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2.75 KB
  • 2021-11-10 发布

济南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化学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济南市 2020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 化 学 Ⅰ.命题原则 一、命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和济南市教育局印发的《济南市教育局关于调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关政策 的通知》(济教发[2020]18 号)。 二、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考查课程标准要求的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 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情况,重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的考查,重视变 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考查,重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的考查,突出考查学生 高中阶段学习乃至终生学习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 三、命题坚持以核心素养测试为主导的思路,突出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和生 活实际的联系,重视试题的基础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 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考查,同时加强科 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考查。 四、命题充分考虑济南市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力求所命制试题科学、准确、 规范、公平,试题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试题保持适当的难度和区分度,试卷 结构既保持相对稳定又有所变化。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对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基础知识能够正确复述、辨认,并能融 会贯通。 (2)通过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对实验现象、 实物、模型的观察,对图形、图表、材料的阅读,获取有关感性认识和印象,并 进行选择吸收、初步加工、有序存储。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情境中,合理提取有价值的实质性信息内容,进行宏 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 2.分析化学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2 (1)能将实际问题分解,运用相关知识,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 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能正确地运用化学用语、化学术语、化 学语言、图表、模型、图形等进行表达,并能对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某些事项做 出合理的解释。 3.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 探究的一般过程。 (2)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化学原理和科学的方法,设计合理方案, 初步实践科学探究。 (3)在进行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对有关化学问题作出合理的推理和解释,并 对宏观现象和本质原因做出科学的说明。 二、考试内容 考试涉及到的知识与技能为《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 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适当联系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际和现实社 会中生产、生活的相关内容。学习能力测试不是基础知识的再现,故不拘泥于所 用教材中的知识点。 为便于考查,将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 (一)化学科学观念和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的深刻内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价值观念,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 境”的道德观念,了解“绿色发展”和“绿色化学”观点的重要意义。 认知水平 描述语 认识了解 对所学习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 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 领会所学习化学知识的基本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 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 综合应用 在理解所学化学知识之间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和计算,论证、解 释和解决一些具体的化学问题。 3 2.了解化学科学与技术、生产、社会、生命、生活、能源、自然、环境、信 息的相互联系,了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能从科学价值观的角度, 认识和说明化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3.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 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 4.了解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 一门自然科学,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物质,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制造物质。 5.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用途的关系,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能量变化与所发生宏观现象的联系。 6.理解反应条件及变量控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认识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 要作用,能正确书写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7.了解定量研究方法是化学研究和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建立数据观 念,重视实证推理,知道通过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才能得出科学结论。 8.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水资 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9.能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 类生活的重要性。 10.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的有 机物,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苯、甲醛、黄曲霉素等)有损人体健康。 11.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发 展对人类营养保健与治疗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 12.