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1.80 KB
  • 2021-10-27 发布

第4单元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部编八上语文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背影》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窒息(zhì ) 蹒跚(pán ) 触目伤怀( chù )‎ B.蒙昧 ( mèi) 簌簌( sù ) 和颜悦色 ( yuè )‎ C.马褂 (ɡuà ) 酒肆( sì ) 筋疲力尽(jīn )‎ D.琐屑 (xuè ) 胆怯 ( qiè ) 正襟危坐 ( jīn )‎ ‎【答案】D ‎【解析】屑( xiè)‎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溺爱 狼籍 铭记 如梦初醒 ‎ B. 燥热 呓语 娴熟 白手起家 ‎ C. 不辍 妄图 咆哮 深恶痛疾 ‎ D. 匿名 桅杆 镌刻 殚精竭虑 ‎【答案】A ‎【解析】狼藉 ‎3.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赞扬了师徒四人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 在“等”的后面加上“的故事”‎ ‎ B.电影《勇敢者游戏:决战丛林》的全球票房已经突破7亿美元左右 。‎ ‎ 删掉“左右”‎ ‎ C.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分析、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 删掉“注意” ‎ ‎ D.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老师们正在努力地提高教学方法。‎ 将“提高”改为“改进”‎ ‎【答案】C ‎【解析】将“分析”和“观察”调换位置 ‎4. 下列歇后语中的人物和情节与《水浒传》无关的一项是( )(哈尔滨2019中考试题)‎ ‎ A.武松打虎——气概非凡 ‎ B.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 C.杨志卖刀——忍痛割爱 ‎ D.鲁提辖去当和尚——半路出家 ‎【答案】B ‎【解析】刘备与孔明是《三国演义》中人物。‎ ‎5. 仿照下句,再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2018海南中考)‎ 空气清新,散发着醉人的芬芳;阳光明媚,绽放着火一般的热情 ‎【答案】示例一:①沙滩松软,触摸着人们的肌肤。 示例二:②海浪翻滚,撩动着弄潮儿的心弦。 示例三:③椰树挺立,护卫着祖国的南疆。‎ ‎【解析】结构一致,话题统一,前后语意衔接恰当即可。‎ ‎6.古诗默写填空:‎ ‎(1) ,浅草才能没马蹄。‎ ‎(2)月下飞天镜, 。‎ ‎(3)树树皆秋色, 。‎ ‎(4)晴川历历汉阳树, 。‎ ‎(5) ,长河落日圆。‎ ‎【答案】(1)乱花渐欲迷人眼 (2)云生结海楼 (3) 山山唯落晖 (4)芳草萋萋鹦鹉洲 ‎(5)大漠孤烟直 ‎【解析】古诗默写一般要求十分严格,错一字该句则不得分,因此要注意书写工整规范,同音字不要用错。‎ 二.阅读理解:‎ ‎(一)背影 作者: 朱自清 ‎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②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1)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  ③‎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  ④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  ⑤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  ⑥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2)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3)我的眼泪又来了。‎ ‎  ⑦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4)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   1925年10月在北京。‎ ‎7、第②段内容似乎与“背影”无关,删掉可否?为什么?‎ ‎【答案】不可以。这一段交代家中光景惨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与父亲对儿子的满腔温情形成对照,更显示出父爱的深沉,因此,不可以删掉。‎ ‎【解析】对语段作用的分析,要明确该段写了哪些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再结合文章主旨来分析,该段对表达主旨的作用。‎ 8、 体会第⑤段加点词语“聪明过分”的含义及作用。 ‎ ‎【答案】“聪明过分”一词是反语,表现了“我”对父亲细心关照中所蕴含的爱子之心不能理解的追悔之情,这种自责的话语,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文章更加感人。‎ ‎【解析】联系全文内容及情感可知,此处的“聪明”并非褒奖,而是一种追悔与自责。‎ 9、 文中画线句子写了“我”四次落泪,试分析每一次落泪的原因。‎ (1) 第一次:‎ (2) 第二次:‎ (3) 第三次:‎ ‎(4)第四次:‎ ‎【答案】(1)为家庭的不幸而流泪,是悲哀的泪。‎ (2) 感动的泪。作者从父亲艰难的背影中感受到深沉的父爱,因感动而流泪。‎ (3) 惜别之泪。作者看着父亲背影的消失而落下泪来,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感激和依恋之情。‎ (4) 伤心之泪。这是为父亲身体不好而流泪,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具体情节的把握,回答时一定要紧密联系原文,结合前后文内容体会其不同的内涵。‎ ‎10、结合具体动词赏析第⑥段人物动作描写的妙处。‎ ‎【答案】“攀”是写手的动作,既写出月台的高、陡,又写出父亲爬月台时的吃力;“缩”是写脚的动作,写出父亲年老体衰、动作迟缓、努力攀爬的样子;“倾”是写身体的动作,写出父亲努力爬上月台的样子。