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 MB
- 2021-11-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二下学期期中地理易错点知识汇总
东北三省
1.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1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1.1.1地形平坦,平原广阔,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1.1.2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1.1.3雨热同期,能满足作物的正常生长,病虫害少
2.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2.1重工业发展的条件:
2.1.1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2.1.2海陆交通便利。京哈线和哈大线在沈阳交会,大连是北方重要的海港。
2.1.3东北三省重工业发展较早,工业基础雄厚。
2.2工业发展的问题及措施:
发展问题
解决措施
产业结构单一,竞争力下降
优化经济结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能源资源面临枯竭,能耗大
调整能源结构,向节能型工业转型
设备和技术老化
加快技术改造,培养科技人才
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发展耗水少的产业,加强环境治理
第十一节:黄土高原
1.水土流失的原因:
1.1自然原因:
38 / 38
1.1.1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
1.1.2降水变率大,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1.1.3黄土土质疏松;
1.1.4地表裸露,缺少植被覆盖;
1.2人为原因:人口不断增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修路等活动,破坏林草植被,使地表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分类
具体措施
功能
工程措施
坡脚打坝建库
贮水拦沙
缓坡修筑梯田
改善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土
沿河抽引水灌溉
生物措施
陡坡地种草、灌木和山杏
蓄水保土,发展多种经营
缓坡地种植优质牧草和山杏
农业技术措施
选育良种,深耕改土,科学施肥
提高土壤肥力,建设生态农业
地膜覆盖,轮作套种
蓄水保土,充分利用光热
第十二节:首都北京
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1.1一核:首都核心区;
1.2一主: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即城六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总面积约1378平方公里。
1.3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范围为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总面积约155平方公里。
38 / 38
1.4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1.5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的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是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点地区,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区域。
1.6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昌平区和房山区的山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中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的大氧吧,是保障首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
1.7有序疏解非首都职能
1.7.1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
1.7.2疏解大型医疗机构;
1.7.3调整优化传统商业区;
1.7.4推动传统平房区保护更新;
2.“传统”和“现代”并存
2.1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
2.2重要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得到了保护和修缮;
2.3制定规划旅游路线和实行“限流”的措施;
第十三节:长江三角洲
1.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1.1位置优越,东部沿海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面海背陆,腹地广大;
1.2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较高;
1.3资金雄厚,技术先进;
1.4海陆交通便利;
38 / 38
1.5地形平坦,气候湿润,水网稠密,农耕条件优越,著名的“水米之乡”
2.台湾:
2.1范围: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许多小岛,面积共约36000平方千米,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2.2美誉:台湾的美誉:亚洲天然植物园、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东南盐库(布袋盐场,西岸降雨少,日照多,自古是海盐产区)。
第十三节:西北地区
1.灌溉农业:
1.1西北地区天然降水较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只有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农业,形成灌溉农业区。
1.2由于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国内外。
1.3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新疆的长绒棉享誉全国。
1.4引水工程—坎儿井:利用山麓地带的坡度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古老的水利工程。它的暗渠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以适应当地干旱的环境。
2.西气东输:
2.1西气东输工程带动西部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和西部的环境改善;2.2缓解东部能源短缺、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东部环境。
第十四节:青藏地区
1.河谷农业:
38 / 38
1.1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的气候条件是气温较低,有利气候条件是日照充足。
1.2主要的农业区有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的湟水谷地。
1.3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的好处是:气温较温凉,土质较肥沃,适合喜温凉的青稞、小麦、生长。
2.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2.1生态意义: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2.2生态环境问题:
2.2.1自然原因: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2.2.2人为原因: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2.3保护措施:
