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4.00 KB
- 2021-11-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
: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生态系统
1. (2017湘潭)下列选项属于生物的是( )
A. 钟乳石 B. 机器人 C. 衣藻 D. 电脑病毒
2. (2017柳州)自然界因有生命而充满生机。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日出日落 B. 三角梅开花 C. 铁皮生锈 D. 钟乳石生长
3. (2017福建)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片森林 B. 一块农田 C. 一群蚂蚁 D. 一个池塘
4. (2017大庆)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 能生长和繁殖
B. 能进行呼吸
C. 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 (2017沈阳)下列能正确表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是( )
A. 阳光→草→兔 B. 草→兔→狼
C. 草→兔→细菌 D. 狼→兔→草
6. (2017玉林)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牛与野兔之间的关系是( )
A. 捕食 B. 竞争 C. 寄生 D. 共生
7. (2017上海闵行区一模)近年来,“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国内迅速蔓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破坏了本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危害本地生物多样性
C. 引入新的生物物种,可大力推广
D. 抑制当地原有物种的正常生长
8. (2017大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该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体现了( )
A. 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B. 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C.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9. (2017巢湖)2017年初,某地寒潮来袭,造成茶农精心护理的茶树刚长的嫩芽“枯死”,这一现象说明(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
D. 生物因素能影响生物
10. (2017菏泽)“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下列能体现与此现象相同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是( )
A. 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 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C. 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6
D. 秋冬季节,杨树落叶
11. (2017淄博)艾伦规律揭示,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在寒冷的地方有变短趋向,这有助于减少热量散失。例如,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赤狐,赤狐的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大耳狐,这说明( )
A. 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 温度能够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C.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2. (2017滨州五校模拟)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B.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人为捕杀某种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D. 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3. (201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
B.生物圈的各组成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密切联系在一起
C.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指它周围的阳光、温度、水等条件
D.生物圈的生物就是指动物和植物
14. (2017呼和浩特)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可以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B.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可以适应环境
C. 噬菌体和它侵染的大肠杆菌之间是寄生关系
D. 捕食使大量个体死亡,不利于物种的生存和发展
15. (2017张家界)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生产者
B. 除动、植物外,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必须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C. 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可写成:阳光→草→兔→狐
D. 在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中,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16. (2017眉山)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 草→兔→鹰→细菌可构成一条食物链
C. 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基本维持原状,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 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几种生物的捕食关系中,植物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17. (2017江西)如图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第17题图
A. 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
6
B. 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
D. 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18. (2017宿迁)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第
18题图
A. 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B. 能量沿着食物链(网)循环流动
C. 该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
D.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
19. (2017株洲)研究小组对一个乌鱼塘进行了研究。下表是该池塘中5种生物的捕食关系(其中乌鱼捕食泥鳅,其余以此类推)。
泥鳅
水蚤
小球藻
乌鱼
√
河蚌
√
泥鳅
√
√
水蚤
√
(1)表格内容没有完全呈现乌鱼塘生态系统全部组成,缺少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格内容写出这些生物之间形成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_。
(3)泥鳅和水蚤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泥鳅被人大量捕食,则一定时间内各种生物数量有明显变化,水蚤数量将迅速________(上升/下降),由此可见该人工生态系统由于营养结构简单,其__________能力较弱。
20. (2017岳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资料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首辛弃疾的《西江月》描写了一幅优美的田园景色。
【资料二】岳阳市总面积约15 019平方公里,水面积451.68万亩,水田391.72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36.4%,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资料三】岳阳市拥有洞庭湖60%的水域面积,鱼类资源丰富。每年在3月初开始有约110天左右的禁渔期。每年向湖区投放大量人工培育的多种鱼苗。
(1)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蛙声一片”与水稻丰收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据调查,我市农田中蛙的种类和数量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2点)
(2)资料二体现了岳阳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____________的多样性。
(3)在年捕捞量保持稳定且略有增长的同时,近年来鱼类资源监测显示,洞庭湖经济鱼类的比例从2012年起逐年上升,请从资料三中归纳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实现“一极三宜”
6
中宜居这一目标,你作为岳阳市的一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谈谈你准备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2点)