这些动词,细腻而又简练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过程,表现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解析】先指出该动词表现的内容,再分析其效果及作用。‎ 11. 体会文章以“背影”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答案】“背影”既是文章的行文线索,又可以看作父亲的一种特殊面貌,这一视角新颖而独特,给人以想象空间,别开生面,含蓄隽永,引起人们感情的激荡,使人印象深刻。‎ ‎【解析】可结合标题的一般作用,再结合本文具体效果分析。‎ (二) 巴山夜雨(2019四川成都中考)‎ 钱歌川 ‎①我对雨虽不特别爱好,也不怎样嫌恶。如果头戴帽子在不大不小的雨中行走,我并不觉得难过,毋宁有一种超然的心情。‎ ‎②你只要不以打湿衣帽为意,便可悠然不迫而有余情去欣赏那织女机中的雨丝。真的,那就和春蚕刚吐出来的丝一样光亮、细长,而且整齐地排列着,似乎要把天空和大地缝织起来。那时你就像一把梭子,从那些雨丝中穿过。‎ ‎③雨不仅可看,而且可听。听雨最好是在夜里,没有市声混杂,你可以清晰地辨出什么是芭蕉上的雨声,什么是残荷上的雨声。池中之雨清彻,瓦上之雨沉重。倾盆大雨如怒号,霏霏细雨如呜咽,一个是英雄气短,一个是儿女情长。‎ ‎④夜雨中又以巴山夜雨最出色。唐代诗人大半都有写巴山夜雨的诗句,尤以李商隐的一绝最为脍炙人口。他那一首诗,使得巴山夜雨更多了一重意义,令人联想到高贵的友情。于是乎雨又可话了。‎ ‎⑤说来奇怪,四川的雨,大都是夜里降落,天明又止。我初到四川,住在城中,房子是瓦盖的,夜来雨洒庭前树,仿佛伴我夜读。深夜人倦拋书睡去,梦中还在低吟“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之句。早晨出门,路面已千,夜雨化成朝云横在山腰,遮断树身,构成绝好图画。你想会有人不爱巴山夜雨么?‎ ‎⑥然而好景不常,城中居不多时,我便被日本的炸弹逐到乡下。乡下田地多而房屋少,于是我出建筑费,在本地人的地上盖茅屋,约定住两年,就把房子送给地的主人,如果再住下去,我另出房租。我知道这房子终将属于他人,不愿投资过多,能蔽风雨就不错了。‎ ‎⑦那茅屋从第一年就漏,愈漏愈甚。第二年,愈漏愈不成样子了。起初是一处漏,后来竟妤几处。南边漏水,恰在床头,只妤把床北移,雨水跟着追来,最后追到床铺靠紧北窗,无法再退。我既不能把床移到墙外,只好以困兽精神,作背水之战。所有的武器,一把雨伞而已。我把它撑在床头,像临到危险的鸵鸟,只要把头部遮住不受雨淋之苦便算满足。‎ ‎⑧巴山多夜雨,室内少睛天,又熬了一年。我拱手把屋子送给那地的主人,满望他可以负责来修理。他果然满口答应,并说要换瓦,以作一劳永逸之计。我只希望早点动工,从春望到夏,从夏等到秋。直到秋尽冬来,房主人才叫匠人预备来兴工了。‎ ‎⑨瓦匠到来,第一步工作,当然是破坏。他们爬上屋顶,把茅草全给掀了。他们答应三天把瓦盖好第二天来钉格子,一片瓦也没有盖,但天气已有雨意。我提心吊胆过了一夜,满以为早晨瓦匠来,谁知直到下午还是毫无人影。天色暗淡,云雾翻涌,看去十分险恶,而时候已近黄昏。原来他们又在别家接了生意,过两天再回头来做。‎ ‎⑩巴山之雨,与夜俱来。起初几滴,后来愈下愈大,万箭齐集;跟着竟像黄河决口,满屋泛滥。我将家中所有草席,全铺在床顶。睡不多时,忽听枕边有滴水声,伸头去看,床顶已聚水成渠。我除了把那一渠积水倾倒地下,别无办法。再也不能安睡,一夜中忙着疏浚,直到天明雨过方停。‎ ‎⑩张志和《渔歌子》描写渔翁,说“斜风细雨不须归”,似乎很可羡慕。读者读这些诗句时被诗人支配,欣赏那诗中有画,用不着设身处地去为渔翁着想。其实渔翁冒雨打鱼,在他本身并无诗情,也无画意,毋宁是不得已的苦事。你要是遇雨而在家安然读书,我相信你对雨不会发生恶感。‎ ‎⑪你对巴山夜雨,一定会觉得怪可爱的。然而,我可不能和你发生同感了。‎ ‎12.关于雨有无诗意,作者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 【答案】在作者看来,雨是否有诗意,不能一概而论,要看人的经验和心境。只有在欣赏文学或现实中悠闲不迫的时候,雨才可能是有诗意的,如初到四川,居住城里,夜雨伴读,充满诗意;当它带来现实生活的妨碍,诗意就不复存在,如居住乡下,夜雨漏屋,饱受雨淋之苦,雨之诗意顿消。‎ ‎ 【解析】由第⑩段议论句可知,雨有无诗意要看人的心境,再结合全文情节,两种环境下两种心境,总结答案即可。‎ ‎13.本文题为“巴山夜雨”,但文章前四段并未直接描写巴山夜雨。请说明这四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 【答案】①从雨写到夜雨再到巴山夜雨,渐次引出下文关于巴山夜雨的经历和感受;②从看雨听雨到话雨,表现雨的诗意和情趣,与后文中巴山夜雨带来的痛苦经验形成对比。‎ ‎【解析】先从内容上看,这头四段与后文的联系,再从效果上看,这样写的好处。‎ ‎14.第二段中画线的比喻句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3分)‎ ‎ 那时你就像一把梭子,从那些雨丝中穿过。‎ ‎【答案】①用梭子在丝中穿过的情形,生动写出了人在雨丝中穿行的情景。②梭子在丝中轻巧穿行的比喻,贴切地表达出雨中行走的惬意。③与前面“织女机”和以蚕丝喻雨相呼应,前后一体。‎ ‎【解析】此题不易回答完整,一般要从比喻的具体内容、效果、作用等方面思考方能回答完整。‎ ‎15.文章第⑪段,提及哪些读诗的方法?你更赞同哪一种?请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简要分析。(5分)‎ ‎【答案】第一问:①根据诗中的画境,欣赏诗歌的诗情画意;②设身处地进入诗中的世界,去感受和认识诗所反映的生活现实。‎ ‎  第二问:①示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日”“烽烟”“河流”,从近到远,层次丰富,空间阔大;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构成一幅壮美图画。这是根据诗中的画境欣赏诗歌的诗情画意。‎ ‎【解析】由第一句“你对巴山夜雨,一定会觉得怪可爱的”‎ ‎,可见这只是单纯根据诗中的画境欣赏诗歌,没有受到外界干扰;后一句“我可不能和你发生同感了”,联系前文可知,没有同感的原因是自己曾经的经历。由此可知答案。‎ ‎《白杨礼赞》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倔强( jué ) 婆娑(suō ) 百折不挠 ( náo)‎ B.开垦 ( kĕn ) 主宰(zhǎi ) 恹恹欲睡(yān )‎ C.倦怠 juàn dài 丫枝 (yá ) 旁逸斜出(yì)‎ D.秀颀xiù qí 鄙视 bǐ shì 潜滋暗长(qiăn )‎ ‎【答案】A ‎【解析】B宰zǎi C 丫 yā D潜qián ‎2. 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虬枝 琐屑 坦荡如砥 ‎ B. 伟岸 愚腐 妙手偶得 ‎ C. 宛然 搀扶 触目伤怀 ‎ D. 