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0.50 KB
  • 2021-11-01 发布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清兵卫与葫芦习题课件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6 清兵卫与葫芦 B 大声斥责 十分热爱某种活动。 D 4.写出下列句子的人物描写方法。 (1)“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去马上拿钱来。”急匆匆地说完,就跑回 家去。(     ) (2)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    ) (3)清兵卫的父亲做工回来了,听了这话,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 劲揍了一顿。(    ) (4)清兵卫偷偷地发笑。他们所说的马琴的葫芦,是那时候一件很有名的东 西,他也去看了看——他不知道马琴是什么人——立刻觉得并不见得怎样好, 就掉头走了。(    )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 侧面描写(对比、反衬)等艺术表现手法来塑造清兵卫的形象。 B.“他对于旧的葫芦,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喜欢的是还没有开过口的带皮 葫芦。而且他所有的大抵都是葫芦形很周正的平常的东西。”写出了清兵卫对 葫芦的喜爱带有小孩子的贪玩,为后文父亲的骂、揍做了铺垫,也正是父亲的 及时教育才引导清兵卫最后走上绘画的正确发展轨道。 C.清兵卫在修身课上因为偷偷摩擦葫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小说没有 马上叙述其后果,而是写了这个教员的爱好,使小说的悲剧气氛降低了,反倒 多出点耐人寻味的意味。 B D D.清兵卫用一毛钱在摊子边买来的很普通的葫芦,最后竟被卖到了六百元 ,作者用戏谑、夸张的手法写出这一出人意料的结局,极富戏剧性,反衬了 清兵卫与老年校役的无知。 E.本文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从普通生活场景出发,以自然的语言风 格讲述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跌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6.“葫芦”在小说中有怎样的意义?请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6.①清兵卫对葫芦的喜爱构成了小说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②是叙事 的焦点:清兵卫痴迷葫芦、清兵卫发现葫芦、清兵卫上课玩葫芦、教员没收 葫芦、父亲砸碎葫芦,始终没有离开葫芦;③“葫芦”在小说中有象征意义: 象征的是自然、美、和谐;④深化主题,葫芦的最终归宿是对他父亲和教员 的无知与粗暴进行最有力的反驳和讽刺,进一步深化主题。 童真 刘继荣 ①女儿从小不认生,觉得满世界皆是可亲之人,见谁都笑。有一次,我 在街边的瓜果店买桃子,没零钱,卖瓜果的不以为意:“下次补吧,大家都 认得你,你是那个小酒窝的妈妈。”我先一愣,然后才醒悟过来,原来女儿 的人缘有这么好。 ②我有些忧心忡忡,孩子总那么憨,像个不长心眼儿的小糖人儿,万一 遇着个歹徒怎么办?回家后,我细细教导了女儿一番,教她如何防范陌生人 ,她正在吃桃子,满脸桃汁,只管咿咿唔唔点头,也不知记住没有。 ③一个周末,我们一家去逛早市。这一路上,女儿结识了好几个朋友,甚至 还得到一名穿超人斗篷的小男孩的邀请,两人打算下午一起去广场玩,而且 不带家长,小孩子可以在一秒内信任对方,大人就未必了。超人的妈妈尽管 面有难色,但拗不过儿子,答应了。婆婆则在我耳边嘀咕:“不知根不知底 的陌生小孩,怎么可以一起出去玩!再说两个人都指甲盖那么大,没有大人 跟哪行啊!”我朝老人家挤挤眼,叫她先别反对,我自有主意。 ④下午,女儿准时出门,我悄悄尾随,小超人已到广场 ,他们荡秋千,滑 滑梯,又看了一会儿别人放风筝。很快,我发现小男孩的妈妈也尾随其后, 我们两个会心一笑,分别躲在隐蔽处,忠心耿耿地做保镖。荡秋千时,女儿 险些翻下吊椅,幸亏小超人手快扶住了她,但脑袋似乎还是被磕了一下。我 当时几乎要挺身而出,但最后还是忍住了,因为女儿只摸了摸头,开心都来 不及,哪有时间哭! ⑤他们在人群里悠闲地逛了一会儿,又去看月季花,花圃边的长椅上,一 个正在发脾气的小妹妹不理会妈妈的劝阻,揪下自己的鞋子扔进草坪。他们 帮忙捡回来,小妹妹觉得有趣,立刻停止哭闹,一遍一遍扔鞋,他们也当做 有趣的游戏,争先恐后去捡。 