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81 KB
- 2021-10-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 小学数学学科教材教学考试专项复习(主观题及答案)
1. 如 何 理 解 “ 不 同 的 人 在 数 学 上 得 到 不 同 的 发
展”?
答:在教学中,真正地做到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并
体现出“分层”的数学思想,因材施教。教育要充分尊重
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能否 得到充分发展和张扬与是
否能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 能存在着密切联系。由于学生
的认知方法和思维策略以及认知水平 和学习能力的差
异,常常对事物的认知方法不同, 这正体现学生具有独
特性,教师要用不同的方法去 引导学生,使每一个学生
都有获得成功的愉悦,使 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数学,不
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 不同的发展。
2. 简述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答: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 本
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 生在原
有基础上的发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
时的关 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
尝 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及 时
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 生困难
或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
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
教师要 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们阅
读, 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与提
倡解决问题策略的 多样化,恰当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过
程中所表现 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
的展开、 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
参 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通过与 他
人的交流选择合适的策路,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 提高
思维水平。
3. 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简述《标准》中总体目
标四个方面的关系?
答: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总
体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 而是一个
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设 计和教学活动
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 标。这些目标的整
体实现,是学生受到 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
全面、持续、 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
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4.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答:①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给学生进行数 学
化思维的机会。为此,教师要:
(1)精心设置需要学生做出逻辑,判断的问题 情境;
(2)设计引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学过程;
(3)营造引起思维矛盾冲突的交流机会。
(4)让学生充分运用数学化思维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将学生的思维 活动有机融入
学习过程中。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让学生的创
造 激情完满地打开。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可以唤 醒
学生好奇心的“开放性的问题”。总之,最核心和关键的
问题是:让学生学会数 学地“想”。
5. 如何有效开展数学思想教学?
答:①立足数学本源,挖掘并渗透数学思想;②在知
识的发生过程体验数学思想;③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凸
显数学思想;④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归纳数学思想;⑤
引导学生养成反思习惯,增强数学思想的应 用意识。
6.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答:①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认识和感知;②让学生在
操作探究中掌握和领悟;③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巩固和深
化。
7. 什么是空间观念?如何在教学中建立空间观念?
答:空间观念是主要是指根据问题特征抽象出几何 图
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 象出物
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 的运动和变
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帮助建立空间观念的策
略有以下几点:①充分利用视觉思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
念;②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和表述;③操作与想象并
行,引导学生把所学几何知识 运用于具体问题中。
8. 什么是符号意识?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符号
意 识?
答: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运用符号表示数、
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 和推
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主要表现在:①唤醒学生的符号意识,初步体会符号的优
越性;②在解决问题中逐步建构符号模型体系;③活用数
学符号,优化符号意识。
9. 什么是几何直观?如何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
答:几何直观指的是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 助
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 有助
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
主要表现在:①积累表象 ②动手操作 ③联想与想象。
10. 什么是数据分析观念?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据分
析观 念?
答: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
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的 信息,
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
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 析体验随机性。
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表现在:①创设有效的数
据分析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 据的作用,形成数据意识;
②经历真实数据分析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数 据分析观
念;③将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贯穿在数学课 程各
个内容教学的始终;④开展实践活动,积累数据分析应用
的例子, 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性知识。
11. 什么是运算能力?如何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答:运算能力主要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 进
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 算的算
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如何发展学生的
运算能力,主要表现在:①明晰运算教学改革思路,明确
运算能力意义 与范畴的拓展之处;②重视帮助学生深刻
理解各种数的内涵;③重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四则运算的
意义。
12. 如何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答:①有机融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落实在四个 内
容领域之中;②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发展学生的推理能
力;③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要注意层次性和差异性。
13.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
能 力”?