傲然 擦拭 筋疲力尽 ‎【答案】B ‎【解析】迂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形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 B.因为搭上了网络购物的顺风车,快递行业迸发出极大的生长活力让人瞠目结舌。‎ C.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 D.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 ‎【答案】C ‎【解析】A成分残缺;B结构混乱D搭配不当 ‎4. 古诗鉴赏(2018年湖北鄂州中考)‎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颔联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该联展示的画面。(2分)‎ ‎【答案】示例:远远望去,绵延起伏的群山随着一望无际的平原渐渐消失,江水浩荡在广阔无垠的大荒原上流淌。‎ ‎【解析】描述画面,可以添加适当词语,使语言更通畅,表达更完美。‎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尾联。(3分)‎ ‎【答案】采用拟人手法;故乡水万里迢迢送我,依依不舍;体现浓浓的思乡怀亲之情。‎ ‎【解析】先指明修辞方法,再具体指出内容,最后谈表达的情感。‎ ‎5.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018年江西中考试题)‎ ‎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 ①②⑤③④ B. ①②③⑤④‎ C. ④②①⑤③ D. ④②①③⑤‎ ‎【答案】C ‎【解析】先判断该语段类型,这段文字发球议论语段;再找出观点句,第④句为观点句,此时排除AB,观察CD两个选项,③⑤句哪个作为最后一句,显然③更好,是对观点的总结提升。‎ 二.阅读理解:‎ ‎(一)白杨礼赞 作者: 茅盾 ‎①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②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 ‎,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③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④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⑤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⑥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⑦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⑧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⑨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6、本文从哪几方面赞美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答案】外形、色彩、风格 ‎【解析】由第⑤段的描写可知。‎ ‎7、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请用原文回答)‎ ‎【答案】因为“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而且“坚强不屈与挺拨”。‎ ‎【解析】由第⑦段“是树中的伟丈夫”前面的语句中可知。‎ 8、 文章要赞美白杨树,第2段却没提白杨树,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删掉这一段可不可以?。 ‎ ‎【答案】不可以。这一段描绘了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抓住“黄与绿主宰着”这一特色,突出“雄壮”“伟大”,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同时又用“单调”与第3段中白杨树“傲然地耸立”相对照,两相对比又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此外,作者在此处用“单调”这个字眼,看似是贬低环境,实则为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做准备,这是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因此不能删掉。‎ ‎【解析】先作判断,再明确该段所写内容,最后从联系全文和主旨谈该段作用。‎ 9、 第⑦段连用四个反问句,分别说一说这四个反问句含义及作用。‎ (1) 第一个:‎ (2) 第二个:‎ (3) 第三个:‎ ‎(4)第四个:‎ ‎【答案】(1)由树及人,引起读者的共鸣,为下文做铺垫。‎ (2) 肯定白杨树不平凡的品质,显示白杨树和北方农民之间的关系。‎ (3) 进一步明确白杨树象征着坚强战斗、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 (4) 肯定白杨树的精神面貌,正体现了敌后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 ‎【解析】否定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明确这一点,答案就自然明确了。‎ (二) 你妈喊你起床啦(2019上海中考)‎ ‎ 刘标标第一次意识到起床是场战争,是在小学一年级。‎ ‎“刘标标!起床啦!”妈妈对着他喊。‎ ‎ 刘标标睁了睁眼,又闭上了。妈妈又叫了几遍,还是没用,只能给睡梦中的儿子穿上衣服。刘标标忽然感觉身上很痒,终于忍不住彻底睁开了眼,大声说:“我不想起床!”‎ ‎ “不想起也得起!”妈妈明显在嗓门上占据优势。‎ 刘标标被吓住了,乖乖起来穿衣服。妈妈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出去。刘标标假模假样地动了几下,看见妈妈出了他的卧室,连忙后仰,一头倒在枕头上,再次进入甜美的梦乡。‎ ‎“刘标标! 你是不是想挨揍!”妈妈把饭端到桌子上,暗暗纳闷为啥穿个衣服要这么久, 然后就发现刘标标穿着衣服倒在了床上。‎ ‎“我真的不想起床啊!”‎ ‎“不想起也得起!”妈妈抓住刘标标的手就往上拉。‎ ‎“我!不!”刘标标抗争着,身子用力后仰。忽然,他大哭起来。‎ ‎“起个床,跟打仗似的。”妈妈感慨道。