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00 KB
  • 2021-10-25 发布

2019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 太空一日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五单元 第22课 太空一日 杨利伟,1965年出生,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2003年10月,38岁的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使得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为了告诉人们成功之路并非一飞冲天,而是一步一步、不懈不怠的结果,杨利伟耗时两年写成了自传《天地九重》。‎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5时35分,北京航天指挥中心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飞船开始在343公里高的轨道上制动,就像刹车一样。1‎ 飞船先是在轨道上进行180度的调姿——返回时要让推进舱在前,这就需要180度的“调头”。2‎ ‎“制动发动机关机!”5时58分,飞船的速度减到一定数值,开始脱离原来的轨道,进入无动力飞行状态。‎ ‎6时4分,飞船飞行至距离地面100公里,逐渐进入稠密大气层。‎ 这时飞船的飞行速度仍然很快,遇到空气阻力后,它急剧减速,产生了近‎4G的过载,我的前胸和后背都承受着很大压力。我们平时已经训练过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因此身体上能够应付自如,心理上也没有为之紧张。‎ ‎【解析】1.“像刹车一样”形象地写出了飞船在轨道上制动的状态。‎ 6‎ ‎2.“180度的‘调头’”用词准确。‎ ‎【段析】飞船进入稠密大气层。‎ 让我紧张以至惊慌的却另有原因。3‎ 先是快速行进的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接着在映红的舷窗外,有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4飞船的外表面有防烧蚀层,它是耐高温的,随着温度升高,开始剥落,并在剥落的过程中带走一部分热量。我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看到这种情形,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随后发生的情况让我非常紧张——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5窗外烧得跟炼钢炉一样,玻璃窗开始出现裂纹,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后的那种小碎纹一样,这种细密的碎纹,眼看着越来越多……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边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6‎ 我的汗出来了。7这时候舱内的温度也在升高,但并没有高到让我瞬间出汗的程度,其实主要还是因为紧张。‎ 我现在还能回想起当时的情形:飞船急速下降,跟空气摩擦产生的激波,不仅有极高的温度,还伴随着尖利的呼啸声;飞船带着不小的过载,还不停振动,里面咯咯吱吱乱响。外面高温,不怕!有碎片划过,不怕!过载,也能承受!8但是看到舷窗玻璃开始出现裂缝,我紧张了,心想:完了,这个舷窗不行了。9‎ 当时我突然想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不就是这样出事的吗?一个防热板先出现一条裂缝,然后高热就使航天器解体了。现在,这么大一个舷窗坏了,那还得了!10‎ 先是右边舷窗有裂纹,当它裂到一半的时候,我转过头一看左边的舷窗,也开始出现裂纹。这个时候我反而放心一点儿了:哦,可能没什么大问题!11因为如果是故障,重复出现的概率并不高。‎ 回来后我才知道,飞船的舷窗外做了一层防烧涂层,是这个涂层烧裂了,而不是玻璃窗本身出现问题。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因为两边用了不同的材料。12‎ 以前每次进行飞船发射与返回实验,返回的飞船舱体经过高温烧灼,舷窗黑乎乎的,工作人员看不到这些裂纹。而如果不是在飞船体内亲眼目睹,谁都不会想到有这种情况。‎ 此时,飞船正处在黑障区,距离地面大约‎80公里到‎40公里。当飞行到距离地面‎40公里时,飞船出了黑障区,速度已经降下来,上面说到的异常动静也已减弱。13‎ ‎【解析】3.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起下文。‎ ‎4.“先是”“接着”使介绍条理井然,有条不紊。‎ ‎5.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6.“你想啊”如话家常,给人亲切之感。‎ ‎7.用身体的生理反应形象地说明了“我”紧张的程度。‎ 6‎ ‎8.心理描写,表现了“我”过硬的心理素质。‎ ‎9.“但是”一转,再写“我”的紧张心理,更突出了情况的危急。‎ ‎10.“我”联想到“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出事的原因,更紧张了。‎ ‎11.看到左边的舷窗也出现裂纹,“我”反而放心了。‎ ‎12.运用设问,解释了舷窗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的原因。‎ ‎13.“大约80公里到40公里”“40公里”,运用准确的数字,令人信服。‎ ‎【段析】飞船玻璃舷窗出现裂纹。‎ 一个关键的操作——抛伞,即将开始。‎ 这时舷窗已经烧得黑乎乎的,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到哪里该做什么,该发什么指令,判断和操作都必须准确无误。