2.3.1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2.3.2采取退耕还草还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中国的疆域】
1.中国的疆域和邻国
38 / 38
1.1领土四至点
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4°N附近)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135°E)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73°E附近)
【记忆口诀】
北:头上顶着黑龙江,南:脚踏曾母暗沙岛。
东:嘴喝两江汇合水,西:帕米尔上摆摆尾。
【中国的行政区划】
38 / 38
1.34个省级行政区
1.1省级行政区简称及行政中心
全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全称
简称
行政中心
浙江省
浙
杭州
山东省
鲁
济南
江苏省
苏
南京
山西省
晋
太原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江西省
赣
南昌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上海市
沪
上海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青海省
青
西宁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海南省
琼
海口
福建省
闽
福州
辽宁省
辽
沈阳
吉林省
吉
长春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安徽省
皖
合肥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北京市
京
北京
湖南省
湘
长沙
天津市
津
天津
湖北省
鄂
武汉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广东省
粤
广州
台湾省
台
台北
38 / 38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河南省
豫
郑州
重庆市
渝
重庆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中国的人口】
1.中国人口政策
20世纪70年代起 ,中国政府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这使世界60亿人口往后推迟了5年。
二孩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
2013年,中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即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016年,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2.中国人口分布
2.1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38 / 38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大致为黑河—腾冲一线。东多西少。
【中国的民族】
1.民族构成
1.1民族构成:
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中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55个,人口较少,约占全国总人口8%。
1.2少数民族:
壮族:人口最多(1600多万)。
云南省:少数民族最多。
1.3民族分布:
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各民族交错分布。
38 / 38
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相对分散,集中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4民族风情
少数民族
主要分布地
特色食物
风俗活动
朝鲜族
黑、吉、辽
冷面、泡菜
长鼓舞
蒙古族
内蒙古
烤全羊
摔跤、那达慕大会
藏族
西藏
糌粑、酥油、忌食鱼
哈达、祈祷节
维吾尔族
新疆
羊肉串、烤馕
冬不拉、古尔邦节
回族
宁夏
羊肉泡馍
开斋节
壮族
桂(广西)
稻米,忌食猪肉
对歌
彝族
川、云
玉米
火把节
高山族
台、闽(福建)
粟、稻、薯、芋
丰年祭
傣族
云
香竹饭
泼水节
满族
黑、吉、辽
粟米
春节
苗族
黔、湘、鄂、川
大米、酸汤
银衣银饰、花山节
白族
云
砂锅鱼
火把节
土家族
湘、鄂、渝、黔
包谷饭
傩堂戏
38 / 38
锡伯族
黑、新疆、辽
米、面
抹黑节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1.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特点
1.1主要山脉:
山脉走向
山脉名称
东西走向
北列: 天山—-阴山
中列: 昆仑山—秦岭
南列: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列:长白山—武夷山
东列: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
南北走向
贺兰山
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
祁连山脉
38 / 38
1.2山脉的位置:
名称
两侧地形区名称
西侧
东侧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横断山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天山
准格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1.3四大高原:
名称
位置
海拔
主要特征
青藏高原
位于我国西南部,主要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全部和四川省西部
4000米以上,
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
地势高,我国最高的高原。面积大,高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38 / 38
内蒙古高原
大兴安岭以西,向西延伸到祁连山麓,长城以北
1000~1200米
我国第二大高原,长期遭受风力作用,戈壁、沙漠面积大。地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黄土高原
太行山以西,长城以南,秦岭以北,日月山以东
1000~2000米,黄土分布最广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土深厚。流水作用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
北临四川盆地,南到国界,西起横断山脉,东到雪峰山
1000~2000米
地势西高东低,从海拔2000米下降到1000米。地表崎岖,小盆地多。
1.4四大盆地
名称
位置
海拔
主要特征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与天山之间;新疆境内
1000米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有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内部平坦,沙漠广布
准噶尔盆地
阿尔泰山、天山之间;新疆境内
500米
面积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相对湿润
柴达木盆地
3000米左右
38 / 38
昆仑山、祁连山之间;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
我国地势最高盆地,大部分为沙漠、戈壁,东南部多盐湖和沼泽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
东是巫山西是横断山北是大巴山,南是云贵高原;四川和重庆境内
500米以下
也称“紫色盆地”,多低山丘陵,西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1.5三大平原
名称
位置
