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0 KB
  • 2021-10-27 发布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大自然的语言》 1、给加点字注音: 萌发( )翩然( )区域( ) 孕育( )簌簌( )纬度( ) 销声匿迹( ) 风雪载途( ) 连翘( ) 竺( )可桢( ) 注意—多音字: 载:( ) 一年半载、记载 翘:( ) 翘首 ( ) 载歌载舞、装载 ( ) 翘尾巴 2、根据拼音写汉字: yán ( )迟 草长 yīng( )飞 农 yàn( )悬 shū( ) shuāi( )草连天 北 yàn( )南飞 物 hòu( ) 短 cù( ) 3、“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段文 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 A.说明 拟人 B.叙述 对偶 C.描写 拟人 D.抒情 比喻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正确的排序是: ①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②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③立 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④不久,布谷 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⑤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 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5.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 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 (2)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 20 天,但是到 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 10 天。( ) (3)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 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 ) 6.(2013 铜仁)阅读课文“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回答问题。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2)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 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3)“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 有什么表达作用? (4)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请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5)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 这是为什么? 基础巩固 1.(教材原创题)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 (苏醒 清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 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 piān( )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 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 ( )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到处 呈现一片衰.( )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从括号内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括号前的横线上。 (3)解释文中画横线的词语。 (4)将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一个成语概括出来。 2.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 ②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 ③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 3.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其原因是( ) A.以拟人手法,使文章生动,易于使人接受。 B.运用比喻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使人产生联想。 C.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D.物候现象好比是大自然传递给人类的信息,人们可以据此安排农事,所以作者用比喻的修 辞方法,显得生动、形象而引人入胜。 4.选出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 ) A.本文第一段说明物候现象和接下来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有四个因素这两部分均以时间 为序进行说明。 B.本文第二段说明物候现象对于安排农业生产的意义写得生动形象,用了拟人、比喻、夸张、 对偶等多种修辞方法。 C.这篇课文把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比作“大自然的语言”。 D.写作说明文的目的是解说事物或阐明事理,因而只能运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