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0.32 K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中国古代史上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东汉末年曹操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历史上有“一战定三国”之说,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一战”是指(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3.公元207年,曹操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 )
A.统一全国 B.废汉称帝 C.消灭袁绍 D.建立魏国
4.“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 )
A.揭露了曹操的奸诈与狡猾 B.批评了袁绍的刚愎自用
C.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意与惋惜 D.赞扬了刘备的知人善任
5.“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 )
①中原人大量南迁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统治者的重视 ④自然条件优越
13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起到促进作用
B.江南人民开始重视农业生产
C.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工具和技术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7.魏晋时期,匈奴、鲜卑、羯等少数民族内迁最突出的历史作用是( )
A.促进了我国民族的交融
B.促进我国古代人口分布更趋合理
C.促进迁入地的生产方式更新
D.帮助内地人民进行反压迫斗争
8.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替图中,方框中的两个政权分别是( )
A.南朝、北朝 B.明、北魏 C.吴、北魏 D.吴、隋
9. 孝文帝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他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穿汉服、学汉语、改汉姓、与汉人通婚。他的目的是( )
A.恢复北方生产
B.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C.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D.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10.如图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一次著名改革,这次改革( )
13
A.使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
B.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C.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
D.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11.下列砖画出土于甘肃省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画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
制作蒸馍与烙饼 食用烧烤食品
A.江南开发
B.民族交融
C.政权并立
D.经济重心南移
12.下表是小明同学以王朝相似点归纳的专题,它们的相似点是( )
东周
13
曹魏
东汉
北魏
A.都城 B.疆域 C.开国者身份 D.治国思想
13.中国古代每一个专制王朝都深深地烙上了“家天下”的印记,因此,一些史学家常把皇姓跟朝代名称合二为一,比如称唐朝为“李唐”、宋朝为“赵宋”,那么被称为“元魏”的应该是( )
A.战国时期的魏国 B.三国时期的魏国
C.北魏 D.元朝
14.根据下列信息判断此人是( )
①生活在北魏至东魏 ②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③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
A.郦道元 B.贾思勰 C.祖冲之 D.王充
15.现在的食品安全令人担忧,于是一些城里人利用周末时间去农村亲自种地,这就是“城市农夫”一族,但是他们缺乏科学种地的知识,你给他们推荐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神农本草经》 D.《九章算术》
16.“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顾恺之 D.王羲之
17.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
13
B.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
C.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D.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加强
18.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造型风格与外来佛教艺术结合的突出表现是( )
A.兰亭书法 B.阎立本画作 C.云冈石窟 D.赵州石拱桥
19.中央电视台有这样一句广告词:“一日龙门游,一部魏唐史……洛阳欢迎你!”去“龙门”可以主要参观到( )
A.壁画艺术 B.兵马俑 C.石窟艺术 D.青铜文化
2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早期国家的产生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国家的巩固 D.统一国家的建立
二、非选择题(21题14分,22题16分,23题14分,24题16分,共60分)
2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是我国的大分裂、大战乱时期,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民族交融时期。阅读下列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1)结合材料一分析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2分)官渡之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还有哪些战役是以少胜多的?(2分)
13
(2)结合材料二分析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2分)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了什么重要的举措?(2分)
(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存在的有利于统一的因素。(6分)
22.相同的制度,不同的时代,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有的起到积极作用,有的却为统治埋下隐患。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
13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的是西周的哪一制度?(2分)西周创立这一制度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材料二 汉武帝统治时期,有三大问题存在。一是西汉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已经相当强大了,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二是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渐突出;三是匈奴不断入侵,边境不宁。
(2)汉武帝是如何解决材料二中所说的第一个问题的?(2分)依据材料二回答,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三 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这些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后来,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物价飞涨,人民饱受痛苦,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走向衰落。
(3)材料三中主要描述的是西晋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2分)
13
(4)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诸侯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4分)
2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再次陷入动荡与分裂的局面中。这一时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历史特征,按要求回答问题。
(1)政权分立是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特征之一,请分别写出三国鼎立时期三国政权的建立者及都城。(3分)
(2)民族交融也是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特征之一。下面是小明同学所列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补充完整。(9分)
(3)江南经济的开发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又一重要特征。假如让你来探究这一历史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你将收集哪些类型的材料?(2分)
13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2分)他耗去了大量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修长城的看法。(2分)
材料二
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13
(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4分)
材料三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3)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2分)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分)
(4)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2分)
13
参考答案
一、1. C 2. B
3.A 点拨:结合题干中的时间“207年”分析,208年,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意图统一全国,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
4.C 点拨:结合题干中信息“三顾频烦天下计”分析,刘备曾经三顾茅庐,聘请诸葛亮,由此可见,这首诗与诸葛亮有关,再结合最后三句分析,可知符合题意的是C。
5.A 6.C 7.A 8.C
9.B 点拨:孝文帝改革从表面看是为了改变少数民族的习俗,但实质是为了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10.C
11.B 点拨:据出土于甘肃省嘉峪关魏晋古墓的砖画“制作蒸馍与烙饼”“食用烧烤食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习俗。汉人学习胡人的饮食习俗,体现了民族之间的交融。所以这组砖画可以用来直接研究民族交融。
12.A
13.C 点拨:根据题干“元魏”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规定改汉姓,将拓跋改为元,由此可见,“元魏”应该是北魏,故选C项。
14.B 15.A 16.A
17.A 点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南方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科学技术取得显著进步。
18.C
19.C 点拨:河南洛阳龙门有龙门石窟。符合题意的是C。
13
20.B 点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的高潮,人口南迁,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符合题意的是B。
二、21.(1)原因: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屯田。战役: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2)南方政权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
(3)迁都洛阳。
(4)局部统一的完成;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22.(1)制度:分封制。作用:稳定政局,扩大统治区域,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2)解决办法:实施推恩令。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3)八王之乱。
(4)诸侯王拥兵自重,威胁中央政权统治;酿成战争,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23.(1)
政权
建立者
都城
魏
曹丕
洛阳
蜀
刘备
成都
吴
孙权
建业
(2)目的:2.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措施:2.穿汉服 3.说汉语 4.改汉姓 5.与汉人通婚 作用:2.促进了民族交融 3.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加强了民族间思想感情的交流 5.减少了民族间的隔阂
(3)文字材料,如《宋书》;图片材料,如相关历史文物的图片。
13
24.(1)秦始皇。 抵御匈奴的侵扰。 略。(对修长城的看法属于开放性题,既可以从抵御外敌方面进行肯定,又可以从劳民伤财方面给予否定,言之有理即可)
(2)匈奴、鲜卑、羯、氐、羌。(任答两个即可)
(3)北魏孝文帝改革。 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
(4)从防御少数民族到逐渐接纳,并出现民族交融的趋势。
13
相关文档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2021-10-2618页
- 2019七年级数学上册 2多项式2021-10-263页
- 人教版7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测试卷2021-10-265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训练 第6单元 2021-10-266页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成长2021-10-264页
- 2017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2021-10-266页
- 2020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写作热2021-10-263页
- 浙江省衢州市马金中学2013-2014学2021-10-266页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创优检测卷2021-10-2636页
- 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2021-10-2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