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0.00 KB
  • 2021-10-26 发布

2020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六章第一节力教案(新版)沪科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本章介绍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如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然后进一步研究力学中最常见的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在认识弹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知道弹力是怎样形成的,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的大小.在认识重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知道重力的由来和它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最后学习摩擦力,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知道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本章知识是初中物理力学的基础,也是学习后续压强、浮力、功、机械效率等知识的基础. 本章共有5节:‎ ‎1.第一节“力”,本节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认识力,以及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再进一步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从效果中感知力,加深对力的理解.‎ ‎2.第二节“怎样描述力”,知道力的三要素都会对力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认识力的单位N,感知力的大小,能用力的图示来形象的描述力.‎ ‎3.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知道弹力是如何产生的,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以及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4.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介绍了重力的概念、重力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并进一步帮助学生强化理解重力的方向及重心的概念.‎ ‎5.第五节为“科学探究:摩擦力”,对于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可以先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再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进而理解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在关于“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到结论性、规律性的知识,而且要通过探究活动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其中重点要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学习设计实验的表格、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学会评估自己与别人实验的成功与失误.‎ ‎【教学目标】‎ 8‎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知道力的概念、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单位和三要素及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知道弹力及其产生的条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方向、重心以及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及影响因素,知道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及其应用.‎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探究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其相关现象;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的规律、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学会评估自己与别人实验的成功与失误.‎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用,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弹力、重力的概念和产生的原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 力的示意图,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探究重力的影响因素,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课时建议】‎ 本章共有5节,建议6课时.‎ 第一节 力…………………………………………………………1课时 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1课时 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1课时 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1课时 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1课时 专题五 力与力的作图……………………………………………1课时 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 8‎ 第一节 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1.从经历的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 ‎2.通过实例体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3.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把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意识,养成在常见的现象中认识其科学道理的习惯.‎ ‎【教学重点】探究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难点】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教具准备】小车、磁铁、铁块、木块、水盆、钢球、铁钉、弹簧、橡皮筋、篮球、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教师播放天宫一号发射升空的视频,并提出问题:“天宫一号”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学生交流、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比如张三推了李四一下,就有了推力;老师经常提醒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抗震救灾过程中需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等等.这些“力”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8‎ 师 力是物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与生活中所说的“力”有很大的区别.那么,又有谁知道力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带着疑问开始今天的学习吧!相信学完了这节课,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很好的认识它了.‎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力是什么 师 在生产、生活中时常需要用力,请举例说明.‎ 学生甲:人推车需要用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用力;‎ 学生乙:人用脚踢足球用了力;人拉锯锯木头用了力.‎ 学生丙:运动员将杠铃举起来用了力;推土机将泥土推走用了力.‎ 学生丁:渔民捕鱼拉起渔网时用了力;大象将跷跷板压下去时用了力.‎ 演示实验:磁铁吸引铁钉、用细布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师 以上的实例与演示实验说明了什么?或你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甲:当人对物体推、拉、举时存在力的作用.‎ 学生乙: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存在着引力与斥力的作用.‎ 学生丙:物体对物体推、拉、挤、压时也存在力的作用.‎ 师 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力的作用.人、动物也可以归纳到物体之中,请你将以上实例和实验现象的共同点归纳出来.‎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师 归纳得很好,下面再请大家分析课本P101的6个图景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每个同学讲一个图景.‎ 学生甲:(a)图中施力物体是推土机,受力物体是泥土.‎ 学生乙:(b)图中施力物体是渔翁,受力物体是渔网.‎ 学生丙:(c)图中施力物体是运动员,受力物体是杠铃.‎ 学生丁:(d)图中施力物体是大象,受力物体是跷跷板.‎ 学生戊:(e)图中施力物体是拿在手中的磁铁,受力物体是悬挂着的磁铁.‎ 学生己:(f)图中施力物体是橡胶棒,受力物体是纸屑.‎ 师 以上几位同学都讲得很好.‎ 板书:(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通常用字母F表示.‎ ‎(2)发生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8‎ ‎【课堂训练】‎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 知识点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师 请同学用手拍桌子、两手互拍、拉橡皮筋、提书包,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教师巡回检查.‎ 学生甲:用手拍桌子时,手感觉到疼.因为手对桌子有力的作用时,桌子对手也有力的作用,所以手感觉到疼.‎ 学生乙:两手互拍时,两手都感觉到疼.因为两只手都受到力的作用.‎ 学生丙:手拉橡皮筋时,感觉到手也受到橡皮筋的拉力的作用,这是因为手对橡皮筋有力的作用,橡皮筋对手也有力的作用.‎ 学生丁:手提书包时,感觉到手受到向下的拉力.这是因为手对书包有一个向上的拉力,书包对手有一个向下的拉力.‎ 师 以上几位同学都很认真体会实验时的感觉,分析都正确,大家掌声鼓励.‎ 师 归纳以上的实验感觉,你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师 正确,归纳得很好.‎ 演示实验:‎ 把磁铁和铁块分别固定在事先涂有一层蜡(防止水浸入)的两个软木塞A、B上,让它们漂浮在同一水槽中,先固定A,看到B向A运动,说明磁铁吸引铁块.再固定B,看到A向B运动,说明铁块对磁铁也有力的作用.还可以将A、B同时放手,看到它们相向运动.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互不接触的物体间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 教师总结:(1)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 板书:(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是成对出现的,有施力物体的同时就有受力物体.‎ ‎【课堂训练】‎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 8‎ 知识点3 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演示实验1: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了;用手压皮球,皮球变瘪了.‎ 演示实验2:把吸管插入酸奶饮料瓶中,用较小的力挤压酸奶瓶,会发现饮料在吸管中上升.‎ 学生实验:学生用手使刻度尺变弯曲.‎ 教师用多媒体投影图片:①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②用力拉弓.(让学生观察跳板、弓的变化.)‎ 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板书: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并说明其原因.‎ 演示实验3:篮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竖直上抛的篮球向上运动得越来越慢,向下运动得越来越快.‎ 学生:篮球的运动速度发生了改变.‎ 师 是什么使其速度发生改变的呢?‎ 教师提示,学生回答:地球对它的作用力(重力).‎ 演示实验4:运动的小钢珠在磁铁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的方向.‎ 师 是什么使小钢珠的运动方向改变了?‎ 学生:磁铁对它的吸引力.‎ 教师用多媒体图片进一步说明: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运动员A用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后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员B用头顶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后改变运动方向;运动员C伸手抱住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后由运动变为静止.‎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是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上面的例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板书:力的作用效果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用很小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会发生形变,不过肉眼无法看到.‎ 8‎ 例题 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解析: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水同时也会给桨一个向前的力,故船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A不符合题意;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地同时也会给人向前的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B不符合题意;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火箭对喷出的燃气产生向下的推力,反之燃气对火箭产生向上的推力,使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C不符合题意;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只是说明了力可以改变运动状态与方向,没有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D符合题意.‎ 答案:D ‎【课堂训练】‎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 ‎【课堂小结】‎ 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确实不少.明白了力的概念,知道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力可以产生两种作用效果:一是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改变;二是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力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后面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力学知识,这部分是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请大家注意观察、思考,加深理解.‎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部分练习.‎ ‎1.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日常生活实例入手,深入观察、分析和总结,将抽象的力的概念弄懂、弄透,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并不难学,有亲近感、成功感.‎ ‎2.本节课,在课堂中增设了许多学生亲身体验活动,学生不仅学习兴趣高,主体参与意识强,在基础知识和能力上都获得了丰收,课堂效果明显,课堂获得了成功.由此可见,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是课堂获得成功的关键.‎ 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