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50 KB
  • 2021-10-25 发布

2020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回顾与思考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章 课题 第三章 回顾与思考 教学目标 从常量的世界走入变量的世界,开始接触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能读懂表格、关系式、图象所表示的信息,还能用表格、关系式、图象刻画一些具体情境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重点 回顾总结表示变量之间的方法,学会用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各种形式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实际情境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难点 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认识数学对象,发展符号感和抽象思维。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进行表达的能力。能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验成就感,获得学习的快乐,发展对数学更高层次的认识。‎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环节 本节课按知识点分类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知识梳理、典型例题、自主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复习 第一环节:知识梳理 ‎1、举例说明常量、变量;‎ ‎2、 举例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 ‎3、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 5‎ 新课导入 第二环节:典型例题 例1.一名同学在用弹簧做实验,在弹簧上挂不同质量的物体后,弹簧的长度就会发生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所挂物体的质量/千克 ‎0‎ ‎1‎ ‎2‎ ‎3‎ ‎4‎ ‎5‎ 弹簧的长度/cm ‎12‎ ‎12.5‎ ‎13‎ ‎13.5‎ ‎14‎ ‎14.5‎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弹簧不挂物体时的长度是多少?如果用x表示弹性限度内物体的质量,用y表示弹簧的长度,那么随着x的变化,y的变化趋势如何?‎ ‎(3)如果此时弹簧最大挂重量为15千克,你能预测当挂重为10千克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 说明:用表格来表示变量之间关系,其优点是:对于表中的自变量的每一个值,可以不通过计算,直接把因变量的值找到(如本题‎0千克与‎12cm这组对应值),其不足之处是:表格只能列出部分自变量与因变量对应的值(如本例‎10千克与‎17cm这组对应值,表格中没有反映出来),难以反映变量之间变化的全貌。‎ 例2.如图:将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纸片的四个角截去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将截好的材料围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 ‎ ‎ ‎ ‎ ‎(1)这个情境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 ‎(2)在以上问题中,若设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xcm,围成的无盖长方体的体积是ycm3,则y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小正方形的边长是‎5cm,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cm3?当x=‎2.5cm体积是多少cm3‎ ‎(4)根据以上关系式填下表:‎ 5‎ x/cm ‎1‎ ‎2‎ ‎3‎ ‎4‎ ‎5‎ ‎6‎ ‎7‎ ‎8‎ ‎9‎ y/cm3‎ ‎(5)当x在什么范围变化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在什么范围变化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你又是根据哪种表示法得到的?‎ ‎(6)请你估计x取何值时,制成的无盖长方体的体积最大?‎ 说明: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关系,其优点是:比较准确,有了关系式,可以由自变量的一个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反过来知道因变量的一个值,也可以求出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如本题‎5cm与‎500 cm3这组对应值),其不足之处是:关系式反应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比较抽象,只有借助列出部分自变量与因变量对应值表才能看出变化的特点。‎ 例3.小红与小兰从学校出发到距学校‎5千米的书店买书,下图反应了他们两人离开学校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根据图形尝试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 ‎(1)小红与小兰谁先出发?谁先达到?‎ ‎3‎ ‎1‎ ‎2‎ ‎4‎ ‎5‎ ‎0‎ ‎10‎ ‎20‎ ‎30‎ ‎40‎ ‎50‎ ‎60‎ t/分钟 s/千米 实线---小兰 虚线---小红 ‎(2)描述小兰离学校的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3)小兰前20分钟的速度和最后10分钟的速度是多少?怎样从图像上直观地反映速度的大小?‎ ‎(4)小红与小兰从学校到书店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说明: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关系,其优点是:能形象直观反映事物变化的全过程、变化趋势和某些性质,其不足之处是:表示出来的图象是近似的、局部的,观察由图象确定的因变量的值,往往不够准确。‎ 5‎ 例4.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t小时,行驶的路程为s千米.‎ ‎(1)这个情境中,有哪些变量?其中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 ‎(2)你能用哪种方式表示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具体做一做。‎ ‎(3)该汽车行驶2.5小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4)一段公路全长‎350千米,这辆汽车行驶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 说明:用关系式、表格、图象三种不同的方法表示一个问题中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体会三种表示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体会三种不同方法互相取长补短来共同研究,这也是今后我们学习函数的重要的方法 课 程 讲 授 第三环节:自主反馈 ‎1. 2012年6月份某一天沈阳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20‎ ‎22‎ ‎24‎ ‎26‎ ‎28‎ 时间 ‎0‎ ‎3‎ ‎6‎ ‎9‎ ‎12‎ ‎15‎ ‎18‎ ‎21‎ ‎24‎ ‎(1)这天的最高气温约是 ℃;‎ ‎(2)这天一共有 个小时的气温在‎24℃‎以上;‎ ‎(3)这天在 范围内温度在上升;‎ 这天在 范围内温度在下降;‎ ‎(4)请你预测一下,次日凌晨1点的气温大约多少度。‎ ‎2.果子成熟从树上落到地面,它落下的高度与经过的时间有如下的关系:‎ 时间t/秒 ‎0.5‎ ‎0.6‎ ‎0.7‎ ‎0.8‎ ‎0.9‎ ‎1‎ ‎…‎ 高度 h/米 ‎5×0.25‎ ‎5×0.36‎ ‎5×0.49‎ ‎5×0.64‎ ‎5×0.81‎ ‎5×1‎ ‎…‎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如果果子经过2秒落到地上,那么请估计这果子开始落下时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米?‎ ‎(3)请你列出果子落下的高度h(米)与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式。‎ ‎3.某种油箱容量为‎60升的汽车,加满汽油后,汽车行驶时油箱的油量Q(升)随汽车行驶时间t(时)变化的关系式如下:Q=60-6t ‎ ‎(1)请完成下表 汽车行驶时间t/小时 ‎0‎ ‎1‎ ‎2.5‎ ‎4‎ 油箱的油量Q/升 ‎60‎ 5‎ ‎(2)汽车行驶5小时后,油箱中油量是 升 ‎(3)若汽车行驶过程中,油箱的油量为‎12升,则汽车行驶了 小时 ‎(4)贮满‎60升汽油的汽车,最多行驶 小时 ‎(5)下面哪个图像能够反映变量Q与t的关系的是( )‎ Q t ‎(A)‎ Q t ‎(B)‎ Q t ‎(C)‎ 小结 活动内容:畅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畅谈自己的收获的体会,巩固所学知识,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活动注意事项:本节课是复习课,题目涵盖本章知识点,在解答的过程中学生肯定有不少收获和感想,在小结时让学生互相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说说困惑,结合具体题目进行点拨。‎ 作业布置 根据学生基础选择不同层次作业:‎ 选择1、课本113页复习题。‎ 选择2、附加水平测试题。‎ 板书设计 回顾与思考 一、复习 二、讲授 课后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完成全章知识结构图,使他们亲自经历知识梳理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变量之间关系的各种形式,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实际情境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预测,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题目类型设计比较具有综合性、灵活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