答:全领域渗透,全过程参与。
14. 如何帮助学生积累和发展“数学活动经验”(2017
年省案例分析)
答:①考虑到多样性,为学生设计好的交流活动;②
考虑到实验性,为学生设计好的数学活动经 验;③考虑
到个体性,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经历学 习的过程;④考
虑到内隐性,引导学生反思与评价,提炼 与外显所得的
数学活动经验;⑤考虑到发展性,创设机会让学生加强应
用, 巩固数学活动经验。
15.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答:①努力创造问题情景 ②精心设计核心问题 ③为
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16.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
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①呵护好奇心,保持问题意识;②创设情景,渗
透策略;③鼓励创新,加强合作。
17. 教学中如何体现“情感态度”的目标要求?
答:①兴趣是第一位的 ②加强体验数学 ③注意情感
态度的渗透性与渐进性 ④用教师自身积极的情感态度和
评价导向去引 领学生
18. 知识技能目标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的具体要
求有 何联系与区别?
答:相同点:重视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
感和符号意识;重视在具体情景中去体验、理解 有关知
识;重视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经历学的过 程。不同之
处:第一学段是基础第二学段是提升和深化。
19. 如何开展“数的认识”教学?
答:①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组织教学。教师要充分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 趣,直观形象的数学
教学活动,努力营造一种愉悦 和谐的教学氛围。②聚焦
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教学时,每引入一个概念都要从学
生身边的、 熟悉的、具体的事物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经
验、知 识背景和认识水平入手,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
趣 的,蕴涵数学问题的学习素材和情景。
20. 如何开展“式与方程”教学?
答:①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数 量
关系及变化规律的意义,理解方程;②创设多背景下的实
际问题,通过其数量关系 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找等量关
系式的方法,突破学 生用方程解实际问题的难点;③解
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列方程 解决实际问题
的意识和能力。
21. 如何开展“图形的认识”教学?
答:①教学价值取向正确。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与
想象力的角度来处理教材,设计教学环节;②通过教具或
多媒体手段直观呈现 ③创设机会让学生在三维立体图形
与二维平面 图形间相互转换;④设计有利于学生唤起图
形表象、需要借助空 间想象能力才能完成的练习,从而
不断发展学生的 空间观念与空间想象能力;⑤通过图形
的变式深化图形的本质特征,从而 建立全面而深刻的图
形观念;
22. 怎样开展好的数学教学活动?
答:①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 位
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②提出能激发学生切实思考的核
心问题:教师 要能够提出恰当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学 生
要有 挑战性、要有障碍,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3. 怎样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数学教学?
(2016 年案例分析第二问)
答:①多形式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教师可以设
计课前问卷,可以选择不同层次学 生进行个别谈话,还
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或取样分析 等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知识
经验;②多渠道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通过直接提问,创设 情境,问题解决,互动交
流等渠道来唤醒学生的记 忆;③多层次展现学生已有知
识经验。让知道一丁点的学生先说;知道多一点的学生 后
说,让知道很多的学生最后说;④多角度提升学生已有知
识经验。学生储备中不足的,教师必须做适当补充,学 生
储备中不正确的,教师必须要巧妙纠正。
24. 如何理解教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
证” 的过程?
答:①创设有效问题的情境 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
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
到解决问题 的策略多样化 ④问题呈现应体现应用化,发
展学生的数学应 用意识和能力。
25. 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与数量;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 来表
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 法;能估
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 释。
26. 如何把握“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度”?
答:①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仔细分析课程标准 和
教材,深入了解学生认知的现实状况,把握不同 时期、
不同阶段对统计与概率教学的不同要求,不 能过多地加
深学习的难度,使学生产生厌恶感。②课堂上如果学生提
出了超出目标的问题,而 这个问题又是大部分孩子难以
理解的,就应该鼓励 学生把它放在“问题银行”里,在
学习了更多的知 识以后再来解决,而不能被学生的问题
牵着走,影 响了大多数孩子的学习。③学生开始学习“统
计”, 既要让学生感觉要 解决的问题是有挑战性的,还
要让学生能利用自己 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眼前的问题,
这样才能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27. “实践与综合应用”综合性特点反映在什么地
方?