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的战斗愈加激烈。‎ ‎“妈,你去做饭,我现在穿衣服。”“不行,我看着你穿。”‎ ‎“穿完了, 你去做饭吧。”“不行,你还没洗脸刷牙。”‎ ‎“洗完了!你去做饭吧,我饿了。”“想不到吧!饭我早就做好了。别想再睡回笼觉,抓紧去上学。”‎ ‎“妈,今天星期六不用去上学。”‎ ‎“不会吧?”妈妈疑惑地查看日历,却看见刘标标疯了似的冲着床跑过去。‎ ‎“刘!标!标!'‎ 在尝试了“欺骗老妈教师节放假”“ 召唤奶奶前来助阵”等一系列战术之后,刘标标发现自已依旧每次都落败。‎ 刘标标决定第二天尝试新办法。‎ ‎“刘标标,起床啦!”‎ 刘标标果断睁开眼,皱眉道:“妈,我肚子....”然后抱着肚子开始表演。‎ ‎“哟? 跟谁学的这一招?”‎ 刘标标继续卖力表演。‎ 渐渐地,妈妈开始着急了。“真疼吗?”她摸摸刘标标的肚子。刘标标不说话,痛苦地点了点头。‎ ‎“那去医院吧。”妈妈叹口气,“早上的排骨面白做了,估计这个星期只能吃小米稀饭....”.‎ 刘标标忽然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妈”,刘标标活力四射道,“我没事了!”‎ 那天之后,妈妈发现了一个让刘标标早起的好计计策:____。‎ ‎“刘标标,今天早上是肉松三明治!”‎ ‎“今天早上是番茄酱配煎蛋,你不起来你爸全吃完了啊。”‎ ‎“肉饼有没有人想吃啊?‎ 刘标标每天早上闻着香味醒来,还没等人叫就乖乖坐在饭桌前。妈妈对自己的厨艺很是得意。‎ 然而好日子并不长久,妈妈发现儿子起得越来越早,甚至超过了自己起床的时间。“妈,给我钱,我想去外面吃。”‎ ‎“这星期都第几回了?”妈妈不满地说。“我在外面有事。”刘标标皱着眉头道。‎ ‎“你能有什么事?”妈妈心头涌上一股无名火。‎ ‎“你就别管了。”刘标标不耐烦道。‎ ‎“大早上你俩吵什么啊……”刘标标他爸揉着眼睛从卧室里走出来。‎ ‎“吃饭!”妈妈大吼,吓得刘标标他爸猛地立正。‎ ‎“这……这是怎么了,孩子都那么大了……”.刘标标他爸嘟囔道。‎ 妈妈正要反驳,突然意识到刘标标已到了青春期,不再是小孩了…… ‎ 刘标标四十岁那年,不用闹钟就能早起,还能做最喜欢吃的排骨面。他每天早晨叫女儿起床,“跟打仗似的”。‎ 刘标标坐在桌前,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那个姑娘对着一个小孩也这么说过。‎ 他突然哭了。‎ 这场战争妈妈终于赢了。他每天都会早起,而她却再也不会早起。‎ 从此,再也没有他和她的战争了。‎ ‎10.“表演” 在文中的含义是 。(3分)‎ ‎【答案】故意装出肚子疼的样子 ‎【解析】前文说”妈,我肚子疼……”,然后就装出肚子疼的样子,可见“表演”在此处的意思。‎ ‎11.根据上下文,在文中_____处填上合适的内容。(3 分)‎ ‎【答案】美食诱感 ‎【解析】联系前后文,用美食吸引“我”起床。答案类似词语均可。 ‎ ‎12.对文中画直线部分对话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 A.儿子胡搅蛮缠,母亲大声呵斥。 B.儿子不断催促,母亲语带调侃。‎ C.儿子一再拖延,母亲步步紧逼。 D.儿子针锋相对,母亲束手无策。‎ ‎【答案】C (4分) B (2分)‎ ‎【解析】儿子看似催促,实则拖延。因此,最准确的答案为C。B答案只能得一半分。‎ ‎13.从语言表现力角度,简析本文标题的妙处。(6 分)‎ ‎ (1) .‎ ‎(2) .‎ ‎【答案】要点:①运用第二人称,引起读者具;②语言俏皮,富有生活趣味;③运用日常口语(模仿流行语),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解析】此标题最大特点是引用了流行语,另外使用了第二人称,围绕此方面回答即可。‎ ‎14.文末画曲线的句子“那个姑娘对着一个小孩也这么说过” ,“那个姑娘” 指“妈妈”‎ ‎,请分析这句话的丰富内涵。(6 分)‎ ‎【答案】示例1“姑娘”一词是刘标标小时妈妈美好形象的追忆,表达了他对妈妈的怀念之情,对儿时不理解母爱的悔恨,以及在人生角色转换中对爱的传递和延续的领悟。‎ ‎【解析】评分说明:“姑娘”形象的解读;句子的内涵分析。答题要点:①'姑娘”一词表现了妈妈的美好形象②对妈妈的思念 ③对当年不理解母爱的悔恨 ④对爱的传递和延续的领悟 ‎《散文二篇》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 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遏制( è ) 秀颀( qí ) 骤雨 (zhòu )‎ B洗涤( dí ) 濒临(pīn ) 平庸 (pínɡ )‎ C卑微 (bì ) 深渊 ( yuān) 愚钝( dùn)‎ D虬枝( qióng ) 沥青(lì ) 酒肆( sì)‎ ‎【答案】A ‎【解析】B濒临(bīn ) C卑微 (bēi ) D虬枝( qiú ) ‎ ‎2. 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兴味 茸毛 蒙昧 初衷 B消逝 星辰 粗造 篡改 C繁殖 倦怠 崎岖 章显 D牛犊 凋谢 脸侠 妄图 ‎【答案】A ‎【解析】B粗糙 C彰显 D脸颊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018湖南娄底)‎ A.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B.从陈部长的讲话中,使我们明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十九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 C.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 ‎【答案】D ‎【解析】A.不合逻辑,一面对两面,把“能否”去掉;B.缺主语,可去掉“从”或“使”;C.句式杂糅,可改为“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或“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D.没有语病。故选:D ‎4. 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原创)( )‎ ‎[情境]公交行业一般有明文规定:不到站台不允许停车上下客。最近哈尔滨由于多处修路造成道路拥堵,在堵车严重路段总会有乘客要求司机开门下车。为了方便广大乘客,当公交车停止不前时司机偶尔也会给大家开门。今天早上,4路车在到达终点前的路段又遇堵车,司机应乘客要求打开车门,让部分着急的乘客先下了车。之后走走停停行驶了一段路后,又有乘客要求开门下车。这位女司机又答应了,同时对其余乘客说:“有着急的乘客可以现在下车,到终点前不能再开车门了。”没想到,当车开动后不久,竟然又有一位男乘客要求司机打开车门下车。