海拔
主要特征
东北平原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
200米以下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深广,多沼泽低地
华北平原
北是燕山,南到准河,西起太行山,东至渤海
50米以下
我国最完整的平原,由黄淮海冲积而成。地势低平,一望无际
长江中下游平原
巫山以东到海滨,沿江分布呈狭长形
50米以下,下游在10米以下
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鱼米之乡”
【中国的气候】
1.中国的气温
38 / 38
1.1冬季南北温差大:
分布特点: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
原因:
①纬度因素: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全国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少,而且纬度越高,接收的热量越少,气温越低,但南方获得的光热总体多于北方。
②冬季风: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冬季风加剧北方的寒冷。
③地形因素:冷空气在南下途中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
1.2夏季普遍高温:
(1)分布特点:
①除青藏高原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②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
(2)原因:
①纬度因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白昼却比南方长,南北的太阳光热量相差不大。
38 / 38
②夏季风: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
2.中国的降水
2.1干湿地区划分: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植被
农业
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森林
水田—水稻
半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森林、草原
旱地—小麦
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草原
畜牧业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mm
降水量<蒸发量
荒漠
灌溉农业
38 / 38
3.中国的温度带
3.1温度带的划分:
温度带
≧10℃积温
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
热带
>8000℃
一年三熟
水稻、热带作物等
亚热带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油菜、甘薯、茶叶等
暖温带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玉米、谷子、甘薯等
中温带
1600~3400℃
一年一熟
春小麦、大豆、甜菜、玉米、谷子、高粱
寒温带
<1600℃
一年一熟
春小麦、大麦、马铃薯
38 / 38
高原气候区
<2000℃
一年一熟
青稞等
4.中国的气候特征
4.1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①划分依据: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成为是季风区。
②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
(大阴贺巴岗)—“大饮喝八缸”
【中国的河流】
38 / 38
1.内流河和外流河
1.1内外流区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1.2易错点:西北内陆地区不全部都是内流河,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最终注入北冰洋。
2.河流的特征
2.1水文特征:
①流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如,一分钟,一小时,一天)通过河流某一段面的水量。它反映的的是水资源的多少。单位是立方米/秒。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的大小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②水位:河流在某地某河段的水高程。
③含沙量:单位体积水中所含的泥沙重量。含沙量的大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④结冰期:河流封冻的时间长短。秦岭-淮河一线(0℃ 等温线)以北有冰期,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⑤汛期: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或冰川积雪融化,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现象。分为春汛和夏汛,除东北河流外,我国东部河流汛期变化的规律是越往北,汛期越短。
38 / 38
⑥凌汛:指河道里的冰凌对水流的阻塞作用而引起的涨水现象。凌汛的发生条件为:有冰期的河流 ;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且较明显的南北流向。
3.长江
3.1发源地与注入地:
发源于唐古拉山,自西向东注入东海。
3.2流经的省份:
青藏云渝皖四川,(青海、西藏、云南、重庆、安徽、四川)
两湖两江上海滩。(湖北、湖南;江苏、江西;上海)
3.3上、中、下游分界线和特点:
上游和中游分界点:宜昌(湖北省);
中游和下游分界点:湖口(湖北省);
特点:
上游: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下游:江阔水深,水流缓,少支流,江海相连,航运便利
3.4长江的开发利用:
①水能宝库;
38 / 38
②黄金水道;
3.5治理与保护:
长江水患
①水灾严重河段: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②水灾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降水量大而集中,夏季多暴雨
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
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水量大
围湖造田,湖泊面积急剧减少,调蓄能力下降
河道弯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九曲回肠”—荆江
位置: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
特点:蜿蜒蛇行,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容易积水。
原因:从上游来的急流在惯性作用下左摇右摆,形成曲流。
危害: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易泛滥成灾。
综合治理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了一批分洪、蓄洪工程,修建了许多水库,并重点治理荆江河段。
38 / 38
长江三峡的意义和作用:
防洪: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频繁,尤以中下游洪水灾害最为严重
发电: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航运:从根本上改善川江航运条件,对宜昌以下航道也有改善作用。
其它:供水、灌溉、调水、养殖
社会经济效益:对缓解华中、华东、重庆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环境效益:以水电代替火电,大幅度减少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
4.黄河
4.1发源地与注入地:
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4.2流经的省份: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西山西和豫鲁。