了解大气、水、土壤、污染的危害和主要成因,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 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理的必要性及一般原 则。 13.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 要意义。 14.了解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探究过程中与化学有关的安全常识, 初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知道原子的构成,理解常 见原子、离子的简单表示方法及其结构示意图。 4 2.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转 动、振动、自由移动等)。 3.记住并能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 到指定的元素。认识氢、碳、氧和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知道元素的 简单分类,了解元素原子序数的意义。 4.理解化学式的意义,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能用分类的观 点研究化学物质。 5.能说明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并能进行有关元素化合价的推断。 6.能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7. 了解原子的结构,知道原子可结合成分子,分子也可解离成原子,知道同 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8. 能用元素观、微粒观、运动观解释某些常见物质变化的现象。 9. 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 的观念。初步形成“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了解利用化学反应可以获得 新物质的实质。 10. 理解溶液的含义,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 也是常见的溶剂。 11. 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的差异,了解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12. 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基本方法。 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理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与饱和溶液溶质 质量分数的关系。 13. 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初步了解晶体的特征及结晶现象。 14. 了解吸附、沉降、过滤、蒸馏和结晶等物质分离的常用方法。 15. 认识一般物质存在的状态,能解释物质三态间转化的微观实质及原因。 16. 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能识别单质和化合物,能从元素组成上 认识氧化物。 17. 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反应等常见反应 类型,并能用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18. 初步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含义,从得氧、失氧角度,初步认识氧化 反应、还原反应的区别及联系。 5 19.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 化的重要性。 20.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能用守恒的观点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物质的 质量关系,了解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作用。 (三) 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 质发生氧化反应。 3.了解氢气、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知道氢气、一氧化碳可作还原剂。 4.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的实质及过程。 5.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金属和非金属。 6.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 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7.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8.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铜、锌等);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 的方法。 9.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 要性。知道生铁、钢、铝合金、铜合金等常见的重要合金。 10.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11.知道常见酸、碱、盐、单质、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 腐蚀性。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12.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 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了解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燃料的 重要意义。 13.认识燃烧、缓慢氧化、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灭火、防范火灾的措施。 14.了解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15.知道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 得到液化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16.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了解常用铵态氮肥的检验,了解合理 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意义,知道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价值。 6 (四)化学实验原理和化学实验技能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 识,掌握实验室一般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2.掌握实验基本操作规范,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 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3.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进行实验装置的设计和安全性检 测(如气密性检验等)。 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常见物质的性质进行物质的检验、鉴别、净化。 6.初步学会使用吸附、沉降、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掌握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在实验室中制备和收集氧气、二氧化碳气体; 了解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原理,了解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知道 进行氢气点燃实验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8.初步学会稀释浓溶液,学会配制常见的酸溶液和碱溶液。 9.会用酸碱指示剂和 pH 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10.