答: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个学习领域,并不是在 其
他数学知识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 学知识
和思想方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①要促使学生通过这一领
域的学习,加深对“数 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
计与概率”等其他数 学知识领域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
容之间的联系, 进而从整体上认识数学、体验数学、应
用数学。②实践与综合应用中要解决的现实数学问题往
往交织着多科学的知识与方法,因此,实践与综合 应用
的综合性还常常表现为多学科的综合。
28.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是为实现义务教育阶
段 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同时,根据这一领域的特
点,其教学目标又在哪几个方面有所侧重?
答:“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是为实现义务教育阶 段
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同时,根据这一领域的特点,
其教学目标又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侧重:①在知识与技能方
面。强调对“数与代数”、“空 间与图形”、“统计与
概率”等知识领域的综合应用 和整体把握;②在数学思
考方面,强调经历探索过程,发展 思维能力;③在解决
问题方面,强调经历提出、理解、探 索和解决问题的过
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 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
力;④在情感与态度方面,强调体会数学与自然和 人类
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普 遍存在和
广泛应用,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29. 为什么要将数学课程生活化?
答: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 是
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 虑数学
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 规律,强调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 身经历将实际问
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 用的过程,进而使学
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 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 发展,所以要将数学课程生活
化。
30.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答:①注意成员搭配;②培养合作学习习惯;③把握
恰当时机;④转换教师角色,指导、参与合作。⑤注意合
作分工。
31. 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答: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特点组织教学 ②重
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③重视学生的自主探
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2.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如何评价学生?
答:①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 要
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②既要关注学生数学
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 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③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 价,以定
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发挥评价的激
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④教师要善于利用
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33.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带来了哪些变化?
答:①改变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②改
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 式。③改变了教
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
34. 如何做到小组合作追求实效,防止流于形式?
答:小组合作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 的教
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现流行小组合作的现状:①组织形式
不到位;②合作程度不到位;③评价机制不到位。策略:
①更新教育理念;②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③淡化形式凸显实质;④加强提高教师自身”的合作学习
“教学的 能力;⑤加强对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
35.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
答:①应当明确、具体可感;②应当具有思考价值;
③要关注多维教学目标的达成;④问题要具有情境功能。
36. 哪些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答:①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 学
习;②在教学内容的易混淆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③在
思维的交锋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④在思维的发散处,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⑤在规律的探索处,组织学生合作学
习。
37. 教师应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合作学习的技能?
答:①学会勇于参与、与人为善;②学会倾听;③学
会表达;④学会收集资料;⑤学会组织;⑥学会反思。
38. 数学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三知一内一基一观
一 思)
答:①具备系统的数学专业知识 ②具有扎实的小学数
学基础理论知识 ③系统掌握小学数学教材内容 ④精通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⑤具有丰富的相
关知识 ⑥积极健康的思想素质
39. 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答:①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②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的原则 ③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 ④个性发展和协作
精神相结合的精神 ⑤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相结合的
原则
40. 确定数学教学方法的因素?
