图的制作方法
步骤:
(
1
)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
12
段,逐月标上月份。
(
2
)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温度差标上气温刻度。
(
3
)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出一条曲线。
(
4
)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完成气温曲线图。
0
-10
-20
10
20
30
气温(
°C
)
一月 四月 七月 十月
(月份)
月 平 均 气 温 曲 线 图
0
-10
-20
10
20
30
气温(
°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月 平 均 气 温 曲 线 图
A
、
B
、
C
三地各在哪一带(寒带、温带或热带)
?
热带
北温带
北寒带
热带:各月气温都很高,气温年较差小。
温带:四季变化显著,气温年较差大。
寒带:各月气温都很低,但各月寒冷程度不同。
热带、温带、寒带四季气温变化的不同特征
:
在同一
纬度
陆地
海洋
气温高低
气温高低
原因
原因
夏季和白天
冬季和夜晚
比海洋高
比海洋低
受热快
放热快
比陆地低
比陆地高
受热慢
放热慢
想一想
1
、从赤道到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
变化原因是什么?
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各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不同。
2
、年平均气温高于
20
0
C
和低于
-10
0
C
的主要纬度范围是多少?分别属于哪些温度带
?
-10
0
C
10
0
C
20
0
C
30
0
C
20
0
C
10
0
C
0
0
C
-10
0
C
0
0
C
北极圈
南极圈
赤道
直射
斜射
年平均气温高于
20 ℃
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
低于
-10 ℃
的地区主要
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
,
属于寒带
.
B
。
A
。
思考?
纬度相近的
A
、
B
两点年平均气温相同吗?为什么?
B
高于
A
。
A
是青藏高原,受地形影响气温要比同纬度的地方低。
为何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
,
受海洋影响
,
温差较小
,
所以等温线比较平直
.
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B
、同纬度海陆温度不一样
、夏季陆高海低
、冬季陆低海高
C
、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海拔每上升
100
米,气温下降
0.6
0
C
A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下图是某个地方的平均气温线分布图
,
回答以下问题:
1
、
图中
A
、
B
两点哪点气温高?
2
、
图中描述的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依据是?
20
0
C
16
0
C
12
0
C
A
。
。
B
南半球;因为气温自北向南降低,北是低纬度,南是高纬度。
B
高于
A
;
B
大于
16
0
C
,
A
小于
16
0
C
。
3
、如果
A
为陆地
B
为海洋,请问这是什么季节?
陆地气温低于海洋,这是冬季。
夏季多雨区
全年多雨区
常年湿润区
冬季多雨区
全年少雨区
赤道附近
南北纬
30
0
—
50
0
附近大陆东岸
南北纬
40
0
—
60
0
大陆西岸
南北纬
30
0
—
40
0
附近大陆西岸
内陆地区、两极地区
降水季节变化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A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C
、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中纬度
中纬度
A
B
C
D
E
F
各地降水状况及影响因素:
图中降水多的有:
A
、
C
、
D
图中降水少的有:
B
、
E
、
F
说出
ACDBEF
气候类型:
有人说
F
地是一块“白色的沙漠”,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出理由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寒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
赤道附近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
南北纬
10
0
-25
0
之间大陆东岸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分明显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
南北纬
10
0
到南北回归线
(23.5
0
)
附近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100
200
300
400
500
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气候特征:
终年炎热少雨
地中海气候
分布:
南北纬
30
0
到
40
0
的大陆西岸
气候特征: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
南北纬
40
0
到
60
0
大陆西岸
气候特征:
常年温和湿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
南北纬
25
0
到
35
0
的大陆东岸
气候特征: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
南北纬
35
0
到
50
0
之间的大陆东岸
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气候
分布:
温带大陆
气候特征
:
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旱少雨。
寒带气候
分布:
高纬度地区
气候特征:
终年寒冷干燥
把相应的地理事物连起来
A
热带雨林气候
1
、终年寒冷
赤道两侧
B
热带草原气候
2
、常年温和湿润
雨林气候两侧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3
、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夏季
亚洲东部地区
D
地中海气候
4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
地中海沿岸
E
寒带气候
5
、终年高温多雨
南极大陆
F
温带季风气候
6
、分明显干湿两季
终年高温
中纬度大陆内部
G
温带海洋性气候
7
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
中纬度欧洲西部地区
据科学家测算:现在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这是因为现代工业发展后,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多。二氧化碳能够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使大气增温,如果全球气温升高,两极冰川会部分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会升高,危及某些岛屿和大陆沿海的低平原和城市。
上述资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怎样设法防止?
甲、乙、丙、丁各是什么气候类型
?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对流雨示意图
(2)
降 水 的 四 种 类 型
地形雨示意图
背风坡,少雨
迎风坡
,
多雨
锋面雨示意图
台风雨剖面示意图
从图中看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什么?
世界人口的增长是逐渐加快的。
也说明了世界人口的“多”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世界人口的分布
返回
世界
人口的分布及其成因:
人口稠密地区
人口稀少地区
分布
地区
分布
规律
分布
原因
亚洲东部和南、欧洲西部、北美东部
苔原和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区、高原和山区
北半球中纬度沿海地区
纬度高、赤道附近、干旱地区、地势高的地区
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和湿润农业发展历史早工业、交通、城市发展迅速
寒冷湿热干旱高寒
二、世界的人种及分布
看图说明世界人种的分布及成因:
世界的人种特点及分布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主要分布地区
白种人
浅
波状
鼻高、唇薄
多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西亚
黄种人
黄色
棕色
黑直
扁平
中等
东亚
黑种人
黑色
卷曲
嘴唇厚
少
非洲、大洋洲、美国
世界的语言
世界上共有
2000
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无文字。
世界的语言
语言
说明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中国、东南亚等
英语
使用较广的语言
英国、美国、加拿大等
俄语
国际上的重要语言
俄罗斯等
法语
国际交往中重要语言
法国等
西班牙语
取代了当地的语言
西班牙、拉丁美洲等
阿拉伯语
国际上的语言
西亚、北非等
世界的宗教:
看图说出哪三大宗教?熟悉建筑物的标志。
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教徒最多,分布最广。
伊斯兰教
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东部(教徒称穆斯林)
佛教
亚洲
分布地区
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 神的意志”,并创造了许多宗教。
聚落
乡村
城市
乡村的形成
城市的起源
村 落
中小城市
大城市
乡村的形成
聚居
分散的乡村聚落
固定的乡村
聚落(定居地)
畜、农 业起源
农业生产水 平逐渐提高
地理 环境
圆形、多边形
带状村落
乡村形成的条件
呈多边形的村落
呈带状的村落
城市的起源
农业生产技术创新
乡村
集市
城市
剩余产品 商品生产
优越地理环境 大河冲积平原
优越地理环境 大河冲积平原
城市起源的条件
相关文档
- 2020-2021学年初一数学上册章节同2021-10-259页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导2021-10-253页
- 2019-2020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2021-10-2532页
-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德阳市七年级2021-10-256页
- 2020-2021学年初一语文上册单元复2021-10-2513页
- 2019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9章 从面积2021-10-252页
-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2021-10-254页
-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月考考试2021-10-258页
- 苏科版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课件:2021-10-2536页
- 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2021-10-2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