初步形成实验设计、实验改进、实验分析和实验评价能力,具备一定的 实验探究和实验推理能力。 (五)化学定量研究的应用 1.有关元素及物质化学式的基本计算。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基本计算。 3.有关物质溶解度及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 4.有关含一定量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基本计算。 5.化学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综合应用。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用时为 60 分钟。 二、试卷结构及组卷方式 1.试卷结构 化学试卷分为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全卷满分为 100 分。选择题部分 所占分值为 50 分,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两种题型。非选择题部分 所占分值为 50 分,试题包括填空题、简答题、新信息迁移题、实验探究题、实验 7 推理题、综合应用题等题型。 2.组卷方式 同一题型的题目相对集中且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Ⅳ.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 题目的要求) 1.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情景中,涉及到剧烈的氧化反应 的是 A.子规声里雨如烟 B.才了蚕桑又插田 C.春蚕到死丝方尽 D.蜡炬成灰泪始干 【参考答案】1.D 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 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B.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1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3∶16 【参考答案】2.B 3.将某未知金属单质 M 和金属镁的粉末状混合物共 a g,加至一定质量的 Cu(NO3)2、Fe(NO3)2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测知滤 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 Mg2+。则下列有关推断中,不合理...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 Cu,滤液一定为无色溶液 B.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 a g C.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点燃 +2 +x 甲 乙 丙 丁 氢原子 碳原子 氧原子 注: 5 2 8 D.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一定为:Mg>Fe>M>Cu 【参考答案】 3.D 4.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的 FeO 和 Fe2O3 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 100g 质量 分数为 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 107g 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下列 数据中,与原固体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 A.77.1% B.73.9% C.70.0% D.56.0% 【参考答案】 4 . 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 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5.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2 B.图中 x 的数值为 3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D.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 【参考答案】5 . BC 6.有某单一溶质的溶液 X,取三份等量的该溶液,分别向其中滴加 NaOH 溶液、 稀盐酸、AgNO3 溶液中的各一种,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则下对该溶液 X 的叙 述,正确的是 加入的物质 NaOH 溶液 稀盐酸 AgNO3 溶液 实验现象 蓝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A.该溶液一定为无色溶液 B.该溶液中含有 CaCl2 注: 甲 乙 丙 丁 + 2 x + 一定条件 氢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9 C.该溶液是一种盐的溶液 D.该溶液中含有+2 价铜离子 【参考答案】6 . CD 7.为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采用的相应除杂方案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案 A 铜粉 氧化铜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NaCl 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稀硫酸 C H2 CO2 通过足量 NaOH 溶液,干燥 D CaCl2 溶液 HCl 加入过量 CaCO3,过滤 【参考答案】 7 . CD 8.现有 ZnSO4 和 CuSO4 的混合溶液 100 g,加入 5 g 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 到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A.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 5 g B.整个过程中 ZnSO4 的质量不变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 Fe 和单质 Cu D.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 Zn2+和 Fe2+ 【参考答案】 8 . ABD 9.现有碳酸钙和单质铁的混合物,为测定其组成,取一定质量该混合物放于烧杯 中,向烧杯中加入 2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一 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210.9 g,则下列说法中符合事实的是 A.所取混合物中单质铁的质量 8.4 g B.在反应过程中有气体产生 C.所得的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D.得到的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溶液 【参考答案】9 . ABC 10 三、非选择题  填空简答题 10.(x 分) (1)物质分类是一种化学研究方法。按要求从氧化钙、氢气、氢氧化 铜、硫酸、碳酸钠、二氧化硫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可燃性气体 ② 一种非金属氧化物 ③一种难溶性的碱 ④ 一种不易挥发的酸 (2) 2017 年 1 月,摩拜单车入驻济南,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摩拜单车的车架由铝合金制成,铝合金属于 (填 写“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混合物”之一)。 单车的实体轮胎,采用的是新型 PU 材料。甲苯二异氰 酸酯是一种合成新型 PU 材料的原料,其分子式为 C9H6N2O2,在该物质中,碳、 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写最简整数比)。 (3)我国是最早掌握“湿法炼铜”的国家,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 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 请写出用铁和硝酸铜为原料进行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写“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之一)。 (4)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2017 年 5 月 18 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的可燃冰试采取得 圆满成功,实现历史性突破。 ①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 方程式为: 。 ② 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 世纪能源”,原因是 。 【参考答案】10.(x 分) 11 (1)① H2 ② SO2 ③Cu(OH)2 ④H2SO4 (2)混合物 18∶1 (3)Fe+Cu(NO3)2 Cu+Fe(NO3)2 置换 (4)①CH4+2O2 点燃 CO2+2H2O ② 可燃冰燃烧的热值大,燃烧产物无污染 11.(x 分)济南自古“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享有“泉城”美誉。护泉保泉,治理 水源污染,人人有责。小涛同学为研究济南趵突泉和小清河水质 状况,进行了系列探究实验。 (1)小涛同学从趵突泉中取水样过滤,取澄清滤液大约 5mL 置 于洁净的小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慢慢蒸发,水分蒸干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 少许白色的固体残留,其原因是 。 (2)济南市境内的小清河两岸建成花园式绿色景观带,为检测小清河水质情况, 小涛同学到小清河现场取了水样。用 pH 试纸检测该水样的酸碱性,正确的操作方 法是 。 (3)小涛同学在进行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影响的实 验时,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①在 t℃时,分别取 3.62g 硝酸钾固体和 3.62g 氯 化钠固体分别放入 A、B 两支试管中,加水至固体都 恰好完全溶解,此时 B 试管中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g(计算结果精确至 0.01g)。 ②将 A、B 试管分别置于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两烧 杯中(如右图所示),向甲烧杯的水中加入 3 药匙硝 酸铵固体,向乙烧杯的水中加入 3 药匙氢氧化钠固 体,搅拌至烧杯中固体完全溶解时,A 试管中 (填写“有”“无”之一)晶体析出,此时,A、B 两试管内溶液中 12 溶质的质量分数比较为 A B(填写“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参考答案】11.(x 分) (1)泉水中有可溶性盐(矿物质) (2)将一片 pH 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将待测液滴在试纸上, 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 pH (3)①13.62 ②有 小于  新信息迁移题 12.(x 分)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新贡献, 历史上横贯欧亚的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当时的贸易商品 主要有茶叶、丝绸、香料、瓷器等。试回答下列问题: (1)茶又称“茗”,茶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分 子式为 C8H10O2N4),咖啡因具有兴奋中枢神经、消除疲劳、帮助 消化等功效。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说,咖啡因属于 (选填“氧 化物”“无机物”“有机物”之一)。在咖啡因中,每个分子共含有 个原子。 (2)蚕丝是一种天然纤维状丝素蛋白质,甘氨酸和丙氨酸是这种蛋白质水解的两 种主要产物。在甘氨酸(分子式为 C2H5O2N)分子中,碳、氧两 元素原子个数之比为 (填写最简整数比)。在丙氨酸(分 子式为 C3H7O2N)中,氢、氮两元素质量之比为 (填写最 简整数比)。 (3)花椒,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我国将花椒作为香料利用历史悠 久,《诗经·周颂》曰:“有椒其馨”。山椒素为花椒麻味物质的主 要成分,羟基-β-山椒素的分子式为 C16H25O2N,在该山椒素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 最小的是 (填写元素符号)。 (4)陶瓷,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历史悠久,西方人称古老 13 文明的中国为“China”,意为“瓷器之国”。精美的瓷器是以瓷石、高岭土为主要原 料,再辅以釉料,经过配料、练泥、制坯、上釉、煅烧等过程加工而成。对于在 煅烧过程中物质发生的变化,下列有关描述中,合理的是 (选填下列选项 序号之一)。 A.只发生了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B.只发生了化学变化,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C.既发生了化学变化,同时又发生物理变化 D.既没发生化学变化,也没发生物理变化 【参考答案】12.(x 分) (1)有机物;24 (2)1∶1;1∶2 (3)N (4)C 13.(x 分)硫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火山口附近有硫单质存在,地球 表面的含硫化合物主要以矿物质形式存在,如石膏(CaSO4·2H2O)、芒硝 (Na2SO4·10H2O)等。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不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 (CS2)。火山喷发时,部分硫元素转化成硫化氢气体;部分硫元素转化成二氧化 硫和三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在大气中易被氧化成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 硫溶于水,分别生成亚硫酸和硫酸。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类别和硫元素化合价角度,对硫及其化合物进行分类,根据表中 物质组成规律,补充缺项。 物质类别 单质 氢化物 氧化物 酸 盐 化学式 S H2S SO2 H2SO3 14 SO3 H2SO4 Na2SO4 (2)结合材料中硫单质的性质分析,如果洗去沾在试管壁上的硫,应选用的 试剂是 。 (3)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硫化氢的水溶液称为氢硫酸,氢 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与氧气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淡黄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 氢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液的 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从物质类别的角度预测,下列物质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均能发生化学 反应的是 (填序号)。 a.O2 b.NaOH c.H2O d.HCl (5)H2SO3 不稳定,易分解产生气体(与 H2CO3 类似)。写出稀硫酸与亚硫 酸钠(Na2S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13.(x 分) (1)Na2SO3 (2)CS2 (3)—2 2H2S+ O2== 2S↓+ 2H2O 增大 (4)bc (5)Na2SO3+H2SO4= Na2SO4+ H2O +SO2↑ 14.(x 分)(1)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空间 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果。 ①2019 年 1 月 3 日,“嫦娥四号”成功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 球背面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嫦娥四号”探测器由长 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携带升空,该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中有液氢和 液氧。试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②我国“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团队在量子通信实验方面做出了卓越贡 献,“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上的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的基板材 15 料是玻璃纤维。