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53 KB
  • 2021-10-26 发布

人教八年级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之四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第1课时)‎ 预习目标:1、识记文学常识。‎ ‎ 2、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把握语言节奏。‎ ‎ 3、结合课下注解,翻译全文,感知文章大意。‎ ‎【知识超市】1题目简介:‎ 这是作者写给他的同乡后生马君则的一篇文章,节选自《宋学士文集》里的《朝京稿》。这是一篇“赠序”,它不同于一般印在书前评介作品或说明写作目的的“序”。赠序是古代文体之一,有临别赠言的性质。本文的重点是叙述自己的力学苦学的情况,以激励对方努力学习为目的。“生”是对晚辈的称呼,也有亲密的意思。东阳马生:东阳的马君则。‎ ‎2.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浙江义乌县一带),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生活在元末明初,曾被召为翰林院编修,他借口父母亲年老,辞不就职,专心著述。明初朱元璋重用他,命为江南儒学提举,替太子讲经,并在自己左右顾问。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被称为“国家文臣之首”年老辞官回乡,不久因长孙宋慎列入胡惟庸党,全家谪往茂州(四川茂汶),中途病死夔州(四川奉节)。生平著述很多,有《宋学士文集》75卷。他的散文成就尤高,立意精深,语言生动畅达。这篇课文是他散文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宋濂、刘基、高启”─明初诗文三大家。‎ 预习环节:‎ 1、 听朗读,为生字词注音并划分句子节奏。‎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知识了吗?收获: 疑问: ‎ 当堂反馈 一、 基础题:‎ 1、 ‎《送东阳马生序》作者是 ,字 他是 朝 家。‎ ‎2、给加点字注音: ‎ 嗜( )学 俟( )其欣悦 足肤皲( )裂 媵( )人 ‎ 负箧( ) 曳( )屣( ) 裘( )葛之遗( )‎ 谒( ) 撰( ) 贽( ) 缊( )袍敝( )衣 二、 发展题:‎ 1、 解释加点的字词:‎ ‎①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 ②无从 致书以观 (   ) ③ 弗之怠 (  )(   ) ④ 益慕圣贤之道 (   ) ⑤ 尝趋百里外 (   ) ⑥或遇其叱咄 (   )(   ) ⑦ 援疑质理 (   ) ⑧媵人持汤沃灌 (   )(   ) 2、翻译句子:‎ ‎(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 ‎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 ‎(4)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 ‎ ‎(5)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 ‎ 课 堂 元 素 导 学 流 程 自学指导 互动策略 展示方案 导学一 通译全文 结合课下注释和自己文言词语的积累,翻译课文,随时将不会翻译的字词或句子用红笔在文中标划出来,小组内共同解决。‎ 组长带领组员完成全文翻译。‎ 临时抽号到黑板展示重点句的翻译。‎ 导 学 二 识 记 重 点 注 释 首先将注释中的重要词语划出,然后认真记背,最后合上书,凭记忆完成下列解词。‎ ‎1、嗜( )学 2、无从致( )书以观 3、每假( )借于藏书之家 4、弗之怠( ) 5、走送之( ) 6、遍观群书( ) 7、或遇其叱咄( ),色愈恭,礼愈至( )8、稍降辞色( ) 9、硕( )师名人 10、俟( )其欣悦 11、足肤皲裂 ( ) 12、负箧曳屣( )13、煜然( )14、缊袍敝衣( )( )15、非天质之卑( )16、撰长书以为贽( )17、言和而色夷( )‎ 对子组互相提问,用红笔划出对方答错的翻译,以示提醒。‎ 小考官到台上提问台下的同学,可以给予必要的加减分。‎ 导 学三:知 识 整 合 通假字: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其本字加以解释。‎ ‎(1)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2)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3)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一词多义(从文中指出相关词语并解释)‎ 以 ‎ 患 道 和 足 至 古今异义 走 汤 组内小展示,对子组过关。‎ 板书展示,书写要工整,恰当使用双色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