这时,如果你是这位女司机,你会怎么说呢?‎ A. 刚才我说话你没听清楚吗?不能再开车门了,罚钱你替我掏啊?‎ B. 还有两个红灯咱们就能过去了,现在你下车肯定没有我开车快,安心再等一下好吗?‎ C. 对不起,我刚才说过不能再开车门了,等到终点再下吧。‎ D. 这条路天天堵车你又不是不知道,刚才开门时不下,现在不能下了。‎ ‎【答案】B ‎ ‎【解析】AD语气太生硬;C虽然使用了礼貌用语,但态度还是很强硬;只有B站在对方角度考虑,让人愿意接受。故选择B。‎ 5. 古诗默写填空:‎ ‎(1)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3)乱花渐欲迷人眼,__ 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使至塞上》中,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鹤楼》中表现缠绵乡愁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老骥伏枥 (2) 松柏有本性 (3) 浅草才能没马蹄 (4)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5)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解析】古诗文默写要求书写规范,注意不要写错字、别字。‎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一)永久的生命 严文井 ‎①‎ 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这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有限的岁月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然离开,就永不会再返回。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来洗涤,把它再补好。对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迹印。我们都非常可怜!‎ ‎②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我们没有时间悲观。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棵棵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一万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也是这样!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它们蹦蹦跳跳,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永远的小牛犊,永远的金黄色茸毛!‎ ‎③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的,合起来是永久的。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永远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④我的小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那些暴君们能够杀掉许许多多人,但是他们消灭不了生命。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我们将要以不声不响的爱情来赞美它。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⑤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6.解释加点词语:‎ ‎ 卑微: ‎ 蔓延:‎ ‎【答案】卑微:地位低下。‎ ‎ 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解析】可以联系前后文,帮助理解词语的含义。‎ ‎7.第2段作者用“地面上的小草”象征什么?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象征生命自身的伟大;象征生命能够不断地创造新的生命。‎ ‎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解析】前文说“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接着写地面上的小草,可见其象征意义。‎ ‎8.本文以睿智的语言,讲述人生哲理,意蕴深刻,文采斐然,化抽象为形象,给人以深刻印象。请结合第4段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答案】生命在“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看似矛盾,实则充满哲理。“生命自身”是神奇和不朽的,它能给世界以色彩和芬芳。作者将生命具体化,用浅显的语言诠释了生命的伟大,乐观、豁达的观点给人以无限启迪。‎ ‎【解析】要根据题干中的提示,从化抽象为形象、意蕴深刻这个角度来赏析。‎ ‎9.第3段“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案】“分开来”指生命的个体。“合起来”指整个人类的生命长河。从“个体”和“整个”两方面阐述对生命“永久”的理解,使论述全面,有说服力。‎ ‎【解析】此题要联系全文内容进行理解。开头说生命易逝,后文又说生命的永久,显然分别是指“个体”和“整体”。‎ (二) 我为什么而活着 ‎ 罗素 ‎①对爱情的(1) (盼望、希望、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大,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②我寻求爱情,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2) (强烈、激烈、热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它一切。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 ‎③我以同样的热情寻求知识,我希望了解人的心灵。我希望知道星星为什么闪闪发光,我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支配着万物流转。这方面我获得一些成就,然而并不多。