答:①教学目标的因素;②教学内容的因素;③教师
的能力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坏境 因素。
41. 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和选用原则
答:①注重教学落实,不要追求形式 ②建构和选定每
种教学模式都要充分体现学生 的主体性、启发性、思维
型 ③不同的教学模式选定,取决于不同的教学内 容 ④
不同教学模式的选定,取决于不同层次学生 的认知水平
⑤综合应用各种模式,整体优化教学过程
42. 数学教学的四个特点
答:①目标预设化 ②内容生活化 ③探究合作化 ④思
维个性化。
43. 数学课程内容的确定主要原则
答:①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最基 础
的数学知识 ②要选择适应 21 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和信
息科 技发展的需要的数学知识 ③要符合小学生的认识
能力和接受能力
44. 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原则
答:①正确处理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儿童心理发 展
顺序的关系 ②适当分段,螺旋上升,由浅入深,循序渐
进 ③突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 ④突出各部分
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与综合
45. 具体到一节课,教师处理教材的一般方法
答:①在数学核心概念的教学上,适当增加学生感 兴
趣的问题情景,帮助学生感知概念,适当增加概 念的辨
析问题,帮助学生体会概念,适当增加概念 的应用问题,
帮助学生内化概念。②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注重让学生
经历并形 成、发展及应用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知识 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③在例题的
教学中,要注重例题的变式与拓展, 做到精讲精炼。④
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 合作交流,
关注认真倾听。⑤在练习的补充上,紧扣教学重点设计科
学合 理,适当分层。
46. 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答:①系统性原则 ②程序性原则 ③可行性原则 ④
反馈性原则。
47. 教学设计要落实的四个要求
答:①应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落实立德树人 的
根本要求,以人为本;②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总
目标,落实 四基、四能目标,培养学生科学态度;③体
现义务教育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落实十 大核心概念的
有效发展;④突出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48. 教学设计如何处理好“教”与“学”关系
答:新常态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教是为了不教” 的
理念,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师生交往、积极互动、 共同
发展的过程。没有交流,没有互动,就不存在 或未发生
教学,那些只是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 性交往互动发
生的“教学”是假教学。
49. 如何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
答:①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②及时反馈教学信息③掌
握有效的调控技能 ④合理科学地控制教学时间。
50. 教学中如何创设“好的情境”
答: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 注
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 得直接
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 自主学习的
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 探索、交流等,
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基本活动
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 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
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在“趣味性、现实性、数 学性”之
间寻求结合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问题 情境:①要以
明确的目的创设情境。②要以恰当的方式呈现情境。③要
从情境中明确的提出问题。
51.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答:标准指出“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 设
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
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 都能有效地启
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 体,逐步学会学习。”
数学教师应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合作 交流的活
动,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对学生
的自主探索给予 必要的指导 ②学生合作交流时,要合理
分工,教师给予必要 的引导和评价 ③合作交流后,教师
要引导学生反思交流过程, 提升交流结果
52. 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答:标准指出“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 设”,
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 研和再创
造。理解和钻研教材,应以本标准为依据, 把握好教材
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对 教材的再创造,
集中表现在:能根据所教班级学生 的实际情况,选择贴
切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流程,准 确地体现基本理念和内容
标准规定的要求。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
际的教 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
“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
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 好的
效果。” 为正确处理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
关系, 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①转变教育观念 ②营造宽
容、自由、融洽的课堂氛围 ③精心预设,善于留白 ④珍
视并充分运用课堂上有价值的“生成”
53. 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
答: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 学
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 相结合。”
数学教学活动中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应在以 下几方面
加以体现:①树立正确的活动观 ②活动形式的仿真性 ③
活动问题的开放性 ④科学的评价观
54.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合作者
答: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 积
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 学活动
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 体,教师是
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标准在教学建议中
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
己的教学行为, 处理好 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
系,注重启发学生积 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
数学活动的组织 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
潜能,鼓励 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
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做好以
下工作:①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选择适当资源和营造
良 好的学习秩序 ②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
题和启发学 生学会思考 ③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学生整个
学习活动和分享学 生情感认识
55. 如何让学生充分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
推 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答: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 主
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 践、自
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 式。学生应
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 猜测、计算、
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为了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些过
程,教师应做好以 下几方面工作:①基于学生已有知识
经验与现有数学思维发展 水平,设置有助于学习活动的
实例和问题情境 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做数学”的活动
机会 ③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④教给学生数学活动的
方法和策略,适当评价 学生的活动
56. 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公式)
— 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什么样的 基
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答:“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57. 数学课程标准规定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哪四部
分?
答: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 度。
58. 新课标设置了那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
答:“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 实
践”
59. “图形与几何”主要涉及哪些内容?
答: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 形
的外形、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 好地熟
悉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60. 内容标准的基础性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答:一是内容的基础性,二是“标高”的基础性。这
种基础性的“标准”,是对“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 数学”
的注解,也正是教学中面向全体的“标高”。
61. 第二学段(4—6 年级)的图形与几何部分,将
学习 那些知识?