光伏太阳能电池的作用是将 能转化为电能。在玻璃纤 维中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有 Na2SiO3、CaSiO3、SiO2,在上述三种物质中,硅元素 表现的化合价均为 价。 (2)1926 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使原料 NaCl 的利用率从 70%提高到 96%,也使原来的副产物 CaCl2 转化成化肥 NH4Cl。Na2CO3 和 NaCl 的 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以 NaCl 为原料制取纯碱(Na2CO3),从元素守恒的观点来看,还需要补充 、 两种元素(填写元素符号)。 ②t1℃时,Na2CO3 的溶解度是 g。 ③将 t2℃时的 Na2CO3 的饱和溶液及 NaCl 的饱 和溶液均降温至 t1℃,此时 Na2CO3 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 NaCl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填 “大于”“等于”“小于”“无法判断”之一)。 【参考答案】14.(x 分) (1)①2H2+O2 点燃 2H2O ②光(太阳) +4 (2)①C O ②21.5 ③小于  实验探究题 15.(x 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 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 其进行下列各化学实验。 NaCl Na2CO3 0 t1 t2 温度/℃ 溶 解 度 /g 36 21.5 16 (1)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氢气,然后进行氢气的可燃性实验。 ①制取氢气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进行氢气可燃性实验,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 (2)欲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较为干燥、纯净的二氧 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从左至右填写仪器 序号字母)(提示:挥发出的少量 HCl 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②二氧化碳能够扑灭木材着火的根本原因是下列的 (填写序号 A、 B、C、D 之一)。 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B.二氧化碳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并对 某种塑料试样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实验(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 C、H、O 三种 元素),所选仪器按“B→A1→E→A2→C→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A1、A2 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使一定量的该塑料试样碎屑在纯氧 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①在该装置中,洗气瓶 A1、A2 都吸收水分,A1 吸水是为了排除水分的干扰, A2 吸水的重要作用 。 ②仪器 E 的大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碎屑质量为 m 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 后,测得仪器 A2 的质量增加 a g,仪器 C 的质量增加 b g,则在该塑料试样中氢、 碳元素的质量之比为:氢元素的质量∶碳元素的质量 = ∶ (计算结 17 果用含 a、b 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15.(x 分) (1)① Zn+H2SO4 ZnSO4+H2↑ ②检验氢气的纯度 (2)① BDAG ② C (3)①采集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②11a∶27b(a/9∶3b/11)  实验推理题 16.(x 分)实验室中有一瓶无色溶液 A,已知其中的溶质可能是 NaOH 和 BaCl2 或两者之一,另有一固体混合物 B,其中可能含有 NH4Cl、MgSO4、NH4NO3、CuO 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 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 根 据 实 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气体 C 的化学式是 。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证明无色溶液 A 中,一定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 种。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理,在固体混合物B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 (填 写化学式)。在无色滤液 F 中,一定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有 (填写离 子符号)。 (4)写出步骤④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在固体混合物 B 里,所述四种物质中,还不能肯定是否 18 存在的物质是 (填写化学式),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 【参考答案】16.(x 分) (1)NH3 (2)2 (3)MgSO4 NO3— (4)Mg(OH)2+2HNO3=Mg(NO3)2+2H2O (5)NH4Cl、NH4NO3 ,NH4Cl 和 NH4NO3 两种物质都存在或只含有两者其 中一种都会产生该实验现象,所以不能说明肯定是存在两物质中的哪一种物质。  综合应用题 17.(x 分)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金属元素及金属材料进行系列研究。 (1)人类文明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应用关系十分密切。下列三种合金中,直到近代 才得以应用的是 (填写序号之一)。 ①铜合金 ②铝合金 ③铁合金 (2)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以其为原料的炼铜方式有以 下两种: ① Cu2(OH)2CO3 加热 2CuO+CO2↑+H2O ②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 以上①②两种方式,再通过一步反应都可得到单质铜, 其中不属于湿法冶铜的是 (填写序号①、②之一)。 (3)已知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难溶于水,现取 33.3g 的碱式碳酸铜固体,放入干净的烧杯中,逐渐滴入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H2SO4 溶液,滴入该 H2SO4 溶液的质量和反应产生气体的 质量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9 ①当滴入上述 H2SO4 溶液 196 g(即图中 A 点)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 g。 ②当滴入上述 H2SO4 溶液 294 g(即图中 B 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 和溶液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 0.1g) 【参考答案】17.(x 分) (1)② (2)① (3)①32 ②解:294 g 10% 的 H2SO4 溶液中含 H2SO4 的质量是:294 g×10% = 29.4 g 设反应生成 CO2 的质量为 x Cu2(OH)2CO3 + 2H2SO4 = 2CuSO4+ CO2↑+3H2O 196 44 29.4 g x 196∶44 = 29.4 g∶ x x = 6.6 g 则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33.3 g+294 g - 6.6 g=320.7 g 答:至图中 A 点时,所得不饱溶液的质量为 320.7 g。