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 MB
  • 2021-10-27 发布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二十二 桃花源记_语文版(2016)

  • 4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二十二 桃花源记 1.掌握相关的实词、虚词的意思和用法。 2.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 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3.体会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 会理想。 学习目标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 桃 花 源 诗 》 新课导入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狮,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走近作者 【陶渊明】(352或365—427年):字元亮,又 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 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 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 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 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 宗 ”,有《陶渊明集》。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 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 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 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本文是作者《桃花源 诗》的序言,属于诗序。 写作背景 俨( )然 阡陌( ) 垂髫( ) 诣( ) yǎn qiān mò tiáo yì 字词积累 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 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整体感知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 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 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 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 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 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 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 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 者。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 溪行,忘路之远近。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376-396)。 古代郡名,在今湖 南常德一带。 沿,沿着。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两岸 花 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尽。这里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向前走,忘记了路 程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 步以内,里面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 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这种景况很感惊异。 (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桃林的尽头。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 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 仅仅能容得下一个人通过。 眼前突然展现出开 阔明朗的境界。 译文: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在那 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 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 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仅能容得下一个人通 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眼前突然展现出 开阔明朗的境界。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 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 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田间小路互相通达。 (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彼此都可以听见。 整齐的样子 指老人和儿童。 愉快的样子。 译文: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 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 间小路互相通达,(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 彼此都可以听见。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 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都和桃 花源外的人一样,老人和儿童都十分愉快。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 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 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问(渔人)从哪儿来。 邀请 都,全。 询问消息。 译文:(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 奇,问(渔人)从哪儿来。(渔人)细致详尽 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里, 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 个客人,都来询问消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前辈,祖先。 隔断,隔绝。与世隔绝的地方。 竟,竟然。 不要说。 译文:(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 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 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 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秦朝第 几世皇帝,(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 要说魏朝和晋朝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 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也。” 陈说,叙说。 惊叹 邀请 译文:这个渔人一一的为桃花源里的人详细地 叙说他所知道的一切,(他们)听了都很惊叹。 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 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 开。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 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 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 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路。 沿,沿着。 原先 指武陵郡城。 指发现桃花源的事。 做标记。 译文:(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 着原先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标记。渔 人到了武陵郡城,便去拜见太守,把发现桃花 源的事作了禀报。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 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了路,再也找不 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 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打算前往。 没有结果,意思是没有实现。 问(通往桃花源的)路。 高洁 译文:南阳有个刘子骥, 是位高洁的隐士,听到 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 打算前往桃花源。没有 实现,不久就病死了。 以后就不再有问(通往 桃花源的)路的人了。 一、通假字 便要还家 通“邀”,邀请。 重点积累 二、一词多义 寻向所志 寻病终 便舍船 屋舍俨然 房屋 舍弃 寻找 不久 中无杂树 晋太元中 其中往来种作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年间 中间 里面 做标记 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忘路之远近 闻之,欣然规往 处处志之 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代词,这件事。 助词,的。 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 无实意 动词,作为 介词,对,向。 遂迷,不复得路 遂与外人间隔 便得一山 得其船 于是 终于 看见 找到 鸡犬相闻 闻有此人 听见 听说 三、词类活用 2.渔人甚异之 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1.林尽水源 形容词作动词,消失。 3.复前行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5.处处志之 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4.欲穷其林 形容词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6.未果 名词作动词,实现。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妻子和孩子; 今:男子的配偶 )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四、古今异义 1.缘溪行 (古:沿着; 今:缘故,缘分 ) 5.阡陌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运输事业 ) 6.屋舍俨然 (古:整齐的样子; 今:形容很像) 4.芳草鲜美 (古:颜色鲜艳美丽;今:食物的新鲜美味 ) 7.无论魏晋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 9.处处志之 (古:做标记; 今:志气,志向 ) 10.悉如外人 (古:都; 今:熟悉) 8.豁然开朗 (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乐观,畅快 ) 11.咸来问讯 (古:全; 今:一种味道) 13.寻向所志 (古:以前的,旧的; 今:寻找) 14.未果 (古:实现; 今:果实,结果) 12.寻向所志 (古:随即,不久; 今:寻找) 五、特殊句式 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判断句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 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省略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