答: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 本
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 法,发
展空间观念。
62. 第一学段(1—3 年级)中,学生将认识哪些常
见的量?
答:①认识元角分。②认识钟表,了解 24 时计时法。
③认识年、月、日。④认识克、千克、吨等重量单位。
63. 课 程 标 准 中 教 学 要 求 有 所 降 低 的 内 容 有 哪
些?
答:较大数目的整数、多位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 整
除、约数和倍数、素数和合数等。
64. 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答:①以反映未来社会对公民所必需的数学思想方 法
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②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
的大众化、生活化 方式呈现数学内容;③使学生在活动
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发展数学。
65. 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简述《标准》中总体
目 标四个方面的关系?
答: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总
体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
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设 计和教学活动组
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 标。这些目标的整体
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 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
面、持续、和谐发展,有 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
题解决、情感态度的 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
技能的学习必须 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66. 数学的“四基”、“四能”指的是什么?
答: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基
本活动经验;四能是指: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 问题的
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67. 如 何 理 解 义 务 教 育 阶 段 的 数 学 课 程 的 基 本 性
质?
答: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 础
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 能使学
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 生的抽象思
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实践能力;促进
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的发展。义务教育的
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 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
础。
68. 课 。
答:①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②义务教育的课
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 求,让绝大多数学生
经过努力都能达到。③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
再组织。④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
性。
69. 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基本理念上有
哪 些新的特点?
答:①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②
改变了过去数学以知识的积累为取向的课程 体系,建立
以构建学生身心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为目标的课程体
系 ③重组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 ④分学段规定了数学
课程的具体标准 ⑤注重了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 ⑥
提出了数学活动应注意的策略
70.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
体 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和学 生
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
案。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 因
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 泼的课
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71. 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如 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答: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 作
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 实,依
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 有效发挥教
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 为学习的主体,
得到全面的发展。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
师主导 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
创 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组
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 证等,
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 习的主体。
72. 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哪些方面?
答: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①通过恰当的
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
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 学生的好奇心;②通过恰当的
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 掌握技能、积累经验、
感悟思想;③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
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提高
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73.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中选取什么样的主题
和 素材有较强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答: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儿童的身心 发
展特点,选择有较强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的主
题和素材。一般来说,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题材能让学生
感到熟悉和亲近,对完成任务比较有信心;游戏性 题材
有较强的愉悦功能,对学生有比较大的吸引力;设计和制
作类的活动任务性比较突出,能激发学生 的挑战欲望。
这些内容都能比较有效地引发学生参 与活动的动机。但
同时也应注意,要将学生兴趣引 向更深层次的探索实践
活动,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 要有数学味道。
74. 谈谈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交 流的体会,并举例说明。答:在学生小组合作之前,
教师要先提出小组合作 的要求,否则,学生在合作过程
中容易造成混乱, 没有达到合作的目的。例如:学生小
组合作统计,学生最喜欢的运动 前,先发给每组写有各
个运动的表格,然后要求学 生用打“√”或涂色的方式
表示学生最喜欢每项运 动的人数和确定本组学生最喜欢
的运动,并派代表 发言,最后提出有关活动的纪律要求,
提完要求后, 再由学生自行操作,教师廵视指导。
75. 在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中,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应
体 现哪些原则?
答:互动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76. 课 堂 教 学 要 素 评 价 法 中 确 定 的 评 价 要 素 有 哪
些?
答:课堂教学要素评价法中确定的评价要素有教学 目
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生行为、 教学
艺术、教学效果。
77. 简述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思路。
答:评价内容多元化 评价主体互动化 评价策略多样
化 评价标准个性化。
78. 数学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答:数学学习评价应促进学生发展;数学学习评价要
体现多元化;数学学习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差异。
79. 简述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范畴。
答: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范畴:教师课堂教学
评价 学生数学学习评价 数学考试评价 以自我反思为主
的教师发展性评价。
8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的“两实”、“两
气” 指的是什么?