4.3上、中、下游分界线和特点:
上游和中游分界点:河口(内蒙古自治区);
中游和下游分界点:桃花峪(河南省);
特点:
上游:水量大、多峡谷
38 / 38
中游:多支流、多泥沙
下游:“地上河”
4.4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在黄河的不同河段存在的忧患也不同,具体如下:
河段
范围
忧患
上游
源头—河口
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有凌汛
中游
河口—旧孟津
流经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泥沙含量大,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
旧孟津—出海口
泥沙沉积,含沙量大,形成“地上河”
凌汛
①形成条件: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河段;冬季结冰的河流。
②分布河段:上游河套平原、宁夏平原,下游山东境内。
③发生的时间:冬季结冰时,由于纬度高处先结冰,纬度低处后结冰,浮冰向纬度高处涌来,形成冰坝,河水上涨;春季融冰时:纬度高处后融化,纬度低处先融化,浮冰向高纬度涌来,形成冰坝,河水上涨。
水土流失
①原因
38 / 38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
黄土广布,降水集中,多暴雨
过度开发,开矿、修路破坏稳定的地形
②治理方法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工程措施:修梯田,建大坝,拦截泥沙;
农业措施:退耕还林、还草
地上河
①定义:当河床海拔高度高于该段河流流经地的两岸地面海拔高度,就叫地上河,又称悬河。
②位置:黄河下游
③原因:黄河出黄土高原,流入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缓慢,大量泥沙沉积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④治理方法:上中游的水土保持;下游修建堤坝;修建分洪工程,疏浚河道,加固大堤。
【中国的自然灾害】
1.自然灾害频发
1.1自然灾害定义:
38 / 38
如果在无人区发生的地震、洪涝等自然环境的异变,不能称之为自然灾害;同样,如果完全时人为破坏做成的损失,而不能称为自然灾害。
1.2自然灾害类型: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
2.自然灾害频发
2.1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
台风:
①定义:近中心风力超过12级的一种热带气旋,多形成于热带洋面上。
②危害:强风、特大暴雨、易产生洪涝灾害,导致洪水泛滥;损坏建筑物、海堤;强降雨还可能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③分布:中国东部沿海。
④时间:持续的时间段,季节性强,多在盛夏和初秋。
⑤预防措施:加强预报,及早防护 ;建设沿海防护林。
2.2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地震:
①成因: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释放能量,引起地面震动。
②危害:毁坏房屋建筑,交通、通信中断瘫痪,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③分布:西南、西北、华北和台湾地区。
④时间:持续的时间段,季节性强,多在盛夏和初秋。
38 / 38
⑤预防措施:加加强地震的监测与预报,科学研究,力争早作预报,早做准备;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3.防灾减灾
①加强对自然灾害监测、预报;
②开展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③做好救灾准备;
④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防灾的意识。
【中国的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概况
1.1分类:
①可再生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如阳光、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②非可再生资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能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等。
1.2基本特征:
①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但人均不足;
②分布不均;
③利用率低,浪费、破坏严重。
38 / 38
1.3保障措施:
①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
②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循环使用。
③扩大铁矿等资源的进口渠道。
④培养和加强节约资源的意识。
2.水资源
2.1合理利用水资源:
开源措施:
①解决地区分布不均: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为了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整体尚未竣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东线工程(一期)已经完工并向北方地区调水。西线工程截至目前,尚处于规划阶段,没有开工建设。此外,还有引黄入晋、引滦入津等调水工程。
比较项目
东线工程
中线工程
西线工程
可调水量
大
较大
小
水质
较差
较好
最好
地势影响
能自流
能自流
38 / 38
(能够自流)
黄河以南不能,以北能自流
工程量大小
有京杭运河,工程量小
沿线需要挖通道,工程量大
穿越山脉,工程量大
引滦入津:将河北境内的滦河水跨流域调入天津,缓解了当地的用水困难。
引黄入晋:从黄河干流的万家寨水库引水,分别调水到山西的大同、太原、朔州三个能源基地。
②解决季节分配不均:兴建蓄水工程(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时间变化。例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以后,对长江和黄河的防洪以及水资源的调配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解决缺水问题: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例一水多用,循环使用。
④解决水污染问题: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例工厂污水必须达标排放,农业方面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节流措施:
①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②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
③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例喷灌、滴灌取代大水漫灌。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38 / 38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
1.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对比:
①按运量: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
②按运费: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
③按速度:>铁路>公路>海运>河运
④按灵活性:公路>航空>铁路>河运>海运
铁路
公路
水运
航空
管道
运输工具
火车
汽车
轮船
飞机
管道
运速
快
较快
--
--
较快
运量
较大
较小
最大
--
大
运费
较低
较高
--
--
低
灵活性
较差
最强
差
强
最差
受自然影响
小
一般
大
大
最小