‎ ‎④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可厌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⑤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它值得活。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次。 ‎ ‎10.给文中(1)(2)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 ‎ ‎ ‎【答案】(1)渴望(2)强烈 ‎【解析】按原文填空即可。‎ ‎11.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1)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大,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 ‎(2)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 )‎ ‎【答案】(1)比喻(2)比喻 ‎【解析】(1)句是明喻,好判断。(2)句中“仙境”比喻能够带来狂喜、带来欢愉,有甜美的爱情的爱的世界,因此也是比喻。‎ ‎12.对文章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具有演讲辞的一般特点,开篇点题,提出全文的中心,统报全文,这种方法,使中心显得十分突出。‎ B.中间三段条分缕析,在每一方面的开头处,往往先说明要点,段尾再加以重申,使各段的意思集中而不偏离中心,最后一段,收束全篇。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方式,思路清晰,从而使中心更加突出。‎ C.文章主体部分是具体分述理由,三个方面笔墨均匀,作者在每一部分借助“首先”“其次”“最后”表明次序,简洁流畅,又条理分明。‎ D.本文感情充沛,不可遏制,这与作者善于选用感情色彩较强的词语和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也有很大的关系。如“不可遏制的同情”“单纯而强烈”“深沉痛苦”“狂喜”等。‎ ‎【答案】C ‎ ‎【解析】文章只有第2自然段使用了“首先”“其次”“最后”,因此该选项错误。‎ ‎13.试比较下面两种不同版本的译文,说说它们在句式特点和语言运用方面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译文?为什么?‎ ‎ (1)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 (2)三种单纯然而及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答案】示例:句式上:(1)为单句,(2)为复句;语序上:(1)将三种激情放在首位,强调的是哪三种激情支配了“我”‎ 的一生,(2)语序相反,强调的是感情强烈的程度。因此我更喜欢(1)句。(1)句为单句,显得简洁,音调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1)句将三种激情放在首位,起强调作用,感情更强烈,中心更突出。‎ ‎【解析】比较两种表达在句式上、语序上的不同,再分析效果的不同。围绕这几个角度谈出理由即可。‎ ‎14.本文写了追求知识的哪三个方面?请用原文概括。‎ ‎【答案】(1)了解人的心灵;(2)知道星辰为什么闪闪发光;(3)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 ‎ ‎【解析】文章第3段可提炼答案。‎ ‎15.第4段提到活得这么苦,但文章最后却说是“值得”的,这是为什么?体现了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作者觉得他的人生追求是正确而崇高的,回顾一生,问心无愧,并且不无欣慰。所以虽然活得很苦,但活得“值得”。这体现了作者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人类,具有博大胸襟和高洁情怀的大思想家。 ‎ ‎【解析】联系全文作者的人生目标,可见作者胸襟的博大,“值得”二字,体现了作者崇高的境界。‎ ‎《昆明的雨》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 给加点字注音,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 (yú)。‎ ‎(2)密 (zāzā)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3)苗族女孩子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 喝一声。‎ ‎(4)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 年投莲花池而死。‎ ‎【答案】(1)腴 (2)匝匝 (3)yāo (4)mù ‎【解析】答好字音字形题,注意积累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格调 频临 筋疲力尽 潜滋暗长 ‎ B. 情味 篱笆 初来乍到 坦荡如砥 ‎ C. 格调 搀扶 触目伤怀 厌厌欲睡 ‎ D. 傲然 苔痕 张目结舌 连棉不断 ‎【答案】B ‎【解析】A濒临 C恹恹欲睡 D连绵不断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018山东济宁中考)‎ A.小张告诉小王,睡前看电视时间太长或玩手机时间太长,都会导致他难以入睡。‎ B.文明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市民的一举一动往往可以显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 C.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 D.5月3日至4日,中美就经贸问题举行了磋商,达成了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 ‎【答案】B ‎【解析】A“他”指代不明 C“目的是”和“为了”重复 D结构混乱 ‎4. 品读古典诗词,感受节日文化,将下列诗句按传统节日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018湖南永州中考)‎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④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⑤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A.