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50 KB
  • 2021-10-25 发布

2020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望岳教案 新人教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望岳》‎ 年级 七 科目 语文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望岳》‎ 授课类型 新课 课标依据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 方法 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 难点 体会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 学习目标 媒体类型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来源 介绍 知识目标 图片 B G 拓展知识 ‎2分钟 自制 讲解 过程与方法 图片 A E 建立表象 ‎3分钟 下载 观看 过程与方法 图片 C G 帮助理解 ‎2分钟 下载 理解 图片 A I 升华感情 ‎2分钟 下载 4‎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4‎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语:图片导入 用多媒体出示泰山美景的图片,并请同学们感受,由此引入新课《望岳》。‎ 二、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称为“诗圣”。 ‎ 三、整体感知 ‎1、一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 ‎2、二读诗歌:读懂诗意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大意。然后展示)‎ ‎3、齐诵诗歌 四、深入理解 三读诗歌:读出感情 ‎1.本诗的前两句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名为《望岳》,请问作者是怎么望的?‎ 经过互动,得出以下结论:‎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两句是远看。‎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此两句是近看。‎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此两句是细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两句是俯望。‎ 作者通过不同角度的描写,立体地勾勒出泰山的壮美。‎ ‎3、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是怎样描写泰山的高大形象的?‎ ‎4、颔联里“钟”和“割”二字用得好在哪里?说说看。‎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导入设计激发兴趣。‎ ‎2、多次朗读,理解诗意。‎ 4‎ ‎ 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检测:背诵默写 六、课堂小结 七、课后作业 ‎ 默写诗歌。‎ ‎3、链接材料,理解诗歌主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