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 MB
- 2021-10-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期末综合检测二
得分________卷后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1.航摄照片显示:长城与大运河像一个“人”字书写在华夏大地上,它们是中华文明两
个标志性的成果。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主要作用是(C)
A.满足了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实现了南水北调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2.唐太宗在长安居住的宫殿很潮湿,很容易让他的气喘病复发,臣下奏请在宫中建个暖
阁让他居住。唐太宗说:“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年汉文帝将起露台,因惜十家之产而作
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这说明唐太宗(B)
A.不听取意见 B.戒奢从俭 C.国力贫弱 D.不愿意居住暖阁
3.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
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这一变化导致了(B)
A.隋朝短命而亡 B.唐诗繁盛辉煌 C.市民文化兴起 D.科学技术发展
4.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
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D)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5.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时的睡莲,只愿
能够化作唐宋诗篇。”那么“唐宋诗篇”中,以诗歌再现唐朝由盛而衰历史的诗人是(B)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6.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
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这里反映出宋初的一个基本国策是(A)
A.重文轻武 B.强干弱枝 C.重内轻外 D.冗官冗费
7.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似乎是
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B)
①西夏②辽③金④蒙古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
8.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下列有关少
数民族与汉族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唐朝时,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B.蒙古族和满族都曾建立过统一全国
的政权
C.灭亡北宋的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 D.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明朝修筑长城
9.右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C)
A.隋唐科举制发展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D.明清工商业繁荣
10.元末诗云:“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A)
A.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 B.少数民族妇女喜欢音乐
C.汉族妇女擅长音乐 D.当时妇女受教育条件好
11.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D)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华佗制成“麻沸散”
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12.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高峰。
下列选项与宋元时期史实不符合的是(B)
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祖冲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C.关汉卿是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 D.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
13.《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书及《易》
《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
A.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 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
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
14.郁达夫为某历史人物的祠堂题写了“拨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的对联。
结合以下人物的突出事迹,他赞扬的应是(C)
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15.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
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
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
切相关(C)
A.民族矛盾尖锐 B.皇权高度膨胀 C.工商业市镇繁荣 D.近代科学传入
16.“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舞起矫健的巨龙/短兵相接的年月/你是
抵御外敌入侵的壁垒/和平建设的年代/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诗中赞美的我国古代
的伟大工程是(D)
A.都江堰 B.大运河 C.明清皇宫 D.长城
17.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
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D)
A.唐招提寺 B.唐三彩马 C.锦衣卫印 D.金奔巴瓶
18.下列有关明清时期我国社会状况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C)
A.中华帝国的最后一个繁荣时期出现
B.手工业兴盛,商业发达,形成商帮
C.传统的农耕社会并未发生变化
D.康乾盛世的帝王依然坚持“重农主义”,大兴文字狱
19.“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
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
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荒谬的认识产生源于(B)
A.重农抑商政策 B.闭关锁国政策
C.天朝上国思想 D.君主专制统治
20.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B)
①《本草纲目》—李时珍②《天工开物》—宋应星③《三国演义》—罗贯中④《水浒传》
—施耐庵⑤《红楼梦》—董其昌⑥《西游记》—吴承恩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
二、非选择题(第 21 题 14 分,第 22 题 12 分,第 23 题 12 分,第 24 题 12 分,共 50 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641 年),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入藏嫁之(松赞干布)。……文成
公主入藏,带去了营造与工技著作、医书医方、医疗器械、佛教经典,对西藏的社会、生产、
生活都有很大影响。
材料二: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
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材料三:雍正二年……设立驻藏大臣,监督地方政府。乾隆五十七年,清政府大力整顿
西藏行政事务,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共同任命西藏各
级地方政府官员,噶伦以下僧俗官员,事无大小都要禀明驻藏大臣办理。
(1)材料一表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有怎样的影响?(4 分)
唐蕃和亲(文臣公主入藏)。影响: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元朝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的?有何影响?(4 分)
设宣政院,管理西藏的各项事务。影响: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央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的?(4 分)
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雍正时,设立驻藏大臣;乾
隆时,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4)根据以上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启示?(2 分)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2 分)
材料一:北宋轻武有其社会历史原因,重文也有其社会历史原因。宋初的当务之急,不
在对外战争,而在整顿内政。要整顿内政,就必须一反五代武治的纷乱状态,实行文治、吏
治。而要文治,必然要起用大量文人,这就渐渐形成了宋朝的“重文”。
——顾全芳《重评北宋重文轻武的历史作用》
(1)依据材料一归纳,北宋时期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怎样的基本治国政策?(2 分)
重文轻武。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哪个朝代实行的政治制度?为了加强皇权,这个朝代采取了哪
些措施?请列举两例。(6 分)
朝代:明朝。措施: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实行八股取士。(从
中任选其二即可)
材料三:军机处是清王朝封建制度得到高度发展的历史产物。军机处是皇权的附庸,它
是一个作用极大而没有独立性的特殊的政治机构。皇帝运用这一特殊的工具,推行和实现自
己的旨意,达到强化专制主义的目的。
——冯元魁《军机处与清朝的封建专制制度》
(3)在材料三中提到的军机处是哪位皇帝设立的机构?依据材料三概括,军机处的设立起
到了什么作用?(4 分)
机构:雍正皇帝。作用: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3.对外政策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源远流长。在中国古
代对外交往的过程中,一直秉承开放的态度。然而到了明清之际,中国的对外政策却转向了
故步自封的闭关锁国。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12 分)
(1)大唐王朝是一个开放的国度,当时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请举出两
例,并说明他们的主要事迹。(2 分)
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2)宋高宗说:“市舶之利甚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反映了当时什么行业
的兴盛?(2 分)
海外贸易兴盛。
(3)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们最远曾到达过哪些地区?他们的远航有什
么重大历史意义?(4 分)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意义: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
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
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4)清王朝后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实质是什么?(2 分)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5)根据以上探究,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 分)
开放使国家繁荣,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24.(·江苏淮安)中国古代文化灿烂、科技发达,其成果惠泽后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12 分)
材料一:
材料二:以诗赋取士的制度促使士人去研习诗文。他们把文学创作当作是一种基本训练,
这对诗歌创作的普及是有作用的。而盛唐诗的极高艺术造诣,可以说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
材料三: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加上__A__,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
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材料四:这部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
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材料一(a)图中的文字被称为什么?根据(b)图,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统一文字的重要历史
意义。(4 分)
甲骨文。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诗繁荣的制度因素。盛唐时期,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4 分)
科举制。李白。
(3)材料三中“A”处是哪项重大科技发明?(2 分)
造纸术。
(4)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四中“这部书”的名称。(2 分)
《天工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