答:真实、扎实、大气、灵气。
81.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答: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具体要求:注重对学
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的理解和掌握;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
评价;重视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呈现。
82. 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答: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目的是:①提供反馈信息,
促进学生的发展;②收集有关资料改善教师的教学;③对
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进行评价;④改善学生对数学
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83. 传统小学数学考试评价存在哪些不足?
答:主要表现在“五个过”:①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
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 的知识;②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
性和一般趋势;③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
地倚 重量化的结果;④评价主体过多地处于消极的被动
地位;⑤评价中心过于关注结果。
84. 数学学习评价改革的特点?
答:①评价主体的多元性;②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与开
放性;③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85. 教师应如何看待教材?
答:教材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师生对 话
的“话题”, 是一个引子,或者是一个案例,而 不是课
程的全部。①教师应把教材作为样板;②教师应把数学思
想作为主线;③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中选取内容重组教
材;④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经验重组教材。
86. 强调数学教学回归生活原因有哪些?
答:①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国际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②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③生活能力可以迁移
为数学能力。
87. 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答:①“高尚的师德”是作为一名教师的首要素质,
亦即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和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②具备全
面、精深的数学专业知识 ③数学教师应当具备全新的教
育观念和完备的 教育科学知识 ④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数
学教师懂的现代信息技 术的基本原理,并会熟练操作、
使用科学型计算器、 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来开
展教学,还要思 考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有机整合
⑤新课程更注重数学的人文性、应用性、社会 性、并广
泛设立了数学建模、数学研究、数学阅读、 数学活动等
专题课程。这就要求未来的数学教师不 仅是一个学科知
识专家,更是一个有着渊源知识的 复合型人才,以其广
泛而全面的知识、深邃的洞察、 透析社会历史发展的丰
富阅历,高尚的审美情趣, 健康的人格来影响、指导学
生的发展 ⑥合格的教师将是一个“科研型的教育专家”
88. 传统的教学方法
答:讲授法、阅读法、问答法(谈话法)、讨论法 。
89. 小学数学常用教学方法
答:讲解法、谈话——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引
导发现法、练习法
90. 教学方法选择依据?
答:①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②根据数学的
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 法 ③根据小学数学教
师的自身能力和学校教学条 件选择教学方法
91.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模式 ?
答:①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模式;②启发式教学模式;
③讲授教学模式 。
92. 教学用数学问题的构成 ?
答:①元认知问题 ②开放性问题 ③导向性问题 ④理
解性问题 ⑤唤起性问题 ⑥判断性问题
93. 课程讨论中教师的工作 (组织者,引导者、合
作者)
答:①设计讨论的问题 ②组织讨论过程 ③启发学生
思维 ④引导讨论的方向。
94. 数学概念教学的特点
95.
答:①概括性 ②具体性与抽象性的统一 ③系统性 。
95. 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
答:①学生的经验 ②学生的概括能力 ③学生数学语
言表达能力 ④学生的抽象思维状况。
96. 数学教师的基本工作
答:①认真备课,写好教学后记;②注重课堂教学的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 同发展,提高上课技能,
提高教学质量;③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④
虚心请教其他教师;⑤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
有层次性;⑥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97. 说课所应遵循的原则
答:①科学性原则 ②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③实效性原
则 ④创新性原则
98.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具备的基本要求
答:①体现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的教学目标;
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③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和方
法。
99. “统计与概率”教学实施中如何注意内容选择的
现 实性?
答:“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 时
代性,所选素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 有能力
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2021-10-2510页
- 2020-2021学年初一数学上册章节同2021-10-255页
-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2021-10-2511页
-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人教版七年级2021-10-259页
- 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作文指2021-10-255页
- 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2021-10-2512页
- 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2021-10-2517页
-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2021-10-2522页
-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人教版七年级2021-10-2511页
- 2019-2020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2021-10-25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