③⑤①②④ B.③⑤①④② C.⑤③①②④ D.⑤③①④②‎ ‎【答案】B ‎【解析】①清明节为4月;②九月九日重阳节;③正月初一春节;④五月初五端午节;⑤正月十五元宵节。‎ ‎5. (2019黑龙江中考模拟)下列情境中,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 【情境】早自习时,同学们都在认真看书,只有小明忙着抄作业,作为小组长的你正在收作业,你走到他身边,对他说:‎ A.你别急,慢慢抄,抄完交给我。‎ B.小心点,别让老师看见。‎ C.工整点抄,否则就得重抄。‎ D.别抄了,你自己写吧。‎ ‎【答案】D ‎【解析】语言表达要求简明、连贯、得体,要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符合特定场合,再就是要有分寸感,会用谦敬词等。面对同学抄作业的行为,要尊重同学的自尊心,不要采取当众指责同学的抄袭行为;更不能纵容同学的抄袭;应以温和与宽容的态度云对待;让同学自己独立完成作业,鼓励他今后在学习上对自己要有信心。因此D项表达最得体。‎ 二.阅读理解:‎ ‎(一)昆明的雨 作者: 汪曾祺 ‎①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 ‎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②我想念昆明的雨。 ‎ ‎③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 ‎④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 ‎⑤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 ‎⑥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 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 ‎⑦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土从,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土从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土从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纵,他跳下去把鸡土从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土从随处可见。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圆那样大,的溜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 ‎⑧雨季的果子,是杨梅。(1)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 ‎⑨雨季的花是缅桂花。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做“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云南把这种花叫做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我在家乡看到的白兰多是一人高,昆明的缅桂是大树!我在若园巷二号住过,院里有一棵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 ‎⑩‎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 ‎ ‎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⑾我想念昆明的雨。 ‎ ‎  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九日 ‎ 6、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鲜腴: 。‎ 连绵不断: 。‎ ‎【答案】鲜腴:新鲜肥美。‎ 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解析】理解词语可以由词语中已知词含义帮助理解记忆,还应联系前后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7、 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1) ‎ 。‎ (2) ‎ 。‎ ‎【答案】(1)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 (2)“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喜爱、赞叹之情。‎ ‎【解析】品析鉴赏题先判断该语段是何种描写,之后具体分析该描写的内容和作用。‎ 8、 文中4、5段写出了昆明雨季有怎样的特点?。 ‎ ‎【答案】雨季长,但并不使人厌烦,也不使人气闷;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雨季是浓绿的。‎ ‎【解析】由原文提炼相关语句即可。‎ 9、 本文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文本,试分析文中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答案】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的感情载体越小,越显得感情深厚。文中选取仙人掌,牛肝菌、青头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植物,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作者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美 ,共同彰显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的美好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撷来入文,遂成美文。‎ ‎【解析】围绕以上答题要点回答即可。答案不唯一。