旁边有个老太太竖起大拇指:“三兄妹好和睦,相亲相爱一家子”我窃 笑:这是相亲相爱陌生人啊! ⑥黄昏时,两个小人儿挥手告别,各自回家,我们两位家长也暗暗点头 告辞。这时,空荡荡的路上,突然走过一个陌生男子,身材高大,语调温和, 他与女儿攀谈起来,问她几岁了,家住哪里,上小学还是幼儿园。女儿似乎 毫无戒备,一一告知,好像还顺口说出一连串电话号码。我心中惴惴不安, 靠近两步,准备随时现身。 ⑦那陌生男子又问女儿,为何单独走路,爸妈在哪里?女儿对答如流, 说在跟爸爸妈妈捉迷藏呢,他们可能就躲在前面的树丛里。我又惊又喜,这 理由简直妙不可言。 此时,陌生男子从背包掏出一把玲珑的小红伞,向女儿比比画画,我心 咚咚跳叫自己沉住气,看看女儿会怎样应付。 ⑧那陌生男子硬是将小伞塞入女儿手中,两人开始拉扯退让。我赶紧走 过去,还未来得及出声,一名推婴儿车的女子忽然走过来,正是广场上扔鞋 小妹妹的妈妈。她挡在陌生男子面前,质问他意欲何为。陌生男子大窘,举 起小伞叫我们看,上面印着广告有家新开张的甜品店儿童节大酬宾。他解释, 因为小女孩实在太可爱,忍不住多聊了几句,所以才造成一场误会。 ⑨女儿对尴尬的陌生男子说:“叔叔,我想要两把小伞。”我颇为疑惑, 男子开心相赠,还给婴儿车上也插了一把,我心里暗自决定,下周带全家人 去这家店里吃甜品,女儿看着熟睡的小妹妹,惊喜地说:“这是扔鞋的小妹 妹。”推车女子莞尔一笑:“真是有缘。我生怕你遇到了坏人呢。” ⑩到家后,我崇拜地问女儿,为何能这么聪明的应对陌生人。女儿骄傲地 告诉我,在幼儿园老师经常讲,还请警察叔叔在课堂上演练,她做的最好啦, 但我仍有疑惑:“那你为什么把地址和电话都告诉她了?”女儿得意地笑道: “我说的全是舅舅家的,坏人一定找不到我的!”全家人哄然大笑。有这么 一个外甥女,舅舅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⑪我忽然想起一件事,问女儿:“你为什么要两把小伞?”她回答:“昨 天幼儿园来了一个新同学,叫黄丝丝,总是哭,不说话也不玩。我送一把小 伞给她,她就会笑的。” ⑫我的心忽然感到无比欣慰。我们常常行进在布满漩涡、处处危险的浊流 中,孩子的童真与善良,却让我仿佛在浊流中看到了一股清泉,这股清泉让 我感受到了人性中的甘甜,让我看到了人间最美好的那一面!这份童真与善 良我曾经是那样的熟悉,而现在又是如此的陌生。 ⑬只是,欣慰之余,我内心却又是一丝沉重,如鲠在喉:天真的女儿在 应付“陌生叔叔”的时候,是如此老练,如此“聪明”,这让我心中又多 了一份陌生,我是该喜还是该忧呢? ⑭也许,面对陌生的童真,我们有太多太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有改动) 7.初读全文,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忧心忡忡 十分紧张 回家路上 女儿准备将伞送给新同学 8.细读全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文中说“女儿对答如流,说在跟爸爸妈妈捉迷藏呢,他们可能就躲在前 面的树丛里。我又惊又喜,这理由简直妙不可言”,“我”为什么会“又惊 又喜”? “惊”是因为女儿以“和爸妈捉迷藏”来应对陌生男子的问话,出乎“我” 的意料;“喜”是因为女儿懂得以巧妙的理由防范陌生人、保护自己,心 中感到高兴。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⑫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们常常行进在布满漩涡、处处危险的浊流中,孩子的童真与善良,却让 我仿佛在浊流中看到了一股清泉,这股清泉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的甘甜,让 我看到了人间最美好的那一面!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世俗的社会比喻成“布满漩涡、处处危险的浊 流”,将“童真与善良”比喻为“一股清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童真与 善良”带给“我”的温暖,让“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 9.纵观全文,说说文章结尾处“陌生的童真”的含义。文章第⑬段提出 了一个问题:“我是该喜还是该忧呢?”请写出你对此问题的看法和理由, 并谈谈你读完此文后的感悟。 含义:一是我们曾经拥有的“童真”现在已经很少见,让我感觉到一种陌 生;二是指女儿在防范方面超越了年龄的“老练”,让我感觉到了一种陌 生。 看法和理由一:我认为有喜有忧。女儿的做法巧妙机智地保护了自己,避 免自己受到伤害。所以可喜。但客观上也是不相信别人的一种表现,缺少 一分善意,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