1.2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为原则。
①航空运输: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
38 / 38
②公路运输:短途、量小、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和鲜货。
③水运运输: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④铁路运输:量大、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⑤管道运输:流体、气体货物。
【农业的分类与分布】
1.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
1.1东耕西牧:东部和西部的差异(“东耕西牧”)
①自然条件:西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丰富,干旱少雨,多草地;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多耕地。
地区
农业类型
主要分布区
东部
种植业
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林业
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业、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渔业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渔业基地、南方地区淡水渔业发达
分界线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西部
畜牧业
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38 / 38
种植业
因降水量稀少,仅分布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绿洲地区
1.2南稻北麦:
东部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的南北差异明显。
①南方:南方多丘陵、山地、湿热多雨,耕地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等。
②分界线:以秦岭—淮河一线
③北方:平原广阔,降水偏少,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等。
1.3耕作制度:
熟制是一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先后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制度。
①北方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以小麦、花生、甜菜为主,所以农业制度一年一熟(东北)到两年三熟(华北)。
②南方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以水稻、油菜、甘蔗为主,所以农业制度一年两熟到三熟。
38 / 38
2.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2.1主要农作物类型:
我国主要农作物包括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两大类。经济作物又包括纤维作物 (如棉、麻等)、油料作物 (如芝麻、花生等)、糖料作物 (如甘蔗、甜菜等)等。下图示意中国主要农产品主产区分布。
38 / 38
【工业的分类与分布】
1.工业的分布
1.1基本格局:
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1.2分布特点:
①沿海。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工业中心有天津、上海、南京、福州、杭州、广州等。集中了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从北向南分别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38 / 38
②沿江、沿河。沿长江从上游到下游,我国主要的工业中心有重庆、武汉、长沙、南昌、南京、上海等。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③沿铁路线,主要沿京沪线、京广线、哈大线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1.3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
交通条件、资源、地理位置、科技人才、市场等。总之,最大限度追求利润,是工业布局的出发点。
2.高新技术产业
2.1分布特点:
我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大分散、小集中。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决定性因素是知识和技术。
【中国工业的发展】
1.四大工业基地
38 / 38
2.辽宁工业基地
2.1发展条件
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②社会经济因素:区内丰富的资源与能源,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发达,为工业提供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2.2存在问题:
① 能源相对不足;
② 水资源不足;
③ 科技发展水平不高;
④ 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⑤ 区内环境污染大。
38 / 38
2.3解决办法
①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② 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③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④发展节水型农业;
⑤治理环境污染。
3.京津唐工业基地
3.1发展条件
①有丰富的铁、石油、海盐等资源;
②有便利的铁路、高速公路、航空和海洋运输;
③临近山西能源基地、有输油管道接连东北、华北的油田;
④有科技和人才优势,文化科技发达。
3.2存在问题
①最大问题是水资源紧缺;
②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产业结构转换艰难。
3.3解决方法
①加强农业建设,发展节水型生态农业;
38 / 38
②发挥交通发达和科技人才集中的优势;
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优势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开发创新能力;
④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信息、金融、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
4.沪宁杭工业基地
4.1发展条件
①自然因素: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水平高;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市场广阔,接近消费市场;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
4.2存在问题: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4.3解决方法
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5.珠三角工业基地
5.1发展条件
①交通便捷,便利的水陆空交通运输条件;
38 / 38
②很多地方是侨乡,为利用外资发展本区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④政策支持。
5.2存在问题:能源矿产不足。
5.3解决方法
①大力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②发展出口加工为主的加工工业和制造业。
38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