21. (2017襄阳)襄阳市森林覆盖率高达40.18%,有着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如图为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环境的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21题图
(1)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物作为消费者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图中代表消费者的是________。
(3)与动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属于____________(填“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
(4)襄阳市建立了28个各类自然保护区,有效地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包括________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我们要保护各种生态系统,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2. (2017海南)风景优美的大洲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金丝燕的栖息地。“东方珍品”大洲燕窝就产于此。金丝燕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调查发现,由于过度采集燕窝,金丝燕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请据资料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类型看,大洲岛周围的海域属于________生态系统。
(2)根据金丝燕的结构特征,它在分类上属于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类。
(3)大洲岛海域生长着丰富的藻类资源,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影响藻类的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从阳光、温度和盐度中三选一)。
(4)退潮后,露出栖息在礁石上的各种动物,它们与环境融为一体,不易被发现,这说明生物能够________环境。
(5)金丝燕的灭绝将会对________多样性造成影响。
(6)大洲岛物种虽丰富但数量较少,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被破坏将难以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23. (2017安徽)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第23题图
(1)图中的食物网由_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图中只显示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它们能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________,供植物重新利用。
6
(3)图中的兔和鼠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猫头鹰和蛇都是通过________繁殖后代。
(4)在一定的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部消费者获得的能量值。
24. (2017内江)如图1为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图,图2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A~E”表示生物成分,“甲~丁”表示生理或化学反应过程,“→”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作答:
第24题图
(1)在图1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写出一条能量损耗最少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食物链中消耗了1000kg植物,则猫头鹰最少可以增加________。
(2)当大量使用农药后,________体内的农药含量最高。
(3)从图2可以看出,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是________,因为只有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丙转化为有机物,进行碳循环。
(4)图2中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
(5)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发全球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据图2分析,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 2. B
3. C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个池塘都有各种各样的生物以及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而一群蚂蚁是一个种群,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动物,没有其他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选C。
4. D 5. B 6. B 7. C 8. C 9. C 10. C 11. C 12. C 13. A
14. D 【解析】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生物之间的捕食会使大量个体死亡,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发展。
15. B 16. C 17. A 18. D
19. (1)分解者(细菌、真菌等)、非生物部分
6
(2)
(3)捕食和竞争 (4)上升 自我调节
【解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表格中呈现的乌鱼塘生态系统只有植物和动物,缺少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2)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食物网,因此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小球藻是生产者,所以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是小球藻,小球藻被河蚌、泥鳅、水蚤捕食,水蚤被泥鳅捕食,泥鳅被乌鱼捕食,从而形成食物网;(3)泥鳅捕食水蚤形成吃与被吃的捕食关系,泥鳅和水蚤均捕食小球藻,争夺同一种食物,形成竞争关系;(4)人类大量捕食泥鳅,泥鳅数量大量减少,水蚤失去泥鳅的控制而大量繁殖,数量将迅速上升;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越丰富,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生物种类较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20. (1)青蛙捕食水稻的害虫,使水稻增产 农药、化肥大量使用,捕杀,水污染等(合理即可) (2)生态系统 (3)实行禁渔期,投放鱼苗 (4)植树、低碳出行,爱护生物、环境(合理即可)
21. (1)化学能 (2)物质循环 乙 (3)原核生物 (4)基因(遗传) (5)自我调节
22. (1)海洋 (2)鸟 (3)阳光 (4)适应 (5)生物(或生物种类、物种、遗传、基因) (6)自我调节
23. (1)3 物质和能量 (2)分解者 无机物 (3)胎生和哺乳 产卵(卵生) (4)大于
24. (1)4 植物→鼠→猫头鹰 10 kg (2)猫头鹰 (3)生产者 (4)二氧化碳 (5)大力植树造林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解析】(1)图1中的食物链有:植物→鼠→猫头鹰、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植物→食草昆虫→蛙→蛇→猫头鹰、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蛇→猫头鹰,共4条;在食物网中,能量沿食物链传递并逐级递减,所以,能量消耗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植物→鼠→猫头鹰;在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效率是10%~20%,且逐级递减,若该食物链中消耗了1000kg植物,则猫头鹰最少可以增加1000kg×10%×10%=10 kg;(2)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富集,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3)生态系统中最关键、最基本的成分是生产者;(4)光合作用、分解作用、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生物体内的碳能够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通过多条途径返回无机环境;(5)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有: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6
相关文档
- 考点02 生物与环境-备战2020年中考2021-11-0613页
- 江西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2021-11-069页
- 新课标2020中考生物复习第二单元我2021-11-066页
- 新课标2020中考生物复习第二单元我2021-11-0634页
- 北京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主题二生2021-11-065页
- 第4课时 生物与环境2021-11-0142页
- 冀教版生物八下第一章《生物与环境2021-11-017页
-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与环境2021-10-2767页
-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八年级生物下册2021-10-2722页
-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与环境2021-10-27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