‎ (二) 雪夜的老人(2019重庆中考试题B卷)‎ 叶骑 ‎①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散在我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这痛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 ‎②寒冷。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③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十五块钱,再换成三罐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 ‎④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⑤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 ‎⑥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 ‎⑦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心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 ‎⑧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⑨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 ‎⑩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 ‎⑾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遍体鳞伤,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 ‎⑿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这个孤独的夜晚,是他无声的陪伴?‎ ‎⒀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但最终,悲伤如雪花般向我袭来,生活的痛楚,再次将我包围。‎ ‎⒁终于,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 ‎⒂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 ‎⒃没走几步,我隐隐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站起了身子。‎ ‎⒄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三个空啤酒罐,微微向我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公园。‎ ‎⒅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 ‎⒆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 ‎⒇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或许,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21)风雪愈紧了。‎ ‎(22)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老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选自《201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10.根据小说内容,请将表格补充完整(4分)‎ 情节内容 情感变化 创业失败,雪夜独自喝酒 ‎①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惑 起身离开,老人检走拉罐 ‎③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释然 ‎【答案】①失意②对面长椅,老人一直坐着③顿悟④拨通母亲的电话 ‎【解析】内容提炼题,首先要找准答题区间,之后精准概括,能用原文词语的,要用原文词语。‎ ‎11.请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含义(6分)‎ ‎⑴寒冷。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 【答案】句意一语双关,既写了天气的冷,更暗示了自己创业失败的绝望和无助。‎ ‎【解析】联系上下文,既要理解语句表面的含义,也要理解深层含义。‎ ‎⑵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答案】这句看似普通直白的话里却透露出一个不普通的道理:一个人,只要你在努力,再大的困难都不会把你淹没,你的努力也不会白费。‎ ‎【解析】联系上下文,既要理解语句表面的含义,也要理解深层含义。‎ ‎12.请联系上下文,阅读第④段画线句中,具体分析人物的心理(4分)‎ 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 ‎【答案】打给爹妈怕让爹妈担心自己,打给朋友,恐怕危难之中也难有真正的朋友,也不过被敷衍而已;还是自己来承受这挫折和打击,不打扰,不指望别的任何人。‎ ‎【解析】分析人物心理,要结合具体故事情节。“我”创业失败,极度消极,此时不能打给父母,显然是怕他们担心,朋友了解决不了问题。因而只能自己承受。‎ ‎13.误会是小说在情节设置中常用的手法。请找出文中设置的误会,并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答案】小说的误会,就是对老人一直坐在对面的各种推测和狂想。这样的误会能推动情节发展,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给人一波三折,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阅读享受。‎ ‎【解析】由结局可知,老人只是捡拾那几个空拉罐,而前文的各种显然都是错误的,这就造成了误会。这样使小说情节波澜起伏,出人意料,吸引读者阅读。‎ ‎14.研读第(22)段中“我”打给母亲的电话内容,请说出其中揭示了哪些人生道理。(4分)‎ ‎【答案】人生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人生经历磨难和挫折才会有更大的勇气和斗志;人生只有在不断的战胜困难中成长,在经历失败中成功。‎ ‎【解析】将这段文字用自己的话提炼出一般人生道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