14‎ ‎6时14分,距离地面10公里,飞船抛开降落伞盖,并迅速带出引导伞。‎ 这是一个剧烈的动作。能听到“砰”的一声,非常响,164分贝。15我在里边感到被狠狠地一拽,瞬间过载很大,对身体的冲击也非常厉害。接下来是一连串的快速动作。引导伞出来后,紧跟着把减速伞也带出来,减速伞使飞船减速下落,16秒钟后再把主伞带出来。‎ 其实最折磨人的就是这段过程了。16随着一声巨响,你会感到突然减速;引导伞一开,使劲一提,会把人吓一跳;减速伞一开,又往那边一拽;主伞开时又把你拉向另一边。每次力量都相当重,飞船晃荡得很厉害,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后来问过俄罗斯的航天员,他们从不给新航天员讲述这个过程,担心新手们害怕。我回来却讲了,每一个步骤都给“神六”和“神七”的战友讲了,让他们有思想准备,并告诉他们不用紧张,很正常。17‎ 我们航天员是很重视这段过程的:伞开得好等于安全有保障,至少保证生命无虞。所以我被七七八八地拽了一通,平稳之后心里却真是踏实——数据出来了,速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我知道,这伞肯定是开好了!‎ 距离地面‎5公里时,飞船抛掉防热大底,露出缓冲发动机。同时主伞也有一个动作,它这时变成双吊,飞船被摆正了,在风中晃悠着落向地面。18‎ 飞船距离地面‎1.2米,缓冲发动机点火。接着飞船“嗵”的一声落地了。‎ 我感觉落地很重,飞船弹了起来。在它第二次落地时,我迅速按下了切伞开关。19‎ 飞船停住了。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20‎ 那一刻四周寂静无声,舷窗黑乎乎的,看不到外面的任何景象。‎ 6‎ 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面来人了!21‎ ‎【解析】14.“屏息凝神”,表现了“我”当时高度紧张。‎ ‎15.用具体数据说明声响之大。‎ ‎16.“最”字,写出了折磨的程度。‎ ‎17.对比“我”的做法与俄罗斯航天员的做法。‎ ‎18.“晃悠着”形象地写出了飞船落向地面的状态。‎ ‎19.“迅速”写出了“我”的动作的娴熟。‎ ‎20.准确到分的时间,强调了这一时间不同寻常的意义。‎ ‎21.“外边来人了”,平实的话语中蕴含着强烈的喜悦之情:“我”安全着陆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了!‎ ‎【段析】飞船安全着陆。‎ ‎(1)按照时间顺序记叙重大事件。‎ 本文是一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小通讯,以时间为序进行了详细的讲述:9时整,火箭升空;次日5时35分接到指令,开始返航;‎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着陆。条理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2)语言简洁、清晰。‎ 用词准确,叙述客观,生动地再现了飞船升空,遨游太空和安全着陆的情景,描写了当时紧张的气氛,让人如身临其境。‎ ‎(3)心理描写生动形象。‎ 如:“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写出了杨利伟因共振而产生的痛苦的心情。“外面高温,不怕!有碎片划过,不怕!过载,也能承受!但是看到舷窗玻璃开始出现裂缝,我紧张了,心想:完了,这个弦窗不行了。”写出了杨利伟紧张、恐惧的心理。‎ 6‎ 胜利日阅兵 ‎2015年9月3日上午9时,初秋的北京碧空如洗,微风徐徐。平日繁忙的长安街上气氛肃穆,天安门广场红旗招展。习近平偕夫人彭丽媛在端门外广场迎接了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外方嘉宾。随后,习近平与各国嘉宾登上天安门城楼,与全世界媒体和所有中国人共同见证了一场特殊的仪式——中国的胜利日大阅兵。‎ 上午10时,伴随着70响礼炮声,升旗仪式护卫方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庄严起步,迈向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杆。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习近平在纪念活动上发表重要讲话:“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随后,习近平接着说:“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全军将士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忠实履行保卫祖国安全和人民和平生活的神圣职责,忠实执行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我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这一消息让天安门广场掌声雷动,它是对某些国家声称“中国阅兵是为了炫耀武力”的有力回击。‎ 在讲话最后,习近平挥拳高呼:“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的14次正式阅兵,都是在国庆节当天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举行。‎9月3日举行的胜利日大阅兵,不仅是习近平成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后第一次阅兵,也是新中国首次在非国庆日举行的正式阅兵。‎ 6‎ ‎70年前,中国人民用14年浴血奋战和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代价,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70年后,中国人民用隆重的阅兵仪式来纪念这个伟大的胜利。‎ ‎(选自《环球人物》2015年第24期,有删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